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理战场的同时,一部分士兵开始扎营,因为明天要继续向前攻击,所以扎的是简营。土兵行军作战了一天,收拾好后,就早早睡了。秦良玉和鲁钦秦翼明巡视了营房守卫后,来到大帐商量明天的方略。

    秦良玉道:“鲁将军手下火器犀利,阵容齐整,确实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精兵呀。”战损结果出来了,近卫军死伤一百多人,白杆兵仅战死就达两百多人,当然奢军被杀死和俘虏的人达到了四千多,这样的交换比,确实让人无话可说。

    鲁钦道:“上次在新都我们主守,敌军数量较少,冲击力不足,所以战果很好,这次奢军打乱了我们的阵形,不得不和他们拼刺刀,所以损失要多一些。皇上说过,最好是打阵地战,运动作战我们的战斗力会削弱。秦将军的白杆兵才是真正的精锐,近身搏斗伤亡都这么小,杀敌都这么多,实在是让我近卫军汗颜呀。”

    秦良玉苦笑道:“那是没有办法,我们盔甲火器都不如近卫军,只能死拼了。”

    鲁钦无法接口,沉默了下来。秦良玉很快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开始布置明天的行动:”我军兵少,明天要全军押上,鲁将军带领近卫军与我带的白杆兵在前,翼明带骑兵做后备队,只攻北门,争取将北门攻下。阵形的问题,明天我想这样改一下“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以后,部队开始进军,一个时辰后到达成都城外。秦良玉开始展开部队,前面是四排白杆兵,后面是四排近卫军步兵,骑兵依然跟在后面约四百步处,这是典型的进攻阵势。

    稍事休息后,秦良玉开始战前动员:“前面就是围住了成都的奢崇明贼兵,功劳就在眼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立功的机会,这次平乱后朝廷的赏赐不会低,想给子女挣一个好出身,就看现在了。”

    白杆兵一个个战意饱满,近卫军也是举着火铳跃跃欲试。秦良玉动员完毕,退到后面,队伍继续向前面一里处的奢军逼了过去。

    昨天奢寅攻击失败后,为了减轻罪责,他将秦良玉的部队数量和战斗力都夸大了几倍,所以这次奢崇明亲自守在了北门这一边。待他看到大约只有五千人的敌军时,狠狠地瞪了奢寅一眼,奢寅急忙道:“他们的火器真的很厉害,最好还是等他们进攻。”

    这个正确的决定立刻就被奢崇明否定了:“十万多人对付五千人,竟然想用守的,你的勇气被一次失败就打没了吗?我对你很失望。进攻,迅速进攻,不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看到敌人摆出了进攻的阵势,秦良玉命令停止前进,让近卫军上前,与白杆兵交错排列,鲁钦传令:“白杆兵掩护近卫军,阵形不准乱,不得出阵攻击。”

    又是密集冲击,在敌军距离前军三十步时,鼓声响起,所有的近卫军前两排将火铳击发,白雾将前方全部罩住,然后后两排步兵和前两排的交换位置,等待鼓声,而前两排的则在后排开始装药。

    白雾散开,奢军不顾倒在旁边的同伴,继续向前冲击,等到冲到面前时,鼓声响起,清脆的枪声将前面的奢兵大部击倒在地,没有中弹的奢军被白杆兵轻易地杀死。

    今天的战斗又如昨天的翻版,只不过今天的步兵可以更加从容地装弹,近身的攻击已经全部被白杆兵接了下来,鲁钦觉得这样的配合应该会更好些,这次回去后要向皇上建议一下。

    奢崇明催得更急,冲过去的奢军密度更大,这样近卫军杀人的效率更高。但终究只有两千只火铳,当奢军密度大到一定地步时,大量的压力就转到了白杆兵身上,渐渐白杆兵就有不支的迹象。

