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八连战士不听劝阻,强行向垃圾池内倒建筑垃圾,并且与五连值班的战士发生了冲突,将其打倒在地。

    值班的战士吃了亏,就回连队叫人。

    五连的一些班长骨干,老兵,听到战士受欺负之后,就自发的来到了垃圾场,将倒完垃圾准备往回走的八连的三名战士拦下,双方发生了口角,并且,和那三名战士发生了冲突。

    而大家,看那三名战士服了软,之后,也就停下了手,回到了连队。

    至于八连的战士向这边冲,被指导员打了回去的事情,他们只是听说,没有亲眼见到。

    当天晚上,军务股和保卫股,就完成了调查,写成了简要的报告,分别报给管理副团长和团参谋长的手中。

    管理副团长,原来是从三营出来的,任过三营的副营长、营长。并且是从三营营长的岗位上提拔到副团职岗位上的。

    他对三营有着天然的感情。同时,他也是三营的承包团首长。

    事情发生之后,八连的连长、指导员,三营的营长、教导员,分别找到了他,希望团首长,为他们做主。不能让被打的同志流血流汗,又流泪。

    现在,看到了军务股、保卫股发来的报告,他很不满意。

    在报告上签道:“要着重调查,在打群架过程中,双方干部是否有渎职的行为。重点调查打群架干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有组织和支持,纵容默许的行为为?

    本周的值班首长,是参谋长。他是从二营的原营长岗位上提拔起来的,对二营也是有着很深的感情。同时,也是二营的承包团首长。

    他看到了军务股和保卫股联合拿出来的报告。

    就签到:”两个连队打群架,似乎都是为了工作。两个连队,两个营队,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而两个连队的直接上级,二营和三营的首长,也拿出了应有的态度。

    二营的营长教导员,买了水果儿和营养品,到卫生队去探望了住院的八连的三名战士,表示了慰问看望。

    三营的营长教导员,也买了水果儿和营养品,到最初被打的垃圾场的哨兵那里进行了慰问。表达了歉意。

    从表面上看,二营和三营两个营之间的态度,还是可取的。

    作为两个最重要的装步营,在战争年代,一直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然也有,两个营之间的竞争,但是,合作是主流。

    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是两个营的营主官,不想看的。

    因为,谁也不想背上破坏团结破坏,破坏部队和谐内部关系的罪名。特别是,打群架,是各级首长最忌讳的事情,哪里发生了打群架事件?哪里的领导,都是要相应的?受到连带的处理。

    可是,目前的调查结果,却不能让团首长满意。

    团长,在阅件上签道:

    “看到军务股和保卫股的调查报告,感到,这里面的调查还不够深入,还不够细致。细节,可以挖掘。对八连指导员在关键时刻能够制止住战士发生更大规模的冲突,一定要给予肯定。那么,五连指导员,在冲突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是支持、组织、支持、纵容、默许了冲突。还是什么情况?在调查报告中,看不到这个内容。

    要进一步,进行调查。将事件的彻底调查,弄清楚,还全团官兵,一个真相。”

第三一八章 介入,没有利益关系的公正调查() 
政委的批示,更绝:

    “鉴于机关在调查此次打群架事件中,存在着办事不力,调查不深入细致的情况。建议此事由一营政治教导员介入调查,协助机关完成此次调查任务,还官兵一个真相。”

    当杨文斌看到了保卫股干事拿着这个文件来找自己,他真是哭笑不得。

    因为调查这件事,本来是机关的职能,现在自己,已经下了一营营主官的命令。自己来协助,算什么事啊。

    这可是把自己放到火上来烤啊!

    于是杨文斌,拿着政委的批件,又去向政委汇报。

    “当当当”,杨文斌,敲响了政委办公室的门,在得到“进来”的允许声音之后,杨文斌进了政委的办公室。

    政委正在办公桌后面,忙着批阅文件,见到杨文斌来了,就站起身来,让座。

    杨文斌。没有坐。他站着问道:“政委,我刚才见到了机关送过来的一个批件,让我参与这次打群架事件的调查。您觉得,这样做合适吗?我可感觉压力很大!毕竟我现在的身份,是营下的教导员,而不在机关工作。”

    政委笑呵呵的解释道:“之所以这样,让你参与这个事情,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是对你工作的认可。你在机关工作这段时间,处理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处理的结果,各级都非常满意,充分证明了你的能力!我和团长都是非常认可的,所以现在遇到了困难,还是要请你出山,协助我们,把这件事情解决好。

    第二个,打群架,这件事情,影响实在是恶劣。既不利于连队之间的团结,也不利于营队之间的团结,更不利于团首长之间的团结。

    现在,五连后面站着的是二营,包营的团首长是参谋长。八连后面站着的是三营,包营的团首长是副团长。

    打架事件,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营队之间的团结,更会影响副团长和参谋长之间的团结。

    副团长,是负责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的部门就是军务股。而参谋长是司令部的首长,也是管着军务股。所以军务部门儿在调查的时候,可能会畏首畏尾,前思后想,调查出来的结果,可能,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第三个,政治处所管辖的保卫股,在调查这件事上,同样负有责任。而且政治处的主任是从装步一营出来的。与装步二营、装步三营,没有直接的关联。

