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之恺见如此,便道“大人,严州府的分地情况还是比较顺利的,户籍登记情况较好,预计两年内就能完成分地,落实朝廷的政策,预计一到两年的缓冲,就能恢复正常。”

    冯江峰抬头看了眼大太阳,道“嗯,这与朝廷的预计差不多,但还是要加紧速度。尤其是发现的问题,不要掩盖,要着力解决,并且通传出来,好让其他地方避免。”

    分地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涉及到如此大的利益,别说官吏,士绅大户,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想多分一点地,多拿一点补贴。

    是以群魔乱舞,妖魔鬼怪的手段齐出,冯江峰作为山东巡抚,已经算是领教了。

    周之恺作为具体的执行,监护人,自然更深有体会,沉色点头道“下官明白。”

    冯江峰看着枯槁的田地,道“再走几处看看。”

    周之恺点头,跟着冯江峰冒着酷暑向前走去。

    山西,太谷县。

    新上任不足一年的知县顾仟里看着手里的户籍登记,脸色铁青的盯着眼前的一群人。

    他们有县丞,主簿,典吏,刑狱队队长等,都是一县高官,他们此刻垂着头,面色变幻。

    顾仟里压着怒火,慢慢合上这本户籍簿,绷着脸道:“这本户籍簿里,凭空多出了三千人,也就是说,起码要有六万亩地,你们认为,真的能瞒得过我?还是瞒得过朝廷的巡查?”

    一群人低着头不说话,这里面的事情无法言说,涉及的不是一个两个人。

    顾仟里到底是外来户,还无法理清当地的复杂权利网,但他能够利用那些新衙门,另起炉灶,冲破这些阻碍。

    这一次,也是利用执法局发现了其中的猫腻,眼前这群人,在抱团给他下套!

    顾仟里神色忽然出奇的平静,道:“你们几个暂时先住衙门里,等我调查清楚再做处置。”

    一个县丞脸色大变,道“大人,你要软禁我们?”

    其他人神色一样大惊失色,如果他们被软禁,还不知道要出多少事情,他们可能再也出不来了!

    顾仟里没有说话,一队执法局的人大步进来,领头的队长抬手向顾仟里,道“大人,刑狱队已经被弹劾住,其他相关衙役也被限令在县衙不得乱动。县警备队已经在整队,预计一刻钟后赶到。”

    一干人听的脸色急急变幻,头上冒出冷汗来。

    这位顾知县不声不响已经调动了这么大的力量,控制了他们的所有势力,已经容不得他们反抗。

    顾仟里站起来,淡淡道“将他们请到后衙,县衙从这一刻起,任何人不得出府,一只苍蝇都不准飞出去!”

    执法队的领队沉声应道:“是!动手,谁敢防抗,就地格杀!”

    执法局在王周的统领下,杀气凛凛,不知道杀了多少人。这群县丞之类的小官也是闻风丧胆,哪敢防抗,忐忑不安,脸色苍白的被压到后院。

    顾仟里早就有了计划,迅速出府,一面向知府衙门借人,一面安排他的人手以及各新衙门迅速动作,对‘分地计划’中的舞弊进行调查。

    类似这种情况,在整个北方三省陆陆续续的出现,几乎没有一个县是干净的,妖魔鬼怪齐出。

    其中原因就是这些知县都是外来户,来的时间太短,还不能理清关系网,控制局势。

    但朝廷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尤其是执法局,警备部队的支持,将地方官吏,士绅压的死死的。

    当然了,一些严重的,甚至发生小规模的‘民变’,地方驻军都得行动,进行弹压,震慑宵小。

    北方三省的分地行动轰轰烈烈,引起了不知道多少乱子,各种非议声甚嚣尘上。

    这些非议声在民间,也在朝廷。

    户部作为这次分地行动的主要执行机构,面对的压力尤其的大。特别是出现的种种问题,都被归咎于户部,归咎于尚书李邦华。

    李邦华不到一年的短短时间,头发都白了,在户部衙门经常是十天十天的出门,灯光彻夜未熄。

    户部侍郎娄清进来,看着李邦华的枯槁模样,叹息一声,道“大人,这么熬下去也不是办法,还得劳逸结合,否则身体就垮了。”

    李邦华抬头看了他一眼,满脸疲惫,双眼血丝遍布,道“又出什么事情了?”

