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能刚毕业,就得罪他呢?

    很多人,想和他套近乎,还套不上呢。。

    想到这里,杨文斌,心里有点儿气馁。

    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前因后果很明显,部队错发了他的服装,应该顺理成章地找他们调换,可是错发的人又掌握着自己命运的生杀大权,为了不在升迁的路上增加不该有的障碍,只能打掉门牙往肚子里咽,吞下这杯苦酒,自认倒霉了。

    这都是什么事啊?

    晚上,一起在四四八团集训的齐彬,白勇,李卫国三人来看他。

    在448团集训的时候,杨文斌,和齐彬是一个班的,相互之间比较熟。

    而白勇和李卫国则在另一个班,他们两个比较熟悉。

    现在分到了一个团队,是更亲的战友了,大家都很高兴。

    听说,在省城后勤干部训练大队集训的他们,去年十二月份就已经训练结束了。

    齐彬分配到汽车连,白勇分到了坦克二连,李卫国则分到了装甲步兵九连。

    听他们三个人介绍说,447团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红军部队。

    是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驻闽备战、抗洪抢险等各项大型任务的光荣团队。

    部队的作风过硬。就是官兵都比较虎,好战,在解放战争中,具有”三猛“作风,即猛打、猛冲、猛追。现在,这种作风还在官兵中延续着。

    齐彬介绍说,他现在分在了汽车连,连里现在都是一些老驾驶员。

    既好管理也不好管理。

    说他们好管理,是因为他们都是老兵,自觉性都很高,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说他们不好管理,是因为新毕业的排长,如果没有什么能力,在兵中,就不容易树立威信。

    但是齐彬,因为篮球打的好,和连队干部及一些老兵打得火热。同样是因为球打得好,政治处主任,还挺欣赏他经常和他一起打过球儿,两人还在一块儿吃过饭呢!

    他说,这个团队的运动氛围很好,他感觉,好好干下去,很有发展前途。

    白勇介绍说,他分在坦克营。在老兵退伍期间,老兵更少,差不多,每个排也就十来个人。

    留下的老兵,都是技术兵,兵油子。

    自己,是学工科的,现在,对专业也不懂,要想树立威信也不太容易。

    而李卫国的情况和他俩差不多。

    通过他们三个人的介绍,杨文斌对自己将来所从事工作的环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印象。

    他想,即使自己不懂专业,但也要踏踏实实地干下去,赢得战士的尊重,为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第四十四章 排长,就要有排长的样子() 
当天晚上,晚点名之后。连队要求各排自己总结当日工作。

    今天是杨文斌正式任排长的第二天,所谓一个排,加上他自己,也就是六个人,还不到一个班。

    在连队门前,各排带开之后,杨文斌开始了他当排长的第一次讲话。

    “排长同志,全排集合完毕,请指示!班长,某某某。”

    “稍息!”,“是!稍息!”

    杨文斌,还了个军礼,然后,跑步来到队列指挥位置,转过身来,立定站好

    然后说:“讲一下!”战士们“唰”的一声,立正。

    杨文斌又下达了“稍息”的口令,战士们,立刻整齐地伸出了左腿。

    杨文斌,还了个礼,说道:“同志们好!我首先简要介绍一下。

    我叫杨文斌,毕业于滨城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在滨城陆军学院学习了半年,专业是摩托化步兵指挥。

    说实话,在大家面前,我就是一个新兵。但是我有决心,有信心,向大家虚心学习,尽快掌握必要的技能。

    现在,我想向大家说,同志们都是我的老师。

    希望有一天,大家向我看齐,把我们排的工作搞上去,成为连里的先进排。”

    杨文斌顿了一下,大声结束了讲话,“完了!”

    讲完了话,杨文斌又还了个军礼,下达了稍息的口令。

    “嘀嗒嘀嗒嘀嗒,嗒嗒嗒”起床的号声响起!

    杨文斌起床穿衣,扎上武装带跑步来到了连队门前,参加连集合。

    按照条令的规定,连纵队的第一排是连长、政治指导员,第二排是副连长、副指导员,第三排是技术员、司务长。

    第四排开始是一排长,一排的战士。以此类推,然后,是二排,三排。

    杨文斌站在一排长的位置。

    由于今天是杨文斌当排长的第一周,连队没有安排他值班,而是安排另一名排长二排长值班。

    二排长姓高,叫高兴波,长的英俊潇洒。

    而且,是正经的科班出身,南京炮兵学院毕业的大专排长。

    高排长整队,向连长报告之后,将连队带到了营集合场。

    在营集合场,营横队,分别是,营部,榴炮一连,榴炮二连,反坦克导弹连,高射炮兵连。

    二连在营集合场自己连的位置停下来之后,高排长下达了“稍息,立正”的口令,然后,跑步来到营值班员的面前,敬礼报告“营值班员同志:榴炮二连参加早操,应到30人,实到30人,请指示!值班员高兴波”

    而营值班员是名上尉,听说是榴炮一连的连长。他等全营各连报告完毕之后,整队,向营长报告:“营长同志:全营早操集合完毕,应到XX人,实到XX人,值班员,XXX。”然后,按照营长的命令,下达了“按计划组织训练”的命令。

