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盘眼看着正蓝旗全军撤回到营寨中,眼看着正蓝旗士卒在营寨中解散回到各自的营帐。

    张盘眼看着那个被信王火枪打倒的鞑子将领,被鞑子士卒七手八脚的抬进了一个营帐,随后就有众多的鞑子将领围在营帐之外等候。

    看到回营寨后正蓝旗士卒的分布,张盘感觉他找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击败正蓝旗、击败莽古尔泰的机会。

    哈哈,莽古尔泰,你要是再不调整部署,那我就要给你个大大的教训了。

    张盘紧盯着正蓝旗营寨中的一举一动,心头一片火热。

    正蓝旗营寨中,莽古尔泰看着德格类的营帐,心头一阵烦躁。

    德格类受伤了。

    德格类,努尔哈赤的第十个儿子,莽古尔泰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努尔哈赤的儿子中,德格类与莽古尔泰间的关系最好,他们之间才是真正的兄弟。

    后悔,莽古尔泰心中现在是极度的后悔。

    我就该再早一点撤兵才是。

    只要再早一刻,不,可能再早撤兵一刹那,德格类也许就不会受这么重的伤了。

    只不过是一次试探性攻击,还是打掩护的试探性攻击,早撤一刻根本就无关大局。

    伤了德格类,正蓝旗这下损失可太大了。

    我就该严令德格类不许上前才是。

    莽古尔泰正在不住的自责,营帐门开处,正蓝旗随军的大夫走了出来。

    “贝勒爷,十爷的情况很危险,您得做个决断才行。”

    大夫向莽古尔泰随便打了个千,就急急忙忙的说道:“贝勒爷,不是奴才不尽心,十爷的伤势实在超出了奴才的水平。

    十爷身上札甲有三处被铅子打穿,里面的锁子甲虽然挡住了铅子,但十爷的内脏也受到了极大的震荡。

    十爷左臂中的一弹更重,铅子打穿了臂甲,陷在十爷的胳膊中颇深,奴才无法找到这枚铅子。

    贝勒爷,十爷的这条胳膊只怕是保不住了。想要保住十爷的命,还得赶快送十爷回盛京才行。”

    听到大夫的回禀,莽古尔泰的脸色越来越阴。他知道德格类受伤颇重,但没想到伤势会重到这种程度。

    德格类倒下时距城墙至少还有50步吧?

    50步还能击破札甲,明军这新武器威力还真是大的吓人。

第三七一章:截肢(求订阅、推荐、收藏)() 
    听清随军大夫说的话,莽古尔泰脸色阴的快要滴下水来。

    大夫这分明是要砍掉德格类左臂的意思。

    “老十的胳膊真的保不住了?”莽古尔泰阴沉着脸问。

    “贝勒爷,十爷左臂中的铅子可能打到骨头上了。

    整个伤口完全就是破破烂烂的,奴才无能,根本找不到铅子在哪里。

    贝勒爷,铅子在里面,伤口不好止血不说;要是耽搁久了,十爷还很容易中血毒。

    到了那个时候,十爷的命可就真危险了。”

    面对莽古尔泰的质疑,随军大夫毫不慌张,他板着脸作出了进一步解说。

    “你去处理吧,先保住老十的命要紧。”

    看着随军大夫那张毫无表情的棺材脸,莽古尔泰只能确认大夫提出的截肢方案。

    明军的炮子有毒,莽古尔泰知道的很清楚。

    中了明军的炮子,要是不能即刻把它挖掉,伤口就会溃烂,人就会发烧后死掉。

    这些年不知有多少八旗军中的好汉,都是被明军这小小的炮子坏了性命,今回轮到德格类倒霉了。

    这算起来,才受封贝子的德格类,还是被明军打伤的第一位后金重臣。

    大夫嘴中截肢说得虽很轻松,但莽古尔泰心中清楚,德格类今回真的危险了。

    砍掉受伤的胳膊,这只是德格类要闯的第一关。

    砍掉胳膊后,还要能止得住血,能度得过发烧等数道关口,德格类才能真正保下命来。

    而就算保下命来,等待德格类的也将是无比漫长的修养期。

    少了一条胳膊的德格类,以后注定是要与战场绝缘了。

    看着大夫的身影消失在营帐中,莽古尔泰叹息一声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战局上。

    爱巴里部借助攻城的掩护,已经悄悄离去了,下一步就该正蓝旗全军撤军了。

    怎么能让城中明军相信正蓝旗是被迫撤军呢?

    营帐中一连声痛不欲生的惨叫,打断了莽古尔泰的思绪。

    莽古尔泰能听得出,那是德格类的叫声,看来他的左臂现在应该是没了。

    “传令,收回营外探马,许明军探马接触到营地边缘。”

    德格类的惨叫声中,莽古尔泰的眉头一皱即解。

    环顾身边众将,莽古尔泰低声吩咐:“别都在这里杵着了,你们都各回本部,让士卒收拾行装,咱们明天撤军。

    你们都记住,对德格类的伤势无需隐瞒,士卒要是议论德格类的伤情,你们也无需压制。”

    “喳。”

    正蓝旗众将应了一声纷纷转身离去。

    对莽古尔泰所说,无需再问,久经战阵的正蓝旗众将脸上,已纷纷露出明白的表情。

    在城头上,张盘看到后金众将纷纷从营帐外离开,看到遍布城外的正蓝旗探马也逐渐退回了营地。

    挥了挥酸涩的胳膊,张盘高声叫道:“立即放出探骑,探探鞑子到底伤了个什么人。”

    重新举起望远镜,看到正蓝旗营寨中始终没有部卒调动的迹象,张盘终于下定了决心。

    “传令,勇字营提前至酉时开饭,让他们饭后即刻休息。你,过来。”

