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杨文斌的印象,则认为他是比较老实肯干,不适合做内勤工作,但是,干部股的一些业务性较强的工作还是很适合的呢!

    杨文斌觉得,自己就坚持一个原则,任劳任怨,别人不爱干的工作,不想干的工作自己都可以干。只要是干部股职能内的工作,他从来都是义不容辞,从不推三阻四的。

    这天杨文斌、魏干事、贺杰三人正在干部股办公室内忙碌着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报告”的喊声。

    “进来!”魏干事说道。

    木门被推开之后,从外面涌进来了五六个人,带着红色的肩牌。

    为首的是一个大高个儿,他说他们是去年毕业的地方大学生干部,刚刚,从滨城陆军学院受训结束,他们先到师干部科报了到,师干部科的曾干事将他们分到了447团来报到。

    杨文斌看到他们,就想到了去年自己来报道的情形,一晃,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已经过去了。

    同样,魏干事给他们每个人拿出了一张《干部情况登记表》,让他们将自己的个人情况认真地填写完。

    等他们填写完了《干部情况登记表》之后,魏干事将他们的表格收好,一张一张地认真看了起来。

    原来他们都是去年毕业的地方大学生干部,有一名是从省城师范大学毕业的,叫汪广波,另一名是煤都钢铁学院毕业的,叫闻世军,还有两名是省城工业大学毕业的,一名叫何英海,另一名叫周海龙。最后一名是滨城轻工学院毕业的,叫孙得胜。但是他们的专业都是学的理科,不像杨文斌学的文科。

    魏干事根据各营的干部缺额情况,将他们初步分到了,装步一营、二营、三营,每营各分到两名。

    他制定了初步方案之后,拿着阅批件进了主任的办公室,向他请示。

    利用这个间隙,杨文斌和为首的那个大个子干部聊了起来。

    他说,他叫何英海,是省城工业学院毕业的,家住在向东市。

    杨文斌和地方大学生干部有着天然的亲近。

    他兴奋地和何英海提到了自己也是地方大学生,去年在滨城陆军学院集训了半年。

    何英海告诉杨文斌,今年的地方大学生,从总部到军区非常重视,今年都是在滨城陆军学院集训的,没有安排省城后勤干部训练大队。

    训练的内容和去年差不多,主要是管理、战术、射击、政工、地形学、军事高科技、外军研究等科目。

    杨文斌也提到了去年自己集训时的队长、教导员及区队长,还有教员的名字。

    何英海有一些认识,有一些并不认识。

    看来陆军学院对教学力量还是进行了一些调整的,以适应今年比去年毕业入伍的地方大学生数量更多的实际。

    过了一会儿,魏干事从主任办公室出来,说主任同意了他的分配方案,然后,让杨文斌和贺杰分别向一营、三营和二营打电话,通知他们来两名干部带两个战士,到干部股接新学员。

    杨文斌拿起桌子上的办公电话,给一营和二营下了通知。贺杰则到隔壁的组织股办公室,用他们的电话通知了三营。

    此情此景,让杨文斌想起了崔颢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约十分钟,各营来领新学员的干部战士陆续来到了干部股,有的是教导员来的,有的是副营长来的,有的则是连队的指导员来的。

    魏干事向他们交待了每名学员分配的连队,然后就让各营连把新毕业的学员接走了。

    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单位来报假的干部越来越多。

    每天的假条都能积攒一大摞。

    这时,魏干事来告诉杨文斌,每天的请假条不能随来随报了,除特殊的事假外,正常的报假每天上午找团首长报一次,下午送来的请假条,第二天再往上报。这是袁主任的新要求,不要忘记了。

    杨文斌记住了这个规定,将每天两次上报的请假条,改成了一天一次。

    本来,杨文斌打算春节期间自己也休个假的,但是,看到干部股工作这样繁忙,而且,新的干部股长还没到位,一切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也没好意思向魏干事提出这个要求。

    每周周末,杨文斌都给李春华打个电话,和她在电话里说说话,也稍缓解一下工作中的压力和相思之苦。

    李春华告诉他,自己集训回来后,在区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工作,一处主要是负责区直部门及各乡镇主要领导的管理教育及考核等工作。

    现在是年底,工作也是很忙,经常是整天在外跑,考查了解干部,撰写干部考核材料,统计干部测评票等等。

    但是,她也没有放弃考研的想法,说,不管工作多忙,她还是不忘初心,看着外语,补着短板,看来也有些效果。

    杨文斌也把自己考研的情况告诉了她。

    他说,自己感觉考得比预料中的好。但是,现在已经到机关帮助工作了,只能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如果,今年考上了,就去念。如果今年没考上,那么自己明年再考一年。

    反正,人生的目标就在那里,解决了衣食住行,剩下的就是精神追求了。

    春华告诉他,她的父母希望杨文斌在春节后,能抽空到她家看看,也相一相这未来的女婿。

    杨文斌想了想,答应了她的这个要求。

    他想:“自己和春华的事,也不能这样拖下去。既然时机成熟,自己去见一见家长也是理所应当的。”

第一二四章 节前,走访慰问老首长() 
随着春节临近,魏干事开始制定春节慰问老干部计划。

    春节前团常委出面慰问曾在团里担任过团长、政委的老干部,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由于447团是红军团,曾经在团里工作过,从团里走出来的师以上领导职务的非常多。

