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化淳看了他一眼,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汪乔年履职内阁,大理寺数年,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大理寺之改革成效甚大,功勋至伟……今汪老大人病逝,作为人子,孝道为先,本应守孝三年,朕深知卿之悲痛,奈国社艰难,万民于水火,特旨夺情,命汪乔年回乡置办丧事,敬达孝心,年后归京……钦此!”

    夺情!

    这是一种皇帝才有的权力,所谓的‘夺情’,即夺情起复,官员不必丁忧三年,由他人代理,可以穿素服办公,无需归乡守制。

    ‘夺情’,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全忠孝,顾得大局,战场的将士常有。

    大明最为严重的一次,大概就是张居正当年的‘夺情’,在朝野掀起了巨大的波浪。

    汪乔年儿子已经泪流满面,跪地哭音道:“微臣代家父领旨!”

    轮椅上的汪乔年,脸角缓缓抽动,老泪纵横。

    这是朱栩在保全他,在忠孝之间有了平衡。

    孙传庭等很是松了口气,他们最大的难题就是汪乔年的辞官,现在,汪乔年不用辞官,内阁不但没有被撕开一个口子,还越发强大了!

    外加太子已立,皇宫内外,稳如泰山,谁人还能撼动?

    孙传庭等人看着空荡荡的龙椅,心潮澎湃,有这样高瞻远瞩,坚定果决的皇帝,何愁大业不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道是谁带头,满殿的大臣齐齐跪下,高呼万岁。

    声音如雷,震动整个大殿!

    乾清宫外,不知道是不是迎合殿内的热情,多少日的连绵阴天,居然有一丝光芒出现,穿透京城上空的阴霾,带来一缕阳光。

    张筠等满心欢喜的转回坤宁宫,去见张太后。

    孙传庭等人出了乾清宫,一个个扬眉吐气,尽扫连日的阴翳心情。

    “召集内阁六部等众人,内阁扩大会议,所有人必须到场,但凡今天不到的,以后就不用到了!”

    孙传庭扫去压力,雄心勃勃,沉声说道。

    因为最近一系列的事情,耽搁的朝政,他要进行大规模强力的清理了。

    “遵命!”包理游抬手,大声应道。

    一群人了解他的心情,笑着应着,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他们遇到的难题,被这几道圣旨轻轻松松解决。

    宫里的事情,很快就传到宫外,那些心系国政,忧虑无比的人,自然大是畅快。

    “吾皇圣明啊!”

    “皇上烛照千里,英明果断,乃是旷古未有的圣君啊!”

    “有君如此,何愁不中兴我大明!”

    不知道多少人在狂呼呐喊,畅快大叫,以发泄心中多日的抑郁之情。

    相对的,是另一种声音,在各种茶楼,书院,青楼,京城内外的角角落落响起。

    “太祖皇帝啊,你睁开眼看看吧,你定立的祖法十不存一,你的子孙早已经被诛杀殆尽了啊!”

    “太祖皇帝何等英明神武,定立千秋之基,现在全数不存,亡国就在眼前,我恨啊!”

    “昏君庸官,天道沉沉,日月无光,万民惶恐,社稷倾颓,我中国还有救乎……”

    不知道多少人在泣血呼唤,相拥大哭,这对他们来说仿佛是世界末日,一生的终结。

    谁能撼动那位皇帝,谁是他的对手,他若出手,谁还能反抗,还有赢的希望?

    京城里不知道多少地方,多少人哀莫大于心死,连挣扎的心思都没有了。

    他们一些人已经开始收拾行囊,无比悲伤的准备离开这座繁华,高不可攀的京城,准备回乡关门修书,将景正朝的大小事情记录下来,尤其是各种昏暗,阴暗以及他们的英勇反抗,以告后人,立千秋直名。

    结果在他们匆匆逃离的时候,巡防营已经第一时间布防整个京城,六门只进不出,一队队执法局的缇骑纵横京城,按照既定的名单,迅速抓人。

    一只只信鸽从皇宫飞出,奔向大明的四面八方,尤其是南直隶,一连数封。

    各地的执法队迅速行动,短短三天时间,抓捕的人数就高达八百人。

    这个数字还在飞速扩大,从原本的一些谣言制造,传播者以及在倒阁事情上上蹿下跳的大小朝野官吏,再延生到他们的关系网。

    一个个豪门大户,大商人,大地主迅速被抓。

    没用半天,官府的各个部门都参与进去,尤其是刑部,税务总局,商务总局,展现了极其强大的力量,罚没的商铺,田亩,罚金等折算高达一千万白银!

第1426章 大规模的流放() 
孙传庭仿佛真的怒了,坐镇内阁,手伸万里,对整个大明进行前所未有的强力干预与规划。

    这一次的风波,也让地方明白,孙传庭是真的坐稳内阁首辅之位,他们再无侥幸。

    这一年的计划,在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地拼命的赶着进度,一些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如同传说中人物的官员终于肯走出衙门,不顾艰难,硬着头皮做事了。

    天津卫。

    港口停了上百艘大小船只,大部分都是商船,还有一些海军的中舰,小舰。

    士兵们林立在甲板上,手持长枪,神色冷漠。

    在岸上,缇骑推搡着一些人,不停的吆喝:“快点,快点!”

    “还以为你们都是大老爷,告诉你们,到了海上,我随手就能给你们扔下去,再给你们一个畏罪自杀的罪名!”

    “给我都听好了,再不老实,有你们好受的!”

