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她的解说,指挥组用电台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右侧,一阵马达轰鸣声响起,担任主攻的447团与配属的装甲团组成的主攻分队,从薛山隘口出发,兵分三路,99式坦克、89式装甲运兵车,组成步坦混成编队,全速向前沿阵地挺进。

    左侧,担任助攻的446团与配属的装甲团组成的助攻分队,从两公里外的无名山口,分成两路,从左侧向敌前沿阵地猛扑。

    奔驰的坦克、装甲车,拖起了一道道狼烟,场面很是壮观。

    观礼台上的将军们,纷纷拿起身边的望远镜,观察起战场的进攻场面。

    待他们快冲到蓝军的阵地前沿时候,蓝军的几个火力点按依计划复活了,喷出了火力,阻住了进攻部队的前进方向。

    装甲车上人员迅速下车疏散隐蔽,坦克车紧密配合,前出到阵地前沿,用105毫米的坦克火炮吐出火舌,对敌复活的敌火力点进行了猛烈轰击。

    之后,装甲步兵前三角、后三角、梯形等各种战斗队形,依托地形,沿着工兵开辟的通路,向敌前沿阵地发起了猛烈冲击。

    这里,敌军环形防御阵地,山背后埋伏的坦克,向进攻部队猛烈开炮,进行反冲击。

    红军的红箭73、红箭8反坦克导弹适时出现,准确地击中了敌军的坦克目标。

    正在冲击的装甲步兵,也依托地形,用四零火箭筒,120反坦克火炮,向敌装甲目标,发射了炮弹。

    战场态势正向有利于红军的方向发展的时候,突然,蓝军的一个掩蔽火力点又突然出现,用猛烈的火力阻住了装甲步兵的进攻去路。

    而因为距离太近,反坦克导弹不适合发射。

    这时,从一个步兵掩体后面跃出一名肩扛120反坦克火箭筒的射手,他在副射手的协助下,迅速装弹,瞄准,发射,一道火光飞向敌火力点,咣的一声爆炸后,火力点被清除了。

    杨文斌知道,这个火力点是预设的,按照方案,应该是由反坦克导弹清除的。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在反坦克导弹上场时,这个火力点却没有发射。

    等装甲步兵前出了,挡住了反坦克导弹的射界后,火力点才又复活

    过了十分钟,主攻、助攻分队,消灭了残存的敌军,已经冲上了半山腰,和敌军进行了猛烈的攻防。

    这时机降分队,出动了。两架运输直升机,从侧后运。

    这个火力点被120反坦克射手摧毁,纯是一个现场反应,是进攻指挥员的临机处置。

    可是,正因为有这个火力点的复活和120反坦克射手的出色表现,却把这个进攻受阻,清除的场景演活了。

    杨文斌不由得佩服那个指挥员,和那个120反坦克射手来,这是长期训练而养成的军事素质,看来,447团的训练,真的是达到了一定的层次,藏龙卧虎啊。

    解说员高亢的声音再次响起“请首长们向左前方看去,我机降分队在武装运输机的运送下,正直插敌侧后,实施机降。”

    话音刚落,直升机马达的轰鸣声在山后响起,运输直升机载着特战队员,向敌后方翼侧飞去。

    机降分队人员落地后,交相掩护,冲向敌人的指挥所。

    战场的态势向有利于红军的方向发展,蓝军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部分火力点则继续顽抗。,

    “各位首长,请向前方看去,心战分队正在开展心理进攻,救护分队正在进行抢救和后送公务员,装备抢修分队正在进行战场抢修和后送抢修。”女解说员接着进行解说。

    山腰上,心理战分队,乘坐着装甲车冲向前沿,运用热气球,航模标语,以及传统的喊话器,对敌军进行着劝降,不久,敌军最后的堡垒里面飘起了白旗。

    山脚下,战场救护分队,正用担架,将受伤的伤员,抬上了装甲救护车,进行紧急的包扎及后送。

    装备保障分队,正动用大型吊车,对受损的坦克装甲车进行紧急修理,拖运后送。

    攻击分队,正继续向前推进,巩固并扩大战果。

    此时,军区司令员向军长招了招手,军长走上前去,附耳倾听,点了点头,直接走到师参谋长面前,低声说了几句话。

    师参谋长点了点头,下达了“部队停止行动,所有人员下车,观礼台前集合,接受总部首长检阅的”的命令。

    接到命令后,官兵们从漫山遍野的坦克、装甲车、及特种工程车辆中钻出来,穿戴整齐后,跑步奔向观礼台前。

    大约二十分钟演习现场的官兵收拢完毕,师长和参谋长提前下了山包,在观礼台下的开阔地面指挥官兵按照师直、446团、447团、装甲团、炮兵团、高炮团的序列,列队完毕,等候检阅。

    军区司令员陪同总部首长缓缓下了山,来到了官兵面前。

    演习地域的开阔地上,列队着四五千的参演官兵,都是戴着着坦克帽、头盔的战斗着装。

    师长提高声音,下达着命令:“全体都有了,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

    然后,转过身来,向着在场的最高首长,军区司令员敬礼,报告说:“司令员同志,步兵第二一六师三军联合战术兵团对筑垒阵地防御之敌进攻战斗科目实施完毕,请指示。师长常石。”