    娄清递过一封信,是密奏的那种,道“督政院的一封密告信,说督政院有人与丈量队勾结,在北直隶,山东,山西三省瞒报了三千顷良田。”

    李邦华这些日子积累了无数的戾气,闻言看也不看,直接杀气腾腾道:“转给反贪局,执法局,一律重处,必要的话,再杀一批!”

    娄清苦笑,道:“反贪局那边还好说,只抓人,过堂到大理寺,总有个说法,堵得住外面的嘴。王周已经是众矢之的,不知道多少人想将他送下大狱,这要是再杀,怕是我们朝廷内部都要压不住了。”

    李邦华摆了摆手,道“他本来就是做这种脏事的,不用想那么多。冒出这么多事情,不可能一个个去详细的查,就一刀切,凡是胆敢不听劝告伸手的,一律重处,让他们后悔都没有机会!”

    娄清听着也只能点头,继而道“内阁正在酝酿一整套的分地计划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相关机构,可能由周阁老来主持,统领各机构。”

    一个‘清田特别小组’显然不足以应对当前的情况,内阁需要集中精力来处理,需要统合各个部门的人力物力。

    李邦华倒是不奇怪,喝了口茶浓茶,道“嗯,晚上我会去内阁开会,你整理一下近来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我要汇总上报,在会上集中解决,集中推广。”

    娄清应下,看着李邦华的神态,再劝他道“大人,还是注意休息吧,我听说吏部的淘侍郎已经病倒了,太医说还病的不轻,需要静养一个月。”

    李邦华也不年轻,这样熬下去,迟早撑不住。

    李邦华拿起笔,在写着什么,头也不抬的道“这么多事情要做,哪里有心思休息,我听说皇上几个月也没睡几次。”

    要说拼命,大明第一的就是乾清宫的皇帝陛下了,这些年几乎都是没日没夜。

    娄清苦笑一声,没有再劝,抬了抬手便转身出去。

    内阁大楼里灯火通明,孙传庭等内阁阁臣,诸部尚书,还要一些相关机构的官员在彻夜开会。

    乾清宫的东暖阁也未曾熄灯,朱栩在审议着内阁送来的各种计划书,不只是看,还要思索,修订。

    刘时敏站在不远处,已经不知道续了几次茶,看着朱栩似乎躬了的腰,皱了皱眉,不知道如何再劝,暗想着明天得去坤宁宫走一趟,请皇后娘娘来劝劝。

    直到天色渐亮,朱栩还是没有休息的意思,喝了口茶温酒,继续看着,写着。

    这个时候,一只信鸽突然飞入宫中,内监送入翻译房,继而快速被送到了刘时敏手里。

    刘时敏匆匆扫了眼,神色大变,送到朱栩身前。

    朱栩放下笔,接过来看了眼,眼神厉色一闪。

    这份密信是军情处发来的,内容是:多尔衮已经秘密离开江户,不知去向!

    朱栩放下信,依靠在椅子上,闭着眼,揉着太阳穴。

    多尔衮是大明朝野的一块心病,兵部一直在试图对他限制,一些人更是想要问罪。孙传庭等人的想法也倾向于此,只是碍于朱栩引而不发。

    随着多尔衮这几年在倭国不断坐大,朝野的忧虑更多,呼声更高。

    如果说谁最忌惮多尔衮,不是张国维或者孙传庭,而是朱栩,但他有足够的信心控制住多尔衮!

