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幼唐是毕自严的关门学生,身居商务总局局长,四品大员,都是毕系在朝廷的中坚。

    如果这个时候有烟草的话,这里定然早就烟雾缭绕,看不清彼此肃容,忧虑的脸了。

    好一阵子,许杰开口道“不管首辅的目的是什么,都要阻止他,不然朝局非大乱不可。”

    李幼唐看了他一眼,道“外面弹劾尚书的奏本已经堆满内阁,周阁老一大早去我那,还有意无意问我……张尚书的事是否属实?”

    张国维脸色微变,道“周阁老还说了什么?”

    周应秋与傅昌宗是一条裤子,他们的话,往往代表乾清宫的意思,由不得张国维不紧张。

    李幼唐摇头,道“没有。”

    张国维不敢放松,道“司礼监有什么消息?”

    李幼唐道“没有,刘公公除了日常事务,其他的不曾多言。”

    张国维皱眉,沉思不语。

    兵部降级,不止意味着他失去权力,前途暗淡,也会对毕系造成重大打击。

    孙首辅这个手段太厉害,有理有据,让人辩驳不得,外加有一群人随风起浪,形成朝野共趋的大势,他们不低头也得弯腰。

    许杰思索半晌,还是道“这件事,还是得看皇上的态度,必要的话,请毕阁老给皇上写封信,兵部不能倒。”

    兵部要是倒了,某种程度来说,毕系也完了。

    李幼唐反对,道“毕阁老要是写信给皇上,怕是首辅那边会震怒,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出此下策。”

    张国维赞同李幼唐的话,道“首辅对毕阁老有所警惕是正常的,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怎么阻止首辅对兵部的降级,迫在眉睫,没有多少时间了。”

    从内阁透出的风声,孙传庭可能会在太子册封大典之前有定案,大典后执行。

    李幼唐与许杰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孙传庭大权在握,强势的无可匹敌,如果背后的皇上不说话,谁能阻止孙传庭?

    张国维看着两人,猛的站起来,道“我去见傅阁老。”

    张国维说走就走,也不顾及李幼唐与许杰还在。

    许杰与李幼唐站起来,跟着走出偏庁,目送张国维的背影。

    许杰道“傅阁老只怕未必见他。”

    李幼唐神色如常,道“傅阁老纵然最近天庭,可也未必能阻止首辅,如果是我,我会去找孙阁老陈情。”

    孙阁老,也就是孙承宗了。

    许杰若有所思一会儿,道“孙阁老不关朝政,怕是未必肯插手。”

    李幼唐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心里轻叹一口气。

    当初毕阁老提拔,亲近的人,品性都与他很接近,对一些事情看的不透彻,或者说,对一些事情刻意的回避,不愿意触碰。

    张国维迅速来到傅昌宗府邸,亲自敲门。

    傅昌宗本想避而不见,思索再三,还是将他请到了一个凉亭。

    张国维不等客套,迫不及待的就道“阁老,不说兵部负责的朝廷事务,单说训练营涉及到数十万士兵,更不用说他们的吃喝用度,贸贸然这么降级,要兵部如何向他们交代?一不小心就会出大乱子的!”

    傅昌宗平静的喝茶,看着张国维,道“那些弹劾的奏本上说,你在新兵营培植私人,拉拢军院的生员。还打着毕阁老的旗号,拉帮结派,有结党之嫌,这些,你都没有上疏反驳,是默认了?”

    张国维眉头紧拧,道“阁老,非是下官默认,而是清者自清,下官不需要辩驳。现在,下官更担心两部降级,对朝政的影响,还请傅阁老指教。”

    张国维拒不承认那些奏本的指责,咬紧关心朝政的为国之心。

    傅昌宗看着他,道“有没有,你心里有数,我不问。毕阁老身体不太好,皇后娘娘派了两批御医了,你没有去关心一下?”

    张国维见傅昌宗始终不理他的问题,面色有些凝重,还是平静的道“下官已经让长子去了,回话说,已经渐好,没有大问题。”

    傅昌宗看着他,又端起茶杯,忽然道“新兵训练营,听说有不少你的门人,提拔的有些快,各大战区颇有些怨言?”

    张国维坚持不住了,站起来,抬着手,肃色道“难道阁老也要对我赶尽杀绝吗?”

    傅昌宗看着他,心里摇了摇头。这位已经陷入党争的漩涡不能自拔,看不清大势,一味的盯着眼前苦苦挣扎了。

    傅昌宗也懒得再与他废话,放下茶杯,道“这样吧,倭国那边的新兵营初建,总共有三个,一个在九州岛,两个在本州岛,你明天动身,到年底再回来吧。”

    张国维一怔,迅速明白了傅昌宗的意思。

    他这个尚书要是不在京城,孙传庭即便强推降品也推不过去,是绕不过他这个兵部尚书的。

    同时,傅昌宗的意思也很明白,他不支持兵部立即降品,在给张国维出招。

    张国维没有立刻答应,面上变幻不断。

    如果他这个兵部尚书不在京城,兵部岂不是任由孙传庭揉捏,即便是不废也废了。

    傅昌宗看着张国维的神色,自然知道他想什么,站起来道“不要妄图做什么,做多错多,所有人都盯着你。”

    眼见傅昌宗要走,张国维猛的醒悟道“这是阁老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

    傅昌宗看着他,道“你走之前,去看看毕阁老,有些东西,你要认真请教。”

    说完,傅昌宗就走了,没有半刻停留。

    张国维看着他的背影,神色凝如铁,心里惊疑不定。

    如果傅昌宗的话来自乾清宫,那么他眼前的危机算是渡过,但怕也怕只是暂时。

    张国维离开了傅府,回府又与李幼唐,许杰商议。

    许杰听完,恍然的道“应该是皇上的意思了。”

    李幼唐想到的却更多,道“如果皇上在四川或者陕西,消息没这么快,怕是皇上离京或者已经回宫了。”

    张国维登时头皮发麻,如果皇帝回宫了,岂不是那些奏本都被看到了?

