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京城的三个空军机场中,沙河机场隐蔽性比较好,基本与外界隔绝,且机场内地面宽阔,设施齐全。

    建国三十五周年大阅兵时,沙河机场就被开辟为“阅兵训练基地”。

    此次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的万余人的“徒步方队”,也是在此机场进行训练。

    此次受阅的“徒步方队”刚开始时,先从各个作战部队优中选优,选出了约两万人进行训练,然后再逐步淘汰,最后剩下万余人为正式人选。

    选拔出来的官兵均来自有光荣传统和辉煌战绩的荣誉部队──从井冈山、平江起义等打杀出来的老英雄团队,参加过辽沈、平津、淮海等著名三大战役的英雄集体。

    初选工作结束后,万余“徒步方队”官兵进行了艰苦严格的训练,不论风吹日晒、大雨倾盆,每天都在户外进行程序化的训练,受阅官兵大都已掉了第三层皮。

    回到训练基地之后,官兵们想做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洗个澡。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事,就是赶紧到电视机前,回放一次阅兵,从电视上看一遍国庆大阅兵,看看自己在大阅兵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下次大阅兵积累经验。

    从回放的,录像中,杨文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在阅兵式中表现完美,声调高昂,精神饱满,表情庄重。

    在分列式中,自己所在的军队院校方队,步伐整齐,频率适中,气势雄浑。

    与三军仪仗队的气势,首尾相连,连绵不绝。

    看完电视,基地调来了野战淋浴车,组织官兵们洗了个热水澡。

    洗完澡,杨文斌拿起电话,给李春华打了个电话。

    由于在训练基地,这里实行封闭性训练,官兵们与家属、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外界的电话无法打进来,只能是官兵们在休息时主动与外界联系。

    接到了杨文斌的电话,李春华,感觉很是兴奋,她嗔怪着:“这段时间你去哪儿了?我往你研究生宿舍打电话,人家说你执行特殊任务去了,具体联系电话也找不到,你失联了。可把我急坏了。”

    杨文斌抱歉的说:“我前段时间,执行特殊任务,和外界失去了联系,由于任务的性质,没能给你打电话。

    对了,你看今年的国庆大阅兵了么?”

    杨文斌急切地问李春华。

    “当然看了。由于你在部队,我现在对于你们部队的一切消息、一切信息都感兴趣!特别是,国庆大阅兵这么重大的活动我怎么能不看呢?我还看的是现场直播呢。”

    “是吗?那太好了,那你看到我了吗?”杨文斌接着追问。

    “别开玩笑了,怎么可能看到你?你不是在读研究生,去执行特殊任务去了吗?

    而且现场直播,每个人那么远,只能看到远处的队伍,整齐的队列。

    除非是有特写镜头!怎么?你去参加国庆阅兵了吗?”

    春华这才反应过来,好奇的问道。

    “当然了!我有幸被选中了参加国庆阅兵,刚开始是替补队员,后来由于我的努力,变成了正式的队员。就在第二个方队,军队院校学院的方队里,第五排右首第一个就是我啊!”

    “是嘛?怪不得我看着第二个梯队过来的时候,我感觉有熟悉的面孔呢?对了,好像那里还有特写,不过我没注意看。明天我再找录像看看,这个节目我再看一遍,我看看能找到你的脸部不?”

    “当然能看到。我刚才又看了一遍国庆阅兵节目的录像,在第二个方队经过的时候,恰好真的有一个特写镜头,真能看到我的身影。”

    “是嘛,我老为你骄傲了啊,你太厉害了!”春华听了很兴奋,在那里直接了当地夸赞道。

    这么一夸,杨文斌反倒不好意思了。

    从第二天开始,徒步方队,进入了总结阶段。

    首先,由个人进行总结。每名队员,都将参加集训这段时间的经历,作为了一种财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再从事这类大型活动打好基础。

    每个人的个人总结,都要求形成书面文字。

    个人总结之后,每个方队进行总结,由方队长,对本方队从集训开始到阅兵结束,所取得的经验、教训等进行梳理和总结,作为进行下次阅兵的重要参考资料。

    方队总结结束之后,进行了整个徒步方队的总结。

    徒步方队的指挥长,站在所有徒步方队的角度,对每个方队的表现进行了总结讲评,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下步改进的方向。当然,如果还有机会再参加下次大阅兵的话。

    然后是评功评奖。

    由于,方队都是从各单位抽调的人员,所以,评论评奖的权限都在原单位。但是,各方队以总部的名义,对表现突出的官兵,建议原单位评功评奖,鉴于杨文斌的卓越表现,集训队建议,军事科学研究院给予杨文斌,记三等功。

    参加国庆五十周年首都阅兵的地面受阅部队,从十月五日起开始以铁路输送、摩托化机动等方式,从京城郊区两个机场分批撤离,所有受阅部队于十月十日回撤完毕。

    国庆空中受阅的陆海空三军航空兵十个空中梯队,已于十月三日开始回撤,以空中机动方式返回各自部队所在的机场。

    十月十一日上午八点十分,阅兵指挥部的一百多名官兵齐聚在国旗下,总指挥宣布,阅兵训练基地关闭。

    位于郊区的同州训练基地,11日正式关闭,标志着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国庆阅兵工作已经圆满结束。

