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前世的记忆到底有多少是对的,又有多少是错的呢?

    万一这要就是原本的历史怎么办?

    一念至此,朱由检吓得背心冷飕飕一片。

    不行,不能确认历史真的彻底被改变,他还绝不能放松。

    不对,就算历史真被改变了,他朱由检也还绝不能放松。

    因为,朱由检忽然想起他前世的记忆中,似乎还有一个叫历史修正能力的名词。

    万一,改变的历史要是被修正回来了,那该怎么办?

    背心冷飕飕的朱由检放弃了玩乐的心情,又重新打起了精神。

    当接到觉华岛惨案的消息时,正春风得意关注浙江为自己建生祠的魏忠贤,脸瞬间就拉长了。

    宁远大捷,这可是魏公公能建生祠的一大重要理由。

    这浙江的生祠才开始建,你宁远就给杂家来个惨败,这是故意要砸杂家的场子吗?

    不行,必须得给杂家找出那个失职者。

    没人失职。

    胡说,没人失职,觉华岛怎么会惨败?

    看到魏公公很生气,崔呈秀开心的笑了。

    崔呈秀近来一直都在谋求更进一步的机会。

    现为工部左侍郎的崔呈秀,他可没看上工部尚书,他瞄上的是兵部尚书的位子。

    只是兵部尚书可是朝中仅次于吏部的大部,而且现在的兵部还有着数位尚书同时存在。

    想当兵部尚书,崔呈秀面对的困难还真是不小。

    兵部尚书中,除了在朝中处理兵部宿务的王永光,还有登莱巡抚袁可立、蓟辽经略高第,他们身上也都挂着兵部尚书的职位。

    这兵部尚书太多,崔呈秀真的很难挤上去啊。

    现在好了,机会来了。

    这觉华岛一惨败,崔呈秀总算找到借口了。

    尚书太多,那就先把高第搞掉,不就腾出一个位子来了。

    在崔呈秀的操纵下,有御史率先向山海关总兵杨麒发起了弹劾。

    御史弹劾杨麒坐视觉华岛失陷,而无任何救援的举动。

    这举动,明眼人都能明白,御史这是冲着高第去的。

    毕竟杨麒是高第一手提拔的,而高第本人又一直坐镇在山海关,杨麒能不能出兵,那是完全要听高第的调遣。

    这攻击杨麒,隐含的矛头其实就是指向高第。

    当满朝文武都在坐等看高第如何反击时,高第却没有任何的反击,高第反而很痛快的就递交了辞呈。

    兵部尚书、蓟辽经略高第竟然辞职了。

    听到这个消息,朱由检也傻了。

    听到崔呈秀搞高第的消息,朱由检还等着看场热闹呢。

    没想到,这还没开撕,高第就辞职了。

    这是什么节奏?

    孙承宗是被阉党和关宁军上下逼迫,才无奈辞职。

    可高第不一样啊,这高第不也是阉党吗?

    他和崔呈秀之间,应该属于阉党内部矛盾吧?

    高第应该不是没有还手之力啊,这么就轻易的认输了,这也太没斗志了吧?

    没能看上热闹,朱由检忿忿不平的念叨。

    “殿下,不是高第没斗志。这明显是高第在借势而退啊。”

    看着一脸忿忿的信王殿下,阮大铖耐心的给殿下解释。

    “殿下,这高第明显就是被朝廷硬逼着去辽东的。您看他自上任后就驻足于山海关,连关门都未出一步就该明白了。

    这高第自上任后,除了锦右撤兵、宁远备战,高第也未发出任何明确的辽东战略。

    甚至宁远大捷,高第都没有丝毫抢功的意思。

    殿下,这高第可是正经的蓟辽经略啊。

    这宁远大捷怎么也算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的,再怎么说高第也算有份领导之功的。

    连这高第都没争。

    这完全说明,高第根本就不想在辽东长干。

    今回崔呈秀攻击高第,正给了高第一个顺势辞职的借口。

    估计高第现在还开心的不得了呢。”

    分析完高第辞职的原因,沉吟片刻后,阮大铖又开口劝朱由检:“殿下,宁远那边兵凶战危,并不是一个开店的好地方。

    高第宁可辞职,都不愿继续留任辽东。

    这辽东局面,看来堪忧啊。

    殿下,咱们是不是早点把那些店铺撤回来。

    殿下,这要是宁远有失,咱们可就血本无归了啊。”

    听阮大铖关心宁远店铺,朱由检摆了摆手。

    “阮长史,生意上的事,你不懂。

    宁远,孤自有想法,你就不必多言了。”

第二九O章:辽东再开中(求订阅、推荐、收藏)() 
    对阮大铖把店铺撤出宁远的建议,朱由检根本就不予考虑。

    开玩笑,这宁远店铺才开起来。这才刚向宁远送了第一批货,你就劝我关门。

    开什么玩笑啊!

    没了宁远的店铺,我拿什么接开中的活。

    没了开中我又如何笼络以晋商为首的边商呢?

    朱由检暗暗的想到。

    呵呵,这阮大铖虽然对官场人心看得还算清楚,可他做生意的眼光是真不行啊!

    咦,这觉华岛被破,辽东明军的粮储基地被毁,这不正是再次开中的大好机会。

    嗯,想来,老魏现在也应该正在为宁远的补给发愁,我就再当次好人,再帮他排忧解难一回吧。

    哈哈、哈哈。

    不过,觉华岛发生惨案,我却趁机发财。我这算不算是在发国难财呢?

