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表示,他们晋商真的遇到大麻烦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献策宋康年() 
朱栩三人还在逛着,乐此不疲,哪怕宫门都要关了也没有回去的意思。

    上元节真的非常有意思,不同于后世的节日,这里纯粹是民间自发,没有赋予其他的属性。一路上,朱栩置换花灯,品尝小吃,打灯谜,抢楼船,放鞭炮等等几乎没有停过。

    曹文诏与曹化淳两人倒是冷静很多,一直谨慎小心的护佑着。

    前面人头攒动,灯光如龙,曹文诏遥遥一看,笑道“殿下,我们去放花灯吧。”

    “好,多买几个花灯。”

    朱栩跃跃欲试,手里提着三个花灯,快步向河边走去。

    小河两边都是人,河面上已经漂浮了不少花灯,白色荷花映衬,如同点缀在黑色镜面上,摇摇晃晃,煞是好看。

    沿着河边走,许多青杏少妇花季少女都蹲坐在河边,推送着一盏盏花灯,娇羞打闹,嬉笑声不绝于耳。

    朱栩看着,不由得感慨道“啧啧,年轻真好啊。”

    曹化淳与曹文诏很了解朱栩,对于惠王殿下突然冒出的古怪话语有了抵抗力,装作没有听到,提着一大圈花灯跟着。

    “大伯母,我们这是要回家吗?”

    “是啊,这么晚了,再不回去,老爷就要生气了。”

    “大伯母,我和姐姐还没有玩够,咱们再玩一会儿吧,还有文会没看呢……”

    “好了,跟你姐姐学学,做个文静贤淑的女子……”

    迎面走来一个中年妇人带着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与朱栩三人擦肩而过。

    朱栩眼睛眨了眨,停下脚步回头看去,心里暗道‘刚才那个没说话的小女孩好眼熟啊。’

    曹化淳与曹文诏一愣,看向朱栩道“殿下,怎么了?”

    “没事。”朱栩转过头,很快找到了空的地方,将手里的一盏盏灯推入河里。

    “许愿许愿。”

    朱栩对着身后两人招手,然后一本正经的看着花灯开始许愿。

    曹文诏与曹操面面相窥,这许愿,不应该是去庙里吗?

    朱栩神神叨叨一阵,转头看向两人道“你们不信吗?走,待你们去找大师算算。”

    “大师?”曹化淳与曹文诏跟在朱栩身后,只见他直奔不远处一个算卦的摊位。

    朱栩一脸兴奋的走过来,站在摊位前打量,一张桌子一面帆一个人。

    帆上写着八个大字‘铁口直断,一卦千金’,桌上陈陈旧旧,哪里都有。倒是算卦的人,一身绫罗绸缎,手边的扇子一看就是唐伯虎的扇面,八字胡,高鼻梁,双眼眯起,若有精光闪动。

    一个四十多岁的夫人坐在长凳上,看着卦师紧张的道“宋大师,我家老爷今年的运程到底如何?”

    卦师抬头垂眼,看着手指捏来捏去,许久轻叹道:“李夫人,李老爷命里缺水,而今北方大旱,只怕贵府不止今年不顺,往前都不顺吧?”

    这李夫人神色一惊,神色慌张道:“宋大师,你都说对了,那,那可有解法?”

    这宋大师又掐了掐手指,正色道:“李老爷命里无水,可往南方去,元宵之前必须走,否则必有大难。”

    李夫人颤抖着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碎银,道:“多谢宋大师,若是灵验,我必然再来还愿。”

    这宋大师仿佛没有听出李夫人话里的意思,笔直而立,平淡道:“聚散是缘,夫人不必执着,速速去吧。”

    李夫人连哎哎了几声,很快就挤进了人群。

    曹化淳与曹文诏对视,目露异色,这位宋大师到底是蒙的,还是真有这份眼力?