    “稍息!”司令员正达了命令。

    “是!稍息!”师长命令道,然后,跑到了队伍的排头位置,在那里,政委,副师长等师常委已经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讲一下!稍息!”军区司令员下达了口令后,说道:

    “同志们,刚才,观摩了三军联合战术兵团对筑垒阵地防御之敌进攻战斗的科目,我感到,科目的演示非常成功!在此,我代表军区首长对演习的成功实施表示热烈的祝贺!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现实需要我们迫切提高三军联合作战训练,但是,客观的说,我们三军联合训练组织得不够,也没有什么经验。这次,以二一六师为主进行的有陆海空三军参与的联合战术兵团对筑垒之敌进攻战斗的科目的实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我看,这次尝试很成功,达到了预料的效果。

    希望继续你们按照军委新的军事战略方针,大力开展科技练兵,切实履行打赢使命,在维护祖国统一的军事斗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谢谢大家!”

    司令员的讲话,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这掌声,经过山谷的回荡,地动山摇。

第二一六章 返营,摩托化行军的带车干部() 
三军联合战术演习取得了成功,受到了军区首长的高度肯定。

    但是,导调组的同志清楚,这次所谓的三军联合军演,却更像是海军、空军配属陆军开展的进攻行动。

    什么时节使用,怎么使用,一切服从于陆军的需要,海军空军并未从始至终地在演习各个环节被使用并发挥效能。

    因此,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次有海军空军配合参与的以陆军为主实施的合同战术演习。

    最后一次联演结束之后,演习接近尾声了。

    师司令部制定了详细的返营计划,所有参演部队,在二至五天之内,以摩托化,铁路运输两种方式,集中返回营区。

    等待返营的部队,则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演习工作总结,或者保养装备车辆。

    师首长机关及直属分队的返营日期,定在第二天的第一批。

    根据机动工作的一般要求,履带装甲车辆,以及大多数的参演人员,要采用铁路运输的方式。

    因为,如果履带装备,需要开回营区的话,会消耗大量的油料,以及摩托小时,得不偿失。

    而轮式车辆装备,以及炊事车辆,则需要采用摩托化运输的方式,走公路返回营区。

    师首长机关的摩托化行军编队,是由二十多台运输车组成的。

    前几台是首长乘坐的指挥车,猛士、勇士,或者是猎豹车。接下来,是通信营的通信接力车,车顶上是长长的天线,俗称“大辫子车”。再排下来,就是连队运输物资的运输车,后面,挂着本连及机关的炊事车。最后压轴的,是一台猎豹指挥车。

    按照,师司令部的摩托化行军计划,杨文斌,乘坐第二台运输车,后面拉的是师机关食堂的炊事车。

    按照编队计划,每辆车编一名司机、一名带车干部。

    司机的主要任务,就是安心开好车,驾驶好车辆,保证车辆的安全。

    带车干部,主要是坐在副驾驶上,手握手持机,接收上级的命令,提醒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克服道上枯燥单调,对战士造成的消极影响,避免疲劳驾驶。

    每台车配备了一部手持机,放在带车干部的手中。便于,车队前后联系,保持通讯的畅通。

    按照师司令部的行军计划,第二天早晨七点半,摩托化行军的编队已经集合完毕。

    在登车之前,首先有师副参谋长。命令所有司机和带车干部,列队集合,然后,他对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交待。

    “同志们!在返营出发之前,我提几点要求?

    一是所有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无论我们登车,还是停车,还是中间的小休息,所有司机和乘务人员,要求停的时候特别要停住呢,需要走的时候必须开走,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调整车的顺序。

    二是要安全驾驶,控制速度。沿野战道路行进的时候,车速,不允许超过六十公里。在高速公路行驶的时候,不允许,超过120公里。

    三是明确责任,互相监督。带车干部,对车辆的安全运行负领导责任。必须,时刻提醒司机,控制速度,安全驾驶,防止疲劳驾驶。司机对行驶中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遵守交通法规,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盲目驾驶,野蛮驾驶。

    另外,在行驶的过程中,通信联络,由带车干部负责,工作频率,定在信道一,紧急情况调到信道二。

    以上要求,大家是否清楚?”

    “清楚”,队列中,带车干部和司机整齐地喊道。

    “好,登车!”副参谋长斩钉截铁地命令道。

    司机和带车干部,按照计划中规定的顺序,打开车门,登上了自己的车。

    这些,副参谋长,通过工作频率,下达了开进命令。

    “滨城,我是营城。301,按车辆编队顺序依次回答。”

    “01收到,02收到,03收到,……20收到。”各车回应在着。

    “各车注意,按照编队顺序出发。”副参谋长下达了开进的命令。

    从滨城战术训练基地,回到营城营区,最近的距离,大概是二百多公里。直接走高速的,大约三个小时,也就到了。

    但是,在制定出行计划的候,为了,减少对地方车辆的影响。制定的路线,不是最近的路线,而是离开野营区,经过市区,先向向东方向,然后再调整一下,转而向西,回到营城,大约四百公里。按照计划的话,八点准时出发,大约,十二点多时,能够返回营区。

    由于运输车队,里面都装满了连队的帐篷,以及后勤物资,都是满载。所以车的速度,不能太快。

    杨文斌,坐在副驾驶的座位,按照要求系了安全带。

    司机,一名二十多岁的小战士,汽车营的,配属师机关,运输参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