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举报信内容是真的,涉及到这么部门,只要稍微排查一下,就能全部扯出来。

    赵晗是前任吏部尚书,知道很多事情,看着孙传庭的神色,忽然心里微动,道:“首辅的意思是……养案?”

    孙传庭看了赵晗一眼,道:“我是这个意思,正好我们找不到借口对全国土地进行整治,等差不多了,就一举拿下,然后对全国土地进行整治……”

    傅昌宗没有说话,盯着棋盘。

    他心里在轻叹,孙传庭的手段是越来越娴熟了,这养案,借力打力的手段不是乾清宫最擅长的吗?

    众人想了想,倒是也点头。

    有了这个由头,很多事情就好做多了。

    靖王似乎也被这件事提醒了,道:“看来有些事情我们做的还不到位,政院将加大对官员的监察,财产申报制度落实的还不够,要扩大范围。”

    赵晗道“嗯,确实如此。吏部那边也应该加大审核力度。皇上说反贪无止境,这件事,我们还是要提高重视,升级到国家战略高度。”

    周应秋现在统管内阁的直属机构,包括刚刚划分过来的刑狱司,他斟酌片刻,道:“刑狱司会拉开网,对这些事情严密注意,在合适的时候收网。”

    孙传庭神色冷漠,淡淡道“这些都不重要,大议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傅昌宗这个时候开口道:“差不多了,大后天开始,相关议程待会儿送司礼监并抄送其他相关人等。”

第1478章 科技发展() 
朱栩进入皇家政院,宋应星,李一藻等一大群人陪同着,在各个地方转悠。

    在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外,宋应星介绍道“皇上,这是粮种实验室,专门培育粮种的。我们已经培育出了多种产出优异的种子,若是推广开来了,起码了能提高一成以上的收成。”

    透过玻璃,朱栩看到很多幼苗,翠绿葱葱,里面的人来来回回走动,忙碌异常。

    朱栩看了一会儿,没有打扰,走入下一个。

    宋应星看了眼,道“皇上,这里是化肥的研究室,专门实验化肥的,已经有了多个品种,不管是上田还是下田,效果都非常好,农作物的涨势,抗病,抗旱等都表现很好,也能大大提高收成……”

    隔着玻璃朱栩都能闻到一股刺鼻味道,微笑着点头,盯着看了一会儿,走入下一个。

    宋应星继续介绍道“这里是关于农药的,对防治一些虫害,尤其是蝗虫很有效果,去年山西出现大规模蝗虫,我们试验了一下,效果十分显著,并且对农作物没有伤害,人畜吃了也不会中毒……”

    朱栩观察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走入下一个。

    一群人这次走的有些远,来到一个大房子里,里面是一阵刺耳嘈杂的声音。

    这个时候,宋应星道“皇上,这里是关于农械的设计实验室,主要是有关灌溉,比如抽水,蓄水,有风型,人畜型,机械型,还有各种各样的耕犁,收割工具,脱粮工具等等……”

    朱栩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个个奇奇怪怪,高大的有木有铁有混合的大家伙,伫立满整个大房间。

    宋应星在一个个介绍,朱栩却盯着角落里一个奇怪的东西打量了好一阵子,道“宋卿,那是什么?”

    宋应星顺着朱栩的目光看去,立即道“这是秦博士根据西夷那边的资料,结合我大明的古籍,制作出来的一种抽水机,是用蒸汽做动力,能抽五米深的水,但并不适用,因此被放到了一边。”

    朱栩顿时点头,难怪他觉得眼熟。他曾经在地下考古的时候,用过这种改进型的抽水机,不过自然比这个有用,也只是部分抽水,想要灌溉农田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时候,还是一个婴儿,刚出生的婴儿是没什么用的。

    朱栩没有多言,目光转过,落在他旁边一个大风车,道“这个是灌溉用的风水车?”

    宋应星博古通今,对大明古往今来的科技都有所涉猎,何况这又是他下属的机构,自然了如指掌,看了眼便道“皇上,这个是抽风机,主要是煤矿开采的时候,用来抽取里面的浊气的,必要的时候还能抽些水。”

    朱栩认真的看着,不动声色的点头,道“是你们自己研究的,还是结合西夷的资料?”

    宋应星没有避讳,道“回皇上,结合了西夷的资料。臣与政院很多博士,教授仔细研究过。西夷的某些方面,比我们细致,一些理比我们看的清,走得远,研的透……”

    大明的文化就是务虚,治学撰述,名传后世是读书人最高的诉求,哪怕现实热衷求官,依旧改变不了这一点。

    因此,在自然科学上,尤其是一些细节是相当的粗糙,传承有限,断层是常事。

    朱栩没有说什么,继续向前走。

    宋应星带着朱栩走遍了皇家政院的所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每一种学科。

    不止有大明的‘科学家’埋头专研,还有一些传教士,欧洲人在这里,在政院的支持下,研究着一些相当前沿的东西。

    皇家政院已经从最初的‘书院’角色在转变,尤其是各地学院改名为初高中大学之后,俨然变成了大明最高的学府。

    朱栩又去藏书楼走了走,这里比他去年来的时候更加丰富了,不止有大明古今往来的各种各类书籍,还有了各国的,不止于西夷的大量书籍以及翻译品。

    来来往往的学生很是匆忙,每一个都在争分夺秒。

    朱栩安安静静的走了一圈,出了政院,朱栩又见了政院的一干管理人员,讲了些话,勉励一番便准备离开。

    宋应星全程陪着,见朱栩罕见的没有提其他意见,心里忐忑,终于忍不住道“皇上,是否有其他交代?”

