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看完了折子后,陷入了沉思。荷兰人占了台湾他还是知道的,如果将荷兰人驱逐出澎湖,反而让他们占了台湾,这事划不来。

    他对魏忠贤说道:”厂臣让人去京师大学堂传旨,让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去云台,并让人去近卫军,让营长以上的将军也去云台。然后去把炉子的事搞好。“

    吩咐完后,他来到里面对张嫣说道:”你们今明两天就先住在这里,宫里太冷了,我要去商量事情了。“

    张嫣道:”就让段姐姐在这里吧,我可以随皇上回宫,可以照顾皇上。“

    王婉抢着说道:”不如两位姐姐都在这里,妹妹去照顾皇上吧。“

    张嫣瞄了她一眼道:”那也好,只是皇后出宫不归只怕大臣们会说的。“

    朱由校道:”没有关系的,这里算是行宫,你俩先住在这里吧,婉儿随我回去就行了。“

    于是朱由校带着兴高采烈的王婉回到了宫中。他先来到云台,众大臣和武将们都来了,他让书记官将折子读了一遍,然后等大臣们说话。

    然而大臣们还在权衡利弊时,鲁钦忍不住了,他站了起来,说道:”皇上,臣请求去击败红毛鬼。“

    周遇吉和满桂也站了起来,周遇吉道:”区区千人竟然敢杀掠我边民,请皇上派我等前去杀敌。“满桂在旁边也连连点头。

    朱由校笑笑道:”陆地猛虎,在海上能称雄否?“满桂于是不点头了,他一点水性也不识,想到要在海上住行,腿先就有了一些软。

    方从哲这时开口了:”皇上,臣觉得可以命福建总兵官俞咨皋将荷兰人逐出澎湖,至于颜思齐之事,我大明还是以不参与为宜。“

    叶向高接着发言:”太祖将日本定为不征之国,如果我朝竟然派人帮助颜思齐,那倭人就会来责问,只怕不美。“

    黄克缵说道:”确实日本为不征之国,然万历年间,他们侵入朝鲜,虽然最终没有得逞,可这事我们还没有找他们算账呢。最好颜思齐能在日本打下一片地盘,让幕府颜面扫地才好。“

第176章 商量对策() 
朱由校不由得看了黄兵部两眼,不错呀,这人当兵部尚书是用对了,有这种想法就不错。

    他又看向徐光启,徐光启无奈开口道:”福建兵力确实可以驱逐荷兰人,但臣所虑者有二,一者荷兰人所求通商之事,已持续多年,我朝一直不许,方才有攻占澎湖之事,即便此次驱逐了他们,下次谁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来。“

    ”二者小硫球地近澎湖,而我朝在此并无官府和兵力,如荷兰人占据了小硫球,则其有一大据地,日后可能会更麻烦。“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那颜思齐之事呢?不理他吗?“

    徐光启本就不想回答此事,不想朱由校偏要问他,只好答道:”日本确实为不征之国,然此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如果颜思齐造反成功,倒也是一大幸事,只不过臣以为很难。“

    朱由校又看向孙承宗,孙承宗道:”颜思齐之事,援之本合情理,然确实日本是太祖所言之不征之国,如果有什么折衷的办法就好了。“

    叶向高不悦地瞪了孙承宗一眼,孙承宗是他学生,竟然出这样的主意,实在是有违圣人宽恕之道。

    朱由校却对孙承宗的提议非常满意,脑中蹦出了一个词”志愿军“,这是个非常好的办法,当然先必须和颜思齐沟通好。

    这事不急,因为颜思齐还只是有这个想法,并不是要立即造反,但荷兰人的事必须要处理好了。于是叫来魏忠贤道:”你派人去兵器局,传孙元化三人前来。“然后对众大臣道:”先议红毛的事吧,孙师可愿意前去走一遭福建?“

