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二战录-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倭方,一是由于这次的内蒙古大战,给他们兵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使其无法继续从华夏获得应有的资源。再加上人民党人民党这段时间一直在他们后方组建了无数的抗倭武装,进行破坏、暗杀;而各地受先锋军这次大战的激励,也迅速成立武装对日进行打击、骚扰,他们的以战养战也无法进行。

    二是倭国对华夏、东南亚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大米、橡胶、锡、石油等战略资源垂涎已久,早就渴望夺取南洋作为支持其侵略战争、独霸亚太地区的基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倭国近卫于38年11月近一步发表声明,称:“大日本帝国作为大亚洲唯一的一个军事、文明强国,愿意无私帮助大亚洲各国建立繁荣强盛的国家。大亚洲应该是大亚洲各国的大亚洲,应该由大亚洲人说了算。

    我们愿意与包括华夏、朝鲜、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英属印度、阿富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共同发展,建立大东亚新秩序!”

    面对倭国再一次提出来这个口号,华夏延安方面的华夏人民党立刻表明声明,表示:

    ‘这是倭国的阴谋,本质上就是在政治上以“共存共荣”为幌子,建立一个以倭国为主宰的,“以倭、满、华的牢固结合为基础的”,嚢括印度以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北的所有地区和国家的殖民大帝国;

    在经济上由倭国垄断“共荣圈”内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在军事上通过占领南洋地区,利用其资源和战略基地,与英、美进行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的持久战,建立倭国的势力范围。’

    同时他们号召全国各民族、阶层一定要牢牢的团结起来,把倭国侵略者赶走为己任。

    国民政府蒋光头对此怒斥,“骨子里实在是暗藏着机械利刃”,“这是敌人整个的吞灭华夏,独霸东亚,进而企图征服世界的一切妄想阴谋的总自白;也是敌人整个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一切计划内容的总暴露”。

    国民二号人物汪精卫却在电文中对此辩护:“第一为善邻友好”,“第二为共同防共”,“第三为经济提携”。

    汪精卫最后说,“奠定两国永久和平之基础,此为吾人对于东亚幸福应有之努力”。

    而王小平听说这件事后,也没有在意,因为小倭国这样喊口号不是一天两天了,那就让小鬼子们喊吧,等他准备完成后,一定让他们大吃一惊。

    不过一个人却让他留心起来,那就是汪精卫这个人,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

    在清末时期,孙某人领导的武装起义多次失败,在革命困难时,图谋刺杀溥仪的父亲、清王朝摄政王载沣,以表现革命者勇气,唤醒民众。

    当年,27岁的汪精卫英姿勃发,虽然因暗杀失利而身陷大狱,却因此天下闻名。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在狱中的这一曲引吭高歌,其浩然正气令很多人为之钦佩,为之仰望。

    汪精卫死里逃生,幸获自由,出狱后原来的个性特点却更加强了,一是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而已,绝处逢生,难免珍惜第二次生命,害怕得而复失,滋长恋生怕死的情绪,一想到被捕,就出现“莫向燕台回首望,荆榛零落市寒烟”的心境。

    但是这个时候他仍是一个革命者,拥护孙某人的初衷并没有改变,于是,他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出现低沉消极的情绪,诗中出现了“豆萁何苦更相煎”的语句,产生了妥协心理。

    沪市爆发了“一二八”事变。倭国帝国主义肇事挑衅,给汪一个下马威。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民心可用,士气高涨。

    而汪精卫一开始便被恐倭情绪所围困。他被日帝的淫威压倒,在会战一开始就对华倭两国之战有‘妙论’:“华夏没有一件能与倭国比拟,如果战争扩大并延长下去,倭国自然也感到困难,可是倭国感觉到痒的时候,华夏已痛不可忍了”!

    在汪精卫以及身边的“急和派”们看来,“抗战必败,抗战必亡”。他们看到了华倭两国之间硬力量的差距。倭国的强大,却对华夏和华夏人民蕴藏的巨大潜能和坚忍韧性无从认识,也看不到华夏的大和得道多助的优势。

    他认为:“须知数十年来,华夏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他害怕打仗,全力交涉言和。

    公元32年5月在蒋、汪的同意下,国民政府跟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公告:网文联赛全新赛季海选已征程过半!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

第二百零三章 秘密接触() 
随后,他签订的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把华北主权拱手相让,社会舆论哗然,连他的子女都反对他兼任外长,以免“独负卖国责任”。

    汪精卫听了伤感万分,流着泪说:“现在聪明人,谁肯当外交部长!”

