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陛下有此话撂在前面,黄立极他们谁还敢再耽误正事。他们中又有谁敢当杂家不存在?

    想到此处,魏忠贤脸上不由充满傲然之色。但随即想到现在内廷的现状,魏忠贤嘴角尚未逝去的苦笑,变得更甚。

    数月来,崇祯陛下不动声色间已完全掌控了内廷,现又非常从容的把锦衣卫都指挥使更换为楚天行。

    现下想来,此番崇祯陛下说的那份后金鞑子情报,应该就是出自楚天行之手。

    这有了锦衣卫全力相助,崇祯陛下可就将变得越发的耳聪目明了。

    不对。

    身子微微一震,魏忠贤猛然想起一事。

    陕西民乱的消息,他一直以为是锦衣卫报给崇祯陛下的。现在想来,那时锦衣卫却还是在田尔耕管理之下。

    陕西民乱消息方出,田尔耕随后就上了辞职奏章。这既非田尔耕在有意邀宠,那陕西民乱的消息,就非是出自锦衣卫了。

    想到他背后数次痛骂田尔耕不够朋友,魏忠贤心中微微一晒。

    想来,陕西民乱那么大的消息,田尔耕也不敢对他隐瞒的。他该是冤枉了田尔耕。

    只是,陕西民乱的消息既不是出自锦衣卫,也不是出自他的东厂,那崇祯陛下手中就还握有另一条消息灵通的通道。

    想起朱由检几年间就遍布天下的钱庄,魏忠贤忽然明白几分。

    崇祯陛下如此的深谋远虑,那此次议事,若说一切都在崇祯陛下掌控之下,那也该算完全说的通。

    静静的感受着崇祯陛下与天启皇帝的不同,魏忠贤终于清楚的感受到,相比天启皇帝,崇祯陛下似乎要更难伺候一些。

    至少,崇祯陛下的消息更为灵通,这他这做奴才的,也就要更加本分一些才行。

    完全想明白自身立场的魏忠贤,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幸好,他一直还记得,他只是陛下的一条狗,一把刀。

    要不,陛下的下一步,恐怕就要更换新的东厂督公了吧?

    激灵灵打了个寒战,感觉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魏忠贤厉声发令:“来人,速回外宅。”

    魏忠贤已经想明白了,面对耳聪目明的崇祯陛下,他必须要尽快体现出他的价值才行。

    当魏忠贤在京城以最饱满的精神,催逼‘宁锦战备小组’加紧布置辽东备战计划时,遥远的辽东,皇太极却陷入了极大的愤怒之中。

    自接到王恭厂大爆炸的消息起,皇太极就开始在集结后金的八旗主力,他想突袭大明正在抢筑的锦州城。

    只是,皇太极万万没想到,往昔努尔哈赤一声令下,10多天就能集结到位的八旗主力,现在他下令已经整整两个多月了,竟然却还迟迟未能集结到位。

    是,八旗主力现在是分得有些远。

    像镶红、镶蓝、镶白三旗远在朝鲜,正红、正蓝两旗又去了金州。盛京现在只有他的两黄旗和多尔衮的正白旗在驻守。

    可即便距离再远,两个月的时间,传令的信使都已派出了5波,他们也不该至今还不见一旗回来啊!

    想到此,皇太极心中怒气就噌噌往上冲。

    正红正蓝两旗还好,虽拖拖拉拉的,但毕竟已从金州开始回返。顶多再有个三四天,大概就可回到盛京大营。

    可远在朝鲜的,也是他最放心不下的镶红、镶蓝、镶白三旗,至今却还丝毫未有回返的迹象。

    现在,皇太极也只是从信使口中得知,阿敏带着镶蓝旗已打下了平壤,正一路追击朝鲜李王到南边去了。根本就没把他‘许朝鲜议和’,迅速撤兵的汗令放在眼里。

    而镶红旗的岳托正联合镶白旗的阿济格,准备前去劝说阿敏尽快回军。

    这算起来,就算他暗伏的棋子起效,那三旗想要回来,也至少还要再个把月才行吧。

    一想到这白白耽误的时间,皇太极就恨不得立即杀了那个越发跋扈的阿敏。

    若不是他,八旗军心又怎么会散乱至此。

    “大汗,”范文程的声音在皇太极耳边响起:“大汗,汉军八旗已全数集结完毕,都已安置在城外大营内。”

