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间里陈设比较简单,靠阳面是一个大窗,窗户下面,有一张大桌子。

    桌子很大,大概有一米乘两米见方的样子。

    在门的两侧,分别有一个洗漱架,上面可以摆放脸盆、香皂、手巾等等。

    脸盆架和床之间,放着一排大书架。从地面到书架的顶部,约有两米高。

    书架的右边,则是一个铁皮柜,柜里面左侧有两个格可以放一些杂物,右侧上面有衣架杆,可以挂一些自己的衣物。

    房间设计的还是挺人性化的。因为是军事院校,看来,冬装等等不用的服装,还可以统一放在储藏室里。到用的时候再去取。

    在领钥匙的时候,同时领到了一张I卡,这是一张就餐卡,里面,每月学校打里面一定数量的助学金。用它可以到学校里的,任意一家食堂就餐。

    同时领到的,还有一张作息时间表。

    作息时间表,与部队的操课时间大致相同。只不过晚上的时间相对宽松一些,晚饭后,是自习时间。不需要强迫性的看新闻、读报。

    附带的,还有一张课程表。

    课程表上面,安排了一周的授课时间。

    按照课程表的安排就是,英语政治等共同科目的学习,需要去专修楼上课。上面标注着,英语课、政治课的上课教室,就在专修楼的205房间。

    军事历史专业,上军事基础课的教室,在专修楼的304房间。

    而历史专业的学生上军事历史专业的课程,需要在历史教研部上课。

    因为,军事科学研究院,作为研究机构。它不像一些大学,既有大中专本科学历的,还有,研究生学历的。

    而军事科学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研究生,招生数量比较少,所以用于学生使用的教室也就少了。

    杨文斌正在那里认真的看着,教学相关事项,门口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他打开门,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拎着行李。

    那个小伙儿,看屋里有人,就说到:“你好,我是来报到的,咱俩一个宿舍。”

    “欢迎”,杨文斌热情的伸出了手,握住她的手,把他拉进了宿舍。

    “褚卫疆,是不是?”杨文斌说道。

    “是啊是啊,名单上都写着呢,你是杨文斌对不对?”两个人热情的握了握手,互相打量着。

    因为,三年的同志加兄弟的生活,就要从此开始了。

    两个人,合力将宿舍重新打扫了一遍,拖了地,擦了灰。

    今年新入学的学员,基本上都分到了五楼,都是新生。整个一天,楼道里都是嘈杂的声音,这儿一伙儿,那一拨的。

    第二天,研究生院举行了,小型的开学仪式,就在研究生院的小报告厅举行。

    学院的副院长李振东将军,研究生部的张主任和副主任,参加了开学仪式。

    “同志们,我们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开学仪式。

    首先让我在这里代表院党委,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大家都是,全军各军兵种和部队的精英,你们来到我们学院,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相信,在三年的时间里,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你们一定会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祖国为你们骄傲,军队为你们自豪。

    你们肩上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希望,你们能够发扬发扬我军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优良传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我国军事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你们自己的贡献。”

    主持会议的研究生部副主任,率先讲话,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第一节,举行完开学仪式后,研究生们,按照自己的专业,按照各自的课程表,开始了上午的第一节课。

    杨文斌和褚卫江,来到了历史教研部军事历史教研部的一小教室里。

    根据课程表,今天的授课内容,是浅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授课的老师,是两个人的导师。

    两个人提前了十分钟,来到了来到了教室。

    当时会是谁呢?

    还有两分钟上课的时候,外面响起了,“咔咔咔”,高跟鞋踩地的声音,“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一名女中校军官,走了进来。

    她径直进了小教室,来到了讲台前。

    杨文斌,和褚卫疆,两个人,惊呆了!这么年轻的,女军官,就是两人的导师吗?

    而且,这名导师,在复试的时候,杨文斌见过。

    这不就是,在复试的时候,三个考官之一的那名女子吗?

    她长的白白净净的,浓眉大眼,瓜子脸。

    而且,但是,配上一身,中校军装,她的气质,气度,那就截然不同了。

    她将讲义放在桌子上,然后,看了看杨文斌,褚卫疆,说道:

    “这是这周第一次上课,我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于芳芳。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我的专业是中国现代史。在北大,读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分配到军事科学研究院军事历史所工作。

    你们俩是我带的,第二届硕士研究生。”

    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博士毕业了,杨文斌和褚卫疆,不由的伸了伸舌头。

    “报告!我叫杨文彬,毕业于滨城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入学前,是步兵第四四七团炮兵营反坦克导弹连政治指导员。”

    “报告!我叫褚卫疆,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入学前是步兵第九八七团,三营七连政治指导员。”

    介绍完毕之后,他们的课程进入正题。

    于芳芳老师先清了清嗓子,喝了口水,开始授课。

    “今天首先讲一讲,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特的传统和精神是什么?