    随后在抗倭战争爆发后,他虽然高调宣传抗倭,但是私底下一直对华夏的抗战持悲观态度,也想与倭国进行和谈,终于成了大汉奸。

    王小平想到这里后,马上就命令情报部门严格监视汪精卫的动向,一有消息马上就向他报告。

    然而这个时期已经晚了,这次倭国不光是喊喊口号,他们决定从实质上下手。倭国东京大本营经过研究后,决定让特高科继续出动,策反一些支那内部有影响的人物,分裂支那,使他们的抗倭统一战线彻底瓦解。

    这样他们大日本帝国皇军,就可以逐个击破,成功占领华夏了。

    这个时候的特高科是倭国的骄傲,为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满清的遗老遗少,立伪满的皇帝是倭国情报机关的伟大胜利之一;

    北洋政府的遗老们,主要对象是唐绍仪等人,唐绍仪是在答应与倭国合作后,蒋光头怕他被倭国所利用,于公元38年9月30日被国民政府军统局特务暗杀于沪市。

    华北伪政权的王克敏,南省伪维新政权的梁鸿志也是北洋余孽,但他们也就是“小字辈”,影响力称不上大。

    地方实力派:阎锡山,龙云,张发奎,陈济棠等。工作虽做了不少,但最后他们的抗战决心和抗战贡献都很大。

    剩余影响最大的三家,国民政府、延安人民党、内蒙古王小平。

    在人民党人民党方面,那更就不用说了,他们抗倭决心不一般的大。首先那该死的抗倭民族统一战线就是他们提出来的。而且他们的高层决心、意志力都十分的坚决,他们的政治主张与大日本帝国也是对立的,把他们皇军赶出华夏决心无比肯定。

    内蒙古先锋军方面,他们对于大倭国皇军的迫害更是残酷无比。被他们俘虏的士兵,有一个杀一个,上次被俘虏的9万士兵,虽然没有被杀,但是听说现在还在干苦力,还杀了还要难受。

    并且先锋军都是一群疯子,凡是遇到倭国人、投降倭国的华夏人,一个个都消失不见了。他们的高层,尤其是那个王小平,绝对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上次不是就去了吗?结果去的3个人全被打断腿丢了出来,让他们帝国丢尽了脸,所以他们更不可能成功。

    剩余就是国民政府了,经过讨论后,他们不选择蒋光头。因为这个时候他还是华夏名义上最高的领袖,对日战争又对他们十分的有利,使蒋光头的政治地位提高的非常明显。老蒋这个时候是非常高兴的,同时也在时刻的盯着他们皇军,想给咬他们一口。

    最终他们把目标定为了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汪精卫,通过搜集上来的情报判断,他们发现自公元31年5到现场,有大量的日华协议就是他主张签订的。

    并且在公元37年7月7日,华倭全面战争爆发后,于7月29日的最后关头演讲中装出腔调,谈得很豪壮。

    但据他们打入国民政府内部的情报人员探听到一个消息:其实他的内心是很畏怯的,在私下里却暗示抗战必败。

    他说抗战是“跳火坑”,潜台词是“救国已无希望,只好跳火坑”而已,这表明他对华倭战争的华夏不抱有任何希望,与他们大日本帝国进行和谈愿望是非常大的。

    在另一方面,他还是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如果成功的策反他的话,那在影响力方面是非常大的,可以沉重打击支华夏的抗倭战线,诱使华夏军队进行投降。并且他在国民党中,一直被蒋光头压一头,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当倭国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看着封资料后,立刻就把这件的计划上报给了东京大本营,倭国高层马上就同意了这个计划,令他派人立即与汪精卫进行接触,使期迅速屈服于倭国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在倭军卵翼下建立的傀儡政权。

    时间不长,倭国的特务就与汪精卫接触上了,当他得知对方是倭国的人员后,也是大吃一惊,同时在心里也有一些心喜。

    倭方的代表马上表示让其脱离国民政府,重新组建华夏新政府,促进与倭国的和平谈判,共同维护‘大东亚新秩序’。

    当汪精卫得知这个条件后,也是非常的心动,在另一方面也在考虑。他现在还在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面对全国这么高涨的反倭情绪,如果他一旦这么做,与倭国进行接触的话,会不会遇到阻力,他的生命会不会受到威胁。毕竟之前他已经有过一次牢狱之灾了,现在非常的珍惜生命。

    倭国特务看到他犹豫不决时,就说道:“汪先生作为国民政府的高层人员,应该能看清现在的形势。我们大日本帝国在军力、武器、后备的资源上面都要比你们华夏占有绝大的优势,如果你们再打下去的话,下场必定是灭亡,要知道我们大日本皇军是世界上一流的军队,任何与之作对的下场都好不到哪里去的!”

    他顿了顿后继续开口道:“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天皇陛下仁慈,考虑到华夏百姓的情况,同时在为了帮助你们建立一个强盛的国家,才会派我来与汪先生进行接触,希望汪先生能考虑清楚!”

    在他的劝导之下,汪精卫心里十分的矛盾,半天后也说道:“这位先生,能不能给我一些时间,让我考虑一下,毕竟这么大的事情,我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决定!”

    倭国代表马上说道:“那是一定的,我们可以给汪先生时间考虑,但是请您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决定,要不然我们就会另选人了!”

    汪精卫道:“一定,一定!”

    之后,这个倭国特务迅速把这次的接触情况向东京进行了汇报,说可以判断出汪精卫有非常大的投靠可能,现在他还处于矛盾当中,只要继续做工作,相信不久之后,汪精卫会彻底叛变。

    而东京方面也迅速回应,让他寻找汪精卫周边的人,一起给其做工作。

    汪精卫周围最重要的言和人物就是陈璧君和周佛海。

    倭国特务马上就找到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她得知这个情况后,心里非常的意动,并且不满意其夫久居蒋光头之下受蒋的闷气,对汪精卫“反蒋夺权”之欲推波助澜,极力鼓动之,欲另开生面,独立经营,却昧于大义。

    甚至陈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