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战士领着,向当兵的连队走去。“一二一,一二一”,带队小战士下着口令,这队人也随着他的口令,步伐不一地走在军营的柏油路上,显得极其不和谐。

    沿着大路走了几百米,然后向右拐进营区的靠边的一幢连体楼房,走到最里面的楼门前,看到门前一个军官在踢足球,没有对手,只有四五个木椅子间隔着排在那里,他带着球,在椅子间穿梭,玩得不亦乐乎。而楼门前的一块金色的牌匾上,用红色隶书写着“装步一连”的字样。

    这队学生兵来到楼前,没有停留,直接进了门,来到二楼,拐进走廊最里面的房间,门上赫然用小白牌写着“七班”。

    进了房间,发现里面摆着四张铁床,床上铺着床板和床垫。中间靠着窗户放着一张桌子,不大。每个床底都摆着一张床底柜,每张柜有两个小铁门。小柜两边各摆着一个脸盆和一个马扎凳。

    这时,带队进来的战士发话了:“大家进来吧,这是我们的新兵班。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你们的班长,我叫尚常红,同志们叫我尚班长就好了。来,大家把行李暂时先放床上,然后,我们进行当兵后第一个课目。”

    “第一个课目,是什么呢?”学生兵们都很好奇。

    “同志们跟我来。”,尚常红说着,带领大家没楼梯上了三楼,拐进靠边的大屋,上面赫然写着“俱乐部”三个大字。里面的墙上挂着几个英模人物的画像,依次是张思德、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雷锋,还有一个不认识,上面的名字叫苏宁。俱乐部里早就有七八个战士等在那里了。他们手里拿着理发推子和剪刀,笑容可鞠地看着大家。

    “呵呵,原来是理发。”学生兵们都被逗乐了。一个个配合地坐下来。

    小战士们也蛮象样地给大家围上围裙,开始剃头了。

    给杨文斌理发的小战士,大概有二十多岁的样子,着着他的肩头,赫然扛着一条粗杠,两条细杠的肩牌。原来还是个中士班子呢。

    自己可有好久没有理平头了。其实从小,他的头发一直都是自己的父亲给理的。父亲虽然不是理发师,可附近的乡里乡亲的,都爱找他给自己理发。农村人,不需要什么的头型,只要推齐了边,修剪一下头顶,就行了。自从上了大学,自己就留起了长发,看到人家“小虎队”的头型,多帅!可现在,当兵了,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了。

    给自己理发的班长理得很小心,先是推平了两鬓,然后,开始慢慢地修起了头顶。杨文斌知道,理平头其实是最难,又费工夫的。理得不平,出了坎,会难看死了。

    听着班长在身边粗重的喘气声,杨文斌试着开口和他聊了起来:“班长,你家是哪儿的?当几年兵了?”

    “我家是河南的。现在是第四年兵,超期服役。”

    “哦,我家是吉林的。班长,不用那么费劲理,差不多就行了。”杨文斌开着玩笑。

    “那怎么行,当兵的干什么都得高标准。”

    听着他的回答,还蛮认真的。杨文斌收起了话匣子,又挺了挺身子,坐得更正了。“咱不能让战士说咱没标准。坐得有坐相,站得有站相”,他想着,默默地接受着班长的高标准服务。

    大约过了四十来分钟,班长终于理完了,解下了围裙,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可以了”,他说。

    看到大家都陆续理完了,杨文斌向班长道了谢,起身回到了七班的宿舍,开始整理自己的被褥。

    在大学宿舍,自己的被子叠得是最利整的。可弄了半天,还是不满意,出来瞅瞅隔壁战士的被子,一个个棱角分明,简直是艺术品。再看看自己叠的,就是一个大面包。

    正忙活着,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尖利的哨音在走廊里响起,然后响起一声清脆的声音“小值日打饭!”。

    然后听到外面响起“噔噔噔”的脚步声,从三楼、二楼向一楼飘去。

    透过窗户的玻璃,看到十来个战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左边的二层楼走去。

    又过了五分钟,又一声尖锐的哨音响起后,“开饭!”。接着,更多的“噔噔”声在外面响起。

    这里,尚班长冲我们大家说,“走,咱们去开饭。”

    杨文斌等八个人跟着尚班长下了楼,在门前最左侧排成一路。

    随后,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下着口令,带领队伍向左侧的二层楼走去。楼门前,赫然挂着“装步一连食堂”的牌子。

    随着“立定”的口令,队伍在食堂着停了下来。带队的干部走到队伍前的台阶上,伸出两手,嘴里用不地道的普通话喊道“团结,一起来”。

    随着他摆动的双手,“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利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的光芒”下面的战士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并且随着指挥干部的手在空中划了一个美丽的弧线,戛然而止。

    然后,站在右侧排头的战士下了口令,“跑步走”,带着那路队伍跑上了二楼。然后,站在排头的尚班子也下了口令,带领我们上了二楼。

    二楼是食堂,里面摆着十几张长条桌子,桌子四面是和桌子一体的长条凳,每张桌面上摆着六盘菜,靠近桌沿放着十张碗筷。

    先上来的战士并没有坐下,而是整齐地转站在桌前。看到人都上来了,那个干部又下了口令,“坐下,开饭!”

