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钦和周遇吉刚从西南回来倒是没有什么,满桂不高兴了,他也变聪明了,不直接去找朱由校,而是去找卢象升,要他去和皇帝说说,让自己去杀建奴。

    卢象升笑道:“谦益,你不要急,圣上说过了的,很快就会派你出战的,还是先练好兵吧。”

    满桂满脸不信:“卢学士可不要骗我,圣上真的这么说过吗?”

    卢象升道:“我可不敢假传圣旨,满旅长你就放心吧,圣上的心胸大着呢,你不用担心没有仗打,先把妻子娶了是正经。”

    满桂脸色变得通红:“这个事杨参谋长说包在他身上,他去找大长公主给属下作媒呢。”

    “那好,等着吃你的喜酒呢,最好我们在辽南得胜回来时可以喝满月酒就好了。”

    满桂红着脸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卢象升也不再打趣他:“圣上要用你去打北虏呢,你熟悉那边,好好去练兵吧。”

    满桂这才高兴起来,他这么长时间都在和蒙古人作对,自然知道现在这个阶段和蒙古人不可能大打,但偶尔敲打他们一下还是必要的。虽然不能和打建奴相比,总比窝在京里好得多吧。

    熊廷弼与王化贞被判了斩刑,暂时关押在诏狱中,等待秋决。而这时毛文龙上奏,愿意用自己的功劳抵消王化贞的罪责,请皇帝恩准,而这时其他大臣也都趁机上奏,为两人求情。

    朱由校本来就要找个理由把这两人安排下,于是看到毛文龙的奏折后,发布了特赦令:赦免熊廷弼和王化贞死罪,但免去一切职务,改为充军蓟辽。

    熊廷弼被充军到辽南,而这时杨光夔已经带着总参谋部来到了觉华岛,熊廷弼被直接送到觉华岛,成为了总参谋部的一名老兵,哦,不是,是新兵。这位老新兵戴着一条杠的肩章,来到总参谋部报到。

    杨光夔带着所有的参谋们在大门口迎接熊廷弼,熊廷弼做势就要跪下,杨光夔急忙上前扶住了他道:“熊经略不必如此,小子怎么能当得了熊经略的大礼。”

    熊廷弼坚持要大礼参拜,他说道:“世上万事万物,都应该有规矩存在,廷弼既然被发配到此,早就不是经略了,现在就是杨参谋长手下的兵,哪能不行礼呢?”

    杨光夔拗不过这位老人,只好说道:“你既然是我近卫军中的兵,那就要按我近卫军的规矩来,军中见礼,不用跪拜,你行军礼就行了。”

    旁边一名参谋上前给熊廷弼示范军礼,熊廷弼就按照他的样子给杨光夔敬了军礼,杨光夔回了礼,然后肃手请熊廷弼入内,熊廷弼坚持要杨光夔先进,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最后一起携手而进。

    进了参谋部,杨光夔请熊廷弼坐了客座,熊廷弼倒是没有坚持,坐了下来。杨光夔道:“我等后学小子,盼熊经略,哦不,熊先生眼都盼直了。参谋部新设,圣上只说是总管全军,制定作战计划,小子是摸头不知脑,都等着您来主持的呢。”

    熊廷弼面有得色道:“败军之将,何敢言勇,杨参谋长这话廷弼可担当不起。”

    杨光夔向京师方向拱手道:“圣上说,参赞辽东军机,无人可以超过熊先生,要小子仔细地跟着您学呢!”

    熊廷弼面色更欢:“不敢当圣上谬赞,廷弼在辽东这么多年,一直”说到这里,突然反应过来,这哪里是赞扬呀,皇帝的意思是说他参赞军机出出主意还是不错的,但自己领兵作战那就不行了。

    于是立即改口道:“一直都少有建树,年初更是遭遇广宁惨败,今日回想,固然有王化贞的原因在内,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多有错处呢。以后如能帮得杨参谋长一星半点,那也是廷弼的运气和福气。”

    杨光夔很奇怪他前后转折太快,不过也没有多在意,既然熊廷弼答应帮忙,那自然是求之不得,当下就开始向熊廷弼请教。

    熊廷弼明白了皇帝对自己的看法以后,心里懔然,自己已经不是辽东经略了,自己已是犯法当斩,皇帝法外开恩赦免才能苟活的,当日种种,尽数忘却了吧,尽心做好眼前的事,将建奴逐出边墙。

    当下肃容道:”杨参谋长,廷弼觉得,参谋部要参赞军机,首先要的就是庙算,天文地理,敌军调动,都要先搞清楚,谋定而后动方是正理。“

第146章 杨嗣昌的后勤策略() 
杨光夔赞道:”果然熊先生所讲甚合圣上心意。圣上说,作战前要进行大量的推演,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每种情况都应该要先有预案,这样才能化解敌方的阴谋,那么我们就拥有更大的赢的可能性。“

    说罢示意旁边的参谋,那参谋站起来,将中间案上铺的布轻轻揭开,露出了案桌上的沙盘模型。

    熊廷弼一看到沙盘,眼睛再也挪不开,平日里见到的地图简陋粗糙,而这沙盘连山的高低,河的宽窄都可以详细地表示出来,实在是研究军事行动时的无上妙器呀。

    杨光夔道:”圣上把这个称为沙盘,我们进行推演就是在这上面进行,但我们情报不足,熊先生久在辽东,不知可有补充的地方。“

    熊廷弼站起来仔细看了起来,边看边回忆起来,真的让他找到了一处错误:“这里还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辽阳,可以加上。我就只能看出这个问题。”

    杨光夔让参谋在沙盘上标出,然后问道:“圣上要我们先在辽南扎下一枚钉子,熊先生看来是先攻哪里为好?”