    朱栩瞥了他一眼,笑着道“没什么可说的,你们做的很好,你上呈的那个朕看过了,很全面,对各类科学科技的重视,朕都很满意。”

    宋应星这才放心,道“是,臣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

    在朱栩给宋应星奏本的批示上,已经划定了重点,要求政院大力发展的。

    至于一些其他的东西,如蒸汽机,朱栩按耐着心思,没有着急。

    有些东西,不是朱栩着急就能做到的,技术必须一点一点的积累,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生搬硬造根本造不出来。

    宋应星送走朱栩,站在帅府门口,慢脸抑制不住的笑容。

    李一藻做为主管‘诸技系’的主任,他颇为感慨道“幸亏是皇上,若是换了其他人,我们这一辈子的心血怕是要付之流水了。”

    李一藻正在编写大明与欧洲的相关科技比较,这是一个相当系统的著作,对他个人,对政院,甚至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极其重要。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写了好些年,至今还没有完本。

    随着欧洲大量书籍的进入,对《天工开物》来说是极其强大的补充,尤其是农业,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宋应星主要是在总结、归纳,将中原王朝从古至今的技术经验进行条理化,系统化。

    在工业上,宋应星主持的实验室已经提炼了出了锌,也掌握了黄铜的冶炼方法,正在大规模的运用在各个方面。

    这些是利国利民,传承千秋的大事,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他们不说做不出来,就算做出来,也是相当艰辛,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可以完全的醉心于喜欢的事业!

    这是皇帝在支持他们,旷古未有!

    宋应星心里一样的澎湃如潮,面色却如常,道“走吧,我们也开个会,在大议之前,定下明年的计划。”

    李一藻应了一声,宋应星在政院多年,已经有足够的威望,做人做事都无可挑剔。

    李一藻跟在宋应星背后,忽然目光微动。

    在汪乔年传言要致仕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猜测宋应星会接替汪乔年,出任内阁排名第四的阁臣,兼任大理寺卿。

    最后结果的是汪乔年没走,宋应星也没动。但这不代表那些谣言就是虚无缥缈的,毕竟汪乔年当初就是皇家政院副院长调任的大理寺卿。

    依照此先例,宋应星入阁参政,似乎是理所当然?

    李一藻不知道宋应星心里作何想,默默的跟着,没有出言。

    。

第1479章 如朕亲临() 
晚上,朱栩回到乾清宫,一面吃饭一面听着李德勇的奏报。

    “皇上,内阁那边在议会的一系列政策,律法推行的相对顺利,吏律,安民定策,工部工程计划与拨款,督政院监察条例,大理寺权责法案,刑部降级案等已经顺利通过……”

    “今年的‘新政’总结,各项进度的责任得失,明年的规划,财政预算,各部门以及官员的考核等内阁都已经拟定好,在议会那边酝酿,大后天的大议上会公开讨论……”

    “田亩,商税,户籍等今年没有形成律法,依旧以内阁的政策命令为主,阁老们说,主要是地方上反对太强烈,没有形成共识……”

    李德勇拿着小本子,有些照本宣科,说几句低头看一眼。

    朱栩吃着饭,静静的听着。

    孙传庭等人安排的井井有条,轻重缓急,有理有序。

    朱栩放下碗,拿起汤,道“嗯,朕知道了,大议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德勇合上本子,道“皇上,已经差不多了,首辅的讲稿,秦副元帅的讲稿司礼监已经审议过,没有问题,都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完善的。其他各项律法,政策等也经过审议,基本上没有问题。”

    朱栩喝了口汤,擦了擦嘴,道“嗯,准备吧,大后天大议,邀请各国使臣,勋贵公卿,报社编辑,朝野名士,普通百姓三百等旁听。”

    李德勇怔了怔,旋即猛的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朱栩‘嗯’了声,突然又道“对了,曹文诏什么时候到?”

    李德勇刚转的身又硬生生转回来,道“回皇上,曹大都督去秦副元帅府上赴宴,喝了些酒,正在回去醒酒换衣服。”

    朱栩‘唔’的一笑,道“那好吧,让人把煊儿叫过来。”

    李德勇立即道“是。”

    李德勇去忙他的,不多久,二殿下朱慈煊就出现在乾清宫,看着东暖阁晦暗不明的灯光,犹犹豫豫,不敢靠近。

    那天他没有扫雪溜走了,现在朱栩突然喊他,他也想起来了,害怕是他父皇的秋后算账。

    九岁的小家伙探头探脑,在东暖阁外徘徊,没敢进去。

    不知道多久,刘时敏从外面进来,看着二殿下扒着门边看着里面,疑惑的上前,道“二殿下……需要奴婢通报?”

    朱慈煊连忙转过身,嘘了长长一声,又小心瞥了眼里面,道“刘公公,父皇是不是要惩罚我?”

    刘时敏顿时会意,不动声色的着道“奴婢不知,殿下进去就知道了。”

    被刘时敏发现,这会儿也跑不了,只得板着小脸,硬着头皮进去。

    看着桌子里面,低着头批阅奏本的朱栩,小家伙恭恭敬敬抬手而拜道“儿臣参见父皇。”

    朱栩快速写了几笔,放下后,看着站的有些远的小家伙,笑着道“来,到父皇这边来。”

    小家伙顿时头皮发麻,小脸紧绷,慢吞吞的向着朱栩挪着脚步。

    朱栩面上带笑,站起来,一手搂着他的肩膀,走向不远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