    朝堂上之上惊变连连,极少没有被牵累的,外放无疑是一个躲避风潮的好办法。

    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惠王殿下不会没事盯着一个算卦的,还耐心听他胡扯半天。

    朱栩此刻背着手,微歪头,打量着从容不迫将银子揣入怀里的宋大师。

    “来,给我们家公子算一卦,也是算今年的运程。”

    曹化淳走上前,搬过凳子,对着宋大师神色淡淡的道,却掩饰不了嗓音的尖锐。

    宋大师看着曹化淳,然后转头向朱栩,眼角微不可察的一眯。

    旋即,他摊开一张纸,道“还请公子写下生辰八字。”

    朱栩坐在凳子上,始终都是一副意味深长之色的打量着眼前人,听了他的,微微一笑,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生辰八字’四个字。

    这宋大师一怔,盯着这四个字,好一阵子才点头,道:“公子,贵不可言。”

    朱栩眉头一挑,呵呵一笑道:“宋大师倒是好才思。”

    宋大师微躬身,淡淡一笑道:“让公子见笑了。”

    朱栩打量着他,顿了顿,笑容满面的站起来道:“一百两,承宋大师吉言!”

    曹文诏丝毫没有犹豫,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银票递过去,眼神也在这‘宋大师’脸上认真的扫描着,似要记下来。

    宋大师端立不动,看着桌上的银票好似视钱财如粪土,面无表情,无动于衷。

    朱栩不管他动心不动心,看着不远处一个极其漂亮的花灯就跑过去,正与摊主激烈的讨价还价。

    “十五文,不买就走开,不要影响我做生意!”

    “八文,再不卖我就走了!”

    曹化淳与曹文诏又看了几眼‘宋大师’,紧紧跟在朱栩身后。

    宋大师看着朱栩离开,看着朱栩买下花灯,看着朱栩兴高采烈的拿着花灯远走,看着他,消失不见。

    “宋大师,宋大师……”

    两个客人都被他的表情赶走,他直到确定朱栩真的走了,才眉头皱了下,轻声低语道:“真的走了?为什么会走了……”

    人群中走来两个三十出头的男子,都是一副风度翩翩,意气风发模样,来到‘宋大师’桌前,大声道“康年兄,你怎么还在这,快,赶紧收摊吧,林姑娘就要舞曲了。”

    宋康年闻言连忙清醒过来,抬头看着几人道:“好,我立马收摊,两位等我一下。”他说着飞快将桌上的银票揣入怀里,拿起扇子与帆便急匆匆离开。

    朱栩也一路玩的很开心,直到临了,曹文诏还是忍不住的道:“殿下,刚才那个算卦的,到底是什么人?要不要属下去查一查?”

    “不用。”朱栩漫不经心的笑道,他现在更对手里的花灯感兴趣。这个花灯精致小巧,外面好像绣了什么图案,在里面映衬了两句诗,隐约像是一个灯谜。(。)

第一百七十八章 晋商找上门(求订阅~~)() 
当晚没有回宫,朱栩夜宿在城外的秘密据点,直到第二天一大早,宫门开了才急匆匆进宫。

    张皇后现在对朱栩盯的很紧,没等回宫,就被叫去坤宁宫训斥了一顿。

    朱栩唯唯诺诺的答应着,小半个时辰才被放回来。

    “殿下,你手里怎么还提着个灯笼啊?”负责押送朱栩回宫的焕儿看着他手里还提着灯笼,娇俏疑惑的问道。

    朱栩立即如护食的小狐狸,抱着灯笼道:“焕儿姐,休想打我灯笼的主意,除非你来我宫里。”

    焕儿一楞,旋即娇哼一声,嗔怒道:“娘娘说的对,殿下的算盘最精了,我要是过去了灯笼还是殿下的,平白将我搭进去!”

    朱栩嘿嘿一笑,凑近道:“焕儿姐,听说皇嫂最近火气大,要不,你真考虑一下?”