    许杰看着他,知道事情严重了,连忙沉声道“你明日一早就去内阁向首辅请命,立刻走!你的那些尾巴,我们来收拾。”

    三人同气连枝,即便再不想下水,许杰,李幼唐也跑不了。

    。

第1442章 格局() 
    张国维一大早就前往内阁,当面与孙传庭说了,要去倭国,视察新兵营的情况。

    倭国现在可以说完全操持在多尔衮手里,新兵营是兵部控制,辖制多尔衮的手段之一。

    作为兵部尚书,在事隔大半年后,前往视察,是正当其时,没有说不过去的。

    孙传庭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张国维。

    虽然外界屡屡传出毕自严将复起的传闻,但孙传庭完全不放在心上,一来是大势不容毕自严再回来,二来,乾清宫也不会允许。

    外加他权势日渐稳固,根本不担心毕系的反弹。

    眼见张国维火急火燎的要‘逃走’,孙传庭心里也是晒然,神色不动的道:“嗯,想去就去吧,兵部我会找人代理。”

    张国维神情微紧,道“首辅,下官提议,李幼唐调任兵部右侍郎。”

    孙传庭对此不置可否,道:“你走一趟琉球,视察一番,给尚廉提议一番,将王府,巡抚衙门搬到鹿儿岛。”

    倭国事后,萨摩藩原属的鹿儿岛被划给了琉球,琉球的首府首里在琉球群岛中间。

    张国维见孙传庭不回应他的话,没有继续,道:“是,下官会与尚家讨论。”

    “到了倭国,多走走看看,不要被多尔衮蒙蔽了。必要的时候,敲打一下多尔衮,勒紧绳子。虽然是放养,但也就是圈子大了点,不能让他出圈……”孙传庭道。

    张国维只能点头应是,孙传庭肯放他走,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不能奢求更多。

    孙传庭交代一番,便让内阁起草诏令,任命张国维为内阁特使,前往倭国,也就是绥海省。

    张国维当天在兵部交代一番,便快速出京,前往天津,准备坐船出海。

    在张国维离开内阁没多久,包理游就走进来,疑惑道:“首辅,就这么放张国维走了吗?”

    孙传庭拿着毛笔,奋笔疾书,随口道:“我本来也没打算立即对兵部进行降品。”

    包理游一怔,猛的醒悟,道:“首辅……这是敲打一些人?”

    孙传庭写完,拿起吹了一下,道:“毛笔虽然用的习惯,还是不如城东作坊出的碳笔好用,你拟个命令,除了朝廷,各级衙门正式的公文外,尽量推行碳笔……也不是敲打,声东击西吧。”

    包理游应了声‘是’,继而反应过来。

    孙传庭就是故意制造这个麻烦,让那些人盯着不放,继而没有精力阻碍他们推行的政策。

    包理游赞了声‘首辅高明’,马屁之后,这才道:“各地对今年灾情的评估已经上来了,情况比去年还要严重,粮税可能要跌破七百万了。”

    孙传庭已经看过一些,只是没有具体的分析,他放下笔,道:“让幕僚司进一步分析,拿出报告来给我看。其他方面呢。”

    包理游翻开手里的小本子,道“番薯,玉米的收成比去年增加两成以上,各地基本能自给自足,勉强应对灾情,饿死人的情况会进一步减少。值得关注的是商税,预计比去年上半年要增加三成,全年可能超过五千万,盐,茶叶,瓷器,布匹等依旧是大头,还有就是火器的出口,兵部,外事院那边的数据,单单卖出去的大炮就多达千门,其他的火枪,火药,甲胄,兵器等,更是数量庞大……”

    孙传庭认真的听着,自然知道这些东西是卖去了哪里。

    传统的大国,比如西班牙,奥斯曼其实买的并不多,倒是海路上的那些国家,对明朝这些先进武器相当热衷,纷纷购买,用来对付国内外的敌人。加上神龙府的世界贸易大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意自然就越来越红火。

    孙传庭听了一阵,道:“西班牙那边的粮食合同今年到期了吧?后面续期,皇家商贸集团怎么说?”

    关于明朝从西班牙以及尼德兰,英格兰,奥斯曼以及其他国家购买粮食,已经通通交给皇家商贸集团来负责,以降低政治分量,进行纯粹的贸易化。

    包理游翻了一页,道:“那边给内阁的反馈是,合同还在谈,这一次,总共联系了三十多个国家,包括暹罗,缅甸,海外的莫卧儿,波斯,再远的欧洲,西班牙,尼德兰,英格兰等等,计划每年购入的粮食超过一千万石,如果计划顺利,这个数字会持续增加,第一批粮食,会在夏收后一个月左右到岸。”

    孙传庭倚靠着椅子,若有所思一阵,道:“嗯,那就进一步控制粮价,配合商贸集团那边收地。对了,那边遇到问题了没有?”

    包理游神色凝重,道:“问题不少,大部分是不愿意卖的,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中田,上田的大户,即便出高价,他们也是不肯。也不执行朝廷的关于租地的最低租子等规定,租户的日子相当不好过,一年到头,只能保证饿不死。”

    孙传庭这些年看到的已经太多,并不意外,神色微冷,淡淡道:“告诉他们,这些人留着,等我腾出手来,一起收拾!”

    包理游点点头,朝廷现在的事情太多,还没有精力顾及太多,继而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