    从12日开始,阅兵训练基地关开始整体拆除,恢复机场原貌。

第一六九课 恶补,魔鬼一样的晋级训练() 
杨文斌是乘坐军事科学研究院的依维柯小面包车回来的,同车的还有另外几个部门的三名战友,他们尽管同属于一个方队,但是,平时并没有什么交集。

    而军事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院,参加国庆大阅兵的却只有杨文斌一人。

    他回来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研究生院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院长和政委组织所有在家的人员夹道欢迎。

    研究生院楼门口横挂着“热烈欢迎战友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式归来”的红色条幅。

    杨文斌接过女学员递过来的鲜花,激动得差点讲不出话来,就向参加欢仪式的首长和战友,敬上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然后,所有参加迎接的人员和杨文斌一起合了影。

    杨文斌的导师,于芳芳也来了,参加了欢迎仪式。

    杨文斌迎上前去,与导师来了个热烈的拥抱,导师也热烈地回应,欣赏着他这位给单位争了光的弟子。

    欢迎仪式结束之后,一切恢复了寂静。

    杨文斌回到了久别的宿舍,褚卫疆在等着他。

    看他回来,同样,两个人来了个热烈的拥护和庄重的敬礼。

    接下来的日子,杨文斌就得勤奋一阵了。

    学院并不会因为杨文斌去参加阅兵训练而停止授课。

    而杨文斌落下的各科,尤其是英语,必须得利用这段时间,补一补了。

    研究生一年级的公共课目,主要是英语和政治。

    政治的具体科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杨文斌学起来没有任何困难。学文科的,对政治理论从来都是敏感。

    专业课,则需要完成导师留的若干阅读书目。

    如,中国史学史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外国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等等。

    英语课,则更需要抽出专门的时间来攻关。

    研究生阶段,英语要求必须过六级。

    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难度已经大致和六级相当。

    唯一的区别,就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不需考听力。而大学英语,则必须过听力这个大关。

    而这个听力,则是杨文斌必须啃下的一块骨头。

    为此,杨文斌特意去报了一个听力培训班。

    培训的教师是京城外国语大学的教授,姓王,是名女教师。

    ”欢迎大家来参加听力培训。

    在授课之前,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个听不懂英语的原因。

    有的同学老是问我,老师,为什么英语,我那么努力听,却听不懂呢。

    我学得,英语听力不仅仅是“听力”,而是一种语言从语音、词汇、习语到文化、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全面表现。

    真正听不动英语的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是语音原因。听力主要依靠声音去确定词的意思。因此,元音的长短,辅音的清浊都对听力内容的判断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某些英语单词的弱读。如介词of,它的音标是'噢芙',但它通常被弱化成'呃芙',有时甚至被弱化成'v'或'f'。

    二是某些英语单词的连读。如听到一个生词时,其发音好像是notatal,不像是外国人名地名,辞典也查不到,这时就应该想到,它很可能是两个或多个单词的连读,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最后猜出它是notatall。

    三是某些单音节的英语单词。多音节的单词,如fn,minister,immigration等,由于音节多,很容易听出来,比较麻烦的是那些单音节单词,如did,was,him等,只有一个音节,发音时间短促,很容易被忽略。

    另外,我们在听生活英语时,还经常会遇到一些英语方言。比如英国音、美国音、澳大利亚英语、美国黑人英语、印度英语等。这些不同民族的不同发音方式对我们的听力理解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障碍。

    第二,是词汇原因。

    这里说的词汇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除了平时根本没有遇见过的词外,还包括习语(idiom)、口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短语(phrase)、俚语(slang)等方面。这几个方面的词汇,常常是单词都认识,但是意思不了解。

    例如,Igotakickoutofwatgthosekidsperfor(我非常欣赏孩子们的表演。)其中togetakickoutofsomething是非常地道的英语习语,多用于口语,意思是“欣赏…”或“从…中得到极大愉快”。

    而如果不理解这一习语,按照字面意思,很多人可能会理解成“被踢出去”,这样就会不知道讲话者的意思。这里的kick与“踢”这一动作本身毫无关系。

    第三,是文化原因。

    听不懂英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大家所抱怨的字字句句都懂,但是仍然搞不懂说话者意图的问题就属于此类。它的涉及面很广,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方面的知识可通过大量了解英美文化来得到增强。

    例如,“Youchi!”hecriedlookingatTomwithpt。(“你这胆小鬼!”他轻蔑地看着汤姆说道。)这里,Youchi!并不是“你这只鸡”的意思。

    这是非常口语化,而且十分生动形象的说法,如果不了解英美的文化背景,就不会理解chi指“懦夫”或“胆小鬼”,对整个句子就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

    第四,是记忆原因。

    很多学习英语的同学讲,“考听力时我都听懂了,可等到作选择的时候,却好像有一半都记不清了。”原因是我们在听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