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里面也有现实的东西,那就是权力!

    ‘新政’规模如此巨大,涉及的无边的权力,现在可以简单的类比,那就是谁做得多,谁就拥有更多的权力!

    所以,这个时候,谁成为他们前进的阻碍,谁就要面对他们的凌厉手段!

    内阁这边商议着,作出决断,外界也是热闹非凡。

    五部尚书忙的头不着枕,夙兴夜寐。内阁如果说是大战略,计划的制定者,那他们就是最重要的执行机构,上传下达,方方面面,都压在他们身上。

    商务总局,税务总局,执法局,物价局等等,一样的忙碌,随着对地方的深入,他们也掌握越来越多的权力,这些权力衍生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处罚,而后滚滚的钱粮入账。

    另一个好处就是,随着处罚力度的加大,这些新衙门的权威得到展现,巩固以及扩张。

    大明朝廷的改革,终于进入了实质阶段,影响到了每一个人!

    景正八年,五月十七。

    一百二十名士绅联合上奏朝廷,支持朝廷的‘新政’改革,尤其土地一块,并呼吁朝廷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大明百姓‘耕者有其田’宏伟目标。

    这还不算,他们又在朝报上发表联合署名文章,阐述了大明百姓的艰难困苦,痛斥了士绅的囤地自肥,重租剥削佃农,抗税不法等等。

    李邦华的丈量队突然增加到了六百,在北方三省全面铺开。田亩登记,户丁登记,灾民注册等等,如火如荼。

    不过三天,大明二百大商人,在盐商,茶商,瓷商,布商,粮商等的联合下,上书朝廷,支持朝廷的‘商业改革’,并呼吁朝廷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商业规则,既能流通货物,让商人赚钱也能惠及上下游,实现大明的‘繁荣富饶,天下大同’的宏愿。

    继而,朝报也有内阁阁臣周应秋发表的署名文章,第一次用了‘法制’二字,重申了建立有序商业规则的目标,同时衍生到大明的方方面面,要求大明所有人恪守大明律,遵纪守法!

    商务总局,税务总局,物价局迅速跟上,发布了一系列计划,誓言要完成既定的改革目标,任何人都阻拦不得!

    反贪局在朝报上发布了‘利剑行动’,要展开为期三年的反腐行动,直言这一次将囊括大明所有官员,包括内阁阁臣!

    督政院昭告,将对全国省份的政务工作进行核查,巡视,派出了八支巡政御史,出京巡查。

    大理寺第一次发布公告,阐明了权责关系,要求地方衙门不得承接断案之权,哪怕连牢狱都不能触碰。

    一时间风云激荡,整个大明似乎都沸腾了。

    ……

    随着夏收渐近,在一片火热下,依旧掩盖不了一些人的焦急。

    那些囤地的士绅大户,大肆办厂生产化肥,耕具,培养耕牛,浓药的大商人,一个个急上眉梢,安耐不住。

    马上就要夏收,如果朝廷再不收购就来不及了,他们都将砸手里。

    不知道多少人来来往往,不断的探听消息,想要知道朝廷究竟什么时候收购,亦或者就不收购了。

    景正八年,五月二十九。

    正宫皇后娘娘诞下一公主,隔三日,永和宫贵妃诞下一皇子。

    景正皇帝陛下大为高兴,设宴招待群臣,宫里钟声长鸣,响彻京城。

    宴后,孙传庭陪着醉酒微醺的朱栩在后花园漫步,感觉着丝丝凉风,分外惬意。

    孙传庭道:“陛下,今年的科举已经结束,共纳取进士七百二十七人,按照计划,都分配在末流小吏的位置上,多加锻炼。”

    朱栩在一处凉亭坐下,道:“自古以来,读书为做官,到了我们这个时候,要改改的,要宽进宽出。在地方上锻炼一阵或者到了某些地方,不合适做官亦或者不想做官的人就大可放手让他们走,优胜劣汰。不适合做官,或许在其他地方就做得很好,不要耽误他们的前程。”

    孙传庭明白朱栩的意思,道:“是。目前土地方面的改革相对顺利,朝廷有诸多掣肘士绅的手段,由不得他们不就范……”

    朱栩喝了口茶,道:“嗯,要齐头并进,不要耽搁,钦天监那边说,灾情已经最为酷劣,盛极而衰,最多三四年就能过去,太多的事情要在灾情结束之前做完……”

    孙传庭站在朱栩边上,看着他酒红的脸颊,沉默片刻,道:“陛下,外面那些士绅,大商……臣准备对他们出手,好好整肃一番,以儆效尤。”

    朱栩放下茶杯,笑了声,道“先不要急,内阁颁布一道政令,说出今年划分田亩的数量,采购化肥,浓药,耕畜的数目来,嗯,少一点。”

    孙传庭双眼一睁,他原本的计划是用行政手段,对这些人进行处罚,没收,但这个动作太大,一时半会儿难以处置完全,必然是一地鸡毛,混乱不堪。

    但皇帝陛下的意思就简单了,逼迫这些士绅自行处置。

    囤地的还好说,那些大商人就麻烦了,囤积了那么多,过了夏收化肥,浓药过期,明年耕牛,耕具还不知道什么价格,必然急着脱手。

    而有能力接收的只有皇家商贸集团,那价格自然不可能高,很可能会很低,这些囤货居奇的大商人,注定血本无归!