    由政治处来牵头,对此事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你,作为一营教导员。和三营,二营都没有直接的关联,没有利益纽带。你来协助政治处保卫股,把这件事情查清楚,结果会更公正,而且更有说服力。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我才会点你的将,才会让你来参与到这项调查工作中来。”

    杨文斌听了政委的分析,说道:“您说的这三点我就理解了。我保证尽我最大的努力来打群架事件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并且给首长一个交代。”

    “那么,还原事件的真实面目,就是最大的公正。公开透明才能够具有公信力。“得到了政委提点,杨文斌心领神会,他开始介入调查之中。

    杨文斌,首先分别到军务股、保卫股,调阅第一次调查时形成的调查笔录。

    八连的调查,主要是由军务股长,带人完成的。

    调查的人员,包括全连所有在位人员。有九十四人做了笔录。

    而且从笔录来看,相互印证了。没有什么连队内部的材料之间的矛盾的问题。

    直到从对八连指导员的笔录中,杨文斌看到了问题的关健所在:听被打的战士说,围住他们的战士说,是指导员让他们来报仇的,指导员让兵集合的。

    从八连最后被打的三人中间的调查笔录来看,其中有两人证实了指导员说过的情况,并且知道指导员所提供的情况,是从他们嘴里说出去的。

    只有一人说,当时情况混乱,没有听太清楚。

    于是,杨文斌,带着保卫股的朱焕友干事,两个人一起,在八连重新对每个人做了一遍笔录。

    听每个人重新叙述了一遍,打架发生的过程。

    然后,将这些人的第二次做的笔录,与第一次的笔录进行对比,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同?

    根据杨文斌的经验,如果一个人说谎的话,过了几天再问他同一件事情,一般情况下都会前后互相矛盾。

    可是,看八连的笔录,却没有发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特别是,八连指导员,用棍棒阻止了因冲动而要去五连寻仇的战士们。交代得都很一致,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复核完了八连的笔录,杨文斌和朱干事两个人,又复核五连的笔录。

    五连的笔录,一共89个人分别做了笔录。

    从笔录中看,大家对,值班的战士被打的描述,是一致的。

    而对被打的战士回连之后,叫了帮手去围攻八连的三名战士的过程,却说的比较含糊。

    有的说是这名战士直接在楼下喊的。也有的说,是值班班长,吹哨通知的。但是,却没有一个说是连队干部指使的。

    可是,这点事实,却与从八连调查中记录的笔录,却有着明显的出入。

    两人决定,和朱焕友干事连夜去五连,重新调查取证。

    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杨文斌,和朱干事,对上次取证的战士都重新进行了一遍调查,重新做了一遍笔录。

    然后两个人回到,保卫股的办公室,与上次做的笔录,进行对比。

    绝大部分人员的笔录内容与上一次比对内容是一致的。

    都是连队派了战士在垃圾场值班,值班战士受了欺负之后回到了连队,然后听到了,值班班长吹哨下楼集合,然后,冲向了垃圾场,遇到倒完垃圾正要离开的八连的三名战士,然后,双方起了冲突。

    可是值班班长吹哨的细节却前后不一致。

    据值班班长的笔录说,听到了战士受了欺负之后,他一激动,然后,吹哨集合队伍,才去帮助战士打抱不平的。

    至于说谁让他追的哨,他一口咬定是自己主动吹的。

    杨文斌分析这个人应该是重点。另外,通过分析。杨文斌发现这两次做笔录,都是89人,里面都没有炊事班的战士。那么,炊事班的战士没有参与此次活动吗?

    杨文斌觉得奇怪:“按常理讲,炊事班也是要参加连队的集合的,为什么没有呢?”

第三一九章 突破,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 
第二天晚上,杨文斌和朱干事,两个人又来到了装步五连。

    这一次他们重点选了值班班长,以及上一次没有被调查询问到的炊事班战士。

    询问是在连队的会议室进行的。

    杨文斌负责问话,朱干事负责记录。

    杨文斌和朱办事两个人,没有直接给连队主官调查名单,貌似随机的选了好几个人。

    如果直接一上来,就选那几个重点目标的话,容易引起官兵防范。

    所以两个人,先从每个排点了一个人,再进行询问。

    那天值班的班长,是二排六班的班长,叫孙洪明。

    在询问完一排三班的班长之后,就貌似自然抽到了二排六班的班长。

    “报告!”

    “进来”,在得到允许之后,孙洪明,敲了敲门走进来,向两个人敬了礼,根据杨文斌的示意,坐在两个人面前的凳子上。

    杨文斌有意沉默了一会儿,盯着孙洪明的眼睛,足在半分钟。他发现张洪明的眼睛全是血丝,说明没睡好。而且,他躲避着杨文斌的眼神的直视。

    “我是一营政治教导员杨文斌,他是政治处保卫股副营职干事朱焕友。

    根据有关规定,我们依法对你进行询问,希望你能够如实的、实事求是的回答你所知道的问题,并且对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