    秦良玉命人吹响竹笛,白杆兵脱离了和步兵的混合阵形,开始向前冲锋。乘这个机会,鲁钦命令步兵变阵,由原来的四排变成六排,然后实施三段射击。

    这样的变阵,虽然使得步兵前面的敌人短时间内减少了,但却加重了白杆兵的伤亡,等于是白杆兵用生命给步兵赢得了时间。

    竹笛又响起,旋律又变了,白杆兵开始向两边冲杀,中间部分的奢军向步兵冲了过来。鲁钦在离步兵五十步时命令三段射击,第一二排士兵开枪射击,然后向后移动,第三四五六排士兵向前移动,第三四排士兵到达前方后开枪,再向后移动到最后两排,原五六排和一二排向前移动,然后五六排开枪,再向最后移动,一二排已经装好火药,开始开枪。就这样周而复始,保证前面始终有火力覆盖,奢军根本没办法冲到近卫军前面。

    每一次开枪都有六百多颗子弹飞出,面对密密麻麻的敌人,就按一半命中,然后一半造成有效伤害,那也是一百五十多人,一分钟可以射出四到五轮枪弹,所以奢军根本没有办法冲过来,鲁钦不由得更加佩服皇上,皇上说过只要排好阵形,燧发枪兵完全可以抵挡住更多的敌人,根本不需要长枪兵的掩护,而刚才自己的排阵,还以为白杆兵的配合会增强战斗力,看来是完全错了。

    竹笛声又响起,白杆兵开始后退,但他们后退是从两翼撤退,没有经过步兵的正面,撤退下来后分布在步兵的两翼,不再掺杂在步兵阵形中。

    奢军终于支撑不住了,开始有人畏畏缩缩,不想再向前冲进那明知的死地。一人畏缩,当然会有更多人有样学样,奢军的攻势开始减缓,而这样使得死在枪弹下的土兵更多。终于有人开始向后退,很快就发展到所有的前阵土兵都向后退。奢崇明的督战队先还斩杀后退的土兵,结果反而被急着后退的土兵乱刀杀死。零星的溃逃只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变成了大崩溃。

第67章 败奢军() 
秦翼明一直在等这个时机,几次忍不住想去支援,都被骑兵营营长阻止了。现在手一挥,骑兵营象洪流一样向前泻了过去,步兵收缩阵形,让出通道给骑兵通过,然后继续整队装药,向前缓步跟进。

    奢崇明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部队,只好跟着逃跑。很快北门附近的奢兵全部加入了逃跑的行列,秦良玉命令白杆兵开始前进追逃,鲁钦则带着近卫军一步一步地前进,始终保持阵形不乱。

    白杆兵速度极快,然而打秋风的部队速度更快。奢崇明的军队刚刚开始崩溃时,登莱副使杨述程、安锦副使刘芬谦就立刻将士兵全盘压上,加入了打落水狗的行列。

    奢兵可谓是雪上加霜,平时根本不敢靠近的军队现在都敢追着自己跑了。但是形势比人强,逃跑的无建制的土兵现在的战斗力等于零,如果不说是负数的话,什么样的鱼腩部队都能欺负他们一把。所以这场顺风仗打得是轻松无比,杨述程、刘芬谦都缴获颇丰。

    秦翼明在追了十多里后停了下来,只是派了几个斥候远远地跟着败兵,然后大部队开始返回。路上遇到了正在砍首级的白杆兵,然后一起缓缓而回。

    汇合了近卫军后,大家一起来到北门,城门大开,四川巡抚朱燮元站在城外迎接。秦良玉下马跪拜,鲁钦则是上前向巡抚敬了一个近卫军军礼。朱燮元皱了皱眉,却没有说话,而旁边的的巡按御史薛溥政却按捺不住了,面色不善地说道:“鲁副总兵见巡抚为何不跪?”这个副字说得格外重。言外之意,总兵都跪了,你个副总兵竟然敢不跪。

    鲁钦面无表情地说道:“皇上说,我近卫军见到什么官也是不跪的。”

    薛溥政气得大叫:“哪里有这样的规矩,哪里有这样的规矩!”

    鲁钦道:“既然巡按大人要讲规矩,那鲁某就来和你讲规矩。巡按大人是几品官呀?”

