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好,多尔衮在倭国采取的是高压统治,大将军府收拢了近十万武士,在倭国四处镇压反抗者,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更别提那些四处征讨,无休无止的大军了。

    如果说不好,明朝废藩置县,废除了森严的武士制度,清扫恶霸,力求稳定,并且大明的教化如同潮水涌入,一切都是奔着好的方向发展。

    兴子似乎明白了,微笑着道“那就好,松平君在京里多待些日子,我有些东西准备一下,你带回去给政仁。”

    政仁是兴子的弟弟,后水尾天皇本来准备让兴子禅让,传位给他,结果意外突发,一切终止了。

    政仁虽然年幼,但他在太政院也有一席之地,并且十分重要,代表着曾经的倭国皇室力量。

    太政院另一股倭国的本土力量代表是德川明秀,继承的是德川幕府的残余势力。

    松平信纲是德川幕府的家臣,也是倭国的臣子,这种情形无法多言,只得道“微臣知道了。”

    兴子也没有更多的话与松平信纲说,只能微笑交代几句,便让人送他出去。

    松平信纲出了这座偌大的紫禁城,望着无暇的天空怔怔出神,良久也只能轻叹一句,心情沉重的回驿馆。

    幕府没了,倭国亡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在松平信纲离开皇宫的时候,南直隶巡抚陈奇瑜姗姗来迟,终于到了京城,他一番洗漱后便快速进宫。

    朱栩已经等他好些天了,终于大明最重要一个省的巡抚到了。

    。

第1467章 乐观的南直隶() 
陈奇瑜入京之前就一直在准备,面对朱栩依旧忐忑不安。

    内阁这次集体发飙,对各省巡抚没有半点情面留下,孙首辅更是放言要撤换多个巡抚,陈奇瑜也不确定,他在不在这‘多个’里面。

    陈奇瑜站在朱栩御桌前,认真的汇报道“皇上,目前南直隶各项‘新政’进展很是顺利,府一级基本稳住了局面,反贪腐,反懒政,反奢靡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巡抚衙门掌握大局,督政院,大理寺,税务总局,税务总局,执法局等推行相当的顺利,府一级已经控制住,虽然偶有一些反对声,但不影响大局。尤其是应天府,苏州府,扬州府等,‘新政’推行的最好,落实了七成以上……”

    “从总体来看,吏治改革还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有形无形的抵制依旧存在,尤其是一些相对偏远的地方,想要澄清吏治,还需要时间……”

    “商业发展出乎臣等预料,目前整个南直隶如火如荼,税收年年攀升,出海的热潮方兴未艾……”

    “田亩改革是最为艰难的,目前南直隶八成以上的田亩集中在世家大户手中,剩下的也被瓜分殆尽,百姓几乎都是佃农。关于朝廷收地的谣言四飞,‘朝廷收地是为了给达官贵人’,‘朝廷将收重税’等等,不管是百姓还是士绅都对田亩视若生命,不肯放手……”

    “巡抚衙门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包括权力的理清,分配,落实,商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田亩策的各项发展纲要……”

    朱栩看着陈奇瑜,默默的听着。

    南直隶是大明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虽然历经变幻,但最底层的始终没有触动多少。

    吏治,在南直隶已经不需要多担心,已经没人能反抗,只要按序就班的推动下去,披荆斩棘也好,快刀斩乱麻也罢,无非就是时间的问题。

    商业,这个不出意料,在没有多少阻力,朝廷以及地方的支持,外加神龙府海贸的全力推动,发展的如火如荼,是三大改革核心中进步最快的一个。

    第三个是‘土地’,这一块是朱栩改革的核心,也是封建王朝最重要,最基础,最致命的地方。

    两百多年下来,大明的土地已经高度集中,世家大户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大大小小彼此勾连,一张无形的大网编织的利益共同体,笼罩整个大明。

    南直隶贡献着大明税赋的六成以上,粮食在天灾如火的这个时候更是高达七成,是大明的要害之地!

    陈奇瑜是认真做了事情的,从他嘴里知道的事情也比奏本里的详细,乐观不少。

    朱栩对外面摆了摆手,两个内监端着椅子走过来。

    陈奇瑜连忙谢恩,从准备好的腹稿套话里跳出来,道:“皇上,总体而言,南直隶目前发展向好,给臣三年时间,就能大致完成‘新政’,五年后,能够彻底完成,到时候,吏治清明,商业发达,百姓有田,中兴大明,盛世必临!”

    陈奇瑜说的很有底气,信心。因为他已经看到希望了,南直隶近来推行的很是顺利,一些成效很明显的落在所有人眼里,很是鼓舞。

    朱栩看着边上仿佛突然开了的茶壶,拎起来给陈奇瑜倒了一杯,笑着道“朕知道,首辅之前去了南直隶,给了你们很大压力,无需过度担忧,放下心理包袱,亲自上阵,只要你们做得好,不会有人挑毛病,首辅那边,朕会给你去说和,这段时间,你们南直隶还是不错的……”

    孙传庭之前去南直隶参加世界贸易大会,顺道去了应天府,逼着陈奇瑜等人立了军令状,可以说,态度十分严厉,苛刻。

    陈奇瑜连忙又站起来,面带惶恐道:“臣不敢。臣等之前确实懈怠,没能领会内阁的要求,动作过慢,首辅生气是应当的。”

    朱栩眼神流露着一丝好奇的笑意,暗道孙传庭在外面有这么大的威信了吗,陈奇瑜居然这样反应?