    人员“唰”地一下坐了下去,开始动筷吃饭了。

    杨文斌他们这群学生兵也学着战士的样子,开始吃了起来。

    食堂的伙食不错,有炒鸡蛋、土豆片、黄豆芽、炒甘蓝、拌黄瓜,竟然还有黑黑的大虫子,对了,在学校边上的小街上见过,好象叫蚕蛹。这个东西同学说可好吃了,可是杨文斌一直没敢尝试。毕竟,是虫子,看着都反胃,还哪敢吃。

    大家都已经开吃了,只听见碗筷磕碰和嘴动的声音,没有人说话。

    忽然,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今天的饭堂小广播由八班李乐播出。今天的内容是是如何防止训练伤,我谈以下三点体会。一是在训练前要预先热好身,让身体充分活动开。二是组训者要科学组训,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完了。”

    听着小战士认真地在那儿演讲,杨文斌心想,他还说得挺有模有样,看来部队真是锻炼人啊!

    看到其他人都用筷子夹着茧蛹吃得很香,杨文斌也夹了一个,犹豫了一下,放进嘴里,咬破外壳,感觉里面的白肉面面的,还没有什么味道。他细细地着,忽然感到有个小东西咯牙,忙吐出来,用手拿着一看,恶心死了,里面怎么会有一个黑色的小潮虫呢,而且也被煮死了。他用眼瞟了一下四周,大家正吃得起劲,为了不影响别人的食欲,他忍住要说话的冲动,将小潮虫混在吐出的茧蛹皮里,继续吃饭。

    多少年之后,杨文斌想到自己第一次吃茧蛹的这个经历都不自觉地笑出声来。后来他才知道,那个黑色的硬物,原来不是潮虫,而是茧肾的内脏。由于在蚕结茧时,已将体内的粪便排净,才化蛹,所以,它的内脏和其他白色的部分一样,主要成份为蛋白质,整体都可食用,可油榨、红烧,清蒸,是高营养的美味佳肴。谁知,第一次吃它的自己,竟然把它当潮虫给扔了。

第三章 从军,从校园到军营的艰难抉择() 
大学毕业来部队当兵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的。当杨文斌打电话告诉阿妈说自己报了名去军队工作时,电话那头的阿妈沉默了几秒钟之后才说“爸妈尊重你自己的选择,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好好干!”

    耳边又想起了那首童谣“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要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当兵是每个男孩的梦想。曾经,初二时的自己,看到同学戴着当兵的亲戚探亲时带回的大檐帽时,那个羡慕劲啊,和其他男同学一样,抢着戴到自己的头上,美美的照了张相,留作纪念。

    其实自己的身边并不乏军人。比如,自己的三大爷就是其中之一。三大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听他讲,当初自己当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吃顿饱饭。当时,正在街边要饭的自己听经过的队伍说,当兵可以吃饱饭,就兴高采烈地跟着队伍当兵去了。谁知,这先经过家乡的是***的队伍。在彰武的战斗中,他所在部队被解放军包围,机关枪都架到了房顶上,仗整整打了一宿。天亮后,剩余的人被解放军俘虏了。因为家里穷,贫农的原因,他没被遣散,而是加入了林彪帐下的第四野战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东北一起打到广西的镇南关。不久,又首批入朝,参加了一至五次战役,九死一生。58年从朝鲜回国后,他也复员了,回到农村,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小的时候,看到三大爷戴大檐帽的照片,自己还以为是***呢!

    可是,由于是家中独子,加之身体瘦弱,自己与当兵无缘,也从未想过会成为一名军人。初中毕业后,杨文斌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省师范学校,梦想将来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由于成绩优异,他又被保送到省师范大学进行深造,成为一名大学生,更与当兵失之交臂。

    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此生竟然有当兵的机会向他走来。

    那是大学四年级那年的春天,大概五月份。当大多数同学都在为毕业后的分配去向而揪心的时候,杨文斌也在为前途而发愁。

    因为,八年的师范生活已让他耗尽了家里的钱财。虽然师范生的伙食补贴和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可以填饱他的肚子,可是学杂费还得交啊。身为农民的父母省吃俭用地为他提供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已是债台高筑。可不想回到乡下的中学去教书。而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托人找工作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尽管国家包分配,想要留在县城,是难度很大的。不找人,不花钱,能做到吗?他决心,一定不能让父母再为自己操心了,自己要为父母分忧。

    这时,机遇来了。

    那天,辅导员通知学生,今年部队来学校招收干部,想报名的上午9点到校部312房间去开会。

    正在为前途发愁的杨文斌,病急乱投医,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按照时间要求去开了会。他进屋的时候,房间里有位少校,带着一位中尉坐在桌子前。里面已经挤满了抱着各种心态来报名的男学生。

    那个少校感觉时间差不多了,看了看手表,开始了开场白:“我们是陆军第XX集团军干部处的,欢迎大家报名参军。从地方大学生毕业生中招收干部入伍,是中央军委做出的重大决策,对改善军官来源,提高军官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打赢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提高国防能力,部队急需你们这样的人才充实到部队一线。希望你们携笔从戎,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我代表XX集团军欢迎你们”,顿了顿,他接着说,“下面,请你们的师哥,你们大学上届毕业生给你们介绍下情况!”

    接着,那个中尉上场了。“各位师弟,大家好!我是咱们大学中文系九X届毕业生孙亮!下面,我结合我自己的实际,给大家介绍一下部队的情况。”然后,他简单介绍了一下当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