    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赢得这样崇高的声誉,取得这样的地位,这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严格组织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的人民军队。

    这支军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自身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区别于其他任何国家军队,有中国特色的建军作战的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和原则主要是。

    一、紧紧的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是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是这支军队无产阶级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这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三、执行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三大任务,是这支军队的根本职能,也是这支新型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

    四、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是这支军队处理内部外部关系,和削弱敌军战斗力的重要策略手段。

    五、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自觉和严格的执行纪律,是这支军队调动官兵积极性,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六、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和一系列指导作战的理论原则,是这支军队进行革命战争的基本形式,和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七、革命的政治工作是这支军队的生命线。

    ……”

第一六三章 家宴,充满温馨的氛围() 
入学后的第一周,过的很是忙碌,办理入学手续,熟悉学校情况,开始上课。

    忙碌了一周之后,周末,杨文斌闲了下来。

    他上午洗完了衣服。总感觉还有事情要办。想啊,想啊,就想了起来,对了,早就计划好的去于研究员家里看一看,还没成行呢。

    从研究生报名到复试,于研究员,都给了自己莫大的帮助。

    上次来复试,因时间太匆忙,他也没有去于研究员家里看看,反而让于研究员请自己吃了顿饭。

    这次开学之前,他特地带了两瓶酒准备送给于研究员的,现在抽出了时间,正好周末,不如给他送过去。

    打定主意之后,他给于研究员打了电话。

    电话响了三声之后,还是没有人接。

    在杨文斌,快要放弃的时候,里面,终于有人声了,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看来,是于研究员的爱人吧?”杨文斌想,他就斟字酌句的说,

    “您好!请问是于研究员家吗?我是,今年新入学的研究生,叫杨文斌,麻烦你请他接电话好吗?”

    “那好”,女人听了杨文斌的介绍,说道。然后喊了一声:“老于,找你的电话。”

    于研究员接过了电话,问道:“你好。是哪位?”

    “于老师,是我,我是杨文斌。”听到了于老师的声音,杨文斌很兴奋,声音变得很大。

    “文斌啊?”于研究员听到杨文斌的声音,也很高兴,“你来报道啦?怎么样啊?”

    杨文斌兴奋的说:“于老师,我已经来报到,并且上了一周课了。这里都很好,我都已经安顿完了,慢慢适应。于老师,您家的地址,怎么走?我想去您家里看一看。”

    “哦,你要过来啊?嗯嗯,好吧!那晚上过来一起吃个饭。”于老师,沉吟了一下,说道,“我的家,就在教工楼,三号楼,502房间。

    你到了楼下,直接按楼宇门的502房间,然后我们对话,可以进来了。”

    “好的,于老师!我大约四点左右到。”说完杨文斌放下了电话。

    放下了电话,杨文斌,收拾收拾了房间。然后,趁着这段空闲,他给春华打了个电话。

    春华这段的工作也很忙,在组织部工作,每到任用干部的时候下去考察干部,写考核材料,谈话,发测评票,弄得紧紧张张的。

    而且,两个人中,春华也有考研究生的想法。这样,晚上别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逛街的时候,她却看着英语书、政治书等材料,经常看书本到深夜。

    没办法,这就是追求。

    春华说:“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不给我打电话?我都找不到你啦。”

    杨文斌说:“刚来报到,各种杂事都比较多,周末才抽出时间给你打电话嘛。”

    “离开好几个月,我都想你了。”她矜持的说道。

    “我也想你啊!”杨文斌说道,“要不,你考研究生,也考到京城来,咱们两个人就离得就近啦!”

    “好啊好啊,这个主意不错啊!”春华在电话那边,拍着手,雀跃起来,“那样,咱俩就离得更近了。我得去查一查,都有哪几家院校,专业的,咱得提前做好功课。”

    “行啊,那太好了。那样的话,咱们俩就能在一起待两年多的时间呢!在同一个城市,多好啊!”

    放下了电话,杨文斌心里这个美,两个人考的一座城市,以前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现在想到也不晚,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看看时间已经三点多钟了,杨文斌,收拾了一下自己,然后,拎着两瓶酒,到了,学院的超市里面,买了几样水果,什么苹果,香蕉,梨,西瓜之类的,一样买了点。

    然后,拎上的这些东西,向于研究员家走去。

    教工楼,比较好找。

    杨文斌,按照于老师提供的地址,很快就找到了,三号楼。他按下了五零九这个门牌号码。里面传来了对讲机的声音,:“谁呀?”杨文斌,对着对讲机说的,“我,杨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