    按魏干事制订的慰问方案,滨城市方向由团长沈雷去慰问,省城方向由政委牛得草前去慰问,锦市、向东市分别由两位副团长去慰问,煤都市由政治处主任去慰问。

    慰问方案报团首长审批完毕后,魏干事将慰问信和慰问金装在信封内,每个方向一摞儿分好,送给各方向的首长,由他们抽空去各市慰问。

    往各首长处送完了慰问信,还留下了两摞,魏干事告诉杨文斌和贺杰,这俩摞分别是政委和主任去慰问需携带的,暂时先放在干部股的柜里,用时再来取。

    这天上午,杨文斌正在办公室里值班,

    这时电话响了。

    杨文斌抓起电话,说声:“你好,这里是干部股杨文斌”。

    这时,电话里传来了牛政委那沙哑而有磁性的声音:“小魏呢,你叫他接电话。“

    “魏干事去师里整理转业干部档案去了,政委!”杨文斌答道。

    “去省城慰问的东西你能拿出来吗“

    “能,魏干事有过交待。”

    “拿到机关楼前来,跟我走。“牛政委说完,挂断了电话。

    杨文斌赶紧打开柜子,取出了去省城慰问那摞信封和名单,装在一个文件袋里,戴上帽子,下了楼。

    等他到了机关楼前,政委已经坐着吉普幸等在那里了。

    “上车”,政委命令道。

    杨文斌看政委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就打开后车门,上了后排。

    吉普车开出了营区,出了外环,上了高速,飞驰起来,一个多小时后,就进了省城。

    进了省城,路上开始拥堵起来,吉普车像老牛一样在红绿灯间走走停停。

    过了约二十分钟,来到了中山广场附近。

    牛政委似乎对省城慰问的方向很熟。

    他指挥车子在一幢独体院落前停了下来。然后叫杨文斌下了车,跟他一起,去老首长家问问。

    来到了大门口,是一栋铁门。敲门之后,门口儿露出了一个小战士的面孔。

    “我们是来慰问老首长的。”牛政委对小战士说道。

    “哦,是哪个单位的?”

    “是447团的。”牛政委回答道。

    “请稍等一下,我去通报!”小战士飞快的跑开了,去一楼里面通报。

    过了一会儿,他又跑回来了,给杨文斌和牛政委两个人开了铁门。

    两个人跟着小战士进了院子。

    这是一幢二层小别墅,闹中取静的样子,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特别是藤蔓植物,爬满了房屋。

    两个人刚要进门,老首长已经在门前迎接了。

    牛政委向老首长敬了个礼,杨文斌,跟在后面也敬了个礼。

    老首长看着他们两个笑了笑,说道:”小牛啊,听说你当政委啦?现在干的怎么样?“

    边说边把两个人让进了客厅。

    客厅很大,靠窗户摆着一排沙发,靠里面,有两个小沙发。

    老首长,坐在小沙发上,牛政委和杨文斌坐在大沙发上。

    老首长笑吟吟地让通讯员给两个人倒杯水。

    牛政委笑呵呵的,奔向了主题:”老首长,快过节了,我代表团党委向您拜个早年,祝您身体健康,事事顺利!”

    然后,给杨文斌一个眼神,杨文斌马上将给老首长的信交到了政委手上,政委恭恭敬敬地交给老首长手里。

    “呵呵,447团还没忘了我呀!说起来,我当年在447团当团长的时候,还是八十年代。那时候的部队生活,很难,生活很苦啊!现在怎么样?”

    牛政委说道:“现在比以前好多了,都住上了楼房,院内也整修完毕,铺好了供暖管道,用水、用电都很方便,供暖也达标。”

    “那就好,部队交到了你们的手上,你们都得好好干啊!”老首长接着说道。

    牛政委顺势向老首长汇报了一下,去年年初以来的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

    老首长笑吟吟的听着不时的点着头:“嗯,不错不错!”

    然后,老首长话锋一转:“你哥哥现在怎么样啊?我前一段还跟他见面了呢。这次,他能提军长了吧?”

    牛政委笑了笑,“我哥哥的事儿,他也不跟我说呀。”

    老首长,接着笑了笑,说:“你们哥俩都有前途,好好干吧!”

    离开了老首长的家,杨文斌偷偷瞅了一眼慰问名单,哦,原来他是八十年代在团里当过团长的,现在,军区的副司令员,去年初刚刚退休的。

    所以话里话外还带着当初的官威,和大首长的气势。

    这样,小jeep车,在省城的大街小巷之间穿梭着。

    又陆续去慰问了几家,有的首长在团里当过指导员,后来,当过集团军政委的。有的,是在团里当过兵,后来,成了大兵团级正职的。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家了,小吉普车在大街小巷间穿行着。

    杨文斌忽然觉得这里似乎曾经来过:“哦,这不正是自己当初来报到的军区政治部吗?”

    但是小车儿,却没有驶进军区政治部院里面,而是从大门出来的方向向前走,开进了一个小巷。

    这个小巷,很窄,只有两车道。

    吉普车小心的避让着对面来的车辆,而对面的车似乎都是军牌照,而且都是军区机关的军牌号码。

    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栋独体小楼面前。

    杨文斌,跟着牛政委下了车,敲开了院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