    张盘一边下令,一边招手喊过了亲军队长。

    “你给我盯紧了,鞑子营寨里要是有大股部卒调动,马上叫我。”

    递给亲军队长望远镜时,张盘还非常不放心的叮嘱:“拿好了,千万别摔了。你的小命可赔不起这杆神物。”

    亲军队长小心翼翼按张盘的样子把望远镜凑到眼上,他的手立马就是一哆嗦。

    镜中看到的清楚影像,让亲军队长完全明白了张盘的意思,他下意识的把手中望远镜又抓紧了几分。

    朱由检一直在好奇的打量着张盘。

    从鞑子撤退开始,张盘就一直捧着望远镜在看。朱由检都围着城头转了一大圈了,张盘依然没有放下望远镜。

    也不知道望远镜那头到底有什么,竟然能让张盘呆呆的看了那么长时间。朱由检还真有了几分好奇。

    “张将军,外面的风景美吗?”

    看张盘终于放下了望远镜,朱由检立即迎了过去笑眯眯的问道。

    “风景?”

    稍稍一愣,张盘随之就明白过来。

    “多谢殿下相助!殿下的这件神物可真是了不得。卑职还想再借用一段时间,还请殿下允准。”

    拱手行礼,张盘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笑容。

    “没事,没事,将军有用先用就是。”朱由检摆着手毫不在意的说。

    朱由检并不急着收回望远镜,他现在对张盘用望远镜看到了什么更感兴趣。

    “张将军,外面到底是什么风景让你如此的流连忘返?”

    “这,殿下,城头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下去说吧。呵呵,咱们下去说。”

    张盘看了周围的士卒一眼,侧身邀请朱由检下城。

    朱由检所问已经涉及突袭鞑子的军事机密,张盘可不敢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谈论。

    天启五年,后金攻击旅顺之时,新附的汉军作乱。要不是沈有容的支援来的快,旅顺估计早就被鞑子攻破了。

    从那时起,张盘对城内明军就不再无条件信任了。

    时间流逝,在没有各种光污染的情况下,旅顺临近亥时的夜显得格外黑暗。

    朱由检深一脚浅一脚的爬上城头,只靠昏暗的火把映照,登城的台阶可比白天难爬多了。

    登上城头,朱由检放眼看去,城外一片黑暗。只有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勉强标志出后金正蓝旗营寨的大致轮廓。

    看看站立身边的张盘,朱由检感觉有些不太舒服。

    前世看得中,夜袭敌营不都是大将亲临吗?

    像什么“李愬雪夜下朔州”,什么“邓艾袭阴平”,还有三国中的“甘宁百骑袭曹营”等等等等。

    那么多奇兵破敌的传说,多么的令人热血沸腾。

    到了旅顺这儿,怎么画风突然就变了。

    枉朱由检还想跟着去见识一下那偷袭敌营、一举溃敌的热血场面,顺便也把自己的名字写入一场传说。

    结果,别说朱由检没捞着去,就连旅顺主将张盘竟然也不亲自去,这让朱由检满怀的热情,迎面被一盆凉水狠狠的扑灭。

    朱由检的英雄梦就这样破灭了。

第三七二章:主将的残酷(求订阅、推荐、收藏)() 
    站在城头,朱由检的心情十分沮丧。

    是,张盘的说法应该是对的。

    他身为旅顺堡的主将,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该冒险去偷营。

    主将要是都亲自上阵了,那局面肯定是到了无法挽回,只能拼命一搏的地步。

    今夜的这次行动,说是突袭其实还是属于骚扰性质,明军并非真要去与后金决战。

    按张盘所说,即便突袭达到最理想的情况,明军也就是趁乱焚毁正蓝旗部分粮草而已。

    突袭行动最大的收益只是焚毁正蓝旗部分粮草;而突袭明军冒的却是被正蓝旗围歼的风险。

    这种风险收益比,如何能让身为主将的张盘亲自去冒这个险?

    毕竟,旅顺堡还未到岌岌可危,非冒险不可的地步。

    理是这么个理,可朱由检为什么还是感觉自己的心里空落落的呢?

    是因为自己的英雄梦破灭了吗?

    “殿下您看,那里就是正蓝旗的营寨。”

    朱由检耳边传来张盘的声音,朱由检下意识的举起望远镜向张盘指点的地方望去。

    张盘殷勤的指着点点灯火映衬的后金营寨方向,主动为朱由检做着介绍。

    信王失望的心情,张盘完全能感觉出来。但对此,他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只有16、7岁的信王还是年轻啊!

    没亲身经历过战争,信王的心中还充满着热血。信王还不明白,战争并不是他想象的过家家、玩游戏啊。

    真正的战争中,主将的每一个决定,都要为整个战争的胜负走向着想。

    战争是以正合,以奇胜。

    如果没有正兵作为基础,单纯的出奇兵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一般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将领才会选择使用冒险的奇兵奇谋。

    奇谋是什么?

    奇谋就是出奇制胜。

    只有剑走偏锋,走常人不敢走的路数才叫出奇兵。

    可奇谋往往都是些成则收益无穷,败则全军覆没的赌博式打法。

    这些奇谋的性质就注定了将领不会、也不敢轻用。

    历朝历代绝不会有将领在占据堂堂大势的情况下,还会冒全军覆没之险去使用什么奇谋。

    占据优势的将领,大多只会像他一样,当看到敌人的破绽时,就针对性的派出一支奇兵。

    奇兵胜,可以为己方继续积累优势;奇兵败,至少也要无损本方的根基才行。

    冷酷吧?

    可这才是一个合格主将的思维方式。

    旅顺现在防守态势极稳,根本不需要孤注一掷的赌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