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赤虎面对的,其实是严阵以待的龙门商队。

    为了应对花赤虎的偷袭,商队还借庆功会的机会,特意调整了车阵内部的布局。

    当花赤虎按照草原的习惯,用骑兵趁黑冲营时,他就已经输了。

    昏暗的火光下,朵颜士卒顶着少年队连续不断的火枪,硬冲到车阵旁边,顺着车阵预留的出入口,顺利冲进车阵中时,朵颜士卒就掉入车阵预设的陷阱。

    龙门商队车阵的布局,并不是一拍脑袋随便想出来的。

    那是张云翼伙同边兵出身的老兵,同少年队一起讨论设计出来的,针对的就是骑兵。

    骑兵最强的依仗其实就是速度。

    骑兵冲阵,更多的就是依靠速度带起的冲击力,作为主要杀伤力。

    但骑兵再强,他毕竟还是活的生物。

    正常情况下,只要有的选择,骑兵都会尽量保持住速度,绝不会朝墙一头撞上去。

    商队全封闭式的马车排成一列后,那巨大的块头,在任何人和动物眼里都不会比墙差。

    所以,只要是正常的骑兵,在没有严令的情况下,肯定会绕马车而行。

    商队有意在马车组成的车阵上留下几处缺口,骑兵冲到车阵跟前,在无法攻击到马车本体的情况下,自然就会顺着缺口向车阵内冲击。

    有缺口,没人会去拆墙。

    同理,进入车阵内的骑兵,在受到两面夹击的情况下,会本能的想保持住战马的速度。那他们就只能顺着车阵预留的通道快速前行。

    天色漆黑,昏暗的火光下视线不清,再加上内车阵的阻挡,忙于保命的骑兵顺着通道七拐八弯之下,只能顺着道路最后冲出车阵。

    凌晨之战的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就像郑平说的,若不是花赤虎严令不许放火和破坏马车,或进阵的朵颜士卒有组织的进行下马步战,那商队只怕就会输的很难看了。

    龙门商队的真正实力,还扛不住3000轻骑不顾生死的攻击。

    这场大胜真的很难复制啊!

    对少年的胜不骄表现,张云翼等人真的是非常赞赏和钦佩。

    听完郑平的分析,账内众人一时冷了场。

    “郑爷爷。”

    看众人不说话,郑平凝重的问道:“您看,朵颜部的老花当能咽的下这口气吗?”

    听郑平这么一问,众人的目光全都盯到了老掌柜郑明身上。

    苦思半天,郑明摇了摇头:“老花当是出了名的老狐狸,他从来都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如今吃了这么大的亏,他恐怕很难咽下。”

    “那,我们只怕要考虑怎么活着回去才是正理。”郑平不客气的说道。

    帐篷内气氛顿时变得压抑至极,与账篷外传来的欢声笑语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一O章:实学学者(求订阅、推荐、收藏)() 
京城

    “殿下,”徐光启指着身后一个中年文士向朱由检介绍:“这位是孙元化、孙初阳,现任兵部职方主事。算是我的学生。”

    听徐光启把来人向他一一介绍,朱由检从心底向外高兴。

    有了这些人,朱由检为实学设置的研究院,总算可以开院了。

    “走。”

    朱由检兴奋的叫着,率先向门外跑去。

    看信王兴奋的表现,徐光启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歉意的向同来的几个好友解释:“这个、这个信王殿下有些兴奋过头了,还请诸位谅解一二。”

    与徐光启同来的共有4人。其中年纪最大的李之藻,只小徐光启3岁,今年也满60岁了,他还真没见过像信王这样的王爷。

    这哪里像个王爷,这不分明还是个孩子吗?

    4人相视苦笑一声,心中对徐光启都略有几分不满。

    这位信王殿下,似乎并不向徐光启说的那样靠谱啊!

    不过,来都来了,就先应付过去再说吧。

    几人慢慢走出房门。

    “徐先生、诸位先生请快点,我带诸位去个好地方看看。”朱由检一边站在院中指挥备车,一边欢快的叫道。

    随着辚辚的车声响起,数辆马车拐入京城一个四进的大宅子里。

    跳下车,朱由检呵呵笑道:“诸位先生,你们觉得这里怎么样?”

    “什么就觉得怎么样?

    刚下车的徐光启几人,颇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

    等所有人全部下了车,朱由检一指这个巨大的宅子,笑嘻嘻的说道:“诸位先生,这就是孤为你们准备的研究院。不过,院子还没牌匾,还得请诸位先生亲题墨宝才行。”

    指着里面数进的院落,朱由检束手相请:“请、请、请,诸位先生里边请。”

    看看有些瞠目结舌的几位好友,徐光启率先举步。

    既然是信王等不及要献宝,那就看看到底会有些什么惊喜吧?

    一进院中的厢房,徐光启几人就被吓了一跳。

    屋中空荡荡的没有常见的家具,只在屋子中央摆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长条桌。桌子上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晶莹剔透的器皿。

    喔喔!光这一架子的水晶器皿,这价值就得超过万金了吧!