    由于现在是训练预备期,新兵老兵分开训练。

    老兵的训练,只是以连为单位,围绕着团柏油操场跑了两圈之后,带回本连队打扫卫生。

    出完操回来,连队解散之后,杨文斌,在营旁边的柏油路上和战士一起打扫卫生。

    这时,营长从柏油路的另一头走了过来。

    杨文斌站起身来,向营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营长还了礼,然后走到他的身边,微笑着问他,毕业于哪所学校,学什么专业的,等等问题。

    杨文斌,一一据实回答。

    看着营长和蔼可亲的样子,他实在想象不到,营长曾经是荣立过二等功的功臣。

    一来到营里。杨文斌就听战士们说,在全营,大家最服气的就是营长。

    营长,专业素质高,管理能力强,为人还非常好。在执行重大任务中,曾经立过二等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杨文斌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自己也有机会立个二等功、一等功的,让大家羡慕一下。

    连队上午的训练内容,是带到西山训练场,挖掩体。

    在团队开训之后,有一个训练科目演示,炮兵营承担了在严寒天气下构工伪装的科目。

    在冰天雪地里,挖掩体,又不能借助于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可不是一件轻松活。

    通过两天的接触,他感觉我们的战士真是太可爱了。

    这样活泼、懂事的战士交在自己手里,如果再让他们出什么事,可真对不起他们。

    在挖掩体的过程中,所有的战士都表现出了英勇顽强,永挑重担的作风。

    大半袋的冻土,一趟接一趟地扛在肩上,扔出去,循环往复,整整地干了一天,中途除了午饭,没有休息。

    看着战士们干得满头大汗的样子,作为新毕业的排长,杨文斌,没有像高排长那样,进行这里怎样修,怎样演,那里怎样遮蔽等诸如此类的指导。

    他也不会。

    这时,他想起了军队管理课教员说的一句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这个时候,不能光加油鼓劲儿,自己也要赤膊上阵,和战士一样干活。

    在条令条例的,都要求,基层干部要与战士实行“五同”,就是同吃、同住、同操课、同劳动、同娱乐,只有这样,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才能上下一心,打胜仗。

    但是,战士们运土的运土,刨土的刨土,装的装,刨的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任务完成得井井有条。

    尽管是在数九寒冬,但是,干活的官兵们,身上都冒出了热气,汗流浃背。

    杨文斌,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浑身冒汗,散发着热气。

    他的行动,也感染了高排长。

    高排长,也不只在那里指手画脚了,也亲自动镐刨了起来。

    战士们受到干部的鼓舞,都撒着欢干活。进度,比预想的快多了。

    炮兵营所承担的严寒条件下构工伪装的动土量很大,工程量很大。

    而他们挖的工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按照人员车辆全部进入地下的要求,工事,包括堑壕、掩蔽部、装备库房、武器库、军需库、人员宿舍,甚至,厕所、卫生间等等。

    不仅要挖几十米深、几米宽的地下空间,而且,还要在里面安上各类设施。

    并且,还要在顶上撑起来,蒙上篷布,顶上进行伪装。从远处看起来,就像普通的山地的地表一样。

    听说,按照团里的计划,一周之内要完成这项工作。

    越往下挖,工事越向下延伸,土石方的流量就越大,挖掘的难度就更大。

    晚上,回到了连队。大伙儿都累得精疲力竭。恨不得,回到连队就躺在床上休息。

    杨文斌和大家一样,都是累的腰酸背痛的,很久没这样不要命的干活啦!

    这时,通讯员来到了他的宿舍。告诉他说,“领导通知,按照训练预备期的要求,每名干部都要准备四会教学科目,编写好教案,并且,由人员配合,要进行演示。让他也至少选两篇。

    部队的干部,也需要写教案。杨文斌觉得很奇怪。

    好在,他念了八年师范,教案怎么写,早就胸有成竹。

    心想,无非就是科目,时间,教学方法,训练目的,过程,等等而已。

    可是写什么内容呢?杨文斌,拿着新式训练大纲。看到炮兵兵种训练的部分,一头雾水,专业的内容,自己根本就看不懂,更别说教了。

    这时,在共同科目训练部分,他看到了“轻武器使用”的科目。

    他想,反正自己的冲锋枪射击成绩挺好。而且,这个科目不难,“据枪、瞄准、击发”的内容属于共同科目,也相对比较简单,和摩步排长的训练内容,有交叉,他觉得能够胜任。

    然后,他就在宿舍边的桌子上,用稿纸和钢笔写起教案来。

    他努力回忆着,军校教员教授的学习“据枪,瞄准,击发”的过程。

    然后,参照着,写进了自己的教案里面。

    因为,训练预备期的教案,团里作训部门过段时间要检查,所以,第二天上午,上山劳动的过程,杨文斌并没有参加,而是专心的在家写授课教案。

    教案编写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模拟训练。

    因为,每一名干部,都要成为“四会”教练员,要会讲、会教、会做、会做思想工作。

    就像教师,教学生一样,既要教书,还要育人。

    四会教练员,要通过自己的手把手地把战士教会。

    按着团里“四会”教学科目的要求,杨文斌安排自己的排的战士配合自己开展教学。

    先是申领枪支。

    炮兵营所配发的轻武器,是XX…1式自动步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