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查组分成几个小组,对训练的组织者、参加者,以及最后发生事故阶段在场的几个人,分别进行了调查询问,制作了调查笔录。

    并且对于事故现场进行了还原,制作了测绘图表。

    经过一周的调查,基本上还原了事故的来龙去脉。

    经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某个连队军械员,在收枪的时候,无意中扣动了某支枪的扳机,而那支枪,子弹却因某种原因,未退出枪膛内的子弹。

    而具体是哪支枪的子弹,被哪个人扣动扳机的,却一时也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

    事故的人为因素,可是由于射击现场的组织者,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组织不严密,工作麻痹大意造成的。

    因此,在现场组织手枪射击训练炮兵股,作训股副营职参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调查组,经过深挖细抠,有人反映,炮兵股长,在中午,在饭店吃了饭、喝了酒,明知下午要组织机关干部的实弹射击的的情况下,中午还参加了同事的宴请。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家住外地的炮兵股长的家属,来到部队探亲。为了表达对炮兵股长的感谢,对股长家属的关心,炮兵营一个连队的连长,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请炮兵股长和他家属,以及其他几位作陪的干部,在九里镇的一家饭店,吃的饭。在席间,每个人喝了几瓶啤酒。

    中午吃饭,喝点儿酒,原本也没有什么。但喝了酒,如果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

    但是,炮兵股长,上午受领了团队赋予的组织机关干部进行实弹射击的任务。

    其实,中午的时候,炮兵股长,也只喝了一瓶啤酒。他明知下午有任务,也就没有多喝。要是按他平时的酒量,就是喝上十瓶八瓶的啤酒,也不在话下。但事实上,他只喝了一瓶儿。

    但是,由于,在他的组织下,训练过程中发生了事故,造成一名军械员,被残留在手枪中的子弹所伤,喝酒,也就成为问题了。

    团里在经过调查后,向师党委提出了处理意见,给予在现场组织的司令部炮兵股长汪某某,副营职参谋某某,严重警告处分。

    杨文斌觉得,这两名干部受处理有些冤枉。因为,从他们两个的授课和教学能力来看,都是非常强的,他感觉听了他们两个人的教给的射击方法按照去做,都能将射击成绩提高到中等以上。

    但是谁会想到,在最后阶段会出现验枪不彻底的问题,也不知道谁在枪中打剩下一发子弹,因此闯了祸。还是说百密一疏。

    要是用哲学方法说,就是这次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但是,由于,这个不落实射击管理的相关制度,从而使事故的发生,又具有了必然性。

    但是要是不组织机关干部的射击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就是,干的多啊,失误也多。不干事的人,永远不会出现失误。因为他没有去干。他只是在那儿看在挑战毛病。

    万幸的是,战士,只是受伤,没有生命危险。想起来也是后怕,如果,子弹再往上抬一抬,再往上偏一偏,就会打到战士的头部或心脏,那么,后果可就比现在严重的多了。也许会有生命危险。

    可是,击中了男人的要害,这个后果也是很严重。如果这名战士以后结婚了,却失去了生育的能力,那么,他会多么痛苦,由此,而痛恨射击训练的组织者呀。

    在没有发生战争发生的情况下?只是在一次普通的训练中,就给战士带来了这么大的遗憾和伤害,也确实,如果站在战士这个角度来讲,很委屈,后果很严重。

第一五五章 “双争”,注入微澜中的活水()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六月份。

    这天,干部股接到了组织股发出的通知,团将于六月底进行第二季度机关基层双向讲评,要求各职能股于六月十号前,将本股的讲评材料,报组织股汇总。

    接到通知之后,杨文斌将通知给交给了股长。

    干部股长接过通知,认真地看了一遍之后,说:“这个材料,就由你来起草吧。”

    “好的。”杨文斌爽快地答应了。

    关于“双争”等级评定,在年初师政治机关干部集训的时候,师政治部已经组织专家对参训人员进行了授课,使杨文斌对“双争”有了初步的了解。

    “双争”,是“争当先进连队,争作优秀士兵”的简称。

    全师的开展的“双争”等级评定,是从446团发源的,是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有益探索。

    从大前年开始,446团开始实施季度“双向讲评”,来解决“年底热、平时冷”的问题。

    前年,他们又开始探索连队内部每月进行“双向讲评”。

    “双向讲评”,以纲要为尺子,以利益为杠杆,既有定量的分析也有定性的分析。

    “双争”等级评定,有以下工作的控制点:

    一是科学计划制度,具有团营连三级计划网络。

    团里的,叫“按纲建连指导计划”。营里的,叫“按纲建连帮助计划”。连队的,叫“按纲建连计划”。班排的,叫“落实按纲建连保证措施”。个人的,叫”争当优秀士兵措施“。

    政治处,负责修订按纲帮连月运行计划。

    二是检查监督制度。机关从一日生活制度入手,对于基层进行检查监督。

    三是严格奖惩制度。“双争”等级评定与切身利益挂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发展党员上,变过去只做年度计划,为现在的年度计划与季度计划相结合;