    焕儿眉头轻蹙,大眼睛瞪着朱栩道“殿下还是赶紧回去吧,这三天你可出不了宫了。”

    朱栩心里哀叹一声,有些垂头丧气的向宫里走去。

    景焕宫内,除了曹文诏,曹化淳,姚清清三人,其他人都是张皇后安插过来的‘间谍’,朱栩除了读书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上元节未过,朝堂之上就掀起了腥风血雨,或者说,是从去年就一直没有消停。

    东林党死灰复燃,拼力的清缴东林党,魏忠贤倒台,阉党一盘散沙,哪里是杨涟等人的对手,有能力的一个劲的要外调,忧惧难解的一心只要辞官,没有能力的惶惶不可终日如无头苍蝇。

    不过,东林党虽然在复苏,但也不复往日盛景,朝堂之上四分五裂,派系林立。

    顾秉谦、魏广徽结成一党,大肆排斥异己,任人唯亲。孙承宗只关心辽东,其他几人默不作声与中立的清流形成默契。科道言官们也各执一词,互不妥协,金銮殿上,俨然成为了最为可怕的战场。

    朱栩没有心思去关心这些,除了读书便是研究从宫外带回来的精致小灯笼。

    这个灯笼设置的非常精巧,堪比蜘蛛织网,每一根都准确无误,不差分毫,各有奇技搭配其中,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机关屋’。

    朱栩试了各种办法,想要看清里面的灯谜,但不管哪个方位,看到的都是小半边,根本无从去猜测究竟写的是什么。

    姚清清一直站在朱栩身前不远处,见朱栩七手八脚的毫无所获,轻声道“殿下,要不就拆了吧?”

    朱栩登时瞪眼,道:“这么精致的灯笼怎么可以拆?嗯,拆,那就拆了吧。”

    朱栩脸色一变,找过一把小刀,直接在灯笼做起了手术。

    姚清清见惠王殿下终于不纠结了,便悄然退了下去。

    朱栩将这小灯笼剖开,只见白色的蜡烛已经烧完,对面有着一张纸条,娟秀的小字,写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两句。

    朱栩眉头皱起,盯着这句诗沉吟不语。这句诗他自然是知道的,不论作者的背景,作这首诗的环境还是写作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感情,他都很清楚,但要是当做灯谜来猜,就没那么容易了。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朱栩托着下巴,怎么也猜不透,心里不由得嘀咕,这古人的思维果然强大。

    朱栩猜不出索性放着,准备过几日方便的时候,去翰林院问问。

    作为一个王爷,尤其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王爷,他的吃饭时间到的总是特别快。

    门口,一张小桌子,朱栩坐着小凳子,捧着碗,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

    姚清清端着菜过来,轻笑着道“殿下,别人饮酒赏雪,您吃饭看雨,是不是有些不应景?”

    朱栩扒拉着饭,浑不在意的道“不管他,吃饱最重要。”

    话音未落,曹化淳就打着伞,冒着雨向朱栩走来。姚清清拿起一个碗,站起身向里面走去。

    曹化淳语气有些急,没放下雨伞便道“殿下,山、西那边来了一个姓范,吵嚷着要见傅公子。”

    “姓范?”

    朱栩双眼眯了眯,下意识的伸手擦掉嘴上的饭粒。

    八大皇商,在后世极为有名,不仅因为它对葬送大明王朝出了大力,更是他们的生意绵延不绝,直到清末才算彻底消散。但也留下了各种大院,彰示着他们过去的辉煌历史。

    其中最为著名的,不是齐家也不是曹家,而是这个范家!

    范家可追溯的历史,可能是明成祖朱棣起兵争夺皇位,因此,这一家习惯性的就是冒险,发战争财。他们在大明境内走私贩卖一切金人需要的东西,粮食,兵甲,甚至是军事情报!而且,他们的经营范围还触及到了蒙古更北端,庞大的难以想象!

    朱栩眯着眼,心里飞速计较着。

    当初成立惠通商行他便有算计晋商,尤其是八大皇商的心思,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