    想到此处,朱由检的心情忽然变得略有几分矛盾,笑的也就不那么开心了。

    “魏大伴,孤今日可是要账来了。”

    慈庆殿中,朱由检笑眯眯的对魏忠贤说道。

    “唉。”

    魏忠贤深深的叹了口气,他看着朱由检那张与天启皇帝有几分相似的脸,以一副略带惶恐的口气说道:“信王殿下,您就别再耍杂家了。您还差那几个小钱?”

    眼前这位信王殿下到底有多少钱,魏忠贤不知道。

    但魏忠贤清楚的知道,春节前,王承恩可是专门给他送来了20万两银子的银票。

    同样也是20万两,可那只是信王给他分红的钱。

    这说明,这位小殿下手中至少是不缺钱的。

    听魏忠贤这么说,朱由检笑容一敛,严肃的说道:“大伴此话说的可不对。

    孤可一直认为,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

    大伴若是个人向孤借的钱,那孤连提都不会提。

    谁叫咱们是朋友呐。

    问题是,大伴你这可是替朝廷借的钱。

    那这钱,朝廷就必须得还给孤才行。

    要不然,以后谁还敢再替朝廷效力。”

    这,信王说的确实在理啊。

    这朝廷欠他的钱,他凭什么不要。

    感觉信王如此郑重其事的要账,要的还真是很有道理,魏忠贤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当然,这也就是魏公公面对的是信王,是天启最宠的幼弟。

    要是换个别人,那道理就绝不会是这个道理了。

    至少,欠钱的魏公公那是绝不会不好意思的。

    不好意思的魏公公,苦笑一声,有些肉疼的说道:

    “不瞒殿下,朝廷现在还真拿不出20万两银子。要不,杂家个人掏钱先还给殿下?”

    上上下下打量了魏忠贤一番,朱由检才又笑眯眯的说道:“大伴,孤先纠正你一下。

    你说的钱数可不太对。

    朝廷欠孤的钱,可不是20万。

    朝廷总共是欠了孤50万两银子。

    那大哥垫上的30万,朝廷也该还吧?

    大哥都节省到连暖阁都不敢开了,朝廷还要赖他的账?

    这也太没良心了吧!”

    听朱由检这么一说,魏忠贤的脸色登时变了。

    春节前,宫中为小皇子更换住所,闹的是人仰马翻。

    宫中弄出那么大的动静,还不都是面前这位小爷的一句话。

    不管这位小爷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也不管这位小爷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小皇子换到暖阁后,精神头确实是健旺了不少。

    经此一事,这位小爷现在在陛下心中,那更是红的发紫了。

    他现在要替陛下要账,不管是真是假,魏忠贤现在也都得应着。

    当时,信王掏钱时,倒也确实有陛下掏了30万私房钱的说法。

    只是这一下变成要掏出50万两,魏忠贤可就真觉得肉疼了。

    看信王那张笑眯眯的脸,魏忠贤又仔细品了品信王说的话。

    魏忠贤明白了。

    “殿下,您就别开老奴的玩笑了。

    陛下的钱,朝廷怎么敢赖账。

    不过,朝廷现在确实没有钱给您。

    您看,您是不是再多宽限些时日。”

    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可魏忠贤还是低三下四的说道。

    莫名的,魏忠贤想起他年轻时欠人赌债的场景。他记得,那时他好像也是这么向人哀求来着。

    这有些日子不这么低声下气的求人了,魏忠贤还真是有些不习惯了。

    看魏忠贤服软了,朱由检大度的挥了挥手。

    “大伴,你早这么说不就完了。

    孤听说,这觉华岛被后金老奴给破了。那这辽东还需不需要补充物资?”

    听朱由检把话题转到这个方向,魏忠贤似乎把握到什么。

    他有些不敢相信的试探道:“殿下说的没错。要不是觉华岛被破,朝廷手中也不至于连20万都拿不出来。

    现在朝廷手里的钱都要筹备这辽东的军需。是真没钱还给您。

    这军情紧急,辽东那边朝廷还真不敢耽搁。

    为这事,老奴这几天可愁的连觉都没睡过一个囫囵的。”

    看着魏忠贤那神采奕奕的脸,朱由检心中暗骂了一句:“老狐狸。

    还觉都没睡好?

    要是真几天没睡好,你还能有这份精神?

    这骗谁呢!”

    不过,朱由检也懒得再同魏忠贤继续绕圈子。

    朱由检此次的目标很明确,他就是要把开中的差事拿到手中。

    “魏大伴,孤就不同你绕圈子。”朱由检笑容一敛。

    “朝廷要往辽东补充军需,孤可以帮朝廷组织。

    朝廷所需的军需,孤都按市价供给。

    朝廷欠孤的钱,利息孤就不要了,都算是上次开中的货款吧。

    这次辽东所需的军需也还算开中。

    孤把军需运到辽东,回头大伴把筹备辽东军需的钱,拿来结上次的货款。

    这样,朝廷不就有足够的时间周转了。

    不过,大伴,你这次必须得给现银了。

    这样算来,就相当于朝廷是压了孤一笔货款。

    你看,这样如何。”

    听到信王正式提出了条件,魏忠贤的脑子开始飞快的转动。

    信王提的条件,没毛病。

    真按信王所说,朝廷、他魏忠贤、信王、辽东好像都没损失。

    朝廷出钱,信王组织运货,辽东收货,这一圈转下来,谁都没亏。

    朝廷财政还能得到不短的周转时间。

    好事情啊。

    魏公公再一转念。

    不对,有人亏了。

    是他魏忠贤亏了。

    按这种模式一转,朝廷经手军需的官吏应该会亏。

    官吏们亏了,他魏公公也要小亏一点。

    魏公公可不相信,信王殿下接手开中,还会由着那些官吏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