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厂出身的马江,在得知朱由检登基为帝的第一时间,就本能的把监视宁远动态当成了自己新的职责。

    眼光扫过周遇吉那身总旗衣甲,马江心中忍不住一阵烦躁。

    本次陛下传下秘旨,要货站协助关宁军经海路尽快向锦州转运一批火药。如此重要的事,关宁军竟然就只派了一个小小的总旗前来护送,还有意走得如此之慢,这也太不把陛下的旨意放在眼里了吧?

    心中如此想着,马江的口气就变得更为不善:“这位总旗贵姓啊?你如此磨磨蹭蹭的赶路,是准备什么时候赶到码头?是准备磨到天黑吗?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军情紧急和兵贵神速?”

    被马江劈头盖脸的一顿质问,周遇吉顿时就觉着心火忍不住一阵乱拱,脸上却又有些热的出奇。

    他周遇吉如何不想尽快赶路?

    他一个总旗可用之人只有这么几个,却要押运如此巨大数量的火药,有如此重大的责任负累,他周遇吉又怎敢走得太快?

    你知道什么,就特么教训我军情紧急和兵贵神速?

    周遇吉只觉着怒火一阵阵直冲顶门。

    有些恼羞成怒的周遇吉,眼睛偶然扫过那排肃立整齐、丝毫不动的货站护卫时,心中的羞恼忽然一空。

    有如此的精锐在眼前对比,他的些许恼怒还真说不出口。

    马江话一出口,心中就已后悔。

    对方身份低微又做不了主,他这么与一个小总旗计较,未免有些缺乏气度。

    “罢了,”马江没等周遇吉回答,就自行把话拉了回来:“这位总旗,时间紧急,我们就不多谈了。你赶紧安排车队起行,海船在码头可都等急了。”

    见对方口气变缓,周遇吉心中发出一声苦笑。他双手拱手行礼:“这位主事该如何尊称?在下是宁远马军总旗周遇吉。在下这就去安排车队尽速启程。”

    宁远城头

    袁崇焕望着眼中终于有了几分真正惧色的祖大寿,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大寿,你可知兄弟货站和大众钱庄背后站的是谁?”

    “那个货站和钱庄背后不是魏公公吗?”

    亲眼见过马江拥有东厂掌刑百户腰牌的祖大寿,对兄弟货站背后的靠山是魏忠贤,一直很是笃定。

    若不是魏忠贤,魏公公又怎么会坚持由兄弟货站来开中?

    开中那么大的一个财源,祖大寿可不相信魏公公会舍得放手。

    如此明显的问题,袁抚台为什么要问?

    看着眼露迷惑不解的祖大寿,袁崇焕心中大快。

    这些利欲熏心,满脑子都是黄白之物的关宁武夫,怎能明白京城权贵间的奥妙。

    当然,若非京城友人来信告知,他袁崇焕也绝想不到货站和钱庄背后还会有如此内情。

    再次欣赏了一番祖大寿那迷惑不解的表情后,袁崇焕才继续淡淡的说道:“大寿,那兄弟货站和大众钱庄背后站的可不是魏公公,他是原来的信王,现在的崇祯陛下。”

    “什么?”

    双眼瞳孔急剧收缩,祖大寿忍不住惊呼出来。

    怎么会是当今陛下?

    祖大寿简直难以相信。

    ps:书友们,我是喜马拉雅听风,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四六六章:祖大寿的小心思() 
兄弟货站和大众钱庄的背后竟然是当今陛下!

    一时间,祖大寿真的被袁崇焕的这句话吓到了。

    祖大寿是正统的辽东将门出身。他的祖父是曾经镇守宁远多年的总兵官祖仁,他的父亲更是名将李成梁麾下有名的大将、辽东副总兵祖承训。

    泰昌元年,年方19的祖大寿以靖东营游击之职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那一年,初入军伍、才出茅庐、风发正茂的祖大寿就因治军有方,受到了时任辽东经略的熊廷弼公开表彰。

    天启元年,因取代熊廷弼的袁应泰指挥失措,明军惨败于辽沈。败回宁远的祖大寿被划到新任巡抚王化贞属下。

    天启二年,因经抚不和,明军再次惨败于广宁。祖大寿乱军中再次率部败退回觉华岛。

    两次虽都是败退,但在祖大寿的指挥下,他的部队都顺利撤回,损失并不太大。

    天启二年,孙承宗开始修建宁远防线,祖大寿先受命重修宁远城,随即又官升一级以参将之职驻守宁远。

    明军在连经萨尔浒、辽沈、广宁数次惨败后,原辽东都司彻底崩溃,辽东将门的中坚力量几乎损失殆尽。等宁远防线成形、关宁军建立后,根红苗正的辽东将门之后祖大寿,因部属损失不大就隐隐成了关宁军的核心力量。

    而关宁军的核心驻地宁远,又是从祖仁(祖大寿的祖父)起就是祖家的镇守之地,祖家在宁远地区的影响,那更是大的惊人。

    这样一来,想要在宁远地区安然屯田的关宁军各部,就都不得不承祖家一份人情。一来二去,出手大方、为人豪爽的祖大寿,就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新组关宁军的真正核心。

    在孙承宗争取来的各项有力支持下,宁远防线修建的几年间,以祖大寿为首的关宁军,顺利成为了宁远地区最大的地主群。祖大寿对宁远地区的掌控更是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这对祖大寿来说,数代镇守已达数十年的宁远,已成为他祖家的地盘。谁要是敢抢他的地盘,动他的利益,那祖大寿就绝对会和他拼到底。

    从这方面讲,孙承宗对宁远防线的构想算是达到了他初始的愿望,关宁军变成了一只凶猛的看门犬。

    只是,孙承宗反攻后金的想法却落到了空处。

    守宁远看家,祖大寿还能咬牙承受。但要让祖大寿离开宁远去反攻后金?