第1510章 无措的大商人们() 
‘还是我太仁慈了。’孙传庭心里道,嘴上开口:“是,臣记下了。”

    朱栩就醒不少,道:“等皇后,贵妃做完月子,朕就出京,京城你照应着。”

    这是既定计划,孙传庭抬手躬身,道:“臣遵旨。”

    朱栩转头看了他一眼,顿了顿道“你有空去见见毕阁老,他对稳住大局有心得,对你的施政有好处。”

    孙传庭会意,这是朱栩知道他压力大,给他想办法缓解了。

    孙传庭面色如常,道:“是,臣遵旨。”

    朱栩看着他,心里微叹。这位首辅行事越来越刚断果决,但在某些方面又不近人情,得罪的人越来越多,不说在内阁,五部的大人们对他警惕,似远非近,即便是被称为‘孙系’的那些大员,与他也不甚亲近,没有‘党朋’的感觉,孙传庭自身也在刻意的避讳‘朋党’二字。

    换句话说,孙传庭简直快成了一个孤臣!

    对于一个首辅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情,尤其是将来致仕,反攻倒算必然不可想象,想要如同毕自严这般安稳致仕,享度晚年是绝无可能!

    朱栩不知道孙传庭能不能体会到他话里的意思,片刻又忽然道:“对了,你三女儿今年十七了?”

    孙传庭一怔,不知道朱栩为什么突然提到他三女儿,还是道:“是,今年刚满十七。”

    孙传庭说着,目光有所闪烁,但迅速又否定了。眼前的皇帝陛下不是好色之人,而且即便要拉拢他,也没必要纳娶他的女儿。

    朱栩笑着道“方尚书家的小儿子今年十八,朕见过,仪表堂堂,行事作风破肖其父,前一阵子还帮了朕不少忙,朕想着给他撮合一门婚事,这不就想到首辅家的三小姐了。”

    孙传庭跟随朱栩多年,深知朱栩行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一举一动必然有其意,何况哪有皇帝闲的没事操心大臣儿女婚配的?

    孙传庭隐约明白其中的意思,抬着手道:“回陛下,臣小女已经有了婚配,怕是要辜负陛下一片心意了。”

    朱栩有些意外,看着孙传庭。

    孙传庭面无表情,抬手躬身而立。

    朱栩暗自摇头,摆了摆手,道:“那也是方尚书家的公子无福,没什么事就去吧。”

    “臣告退。”孙传庭道,而后缓步出了凉亭,离开后花园。

    孙传庭走后,不远处的花园里走出一个人,须发皆白,面容矍铄的老者。

    “孙白谷这是一条道走到黑啊。”老者长叹一声,看着孙传庭消失的地方神色复杂。

    毕自严,已经致仕多年,归乡养老的前‘首辅’。

    孙传庭不会听不明白皇帝的意思,那是对孙传庭的一种保障,可孙传庭拒绝了,要将孤臣做到底。

    毕自严之所以面色复杂,那是因为他没有孙传庭这般魄力,他是顾全大局的‘首辅’,却无力开拓局面,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这是他只能致仕,让孙传庭上位的根由。

    朱栩看着毕自严的神色,笑着道:“毕师坐吧,朕能护得你周全,孙首辅朕一样可以。来,好久没有教朕下棋了,咱们下一盘。”

    朱栩说的从容自如,平平淡淡。

    毕自严脸上复杂尽去,陪着朱栩坐下,笑着道:“围棋终究是小道,天下这盘棋,谁能下得过陛下。”

    朱栩恍若未觉,捏着棋子,盯着棋盘,深情专注而认真。

    毕自严看了朱栩一眼,也捏起棋子。

    他入京,除了乾清宫,外廷根本一无所知。这也意味着,乾清宫准备要做的事情,孙传庭也并不了解。

    他毕自严是顾全大局的人,什么情况下需要他来顾全大局?

    朱栩没有说,毕自严也没有问。

    ……

    内阁前一阵子颁布了限制土地交易的‘土地禁令’,在大明内外掀起一阵波澜,现在又相对突兀的颁布了一道政令。

    与其说是政令,不如说是通知,那就是内阁公布了朝廷在夏收之前将分出去的田亩数量,以及采购的相关细则。

    分田的数量有限的话,哪怕配套的采购自然也是有限的,这对那些囤地,官商勾结企图大捞一笔的大商人来说,不啻惊雷!

    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分地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的化肥,耕牛,农药等等也是有限。

    但他们一拥而上,生产了太多的化肥,耕犁,耕牛,农药等等,超出了朝廷所需的百倍!

    这道政令一出,仿佛整个大明都炸开了锅。

    神龙府。

    贺云杉见了三个大商人,也是他从惠通商行以来多年的合作伙伴。

    其中一个是茶商,承包了皇家商贸集团的十二座茶山,每个上缴的利润数十万两,自然,其他合作的也还有不少,这个人实力雄厚,经营有道,甚少亏损。

    他名叫胡正舟,坐在贺云杉对面,苦笑道:“老贺,这一次你怎么也要帮帮我,我手里积压的化肥,农药价值三十多万银元,如果不尽早出手就会过期,砸手里我就要倾家荡产了!”

    另一个,肥头大耳,是盐商,是云南,广东,广西三省的盐商总代理,每年上缴的利润达三十万银元,手里还掌握着一支庞大的经销网络,生意复杂,涉及粮油布匹众多,名叫韩发齐。

    韩发齐看着贺云杉,道“老贺,我买的那些地,也不全是荒地,我不求别的,只求你让我出三十万,将银行的贷款还了,这一天天的利息,我真的是受不了了……”

    最后一个是船商,他拥有四十多条船,来往于倭国,琉球,吕宋等多地,来来回回运送的货物不知道多少,每年的利润不可想象,是神龙府最重要的船队之一,他名叫朱全贵。

    朱全贵看着贺云杉,愁云惨淡,道:“老贺,我承认我是昏了头,不该轻信那些当官的,但是细胳膊拗不过大腿啊,你是有贵妃娘娘做靠山,可我们没有啊,你就想想办法,帮帮我渡过这个坎,只要过去了,我朱全贵愿给你当牛做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