    薛溥政傲然道:“我是七品官,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鲁钦笑了,说道:“我是二品,你是七品,你见到我为什么不跪拜?”

    薛溥政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鲁钦就象看着一个傻瓜一样,声音都有些歇斯底里:“我是文官,文官,明白吗?”

    “哦,原来文官就可以不按品阶拜见武官,武官却要不按品阶跪拜文官?”

    薛溥政看着他一言不发,这个问题还用问吗?这么愚蠢的问题还用回答吗?

    “真是不好意思呀,我们近卫军中没有这些规矩,我们近卫军中士兵见到皇上都是不跪的,如果你不服,不如上个奏折参我吧!”鲁钦本来准备拿出尚方剑来,却怕巡抚脸上不好看,所以只这样说了一下就不再理他。

    巡抚朱燮元却是知道鲁钦有尚方剑的,他当然不会告诉薛巡按了。打着哈哈将众人带进城里,直接来到巡抚衙门。

    众人落座寒喧后,朱燮元开始安排后继方略。他要求由秦良玉和杨述程、刘芬谦一起继续追赶奢崇明的军队,争取能够将奢军的有生力量一举歼灭。

    这时贵州巡抚李标已经派总兵张彦芳、都司许成名、黄运清等援救四川,他们入川以后,已经先后收复了遵义、绥阳、湄潭等地,现在正在进攻桐梓驿,很快就会进入泸州,直逼永宁。到时大家一起打下永宁,则奢崇明就只有投降了。

    秦良玉奇怪地问道:“巡抚大人,那重庆的贼兵怎么办?末将已经命我部石砫兵占据了南坪关,断了重庆贼兵的后路,我们都去永宁,那他们往成都这边打来怎么办?”

    朱燮元笑道:“无妨,延绥副总兵杜文焕已经奉命前来成都,本抚会让他们去重庆,将重庆贼兵剿杀。”

    秦良玉道:“末将觉得,应该先收复重庆,这样我军才能够合在一处,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压过去,这样才能一举荡平。”

    薛溥政冷笑道:“秦将军,巡抚大人算无遗策,既然已经定好方略,就毋须秦将军再多言了。”

    明朝军中,一直是文官负责告诉你要打哪里,武将只需要打就行了,秦良玉这话让薛溥政极其不满,什么时候武将也可以制定方略了。

    鲁钦大怒道:“既然要我们打仗,那我们提些建议也不行吗?我们近卫军中皇上都是先听我们讲后再总结的,薛巡按觉得你会比皇上还聪明?”

    朱燮元连忙和稀泥,说道:“两位不要争执,秦将军觉得应该先下重庆,本府也觉得应该如此,只是本府觉得有了杜将军,重庆应该可下,所以才要秦将军去攻永宁的。”

    朱燮元本身不是个迂腐的儒生,而且他是明朝文官中少有的看到以文御武缺陷的人,他明白自己不可能比手下的将领们更懂得如何打仗,既然秦良玉提出不同意见,且有理有据,他当然会接受。

    “那就按秦将军所言,先来灭掉重庆的贼兵,然后集结大军,对永宁行雷霆一击,永除西南后患。”

    鲁钦看巡抚如此好说话,倒是有些奇怪。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朱燮元本就是少有的不歧视武将的文官,他直到天启三年才明白分兵不能尽除匪患的道理,所以后来他一改作风,以重兵合围,很快就平定了奢崇明的叛乱。

    当下计议停当,朱燮元命秦良玉带领鲁钦、杨述程、刘芬谦,共一万二千兵力,攻击重庆,并写奏折将西南局势及各将所立之功上报于朝廷。鲁钦也自己写了奏折交于快马带回京师。

    鲁钦在奏折中将近卫军在西南的情况做了详细描述,认为近卫军表现良好,士气高昂,可以平定了奢崇明后再回京师。在奏折中鲁钦高度赞扬了朱燮元,说他是个不歧视武将的好官,能听取将领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