    听到范文程的禀报,皇太极心中总算松快了一些。

    汉军八旗,

    这就是皇太极登上后金汗位几个月来的最大成果。

    为了它,皇太极不惜把阿敏和阿济格放去了朝鲜,又把代善和莽古尔泰调去了金州。

    代善、阿敏他们以为皇太极调他们离开,为的只是吞并那弱小的镶黄旗。

    他们怎会知道,皇太极一直以来瞄的就不单是镶黄旗,还有那数额更加庞大的汉军。

    没有了代善、阿敏等实权贝勒的掣肘,在范文程、宁完我等汉臣的帮助下,数月间,皇太极就把散在各旗的原有散乱汉军(各处投降的明军以及汉人奴军),统一整编为汉军八旗。

    有了这近10万汉军八旗依附效忠,皇太极统辖的两黄旗,瞬间就有了压倒后金其他各旗的绝对力量。

    现在,皇太极这后金大汗的腰杆总算能直起来了。

    一想到代善和莽古尔泰回到盛京,看到突然多出近10万汉军八旗依附在两黄旗下,皇太极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们的脸色。

    “想来,代善和莽古尔泰的脸色一定会是相当的精彩。”皇太极望着天空喃喃的念叨。

    

第四五八章:代善的失误(求订阅、推荐、收藏)() 
烟尘滚滚,万马奔腾。

    上万骄兵悍将把辽东那荒芜的田野,踏的一片凌乱。

    大军中,后金大贝勒代善抬头望望远方山脉的阴影,心中不由唉叹一声。

    这终日打雁,真没想到,此番他却被大雁啄了眼睛。

    “老八,还真是好手段呵!”

    想到盛京中八弟皇太极的一系列手段,代善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努尔哈赤去世,代善主动推举皇太极继任后金大汗,冲的就是皇太极手中掌控的正白旗(现在的正黄旗)力量不强。

    那样,即便皇太极吞并了镶白旗(现镶黄旗),也不会对他们这些后金的实力旗主,造成太大的威胁。

    可谁能想到,皇太极竟然会别出心裁,把那些低贱的‘尼堪’整顿成军,还把他们称作什么‘汉军八旗’。

    “哪些低贱的尼堪也配称八旗?”

    想到今后‘尼堪’也将能堂而皇之的站到堂上,与高贵的女真人并称八旗,代善脸上就忍不住升起一片浓浓的怒色,口中更是忍不住呛咳了两声。

    “都怪自己太过大意,疏忽了老八的动向。”代善心中涌上了浓浓的悔意。

    开春后,后金粮荒日渐严重。

    不得已,在‘八王议政’会上,后金的旗主贝勒们同意了皇太极的军事计划。

    阿敏、阿济格、岳托率镶蓝、镶白、镶红三旗东去攻击大明的东江镇毛文龙部,和包庇他的李氏朝鲜;代善和莽古尔泰率正红、正蓝两旗进驻金州,以攻击广鹿岛和旅顺堡的明军。

    皇太极的这份军事计划,在代善、阿敏这些后金实力旗主贝勒眼中,不过就是一份分散就食,抢掠以度荒年的权宜之计。

    毕竟,若数万八旗主力全都驻军盛京,这粮食压力实在是有些太大了。

    当然,要不是皇太极一口承诺提供各旗行军驻守所需的粮草,代善等人也绝不会答应计划,轻易离开盛京。

    离开盛京时,代善自认已完全明了皇太极所想。

    皇太极调开他们,不就是想趁机收拢镶黄旗,顺便竖立他的大汗权威吗?