    熊廷弼仔细地看了看沙盘道:“就不知道参谋长的心大不大?”

    杨光夔道:“熊先生此话怎么讲?”

    熊廷弼笑道:“皇上是要在辽南扎钉子,钉子的位置是大有商榷的余地的,如果你心小,想扎一根安稳的钉子,那当然可以先打金州。如果打下金州卫,占据南关,那整个金州可以说是固若金汤,这个钉子就可以扎得很牢靠。”

    杨光夔看了看金州卫又道:“如果我心大又应该如何呢?”

    熊廷弼道:“如果心大,那就直接打盖州,这里一打下,然后向南打下复州,金州,向北威胁耀州和海州,这个钉子周围的地方就大了,辽民逃过来会更容易一些,建奴要防备我们随时攻打耀州海州甚至鞍山。”

    杨光夔又问道:“那熊先生觉得打哪里好一些呢?”

    熊廷弼笑道:“如果是我带兵,我当然会进攻盖州甚至耀州,这样离建奴近,随时可以攻击他们,只是我军野战能力还是和建奴有些差异,只怕攻击时不能取得很好战绩。”

    杨光夔道:“我近卫军野战不会比建奴差,这样吧,我们先准备几套方案,参谋们进行推演,等第一师来了以后由卢师长选择进攻的方向。白健森,你带你们组推演攻打金州,李德林,你们组推演攻打盖州,多想几种可能,多准备一些,我们的将士战斗就会顺利一些,牺牲就会少一些。戴春风,你负责与骆同知联络,将锦衣卫的情报及时通报给参谋部。”

    几天后第一师也来到了觉华岛。觉华岛将会成为明军出兵辽西的桥头堡和整个辽东的物资基地。觉华岛离岸二十多里,有一主岛和三小岛,主岛呈两头宽,中间狭,不规则的葫芦状,海岸线长约五十多里,总面积大约五十多平方里(十三点五平方公里),岛上储存有近卫军所需要的粮草火药等,其中粮食约十二万石,可供近卫军两师及水师三万多人一年的需要。

    原觉华岛守将金冠,姚与贤等人都带着士兵坐船去了山海关,只留下千余艘船和水军四千多人及商人约两千人,水军统领是原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祚国,戚继光的长子,他现在是水军参将,暂时划入近卫军系列,负责运输兵员粮草。

    商人们则是来卖粮食给觉华岛守军换盐引的,本来也是应该与金冠他们一起走的,但被杨嗣昌留了下来,说是感谢义商们的帮助,一定要一起喝杯酒以后才能走。

    宴会在原来的觉华岛卫所衙门举行,商人共有五十余家,一共坐了八桌。杨嗣昌在主桌举起酒杯道:“诸位义商,首先让我们一起祝圣上龙体安康,请饮了此杯。”说罢和刘伯泽把杯中酒一口喝完,将杯底亮了一下。

    众商人被留住了,心中一直在打鼓,不知道新来的什么后勤部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惴惴地干了杯中酒。

    杨嗣昌道:“今日把各位留下,实在是有要事相商,先给各位透一个底,皇上有意修改开中法。”

    开中法是明代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报中是盐商按照大明朝廷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粮食(或其它物品,如丝绢甚至马匹)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政府换取盐引﹔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开中法从洪武年间开始运行,两百多年来,已经出现很多弊端,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这一现象被称为“占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破坏了开中制度﹐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改革盐法以弥补国家的财政收入已势在必行。

    朱由校想要改革盐法,那首先影响到的就是这些商人,所以杨嗣昌一开口,商人们就面色大变。贩盐之利极大,中国著名的晋商浙商最早都是贩盐起家。运粮到觉华岛的主要是京师商人和山东商人,他们从京师或者山东买粮,用船运来觉华岛,只为了取得盐引,好在长芦盐场去支盐。现在皇帝要改革盐法,谁知道最后会改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继续进行卖盐的好生意。

    杨嗣昌也不作声,只是端着酒杯看着慌乱的商人们。终于有商人忍不住了,站起来问道:“部长大人,不知道开中法会如何改?”

    杨嗣昌笑道:“我只知道开中法要改革,至于如何改,这个还不知道,今天留各位在此,却不是要讨论开中法如何改的问题,而是有一大注财货,想要送与各位义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兴趣呀?”

第147章 辽东开发公司() 
商人们用警惕的目光看着杨嗣昌,杨嗣昌笑笑道:“我知道空口说白话你们是不会信的,不过我还是先说一下吧,大家都知道辽东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乌拉草就算了,但人参、貂皮可是好东西呀,不知道感兴趣呀?”

    众商人走南闯北,自然知道人参貂皮是好东西,但杨嗣昌说这个没有什么用呀,现在辽东在建奴手里,谁敢去贩人参貂皮才怪呢,这话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呀。

    杨嗣昌继续道:“我近卫军出动了两个师,总兵力达三万多人,辽东可以说三年内必克,这还是非常稳妥的预测,实际上可能会更早更快,到那时这生意可就好做了。”

    众商人心想,到时生意好做就来做呗,现在说这些有个什么用呢?难道到时还不准我们在辽东做生意了?

    杨嗣昌:“辽东收复后将会进行军屯,也就是说,整个辽东将会有三成的土地划给收复时出力的军队,那么辽东到时候最先来屯垦的将会是近卫军士兵及其家属,而人参和貂皮也只可能由这些人采摘或者捕捉。而到时候卖给谁不卖给谁还不是我们一句话的事吗?”

    原来重点是最后一句话,众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