    从这封密报来看,韬光养晦几年的多尔衮,有些安耐不住了。

    朱栩揉着,脑子清醒了一阵,语气平平淡淡的道:“传旨多尔衮,第一,命他挑选三万精锐,送到台湾,交给熊文灿训练,组建一支绥海舰队。第二,命他将这些年训练的军队全部召集,半年内凑集三十万,十万送去海参崴,十万送去甘肃镇,十万送去金边。第三,多尔衮卸任倭国太政大臣,由德川明秀接任。第四,要求多尔衮尽快平定倭国之乱,明年如期上交赋税。第五,新兵训练营不能停,继续征召训练,等待朝廷调令。”

    刘时敏一一记下,面无表情,心里却透亮,这几道圣旨连下,如果多尔衮有异心,怕是就再难忍住了。

    只是如果多尔衮真的作乱,朝廷根本无力再次征讨倭国,该当如何?

    刘时敏没有多说,转身命人传到内阁制诰房。

    制诰房是由内阁执掌,一旦草拟,内阁那边必然知道,内阁有什么反应,或许已经可以预料。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未离开班房的孙传庭,看着通传过来的几道圣旨,眉头拧起,沉默片刻,继而起身步入乾清宫。

    ——

    朱栩:作者霸霸的新书明廷你们收藏了吗?推荐了吗?那么多爵位,你们等啥呢?

    

第1530章 先下手为强() 
孙传庭看着朱栩比他还疲惫的神色,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朱栩倒是能猜到,笑着站起来,道:“走,陪朕吃点东西。”

    孙传庭应着,眼前的皇帝总是让人忽略他的年纪。

    两人在软塌相对而坐,吃的都是开胃的清粥小菜,稍微有点咸。

    孙传庭吃了几口便吃不下,开口道:“陛下,这个时候试探多尔衮,臣以为为时过早,若再晚两年,臣稍微施点手段,就能将他诱来京城处死。”

    孙传庭说的是‘新政’大体完成之后,那个时候大明上下不止有精力,也有能力,由不得多尔衮不乖乖就范。

    朱栩喝了口粥,也没什么胃口,放下筷子,道:“朕知道你的意思,不过,军情处那边传来消息,说多尔衮离开了江户,去向不明,行踪诡秘。”

    孙传庭脸色骤变,旋即沉思起来。

    多尔衮基本控制了大半倭国,新兵训练营得到朝廷的允许,这些年大力招募兵卒,三十万是没有问题,但是暗中的,谁也不清楚有多少。

    多尔衮现在离开江户,去哪里,想要做什么?

    手里有这么多军队,随便做一点什么,都能让现在无暇分身,国力极度衰弱的大明头疼无比,难以制衡。

    孙传庭思索半晌,道“陛下,臣还是觉得有些冒险,多尔衮隐忍这么多年,一旦发动,必然非同小可,还是要早做准备。”

    朱栩擦了擦嘴,风轻云淡的笑着道“不用那么多担心,别说我们在倭国布置了那么多,就算什么也不做,朕相信,多尔衮也没胆子反朕!”

    孙传庭一怔,旋即会意过来。

    整个大明,除了那些不知死活的嫩头青,谁敢真的造反,越是位置高,越明白乾清宫这位的可怕!

    这么多年,他向来算无遗策,与他作对的人,谁有好下场?

    孙传庭本来忧虑的心情顿时一松,道“那臣就专注于改革,这些事情,还是交给秦元帅去头疼吧。”

    朱栩依靠在椅子上,点了点头,继而道“外面纷纷扰扰,千奇百怪,我们要做的就是沉下心,将事情做好,做实,对于外面的声音,理性的听,辩证的看,不要被干扰。”

    孙传庭现在是毁誉参半,反对声如潮,整个内阁仿佛风雨飘摇,随时会倒。

    对此孙传庭倒是仿若未觉,道“是,臣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