    朱栩一手拿起茶杯,另一只手摆了摆手,道:“坐下说吧。这件事,朕只跟你说,首辅那边朕都没透露。苏扬杭三地,朕打算构建一个农业圈,大力开垦土地,严格登记户口,重新分配土地,并且对耕牛,农械,化肥,灌溉等全面倾斜,朕要将这里打造成示范区……这里是我大明的粮仓,不管如何重视都不过分,你能明白朕的意思吧?”

    陈奇瑜倒是没有想到朱栩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认真想了想,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沉思片刻,道:“臣明白,臣会尽快做出一个安排计划,年后上报皇上御览。”

    朱栩喝口茶,随口道:“这件事,你心里有个数,你去见首辅与阁老们的时候,多提提,不用说是朕的想法。”

    陈奇瑜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还是认真的道“是,臣明白。只是,苏州,扬州都在臣的辖地,如何运作都没问题,只是杭州不在。”

    “秦政益不是在巡抚衙门吗?这件事让他统筹,浙江那边,你们做好沟通,内阁也会协调的。”朱栩道。

    秦政益是政院前三届的生员,是天子门生,政院系的如今在朝野的代表之一,位居南直隶右参议。预计三五年内能进参政,再几年,就能成为封疆大吏,五十左右入京,是很可期的。

    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壮派。

    陈奇瑜顿时明白了一些,道:“是。臣这几日走访一下皇家政院,与宋院长等好好谈一谈。”

    朱栩喜欢陈奇瑜的效率,道:“嗯,多听听,请教一下。我们做事情要稳妥,周全,计划周密又能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潜在规律……”

    陈奇瑜不敢大意,认真的听着,这些都是‘必考题’,将来要作答的。

    朱栩已经对南直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心里轻松不少,道:“你们这些巡抚平时难得聚一起,找个时间,好好聊一聊,相互弥补不足,取长补短,有什么好的经验,办法,不要敝扫自珍……”

    陈奇瑜抬着手,道:“臣遵旨。”

    这个时候,刘时敏走进来,道“皇上,首辅那边关于大议的讲话稿已经送来了。”

    “唔,”

    朱栩抬起头,道:“拿进来,朕一直等。南直隶那边,朕还算放心,去吧,过几天朕在乾清宫摆宴宴请你们这些巡抚。”

    “谢皇上,臣告退。”陈奇瑜道,面上平静,心里是长松一口气。

    他来时一直担心乾清宫会与孙传庭一样,对南直隶不满,要拿南直隶祭旗、立威。

第1468章 有利于朝廷() 
陈奇瑜走了,朱栩便拿过孙传庭的讲话草稿,认真的看了起来。

    孙传庭这个讲话稿题名为:大明景正新政改革总结纲要。目录分为吏治,农业,商业,工业,文化,国防等八个方面。

    吏治主要是阐述他的改革计划,重申大明体制以及改革必要性,目标。

    大明体制是‘帝国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修订,废除大明律,任命解除所有官吏的权力。内阁负责大明一切政务,由皇帝提名,任命。

    同时也确认了议会的地位与权力,议会拥有弹劾,罢免阁臣的权力,对政务进行审计,同时也有着修订法律的权力。

    从制度上来说,议会是介于皇帝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层。

    孙传庭的讲话稿里,再次对内阁,五部以及督政院,大理寺等权责进行了明确划分,确立了一种潜在的制衡结构。

    而在地方,就明确的进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巡抚衙门,大理寺,督政院,并且对省府县等权责进行清晰的界定。

    在吏治这一块,孙传庭用了极大的篇幅描写,处处透着他的坚定决心。

    朱栩认真的看着,慢慢推敲。

    孙传庭话里话外都透着一种‘法制精神’,似乎想要要求大明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行,不希望有打破这种话规则的力量出现,隐约有着对皇权限制的微小痕迹在里面。

    “这是在试探朕啊……”

    朱栩自语,面上带着笑容,继续看着。

    对于朝廷的各项权责,孙传庭进行了明确的分析,确定,但这种确定更像是为以后的安排。

    他现在依旧在企图扩大他的权利,要凭一己之力强力推行‘新政’。

    在地方上,孙传庭要求巡抚衙门紧握权力,控制地方,但又在巡抚衙门,知府衙门,县府衙门以及其他各部门进行了权责的切割与落实,确保责任落实到人,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

    这显然是因为与这些巡抚谈话而做出的改变,防止巡抚衙门权力过度集中,落实行政主体。

    朱栩认真的看着,不时在身边的小本子上用碳笔记录着什么,这些是他对孙传庭的反馈,要对这篇讲话稿进行的修改与完善。

    吏治方面太过复杂,孙传庭的一些用词需要朱栩认真去揣摩,单单是这一部分,朱栩就用了近两个时辰。

    抬头就眼前一黑,脑袋一阵眩晕,心里难受的想吐。

    不远处的内监见到朱栩扶着桌子,神色痛苦,大惊失色,连忙跑过来道:“皇上,您没事吧?奴婢这就去找太医。”

    不等他走出门口,朱栩坐起来,吐了口气,道:“行了,回来吧。刘公公呢?”

    内监跑过来,见朱栩脸上没有异色,这才松口气,道:“回皇上,刘公公去内阁了,暹罗,缅甸派了使者来请罪,孙首辅正在接见。”

    之前因为朱栩册立太子,这两国国王不曾入京,朱栩下了旨意斥责。

    只是,这一来一回,时间未必太久了吧,居然用了近半年时间!

    这还是卢象升在云南练兵,威吓后的结果。

    朱栩喝口茶,定了定神,目光微眯,闪烁着冷芒。

    在大明的东南半岛,要说最有野心的,当属缅甸,几十年前还与大明大战了近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