    这些被带满脚铐,手铐的人,有男有女,含老含少,成群结队,一眼看不到尽头。

    “官爷,请您说说情,我们真的是无辜的,我们没有散播谣言,也没有诽谤朝廷,诽谤皇上啊……”

    “官爷,我只是个妇道人家,就是给他们送送信,其他的一概不知,请您放过我吧,我家里还有孩子……”

    “官爷官爷,我是齐德书院的,我们院长与礼部陶大人是故旧,看在他的面子上,您放了我吧,我会给您好处的……”

    这些人对着押解他们的差役苦苦哀求,脸色惧怕,心神恐惧。

    这些差役哪里会理会他们,不断的催促他们快走,快点上船。

    在码头的岸边,与海上的船只隔一块板,岸上站着两个人,看着船,面色复杂难言。

    之前在平王府慷慨陈词的读书人,脸上发白,双手颤抖不止,看着他身前的一个大胖子中年人。

    中年人很胖,眼睛很小,背着手,努力的睁眼看着远方海面。

    刑部侍郎杨锦初站在他边上,眼神一片寒意。

    这个胖子,就是之前被革职,一直闲置的陕西巡抚,温体仁。

    温体仁瞥了眼杨锦初,微笑着道:“杨大人,现在你对孙阁老,皇上是感恩戴德了吧?”

    杨锦初神色淡漠,道:“你的手段,相比于你那些前辈,还是拙劣,幼稚了一些。”

    温体仁深吸了口气,而后叹道:“我也没有想到,锦衣卫居然一直盯着我。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我的手段拙劣了些,但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是,如果不是皇上给孙传庭站台,我说不定明年就能入阁了。”

    杨锦初已经知道,他接到的那封差点让他背负千古骂名的信,就是温体仁的手笔,因此表情更加冷漠,道:“我看你是权欲熏心,失去了常志!”

    温体仁转头看向海面,迎着凄冷寒风,道:“你说的没错,我是太心急了些。如果我不在孙传庭未站稳脚跟之前动手,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杨锦初转头看了眼身后的那些人,冷哼一声,道:“这一次孙阁老没有杀你,不是他宽仁,而是你们还有一点作用,否则,抄家灭族都不够你的罪孽!”

    温体仁背负双手,眼神里是落寞后的平静,道:“这一次,你们抓了数万人,全部遣送去倭国,这应该是为了同化倭国吧,孙白谷倒是打的好主意,怕是以后,遣送过去的会越来越多……孙传庭倒是越来越像皇上,懂得人尽其用了啊……”

    这一次,孙传庭严令各部门,近乎无限制的扩大,大肆诛连,被抓捕的人动辄抄家,没收一切家产,连下人奴仆都不放过,通通流放倭国。

    杨锦初看着这个阶下囚,面色漠然,没有回答他。

    前几天孙传庭召开内部会议,确实有详细流放,发配的计划,更多的则是移民。在此之前,内阁已经传令给多尔衮,要他对武藏府,尤其是江户县进行大规模的驱逐,要将那里的明人人口在未来三年提升到五成以上。

    温体仁见杨锦初不回答他,就认为他猜对了,笑容越发感慨,道:“杨大人,你知道吗?当初我也是对皇上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可到头来如何,还不是落的如今的下场?皇上现在之所以要保你们,并不是他多英明,而是他还需要你们,等哪天不需要了,你的下场,会比我惨……”

    杨锦初看着被驱赶上船,还在哭喊不休,拼命求饶的人,嗤笑道:“我是刑部侍郎,你以为你的那些事情能瞒得过我?你当年在礼部干了什么?为什么被发配去南安南?当初陕西巡抚任上,毕阁老为什么没有保你,你心里真的没有一点数?这些年,你构陷的大臣,贪污的钱粮,田亩,做的那些肮脏事,需要我一桩桩一件件念给你听吗?”

    温体仁神色如常,这些年他做了太多的事情,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斗垮了钱谦益,跻身上位吧。

    杨锦初没有与他多说什么,道:“到了江户,老老实实的做人,按照内阁的要求,多做些事情,否则,后果你知道。”

    温体仁默默无声的望着海面,好一阵子,他心里叹口气,以失败者的心情,抬脚向对面的船上走去。

    这一踏上来,他满心悲凉。

    这一去,就是山穷水尽,遥遥万里,再无归返之日,哪怕死,也会葬在倭国,魂魄都飞不回来。

    但是他没有回头,脚步稳健,径直上了船。

    他身后的读书人,一步一颤,一步一回头,他想求饶,甚至想死,但他不敢,怯弱,只能泪流满面的跟着温体仁,上了船。

    这些船,很快就在海军的看护下,慢慢驶出港口,向着东方,倭国,也就是绥海省的江户县行去。

    这是第一波,以后几乎每三天都有会一波,总人数超过三万人,在年底前,应该会结束。

    杨锦初看着温体仁被送走,心里了去一块大石,转身上了马车,准备回京。

    在清扫这些‘反对派’的同时,孙传庭对朝廷进行了更一步的甄别。

    最重要的一点,吏部尚书赵晗入阁,孙传庭选择空置了吏部尚书一职,由他亲手抓在手里。

    吏部尚书号称‘隐相’,现在孙传庭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宰相,又控制了吏部,权势瞬间大增,完全可以做到一手遮天,朝廷再无人能反抗,动摇他。

    在十二月二十一,即将年终,迎接新年的时候,孙传庭主导,推动下,吏部对全国的府级官员进行删选,甄别,迫不及待的酝酿着新一波的吏治刷新。

第1427章 泛舟湖上() 
神龙府。

    朱栩在一个湖上,泛舟钓鱼,一身蓑衣,整个湖面只有他一个人,真的有一人独钓一江雪的意境。

    朱栩边上的鱼篓里已经有两条鱼,看着静静不动许久的浮标,他看了眼鱼篓里的鱼,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