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伏击战,其实明军只算是打了一场有准备的遭遇战。

    鞑子骑兵来的太快了,明军的准备根本就没完全完成。

    “幸亏我安排了瞭望哨。”

    仰头看看海船桅杆上的瞭望哨,朱由检眼中露出了几分自豪。

    自怀疑鞑子就在村子周围不远处,张盘就把明军的探子远放到3里之外。就这样张盘还是一脸的不安,他生怕明军遭到鞑子骑兵的突袭。

    被张盘强拉回船上的朱由检,实在受不了张盘那副提心吊胆的样子,他干脆让沈寿尧安排船员拿着望远镜在桅杆上瞭望。

    百料海船高达10多米的桅杆再加上望远镜,足够让明军观察到极远的距离。

    爱巴里不知道,他们还远在10里开外,就被桅杆上的瞭望哨早早发现他们的踪迹。当爱巴里部来到村子附近时,村中明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按明军的原定计划,除了码头处,明军还会在村中的道路上埋设7到8处炸药包。只有这样,各处炸药包全部爆炸时,才能把整个村子都覆盖进来,实现对进入村中的鞑子无死角打击。

    不过,爱巴里部来的太快,明军除了码头空地处埋设好了炸药包外,只来的及在村中埋设了一个炸药包。其他各处都只能被迫放弃。

    爱巴里部冲进村中时,面对的只是一个不完整的伏击圈。

    想到鞑子骑兵的冲锋速度,朱由检心中不由感到几分后怕。

    鞑子骑兵冲的实在太快了。

    自瞭望哨发出警报,明军才撤回村中几分钟,鞑子就来到了村外。

    而鞑子骑兵来到村外,竟然没做任何的修整就直接冲进了村里。渔村脆弱的建筑和崎岖的小路并没能降低鞑子多少速度。几乎就几分钟的时间,鞑子就冲到了码头附近。要不是明军提前收缩到船上和村中那几个院子,明军的伤亡绝对不会小。

    想到这支鞑子强硬的战斗意志,朱由检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

    这支鞑子敢顶着火枪弓箭的打击,不顾伤亡冲击海船也就罢了。可他们被炸药包炸死一部后,明显都全军溃散了,村中残余的几个鞑子竟然还死不投降。

    就这7、8个残存鞑子的拼死抵抗,竟然还造成了10几个明军伤亡。这让朱由检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要是所有鞑子的战斗意志都这么顽强,那这鞑子可就太难打了。

    朱由检撇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少年队。他的少年队比起这些老辣的鞑子明显还稚嫩许多。

    不过,从面对骑兵冲锋时的仓促齐射,到后面能有意识的轮射,少年队的进步朱由检还是比较满意的。

    尤其让朱由检满意的,是上岸追杀鞑子时,少年队并没有乱了阵型。他们用严整的队形和犀利的火枪,有效的保证了落荒而逃的鞑子不敢再回头。

    即便到此时鞑子已完全溃败,少年队也无一人擅自离开队列去捡拾物品,依然跟在朱由检的身后,严格按朱由检的命令行事。

    少年队的这份纪律,让朱由检感到非常的开心。

    “殿下,殿下。”

    听到叫声,朱由检停下了脚步。

    “殿下,您知道我们打的是什么鞑子吗?

    他们是正蓝旗骑兵统领的亲卫骑。这次我们可抓住大鱼了。”

    气喘吁吁的张盘从远处跑了过来,脸上全是异常的惊喜。

    亲卫骑?难怪会有这么强的战斗意志。

    朱由检对这些鞑子那死硬表现这才感到了释然。

    是亲卫骑,有这种表现就不奇怪了。毕竟鞑子的亲卫骑,那绝对属于女真八旗中最精锐的一批。这样的鞑子,女真八旗中肯定是不会太多的。

    “正蓝旗骑兵统领的亲卫骑?他们跑这里来干什么?”朱由检好奇的问道。

    “这、这还不是很清楚,弟兄们还在审问当中。”

    张盘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他也是一得到这个好消息就赶紧跑来与朱由检分享。

    他们今回杀的可是最精锐的一批鞑子,这是多么荣耀的一战。不第一时间让信王知道怎么能行。

    “弟兄们抓到活的鞑子了?”

    听张盘说审问二字,朱由检感到非常吃惊。

    朱由检见到的鞑子,可个个都是宁死也要拉明军垫背的死硬份子。为了保证明军士卒的安全,朱由检不得不放弃抓活的,只能让少年队把残存鞑子统统击毙。一路走来,朱由检好像没看到那个明军抓住了活的鞑子。

    “嗯,”张盘点点头脸上露出微笑,他伸手指向身后:“弟兄们在这爆炸边上,抓住好几个还有口气的鞑子。鞑子的身份就是从他们嘴里问出来的。”

    正说着,一个明军将领飞速跑了过来:“报,殿下、将主,都问出来了。鞑子是跟随他们的骑兵统领爱巴里来这里的。他们的大队就驻在距此10几里外的一个山谷里。”

    “什么?他们的大队还有多少人?”

    听到这么震撼的消息,朱由检和张盘的脸色都阴了下来。

    “据鞑子说,他们还有1千多骑。”

    “还有1千多骑,”张盘不由的望向朱由检。

    伏击轻松胜利,让张盘对朱由检有了充分的信心,他希望朱由检还能再拿出个打击鞑子的美妙计划。

    “还有1千多骑,”朱由检略一沉吟,马上说道:“张将军,那我们还是赶紧撤吧。若是逃走的鞑子把鞑子大队都召来,我们再撤就有些太仓促了。”

    “这就撤离?”

