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长处实际是在处理地方事务和管理后勤上。

    当东林党把他推上辽东巡抚的位子时,是想依靠他来挽回袁应泰失陷辽沈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挽回朝堂上袁应泰给东林党造成的被动局面。可东林党如同使用袁应泰一样,又一次高估了文臣的军事能力。并不是每一个文臣都有优秀的军事眼光。袁应泰没有,很遗憾王化贞也同样没有。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很坚定的认为,他自己是有这种军事能力的。

    王化贞当上了辽东巡抚,他沿河布置了6道防线,自诩可以相互呼应,互相支援。

    熊廷弼就任辽东经略后,他一眼就看出王化贞防线布置不妥,力量太过分散,他要求王化贞改换布置,全力坚守广宁。

    王化贞对熊廷弼的安排很不服气。明军的援兵抵达广宁以后,王化贞给他们命名为平辽军。熊廷弼认为平辽军的名称不妥,会损伤辽东本地人心,建议改为征东军。这件事王化贞更不满意。王化贞认为熊廷弼瞧不起他,是在故意损坏他的威信。王化贞总想主动出击,尽快平定辽东。熊廷弼却主张防守反击。一来二去,两人矛盾越来越深。

    天启元年年底,内阁首辅方从哲告老还乡。王化贞的老师,东林党人叶向高升任首辅。在朝中东林党的全力支持下,王化贞拿到前线指挥权,彻底不再听从熊廷弼的指挥。

    天启二年二月,王化贞无视熊廷弼要他坚守广宁的命令,悍然发动广宁战役。他梦想策反后金大将李永芳,一举击败后金。可他没想到,他身边的亲信将领孙得功却是后金的奸细,他的一举一动后金都了如指掌。他的美梦正是孙得功帮忙编织的。结果,王化贞美梦破灭,广宁战役明军惨败,王化贞也差一点当了俘虏。缺兵少将的熊廷弼,直接下令放弃关外撤回山海关。

    孙承宗调查后认为,虽然是迫不得已,但熊廷弼不战而退,擅自放弃关外大片土地也有错误,应负次要责任。给事中明时举、御史李达招兵失当也有责任。辽东巡按方震孺、登莱监军梁之垣、蓟州兵备邵可立在战争期间举止失当,引起驻军惊慌也当受罚。

    至于辽东经略王在晋制定的,在山海关外八里铺修建新城的计划,更被孙承宗全部否决。孙承宗认为,明军应该趁后金撤兵,返回辽沈休养生息之际,前出山海关,把防线推到宁远一线,沿途修建工事,以守代攻,伺机收复锦州,把后金锁死在辽东大地。

    孙承宗调查中敏锐的发现,现在的明军,已经完全失去了与后金军野战的能力。基于这个认识,他也为熊廷弼的决断暗中叫好。孙承宗认为,尽管当初熊廷弼不经朝廷同意,就断然撤退,在政治上是错的。可如果没有熊廷弼撤走所有溃兵、难民,带走了所有的物资,也许后金已经把战火烧到山海关了。正因为后金在关外几百公里范围内,找不到任何补充资源,才会黯然撤兵。

    不过,孙承宗是绝不赞成熊廷弼完全放弃关外,屯兵山海关、登莱和皮岛,伺机三路攻击后金的方略。他认为,现阶段明军已经无力野战。勉强发动攻势,只会重演萨尔浒之败。

    如果没有攻势,只固守山海关,那等到后金消化完广宁之战的战果后,他将完全占据关外。那个时候山海关和皮岛相距过远,根本无法形成有效配合。山海关离京师实在太近了,一旦有失将会天下震动。大明是天子守国门,可也不能让天子去天天守着国门啊。熊廷弼政治方面不太及格。