    在评功评奖上,变过去的一次性评功评奖,为现在的经常性评功评奖;

    在干部福利上,变过去的节日福利,为现在的季度福利;

    在干部岗位津贴上,实行浮动制,变过去的每月发放,为每季度发放。

    基层连队,连续两年被评为,贯彻纲要不合格单位的,连队主官要降职,其他干部要暂缓使用。

    四是责任帮带制度。

    各营要建立帮助连队按纲建设计划。与此同时,机关各个股与各个连,实行结对帮带。

    实行“双争”等级评定,具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双争”等级评定,是积小绩为大功,积小错为大过的过程,因此,只有引导广大官兵争在平时,干在平时,才有真正的工作基础。

    这里面,既有机关各职能股的积累,也有连连工作的积累。

    二是“双争”等级评定,牵动着官兵的切身利益,事关团队的内部凝聚力。必须实行双公开,即,评定的标准要公开,评定的过程要透明。

    要搞好“双争”等级评定,上下内外关系必须顺畅,批评与自我批评空气浓厚,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一是要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二是在审定格次时,要把握原则界限,力求公道。既要看测评的结果又要看实际表现,既要看,已有成绩,又要看努力程度。既要看综合情况,又要看特殊贡献。

    因此,“双争”等级评定的内容方法手段,应该逐步向规范化,正规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团“双争”等级评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所以,只有各级党委重视,机关各部门形成合力才能顺利开展。

    团队开展“双争”等级评定的牵头部门,是政治处的组织股。

    而每季度的机关对基层的双向讲评材料,和基层对机关的双向讲评材料,都要先汇总到组织股,

    所有,十大职能股,将双向讲评材料写出来,然后交给组织股汇总惠州。同时,基层各营,也要对机关,写出讲评材料,同时汇总到组织股。

    机关的职能股,共有十个,司令部有俩个职能部门,一个是作训股,一个是军务股。政治处,有四大职能股,分别是组织股,宣传股,干部股,保卫股。后勤处有两大职能股,分别是军需股,营房股。装备处,两大职能股,分别是,装甲装备股和军械装备股。

    对写材料,杨文斌现在已经摸到了点门道。

    主要就是两个办法。

    一个是学习借鉴。就是,把政治处近五年来的所有汇报材料、讲评材料,都找出来,从中寻找一些干部部门特有的东西,把它继承下来,作为文章的骨头。

    另一个是实践出真知,走群众路线。到各营营长、教导员处去转一圈,各营管理干部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爱岗敬业的典型、无私奉献的典型、模范带头的典型,就会充满你的耳朵,再加上平时去各营、连检查时掌握的干部情况,要多丰富有多丰富。

    这两个情况汇总到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思路,穿起来,就是一篇有骨头有肉的文章了。

    且不论有没有文采,只要能用,就行了。

    因此,对于干部股长布置的材料,杨文斌不再像刚来时那样发愁了。

    他先打开干部股的资料柜,里面关于干部讲评的材料有厚厚的两沓。

    这些资料都不是打印的,是用隶书体,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稿纸上面,有的已经发黄的,有的已经卷页。

    但是,这些对于杨文斌来说,可就是真正的宝贝了。

    看字体,一瞅,就是现在的干部股赵股长当干事时一笔笔写出的材料。

    别说,干部股长还真有几把刷子,写出的材料,不但字好,而且内容也是精干,有血有肉。

    那时,干部股的讲评材料,写完之后,都是由主任、副政委、政委进行讲评的,每月一次,比较频繁。

    而每月的讲评材料,大块都是大同小异,但举出的事例,却都是活生生的,绝无重复,活生生的,很有说服力。

    杨文斌把所有材料都通读了一遍,然后,将对自己有用的要点,抄写在本子上,作为自己观点、标题的借鉴。

    然后,杨文斌拿起本子,到各营去转了一圈,分别找营长或者教导员了解了各营在干部管理上好的特点,以及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

    他边说边记,边问,记了满满的一大本子素材。

    然后,回到办公室,在电脑上飞快地打了起来。没用上两个小时,一千五百字左右的讲评材料便出炉了。但是,他没有着急打印出来,而是保存在电脑里。

    他需要沉淀,需要推敲。他要力争写出精品,在股长以前稿子的基础上,既有继承,还有创新,更得有突破。

第一五六章 提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几天之后,杨文斌将干部股双向讲评材料打印出来,交给了干部股长。

    干部股长说:“先放我这儿吧!你再把对各连队的排名,拢一下,按照党管干部、履职尽责、跟班作业、敬业奉献、有无违纪等五方面的内容,根据我们平时检查所掌握的情况,以及军务、保卫检查中所涉及到违纪情况,对各连初步进行排名。”

    完成了老任务,干部股长又赋予了杨文斌更多的新的任务。

    当然,这也是杨文斌的份内工作。

    而杨文斌对此也是驾轻就熟了。

    反正,就是根据检查得到的情况,按照分类,对连队干部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排名。所以,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杨文斌就按照平时干部的表现情况,对各连的的干部工作进行了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