    与徐光启同来的几人中,李之藻,60岁,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现任光禄寺少卿。

    王徵,54岁,天启二年进士,曾担任过广平府推官,现丁忧期满尚未选官。

    李天经,46岁,万历四十年进士,现任钦天监天文司教授。

    孙元化,44岁,万历四十年举人,现任兵部职方主事。

    这几位除了孙元化是举人出身,其他都是进士及第。虽然几位的官职都不算很高,可也都算是久经宦海了。

    他们这么多年的宦海浮沉,豪富之家也不是没见过,可还从没见过如此奢华的摆设。

    朱由检拿起一个玻璃烧杯,看看烧杯上隐隐泛着的绿色,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看来这就是实验法对玻璃脱色的极限了。

    单靠青州岳大石这一个琉璃匠师,即便他现在多带了一些徒弟,但想只凭实验法摸索出无色玻璃,朱由检也不知道还需要多久,他们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脱色材料。

    岳大石他们毕竟对材料反应的原理,一窍不通。岳大石他们的实验,其实就是在碰大运。

    看着眼前的5个人,朱由检振奋非常。

    眼前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科学家,真正懂行的研究人员。

    眼前5人中,徐光启不用说,那是历史留名的科技大拿。其他几个人,孙元化,朱由检也很有印象。

    朱由检前世的记忆中,孙元化是出了名的火炮专家,最擅长铸枪铸炮。

    更关键的是,孙元化除了铸枪铸炮外,他还精通弹道学。这是大明绝无仅有的人才。

    孙元化培训炮手,他会教给炮手们简单的测量之术。

    炮手只需测出距敌的大致距离,再按孙元化量化好的火炮射程调整火炮仰角,火炮的命中率就能大为提高。

    可以说经孙元化培训出来的炮手,才能算是真正的炮兵。

    前世投降满清被封王爷,与吴三桂合称三藩的耿精忠所部就是孙元化训出的炮兵。

    若非孔友德和耿仲明(耿精忠他爹)为满清带去真正的炮兵,满清也不至于能轻易的横扫天下。

    满清其实并不是靠骑兵打下大明的整个天下。在后来的松山大战中,满清的炮兵就已经完全超越了大明。

    而那时,最优秀的火炮专家孙元化,却因孔友德和耿仲明在登州的叛变,被牵连死在大明的狱中。要不然明朝也许还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其他几人,朱由检虽没什么印象。但看孙元化对另外三人的尊重程度,朱由检就知道,那三人应该也都不是什么平凡之辈。

    看着徐光启几人,朱由检笑容可掬的问道:“不知几位先生具体擅长研究什么?孤为几位各准备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室,各位尽可使用。”

    这种标准的房间,信王竟然为每人准备了一间?

    信王还真是好大的手笔。

    徐光启几人被朱由检轻描淡写的说法吓了一跳。

    看几人震惊的样子,朱由检明白他们的想法,他随口解释道:“这些实验器皿都是琉璃所制,不值钱的。

    孤为诸位先生选择它们,只是因为他们能直观的看到内部物质的变化,便于诸位先生总结经验教训而已。

    可惜,这些器皿现在还达不到无色透明的水平。

    不过,诸位先生不必担心损毁,尽可放心使用,孤这里要多少有多少。”

    琉璃制品?

    听完朱由检的介绍,徐光启几人心头一动。

    对信王不值钱的说法,他们是根本不相信。

    他们知道,就算是琉璃制品,能做到如此晶莹剔透的琉璃制品,也绝不是信王口中不值钱的物件。

    看到这等豪奢的实验室,徐光启几人相视一笑。

    现在大家可以放心了,信王殿下虽然性情不那么稳重,可这礼贤下士的决心却足够令人感动了!

    与徐光启同来的几人,这下彻底安下心来。

    信王搞得这个研究院,他们还是可以待上一段时间的。

第二一一章:魏忠贤的顾忌(求订阅、推荐、收藏)() 
请众人到了专为待客准备的正堂坐下后,听了几人简单的自我介绍,朱由检才弄明白几人各自的擅长方向。

    几人中年纪最大的李之藻,与徐光启的关系最好,他也是朝臣中少见的水利专家。

    李之藻对天文地理都有非常深的研究。他编译的《浑盖通宪图说》更是有关经纬度的学术著作。

    李天经是一个天文专家,对天文历书有着很深的研究。他现在正在试图修改大明的历书。

    孙元化确实对火器有很高的造诣,现在他正在试图改造一种叫鲁密铳的火绳枪。

    王徵更是给了朱由检一个非常大的惊喜。

    王徵,西安人,最喜爱古器和机械。他对水力、风力机械都很有研究,著有《新制诸器图说》。

    在丁忧在家的这几年间,王徵还编译《远西奇器图说》,正在寻找出版的书局。

    这《远西奇器图说》更是对西方现有的技术,有着详细的介绍。

    虽然对西方具体的技术细节,《远西奇器图说》还比较模糊,但有了这本书的指导,大明的技术发展就找到了清晰的方向。

    面对王徵,朱由检直接就是捡到了宝贝的感觉。

    听到这几人各自擅长的方面,朱由检对前世的崇祯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得多败家才能把大明彻底搞垮啊!

    这个时代的大明真的是人才济济啊!

    可就眼前的这些人才,前世的崇祯连一个都没用好。难怪大明会在他手里终结。

    看着眼前的人才,朱由检心中忍不住有一种想要叫和想要跳的感觉。

    “我来了,我看到了,这一切都会变得大不相同。”

    对此,朱由检有着强烈的自信。

    司礼监

    魏忠贤最近很烦。

    天津劫船案,东厂报上来的线索指向令魏忠贤很是烦恼。

    天津守备秦明,从二品的副将,实职的地方守备军将,算是坐镇一方的地方实权派。

    魏忠贤苦思了良久,魏公公最终发现对秦明这种地方守备军将,他还真没什么拿手的办法。

    在大明,军队体系那是勋贵的地盘。别看勋贵现在在朝廷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