    孙承宗的完美构想是,趁后金退兵修养之际立即前出抢占宁远。依靠宁远、觉华岛建立一条防线,把防线前推到200里外,确保山海关的战略纵深。沿途建立遥相呼应的战略据点,以守代攻,逼后金来攻击我坚固防线,依靠防线击杀后金有生力量。先逐步打造一支可以野战的部队。再依托防线慢慢推进,依靠国力把后金的战争潜力慢慢耗尽。

    孙承宗知道,这个计划消耗会很大,会对国家造成很大负担,可他实在找不到速胜的方法。万历末期开始的激烈党争,对国家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对主帅的掣肘,更是开了很坏的先河。孙承宗只希望自己的计划能够挽回国家的颓势。

    当夜,才回京的孙承宗被天启皇帝赐宴。宴后,孙承宗与天启皇帝彻夜长谈。孙承宗自请担任辽东督师。此去辽东,60岁的孙承宗就是抱着以死报国的决心。死,他倒不怕,但孙承宗害怕朝中激烈的党争会毁了他的计划,他的心血。

第十六章:珍木堂开张() 
帝师孙承宗把辽东自萨尔浒战役以来,朝廷的各种用人用兵方略,仔仔细细的给自己的学生…天启皇帝讲了一遍。就像当年执手教他认千字文、读百家姓一样。

    从老师孙承宗口中,天启皇帝才知道,原来萨尔浒之战的首席罪人杨镐,在前线曾经收到多少来自朝廷的催促。而仓促间出兵,对整个战役有着怎样致命的结果。

    熊廷弼在萨尔浒战役失败后,坚守辽沈,收拾人心。经过他一系列调整,本来已经稳住了局面。他却因为朝中的弹劾被迫归乡。朝廷换上个不懂军事、胡乱指挥的袁应泰,结果就是辽沈先后失陷。不过袁应泰能以身殉国,也还算有点良心。

    辽沈失陷后,朝廷重新启用熊廷弼,却没有赋予他相应的威权。熊廷弼因为缺少权威,这才会出现熊、王之争。当争端出现后,朝廷又没有明确支持熊廷弼,才导致王化贞不听号令,自行其事。这才又有了广宁之败和熊廷弼的无奈撤兵。

    辽东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才会有如今岌岌可危的局面。

    故事说到最后,孙承宗忍不住又对面前的少年天子,讲了一遍三人成虎和曾参杀人的故事。

    年轻的天启皇帝完全明白了,这是孙师担心他就任辽东督师后,朝廷中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自己会动摇对他的支持和信任。天启皇帝脸色胀的通红,他略带激愤的当即表态,“吾师放心,朕绝不会听信那些谗言,吾师的奏章可直送朕前。朕亲阅之,绝不假手于人”

    天亮后,天启皇帝亲送孙承宗出宫。随即天启皇帝下旨,加封孙承宗为太子太保、辽东督师,亲手赐于尚方宝剑、蟒袍、玉带等物,许孙承宗可在辽东便宜行事。

    天启二年八月,内阁学士们送孙承宗出崇文门,前往辽东就任辽东督师。随行者有鹿善继、王则古等。国库同时拨银80万两,作为重建宁远防线的经费。孙承宗提名推荐的有关人员全部获得允准。一时间天下为之震动。

    朝廷的大事,暂时都与朱由检无关。因为他是大明的藩王,受宗法所限,藩王不得参政。虽然他年纪幼小,但他明白,一旦他有参政的苗头,别人绝不会容忍他。就是便宜大哥朱由校,那时恐怕也会翻脸不认人。事关皇权,没办法,藩王的身份就是这么敏感。你可以多捞点钱,甚至腐化堕落都没事,但参政那是绝对不行的。要不,明朝的藩王怎么会大多养成了猪。唉,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去捞钱吧。