    在辽沈、广宁战场上亲眼见识过女真八旗战力的祖大寿可就不干了。

    别说祖大寿感觉他打不过后金鞑子。就算祖大寿能打得过后金鞑子,祖大寿也并不太想去反攻后金。

    毕竟,那打仗是要死人的。他祖大寿费尽心力、折损精锐去反攻后金,能给祖家带来多少利益?

    升官发财?

    要升官,他祖大寿只要稳守住宁远就能按部就班的一级级晋升。想发财,保持宁远是大明辽东防线的核心,那才是他祖大寿最大的财源。

    既然稳守宁远就能升官发财,那他关宁军又何必要去冒险反攻后金?

    能同后金在宁远就这样对峙下去,那才是以祖大寿为首的关宁军最希望之事。

    孙承宗不知道,关宁军中连战连败的辽东溃军,早就被努尔哈赤彻底打掉了军心军魂。他们早已不再想上战场,他们只想安安稳稳的在宁远种种地,发发财。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才有了柳河惨败。柳河惨败,就是关宁军第一次发出自己的呼声。而柳河惨败后,大明朝廷对关宁军处置的软弱,更是助涨了关宁军的威势,让关宁军更加的藩镇化起来。

    祖大寿对袁崇焕恭敬,一是他需要借袁崇焕来排挤满桂等非辽东系军将;二来祖大寿也是对袁崇焕真有几分惧怕。

    袁崇焕不是别的文臣,袁崇焕是真敢对他们这些武臣下杀手的。

    想当初,袁崇焕初到宁远时,以一介兵备道的身份就敢不管不顾的斩杀副将杜英魁,现在已升为辽东巡抚的袁崇焕还能不敢杀他祖大寿?

    当初的兵备道袁崇焕不怕兵变,现在的巡抚袁崇焕难道就会怕了?

    祖大寿可不敢冒那个险。

    不过,祖大寿是怕袁崇焕的疯劲,可袁崇焕想要完全使唤动祖大寿,使唤动关宁军那也却是妄想。

    祖大寿对待袁崇焕,就是表面上一切恭恭敬敬听招呼,可真要涉及到关宁军的生死,那祖大寿会想尽一切办法打消袁崇焕那不切实际的想法。

    就像那抢修锦州的重任,袁崇焕再三筹划,最终还不是让来自延绥的赵率教去了。

    现在关宁军中,非辽东系将领像马世龙、满桂等,都已先后被祖大寿排挤出了宁远。

    现在祖大寿帮袁崇焕一边调度人力钱粮抢修锦州,一边暗中向后金卖卖高价粮,顺便替袁崇焕与后金谈谈和。

    这正当祖大寿志得意满之时,忽然听袁崇焕说,那兄弟货站和大众钱庄的背后竟然是当今崇祯陛下。祖大寿焉能不惊?

    皇帝本来是大明的象征,是大明臣民效忠的唯一对象。但历经大明文官群体上百年的努力,大明皇帝现在已经成为大明臣民眼中一个非常抽象的符号。在大明庞大的中低层臣民中,皇帝已经被像神像一样高高挂起,再无一丝人气。

    皇帝与中低层臣民间被彻底割裂,中低层臣民对皇帝对大明的效忠也就逐渐不再。毕竟,国家的概念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太空泛了一点。

    像祖大寿长这么大了,就未曾见过大明任何一位皇帝。这怎能不让祖大寿对大明的效忠大打折扣。

    不过,多年的忠君思想让祖大寿心中对皇帝陛下还是充满了敬畏。当祖大寿突然发现皇帝陛下的产业,就在他的身边,祖大寿焉能不惧?

    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祖大寿在宁远的所做所为,就像是在皇帝家中偷窃皇帝的财物,他又如何不担心会被皇帝发现?

    知道皇帝的产业就在身边,他的所做所为,都可能直接传到皇帝耳中,祖大寿怎能不害怕?

    朝中的大佬们能收买,这皇帝你让祖大寿如何去收买?

    看到袁崇焕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祖大寿心中一阵大乱。

    当想到近来的粮草军械都是由兄弟货站送来,祖大寿的心就更沉了下去。

    该死,这下关宁军的军资账目,让他如何去平?

    难道…

    眼光一阵乱闪,祖大寿眼中忽然露出一丝凶光。

    难道,他要率关宁军去投靠后金鞑子不成?

    。=

    ps:书友们,我是喜马拉雅听风,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四六七章:祖大寿的决断() 
『网→』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去投靠后金?

    心中猛然生出的这个念头,让祖大寿心头好一阵烦闷。

    先不说历年征战祖家与后金鞑子间形成的血仇,就说后金现在的局面,祖大寿也不愿去投靠他们。

    后金现在是四面受敌,努尔哈赤死后他们连内部也不再平静。那重兵云集的沈阳,随时都有可能生一场大规模的内讧。而私下在向后金卖粮的祖大寿更是知道,后金现在的粮荒有多么的严重。

    一石13两,这只是祖大寿卖出的粮食价格。想想他的卖价都到了如此价位,那后金的粮价会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

    祖大寿怎么看,都感觉后金似乎已到了崩溃边缘。这时候他去投靠后金?

    祖大寿感觉自己的脑袋还没被驴踢了。

    另外,生在辽东、长在辽东的祖大寿心中很清楚,辽东这嘎达气候太冷,一年顶多能种一季粮食,粮食的产量还不太大。若没有大明朝廷的支持,往日的辽东都司、如今的宁远都很难支持下来。

    他祖大寿若是率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