    孙承宗道:”臣愿意前去福建。“

    朱由校点点头道:”孙师去朕就放心了,此去基本的要求是这样的,荷兰人如果想和我们通商,可以允许,但有一些条件,一是朕要他们的造船航海技术,并放回掠去的大明人。二是在福建可以划一块地让他们驻扎,但必须由我们管理日常事务,就象澳门一样,但军事由他们自己负责。三是他们只能在我们手中接货,不准私自与内地商人接触,且必须缴税,税就先定为五成吧。“

    孙承宗满脸不信的样子:”皇上,竟然要五成的税吗?“

    朱由校笑笑:”孙师不必吃惊,你没有听错,他们把货运到欧洲,哦,就是他们住的那个地方,获利可以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区区五成,他们还是交得起的。“

    黄克缵听说有这么高的利润,于是开口道:”皇上,如此赚钱,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做呢?“

    朱由校摇了摇头:”没办法,我们现在的水军太弱,慢慢来吧,总有一天,朕要用遮天蔽日的战船将他们全部击沉在海中,不但陆地上,海中我们也要有最强的军队。“

    韩爌站起来道:”陛下,古语有云,好战必亡,请陛下深思。“

    朱由校不客气地说道:”后面还有一句,忘战必危呢,我朝水军势弱,竟然区区红毛都打到门口来了,还扯什么好战必亡,朕这是好战吗?尽信书不如无书,韩阁部多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吧。“

    韩爌羞惭而退。这时孙元化三人来到云台,见礼后,朱由校部道:”茅卿,现在朕给你的二十斤炮找到了一个地方,装在船上。明天你先带人带炮去天津卫,天津巡抚李邦华会协助你,你们主要试验炮装在船上如何设置使它牢固,发炮时不会移动,也不会让船偏移得太厉害,周师长会带人负责警戒。“

    茅元仪自然是非常高兴,他正在发愁炮越来越大了不好安置,现在皇帝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朱由校又说道:”兵器局要造各种兵器,但海上和陆地是有区别的,有些兵器盔甲要做一些相应的处理,比如防生锈,所以请孙毕两位侍郎把这事重视一下。“是的,孙元化和毕懋康及茅元仪三人现在都是工部侍郎,比原来的郎中升了一级。

    三人一起应诺,周遇吉跟着三人去兵器局安排运送大炮的事宜。朱由校这时对满桂笑道:”有没有兴趣去做雇佣军呀?“

    满桂不解地问道:”陛下,臣不懂何为雇佣军。“

    朱由校解释道:”简单地说吧,就是为了钱去打仗的人。“

    满桂直接回道:”臣不愿意做雇佣军。“

    这话把朱由校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于是只好换一种方式:”那愿不愿意去做志愿军呀?志愿军呀,就是不是由朝廷派你去的,是你自己愿意去帮助别人打仗。“

    满桂这次学聪明了:”陛下想让臣去臣就愿意去。“

    这才是正确的回答呀,朱由校满意地笑了:”你放心,功劳还是会给你们记的,赏赐就要靠你们自己了,日本有很多好东西,象他们的银子就不错,到时可以可劲地装。“

    鲁钦也上前道:”陛下,臣也愿意做志愿军。“

    朱由校道:”你打了那么多次仗了,先休息一下,把兵练好,京师也要有你们镇守。你放心,跟着朕,你会有打不完的仗。“

    ”对了,有个事你平时注意一下,朕要建立一个军校,专门用来培训军官,你先在第三师里找一些好苗子,到时让他们来军校里面学习。“

    满桂问道:”陛下,我们什么时候去做那个志愿军?“

    朱由校道:”朕要先和颜思齐联系,然后看他的态度才能做出决定。你不用急,先练好兵做好准备。“

    他转身对方从哲说道:”方首辅,朕要派人去和颜思齐谈条件,您推荐一个人吧。“

    方从哲想了又想,这个人首先要胆子大,而且还要脸皮厚,懂机变,不能是书读傻了的人,脑袋里梳理了半天,实在是想不出来。于是他看向徐光启道:”老臣愚昧,要不天官找个适合的人来。“

