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英歌传-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思泉看到。咱们这位李国师年轻的时候混迹江湖,因此总有那么几分好为人师的恶趣味。

    李思泉随手指点了王忠嗣两招,还说要说他能练好,可以引他进入岐山派。这事就这样过去了一段时间,等到李思泉再见到王忠嗣时,他果然将这两式剑招练得有模有样。李国师什么身份,肯定不能食言呀,于是王忠嗣就这样加入了岐山派,成为了一名普通弟子。

    在岐山派待了两年后,王忠嗣的习武天赋渐渐展露,随后又跻身真传弟子的行列。学成下山后,李隆基将王忠嗣安排到军中,成为了边军的一名小将。王忠嗣也没有让李隆基失望,履历功勋慢慢爬到了现在的位置。

    这会,在中军大帐之中,王忠嗣正看着地图,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帐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随后有人在帐外求见。王忠嗣放下地图,坐回到椅子上,高声对外面说:“进来吧。”

    李光弼那这一封书信走了进来,这位李光弼也不是别人,正是被李阎浮引入岐山派的大贺咄会。他在岐山派修行了一段时间后,在岐山老祖李淳风的推荐下,加入了大唐军队成为了王忠嗣亲兵统领。

    “大人,这是老祖的传书。”李光弼走到王忠嗣身前,将书信交给了他。

    王忠嗣打开书信,认真地看了起来。信上的内容不多,只有短短几行字。看完后王忠嗣将信放在桌上,再次打开了地图。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一边看一边思考着。李光弼垂手站在帐中,低头不语。

    “老祖在信上说,突厥这次会有很大的变动,要我们提前准备好。”王忠嗣没有抬头继续说道,“光弼,你觉得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一切听从大人决断,末将不敢多言。”李光弼拱手答道。

    王忠嗣摆了摆手,说:“没事,在我军中尽可直言。”

    既然节度使大人都这样说了,李光弼再不说就显得自己矫情了,他抬起头说道:“大人,突厥军队全都是骑兵,机动性很强。以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如果突厥境内真有什么情况,等我们赶过去恐怕早就结束了。”

    “那你意思是?”王忠嗣也抬起头,看着李光弼问道。

    李光弼走到桌前,手指指在地图上的某处说道:“拔营,直奔浑义河而去。那里距离黑沙城有一定的距离,不会让突厥王室感到巨大的威胁。如果情况有变,我们也能第一时间支援盟友。”

    王忠嗣仔细地看着李光弼所说的地方,想了想随后站起身来,在大帐内来回走了几步,转身对李光弼说道:“击鼓,传将。”

    李光弼抱拳领命,转身走出了中军大帐。很快整个营地内就响起了激昂的军鼓声,鼓声在空中四散传播久久不散……

    李阎浮一走,整个大唐使团重新由陈希烈开始主导。我们这位陈大人就是位清闲惯了的人,他这甩手掌柜当得是炉火纯青。这不,又开始让副使颜真卿去安排一切了。

    你别看颜真卿年纪小,但是行事颇有章法,安排的是井井有条。“渠黄部”秋衙卫打着使团的旗帜,持着正使的节仗,敲敲打打又开始上路了。颜真卿还不忘了安排一名士师化妆成突厥人的样子,骑着高头大马走到队伍之中。

    离开了客栈,一行人直奔陵水关而去。陈希烈坐在马车内,懒得抛头露面。宫云野一马当先带着几名手下走在最前面,节仗就由他自己亲手保管。颜真卿骑着马,走在化妆成突厥人的士师旁边,一路上跟他有说有笑,搞得好像这位士师真的是阙特勤一样。

    路边来来往往已经有不少行人了,有两个读书人打扮的路人站在路边看着整个大唐使团从自己面前经过。这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匆匆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对于拦江盟来说,昨天晚上的行动只是一次试探而已。这一路上机会多的是,只要使团没有到达突厥,刺杀阙特勤的时机就还在。梦子沐安排了很多眼线,除了前往突厥的大路,就连白登古道也没有放过。

    但是监视最严密的,还是这条通往突厥的大路。这条路必须从陵水关出关,横穿云中草原直抵突厥境内。大唐几次派遣使臣访问突厥,都是走的这条路。

    陵水关名义上归属河东节度使管理,但是负责日常防卫工作的,其实是河东道的府兵。府兵不属于边军序列,是大唐的地方警卫部队,一般不参与对外作战。因此,河东节度使王忠嗣有什么行动,也不会调动他们参加。

    大唐承平已久,府兵的战斗远远比不上边军,当然也比不上拥有不少修士的“金吾卫”、“羽林卫”、“万骑卫”、“千牛卫”四大禁军。至于丽竞门和秋衙卫这种纯粹由修士组成的暗卫部队,更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颜真卿一行人走了半天,就来到了陵水关关前。宫云野持节上前,喊开了关防。防守的士卒按照常例,验证了一下通关的文书后,就准备让他们通过。这时,一员将领骑着马从陵水关内冲了出来。

    这名将领下马后走到宫云野身边,打量了他两眼,说道:“你们不能通过,原路返回吧!”

    宫云野马上叫嚷了起来:“你们凭什么阻拦我们,我们奉旨出访突厥,你们居然敢抗旨不尊?”

    “奉旨出访?谁知道是真的圣旨,还是假的圣旨?”这名将领的气焰也很嚣张,“本将收到消息,最近有一伙马贼在我大唐境内犯下惊天要案,然后居然还想打着大唐使团的名号逃往突厥。怎么这么巧,你们就撞了上来?”

    宫云野听到他这话,也不啰嗦直接从自己腰上取下一块玉牌,递给这名将领,然后说:“你输入内力或者真气,看看到底本官是不是名正言顺?”