    作为大金名义上的大汗,皇太极的这点要求,代善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驻守金州期间,代善接到了盛京信使传来的,皇太极所颁发的一系列诏书。

    像什么‘治国之要,首在安民’;什么‘令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什么‘设立汉官以管汉民’这些明显安抚汉人,提高汉人地位的众多诏书,代善根本就未放在心上。

    一直掌管后金后勤的皇太极,处事一向公正,对各族人也向来是平等相待。

    当年老汗努尔哈赤尚在时,皇太极就曾提出让汉人专心种地,蒙古人专心放牧,女真人专心打仗的提议。只是,那过于理想化的建议并未被努尔哈赤所采纳。现在皇太极登上汗位,首先重拾当年的旧议,代善当真是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代善现在还记得,接到那些诏书时,他还曾讥笑皇太极太过天真。竟然妄想用几道诏书,就把汉人的地位提高起来。

    这汉人就是些软弱的尼堪,强悍的女真人怎么会因几道诏书就高看汉人一眼。

    当然,若是皇太极这几道诏书,若是能让汉人快速种出大量粮食,迅速解决后金的粮荒,代善倒也是乐见其成。

    唉!

    只是,现在想来,代善发觉他的想法才是太过天真。

    皇太极应该就是先用那些诏书招揽了汉军之心吧?

    “分屯别居,编为民户”,让众汉军的家眷可以离开女真人的村寨,自立村庄,不再为女真人的奴仆。

    “设立汉官以管汉民”,除了让汉人自理庶务外,更是给了汉人一个出人头地,跃而为官的机会。

    ‘不再为奴,有能则可为官’。

    无需再多,哪怕只这两项,那些看到希望的,奴隶一般的汉人汉军,也必定都会迅速投效到皇太极门下,并奉上他们最大的忠诚。

    这样,皇太极才能在短短的数月内,就把各处散乱的汉军,迅速收拢到旗下,并完成初步的整编。

    想到盛京中的皇太极,手握十余万重兵在张网以待,代善心中就更感郁闷。

    要是单只面对十余万汉军,代善自觉,只需他与莽古尔泰联手,就能击溃哪些汉军。

    可现在汉军有皇太极的两黄旗做主,那可就不好对付了。

    留在盛京的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年才十四,一向又与皇太极关系不错。这正白旗十之**,也已站在皇太极一边。

    有拥有老汗努尔哈赤亲军的正白旗相助,盛京皇太极的力量更已远远压过了正红、正蓝两旗。

    单靠代善和莽古尔泰的力量已完全无法抑制皇太极了。

    更重要的是,皇太极手中还握有后金现在最急需的粮食。

    粮食不足,就算代善把远征朝鲜的三旗也拉到了一起,短时间内,他们也无法击败稳守盛京的皇太极。一旦粮尽,那他们只会落个大败亏输的下场。

    更何况,远征朝鲜的三旗中,有飞扬跋扈的阿敏;有谁也不服的阿济格;还有与皇太极关系比与他这个爹关系还亲的岳托;有这些人在,他们又怎能真心联合到一起。

    在接到皇太极召返的诏书后,探明了盛京局势,算来算去,感觉对皇太极毫无胜算的后金大贝勒代善,最终放弃了反叛的想法,老实的率军返回了盛京。

    “报,贝勒爷,前方已能望见盛京城。”

    唉!

    接到探报的代善,再次长叹一声,闷闷的发令:“传令,各牛录原地暂停,马卸鞍、人卸甲,刀枪入鞘。”

    等传令兵快速远去后,代善又扭头对身旁的儿子说道:“萨哈廉,你速进盛京,通报你八叔一声,就说,老夫回来了,我正红旗入何处休息?”

    等萨哈廉疾驰而去的背影也变看不清楚后,代善挺直的腰慢慢弯了下来。

    这次向皇太极低头,也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