    朱由检带着王承恩又一次来到郊外的皇庄。这是属于他的5座皇庄中的一座。朱由检在这座皇庄中组建了木匠工坊。

    经过这段时间筹备,朱由检已经成功召集和培训了16个木匠。他还请朱由校亲手制作了五斗橱、八仙桌、太师椅、贵妃榻、沙发茶几,还有躺椅和摇椅诸多家具的组装配件。

    朱由检把这些配件拿到皇庄,以这些配件为范本,用天启尺(细刻度尺)校准尺寸,在皇庄大肆开展流水线作业,成功建立了一个小型木器家具工坊。

    现在工坊运行良好,排除上漆待干的时间,基本每天都有一套家具面世。店铺的储备已备足,现在可以风光开张了。

    九月初三,玄武北街,原清风书局门前。

    今天一早,这个正当街口的小楼门前,就已人群攒动。这9月的天气,还是正当秋热难耐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他们怎么能受得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慢慢过去,辰时三刻即将到来。

    小楼的楼门打开了,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他看到门前密集的人群,感到有些惊讶。这个中年人姓薛,是朱由检特意聘来的掌柜。

    薛掌柜双手抱拳向着人群行了一礼,口中大声说道:“在下万分感谢各位好朋友前来捧场。诸位好朋友现在还请让个地方,小店也好放炮开张。谢谢诸位朋友了。”

    随着他的声音,门内跑出几个伙计,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顶上盘着一串大红的鞭炮。

    人群看到这是真的要放鞭炮了,推推挤挤好容易让出一块空地。几个伙计站稳撑开鞭炮,随着中年人悠长的一声“吉时已到。”几串鞭炮齐鸣,烟雾中小楼牌匾上蒙着的红布也一拉而下。牌匾上是“珍木堂”三个金色的大字,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

    店门正式打开,人群一拥而入。进店的这些人都是小有身家的人。针对这个群体,经过朱由检策划,早在一个月前,城里各处就有闲人专给他们发送传单。传单上有着躺椅和摇椅的图案,椅子上是美人春睡、嬉戏等不同的画面,画中人线条优美,姿态撩人。传单上还注明了店铺开业的时间。

    这种传单哪怕就是不识字,也能轻易看懂画不是。何况还有发传单的一直在吆喝:9月初三、新店开张、欢迎光临。

    当然,拥挤的人群中有几个是来看椅子的,几个是来看美人的那就不好说了。

    珍木堂店内一楼,摆放的都是各种家具。就向前世的家具卖场一样,都是由几件家具围成一个区间。小小的区域内,几件家具就成功营造出家中陈设的感觉。

    人群在店内没有看到传单上的美人,当即有人叫道:“怎么回事,那个美人在哪儿。”声音传开,几条大汉从店内角落里走出,也不说话只是冷冷的盯着他。那人被大汉们冰冷的目光吓了一跳,嘴里诺诺着说不出话来。

    看不到美人有些无趣,可既然已经来到店里,人群中更多的人,看到各种新奇的家具和不同的摆放格局,都满怀好奇的上前观摩。

    店里每个家具区域,都安排有一个口齿伶俐的伙计,他会热情的回应着客户。有关这些家具的优点和具体的使用方法,在他们的口中都被描述的无比动人。

    店里人越来越多,气氛越来越热烈。

    在店里,有细心的人观察到,不时就有几个看着气度不凡的客人,被开门的中年掌柜亲自迎到二楼之上。人群中,这种有心人可不止一个。是不是美人在楼上?想到这种情况,就有人凑到楼梯跟前,想上去看个究竟。可楼梯前站着两个五大三粗的伙计,没有请柬说什么都不让他们上去。

    双方正僵持间,一伙少年大呼小叫的冲进店里,所到之处人人退避。这些少年都是京师有名的纨绔子弟,一帮著名的二世祖。为首的,就是定国公家的小少爷…徐志高。

    这群不良少年都是勋贵家的子女,从小锦衣玉食,不愁吃穿。不过出生的排行,注定他们没法袭爵。看不到未来的少年,大多没有什么人生目标。稍大就开始带着家丁满街乱窜,好在他们这一伙还不太仗势欺人。但是,要是有人不小心冲撞了他们,那一般不死也会半残。这是一帮凶残的熊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