    这位府兵将领接过玉牌,按照宫云野说的输入了真气,玉牌上马上亮起了“秋衙渠黄司辰”六个大字。这六个字十分清晰,就连边上的府兵士卒都看的一清二楚。府兵将领将玉牌还给了宫云野,说道:

    “官符确实是真的!但是你是不是真的,本将怎么知道?”

    宫云野火冒三丈,撸起了袖子,问:“你小子是不行故意找茬?”

    这话一下子让场面紧张了起来,不少府兵都拔出了横刀……

第四章 陵水关内() 
大唐成立一千八百多年,陵水关几经战火屹立在河东之地。唐初时,陵水关曾经被突厥王国攻破,突厥人一把大火将当时的陵水关焚毁了。后来大唐崛起,在陵水关的遗迹上重建了这座更加雄壮的新陵水关。

    自新关重建后,这座陵水关就再也没有被突厥攻破过。虽然把守在这里的只是大唐的二流部队,但是长久以来未曾失守的战绩,让这支府兵充满了傲气。

    跟宫云野对话的这名将领,是这支府兵的副将,名叫张畋。他奉了折冲都尉杜明秋之命,前来阻拦宫云野等人通关。至于原因他不需要知道,在陵水关这片地盘上,杜都尉的命令堪比圣旨。

    拦江盟对大唐朝野的渗透超过了李阎浮的想象,宋璟风姿翩翩的外貌具有极大的亲和力,再加上他对大唐全新的规划蓝图和打破世家壁垒的诱人理想,很是吸引了一批忠实簇拥。

    在大唐军中也是如此,十镇边军在十大节度使的严密掌控下,拦江盟渗透的并不是很成功。但是府兵就不同了,许许多多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中下级将领投入了拦江盟的怀抱,这陵水关尤为严重。

    杜明秋出身寒门,苦于无门学习修炼之法,自己通过野路子搞到一本无名心法,修炼到了通体明心期就再无寸进。但是他却熟读兵书战策,尤其擅长练兵。驻守在陵水关的府兵在他的调教下,隐隐有了几分强兵的气息。

    宋璟当时为了说服杜明秋加入拦江盟,不但传授给他半部《天荒九鼎问心诀》,还将自己珍藏的一本上古兵家布阵图送给了杜明秋。当然,为了留下后手,这半部《天荒九鼎问心诀》仅仅只是修炼心法,没有武艺神通的修习法门,更没有兽化神通的口诀。

    陵水关的府兵除了折冲都尉杜明秋加入了拦江盟,其他人包括副将张畋在内,是不是也加入了拦江盟就无从得知了。但是至少有一点很明确,拦江盟在陵水关拥有莫大的影响了,宫云野他们确实是遇到大麻烦了。

    眼看着宫云野和张畋两人僵持在一处,府兵拔出横刀与秋衙卫对峙在一起。颜真卿拍马走了出来,走到张畋身前缓缓下马,随后开口对张畋说:

    “本官乃是御史台监察御史,身负圣命监察百官,这次更是出访使团的副使。别的不说,本官这一身儒家功法的修为,总没办法作假吧?”

    颜真卿说着说着,放出了一股儒家的“中和精气”,在场的所有人可以感应到其中的浩然和正气,确实是正宗的儒门功法。

    “没错,总不可能会有儒门的学子,成为劫道的马匪吧?”宫云野冷冷一笑开口说道,“咱们大唐多少年了,都没有这样的笑话。别说你自己相不相信,就问问咱们这些府兵的弟兄们,相信吗?”

    张畋被宫云野这话说的完全无法回应,从军之人本来就嘴笨,他只能脸色一黑懒得回应。他身边的府兵们也是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儒门在大唐受人尊敬,颜真卿这儒门的身份确实货真价实半点不虚。

    “怎么样,还要不要验证一下本官的官牌?”颜真卿拱手问道。

    张畋看都不看宫云野,他盯着颜真卿说道:“这位大人,末将也是奉命行事。今天这陵水关必须封关,任何人都不得通行。”

    “那么本官求见你们都尉大人可以吗?”颜真卿和颜悦色地说道,“这将令必是折冲都尉所下吧?既然如此,本官去跟他说叨说叨,指不定他就放行了呢?有道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老话说得在理哦!”

    府兵中一位旅帅走到张畋身边耳语了几句,看得出来这人是张畋的亲信。等这名旅帅说完后,张畋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你们且随我进关。”

    折冲都尉府衙位于陵水关中一处低矮的丘陵之上,既是折冲都尉杜明秋的行在,也是这关防中最坚固的一道堡垒。如果突厥大军打破关墙送入关内,还必须占领这座堡垒才能完全控制关防。

    颜真卿和宫云野在张畋的带领下,向这折冲都尉府走去。使团其他人则被安置在关内的一块空地上,“渠黄部”的士师在外围用马车搭建了一道简陋的防线,将陈希烈和假阙特勤保护在最中心。

    张畋安排了一旅府兵,在“渠黄部”不远处监视。这些府兵一开始还像模像样的摆着阵势,到后来干脆坐到地上休息了。秋衙卫这群士师怎么看都是大唐人,尤其是使团还持有出访的节仗。府兵士卒们都认为迟早会放使团离开的,也就没必要严防死守了。

    走了一会,颜真卿和宫云野很快就进入了折冲都尉府所在的堡垒,在张畋的带领下,沿着楼梯一路往堡垒上走去。张畋在杜明秋的房间门口通禀了一声,就带着颜真卿和宫云野走了进去。

    杜明秋所在的房间不大也不小,屋内极其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石墙上挂着一把马槊,样式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屋内的墙边还摆放着一套明光铠,保养的非常好,识货的人能看得出这套铠甲应该是久经战事的。

    桌子上有一张摊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