    徐光启自然知道这个人选不大好选,想了想说道:”臣原来在户部时有一郎中名马士英,其人机变百出,且为人不拘谨,似乎可以派他去?“

第177章 蓄势待发() 
孙承宗第二天就动身前往福建,福建巡抚南居益带着大量的官员在巡抚衙门前迎接,在例行的问候后,南居益将孙承宗请进了衙门。

    分宾主坐下后,南居益开口道:”去年我已经派了千总陈士瑛前住巴达维亚,晓谕荷兰人,要他们停止对沿海的侵扰,应该快要回来了。“

    孙承宗问道:”如果我们现在进攻澎湖,可有胜算?“

    下首的福建总兵俞咨皋起身回道:”阁老,前日都是红毛来犯,我等以逸待劳,所以取得胜绩,如果主动进攻澎湖,只怕难以取胜。“

    孙承宗沉下脸来道:”俞总兵,本官接到的消息是贼只一千人,这样都不能胜吗?“

    俞咨皋大冷天的汗都出来了:”回阁老,我福建水军已经有十三年没有造过一艘新船,原来的船也一直没有修缮过,水军士兵操练少,所以“

    孙承宗打断他的话道:”为什么没有造过新船?“

    俞咨皋看了看南居益求援,南居益叹了口气道:”我福建多山,收益本就少,而朝廷所拔银两连水军饷银都供应不了,实在不能怪俞总兵。“

    孙承宗点了点头:”原来如此,皇上说大明皇家银行在福建开设分行,并且拔给福建水军共三十万块钱,先满足饷银,总不能要兵士饿着肚子去打仗。然后修缮船只武器,等陈千总回来后,我们再决定行止。“

    孙承宗第二天就亲自前去巡视水营,确实如俞咨皋所说,水军的船都是旧船,不管是船上的器械还是甲板,都是破破烂烂,船上连火炮都没有。

    孙承宗问道:“荷兰人的船不是都有火炮吗?你们没有火炮怎么和他们拼。”

    俞咨皋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们用小船纵火,然后用水底龙王炮埋于敌船必经之路上,这样才沉了敌人一艘船。”

    孙承宗安慰道:“皇上已经命人将火炮装在大船上,在天津卫实验好以后,就会运来福建,皇上说,应该比荷兰人的火炮大一些,在对射时会占优势。”

    俞咨皋大喜,上次与荷兰人交手,如果不是凭借熟悉地形,然后手下用纵火船引诱敌船改航到水底龙王炮埋藏之处,只怕早就被荷兰人的火炮将所有船击沉了。自己有了火炮,那就不怕了。

    孙承宗对士兵倒是很满意,士兵们精神状态很不错,虽然衣服破烂,但兵刃保护得很好,并没有出现生锈的情况,至于火铳则数量较少,也全是旧式的火绳枪,朱由校让他来的时候带了一千枝无刺刀的燧发火铳,一千柄带护手的钢刀,应该可以装备这支水军了。

    视察过后,孙承宗对俞咨皋道:“火炮运来应该还有些时日,但本钦差带来了一千新式火铳和钢刀,俞总兵先选取作战勇猛的士兵先训练一下新式火铳,到时应该可以增强战力。”

    俞咨皋道:“陈千总手下是水军中的精锐,可以将新武器发给他们先用。”

    几天后,陈士瑛回来了。他向钦差大人等人汇报了整个过程:“属下于去年受巡抚大人派遣前往巴达维亚,坐的是洋商黄合兴的船,我们来到三角屿,遇到了四支夷船,他们说他们的王已经往阿南国去了,所以属下去宣谕没有得到回音。荷兰人要发五支夷船直抵澎湖,以求通市,黄合兴阻止了他们。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