    明明知道这是最正确的方案,可不知为什么,听了朱由检的话,张盘心中还是略略有些失望。

    “对啊,我们这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敌人还有1000多骑兵,明显不是我们能打赢的,我们干嘛要与他们硬拼?”

    有些奇怪的看了张盘一眼,朱由检理所当然的说道。

    “殿下说的是。”

    定了定神,把自己求战的欲望压了下去。张盘忽然发现,他这久经战阵的主将好像还不如信王殿下稳重。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咀嚼着信王的这两句话,张盘的眼睛变得越来越亮。

第三八五章:去登州(求订阅、推荐、收藏)() 
    “弟兄们,手脚都利索点。赶紧打扫完战场,咱们换个地方再去打鞑子。”张盘扭过头无比痛快的冲明军士卒喊道。

    你鞑子的战力再强大又如何?我不需要和你正面决战,我只需预设好战场,等你上钩用炸药包解决你就好。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信王这两句话说的真好,简直道尽了游击作战的精髓。

    按这种战术,以后鞑子只要不是倾国而来,他们就再无攻克旅顺堡的可能了。

    完全理解了朱由检的战术思路,张盘一直紧绷的心,这一刻终于放松了下来。

    “将主、将主,大喜、大喜啊!”

    明军把总张盛一溜烟的从村外跑了过来,边跑边不住的大喊:“我们杀了鞑子统领喽。我们杀了鞑子统领喽。”

    随着张盛的喊声,村里村外明军的欢呼声震天响起。

    当正蓝旗骑兵主力带着满腹的怒火,恶狠狠的扑到小渔村时,海船载着明军早已消失在海上。除了满地残缺的尸体,正蓝旗骑兵连片帆影都没看到。

    嚎叫着,把空无一人的小渔村彻底夷为平地,暴怒的鞑子们再也找不到其他排解愤怒的方法。

    青泥凹伏击战,明军以死3人伤11人的代价,斩杀鞑子骑兵精锐67人。虽斩杀鞑子的数目虽并不太多,但从斩杀鞑子的级别来说,青泥凹伏击战却是明军罕见的一场大胜。

    在此之前,明军还从未阵斩过后金统领级将领。青泥凹伏击战为旅顺明军打开了眼界,也让后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

    一个正蓝旗骑兵统领、15个白牙剌兵,再加上51个正蓝旗骑兵亲卫阵亡。甚至阵亡者连尸身都落入明军之手,这可是是努尔哈赤创建女真八旗以来,后金从未有过的失利。

    要知道,后金攻克辽沈后,数年征战还没损失上10个白牙剌兵,这次一下就阵亡15个,绝对是创了后金战损方面的记录。

    后金三贝勒,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接到禀报后,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后撤中的正蓝旗大军,停下原地整整驻留了一天后,才再次拔寨快速的退回了金州。再未回头。

    至此,旅顺保卫战彻底结束。

    登州

    濛濛细雨中,袁可立站在茶棚下,看着正在慢慢靠岸的珍运船,心中颇感几分头疼。

    皇帝陛下给他送来了一个大麻烦。

    信王来登州,不说别的,单就这迎接的礼数就让袁可立头疼了好几天。

    信王是大明最高等级的一字藩王。按大明的规矩,藩王就藩当地所有文武都要到府界亲迎。也就是说,登州所有文武都该到码头去迎接信王。

    可问题是,登州并不是信王的封地,信王也并不是到登州来就藩的。信王此行号称是奉皇命到登州巡查来的。

    皇帝陛下竟然会派位藩王担任一地的巡查使,这可是大明朝自宁王反叛后的首次。信王这藩王的身份,可让袁可立彻底犯了难。

    大肆迎接吧,袁可立怕士林说他迎奉藩王。要是与藩王走的太近谣言流传出去,那肯定会影响袁可立将来在朝中的发展。

    可要是不迎接,袁可立可是知道信王此来为的是什么。皇帝的圣喻可是早就送到了登州。就算只冲信王要考察解决的船厂项目,袁可立也要给信王几分面子才行。更何况,信王还是皇帝最宠爱的幼弟。

    思来想去,袁可立最终决定折中一下。他不大张旗鼓,他只以私人的身份亲迎一下信王。反正信王巡查使的身份,只是皇帝的中旨所封,并未经过内阁确认。袁可立以私人身份迎接也说的过去。

    不过,这位信王殿下的行程,可真够拖拉的。皇帝的圣喻都到登州一个多月了,这位殿下直到今天才到。这让袁可立心中颇有几分不快。而这突如其来的细雨更添了袁可立几分烦闷。

    “殿下,伞。”

    朱由检走出船舱,高起潜忙撑起一把油纸伞护在他的头上。

    站在甲板上,朱由检开始寻找印象中的袁可立。

    前世朱由检对历史上的袁可立印象很好。

    袁可立应该是晚明少有的没有明确派别,只安心务实的官员。

    可能也正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政治派别,袁可立在历史上仕途混的很不如意。天启二年,借助孙承宗的推荐,袁可立才混上了登莱巡抚。而到了天启四年,袁可立就被东林党和阉党的御史联手赶离了登莱。

    天启五年,阉党开始当政时,袁可立总算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进了大明中枢。可才仅仅过了一年,袁可立又被阉党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调到南京去任兵部尚书。灰心丧气的袁可立从南京黯然辞官。

    崇祯登基后,清算完阉党,大量在野官员回朝任职,却并未曾再次启用袁可立。

    咦?

    心中思索着前世的袁可立生平,朱由检心中突然惊叫一声。

    前世历史上,天启六年袁可立就被阉党弄到南京去当兵部尚书了,而现在袁可立竟然还在登州任职?

    这、这绝对是历史发生了改变。

    朱由检心头大喜,他终于找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