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铁路修好后,交通方便,与国内连为一体,便是我们窥探欧洲的最好地方。”

第618章 铁道连通两洋() 
朱延禧摇了摇头,他不大喜欢这种事情,总觉得不够堂堂正正。只是皇帝都这样说了,王征的出使都完成了,自己又如何能够反对呢?

    朱由校听到乌克兰时,心里动了一动。他其实并不知道现在乌克兰属于波兰(波兰现在包括立陶宛大公国,乌克兰属于立陶宛大公国),但他知道乌克兰是个好地方,盛产粮食和美女。如果波兰真的还不了钱,倒是可以考虑将这地方夺过来。当然,还得起钱,如果能够夺过来当然也是最好。

    他想到这里,又想起了大洋洲。他自然知道它的位置,现在应该还只有当地的土人。如果欧洲人偶尔发现了的话,倒是有些麻烦,不如现在就占下来再说。他招了招手,王体乾小跑着过来,朱由校道:“传卢象升来见。”

    皇帝传话时众臣都停下了话头,等王体乾出去后,王征又继续讲述欧洲的情况。听到瑞典女王的事后,朱由校又想到,能不能把这个瑞典女王嫁给自己的儿子呢?那到时倒是一桩好事,至少瑞典绝对会被绑在大明的战车上,专心对付罗刹。不过他完全不了解现在欧洲的具体情况,这也只是个想法而已。

    王征说完了欧洲的出使情况后,朱由校笑道:“王卿辛苦了,你的鸿胪寺左少卿仍然兼着,朕有一个想法,由你现在来掌管大明的天主教事宜,你身为教皇亲封的红衣大主教,这事本来也应该是你的事。”

    王征心里其实不愿意,但自然是没有办法推辞的。皇帝于是下旨,任命鸿胪寺左少卿王征为大明巡视天主教各项事宜钦差,负责全国的天主教传教事宜。

    这时卢象升也已经来了,皇帝又听了一会政,是的,真的是听政,内阁把各部局的事宜的处理措施报上来,他就说一声“准”就行了。这是这两年来的常态,皇帝一般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内阁才是管理各项事宜的中枢。

    大朝会散了后,皇帝带着内阁及各部尚书开始进行小朝会。王征也被留了下来,再加上平日不大参加小朝会的卢象升,一共就十几个人。

    皇帝笑着对王征说道:“王卿可能不大喜欢去管理天主教传教之事,只是你去这两年,天主教在朕的默许下,传教的声势越来越大,信教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人一多,事就出来了,现在已经出现过几次信徒与地方民众的冲突了,虽然不至于伤人性命,但动手倒也有过几次。虽然我们有宗教管理办法,法院也把一些人判了罪,但这样会造成族群的割裂,并不是朕想看到的。你是信徒,现在又成了红衣大主教,你给我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王征有些为难地说道:“陛下,臣虽然现在有红衣大主教这个身份,但臣并不擅长于这些事情,恐怕做不好,辜负了陛下的期望呀。不如选取能干的官员来做这事,让臣依然去翻译西方书籍去,这事臣倒是很擅长,而且很喜欢。”

    徐光启道:“你真是糊涂,陛下让你管这事,自然会调派一些长于管理的人来负责,但你现在在天主教中的身份很重要,所以你必须要当这个头,你下面的人才能发挥作用。你喜欢翻译书籍,钻研学问,你去做呀,只要你的手下要你出来站台帮忙时露个面即可。”

    王征恍然道:“是臣太笨了,这事臣倒是能够做到。”

    朱由校笑笑道:“你刚才只说了在美洲抚慰各地的事,那个建运河的地方你看了吗?上次陈厚甫写了一封报告来,但我想他们终究和你不同,你精于勘探,又懂机械,算学更是一绝,你觉得在那里修运河可行吗?”

    王征道:“这事臣是准备专门禀报陛下的,所以在朝会上就没有说。我军建立的永乐城在靠向大明一侧,城池抵挡西班牙人没有问题。但是臣特意在那条西班牙人修好的驿道上走了一回,如果建造一条能够通五千料的海船的运河的话,至少需要十万人修三十年,而且还需要用到大量的火药。”

    朱由校摇摇头道:“五千料?那不行,至少要考虑到五万料的大船,虽然现在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船,但假以时日,谁知道我们能不能造出这样的船来呢?就象修铁路,单向其实现在就可以满足需要了,但以后呢?所以不如一步到位的好。”

    王征道:“五万料的海船通过,那一百年能不能修好,臣都不敢担保。”

    朱由校皱眉道:“这么难吗?”

    王征道:“陛下,五万料的海船,那运河所需要的深度和宽度增加了不止十倍,而臣还是按照相同的地下态势来说的,如果有些地方上面是土壤,下面却是岩石,那就还要增加时间和钱财。臣觉得,如果在那里修一条铁路,是不是也会取得差不多的效果呢?”

    朱由校道:“修铁路?这个朕倒是没想过,你来说说看。”

    王征道:“两边大海相隔是一百多里地,大多数地方都是大森林。所以如果修铁路,便只需要将树伐倒,清出一条几十步宽的地方便行了,而枕木什么的都有了,再找到铁矿,那就什么都齐全了。所以修建的难度并不大。而铁路连通两边,一边一个码头,货物和人不过是转运一下,所费力气不多,银钱消耗也不多,但免得绕出几千上万里地,这是多大的便利呀。而且这码头和铁路由我们修建,别国如果要使用,总要交纳些费用吧,他们交了几千里路的运费都会觉得赚了,因为节省了时间呀,这事可真的是算得上一本万利呀。”

    朱由校笑道:“是呀,朕要修运河便是看上了交通两洋的便利性,不过王卿这建议不错,运河如果修得太深太宽,确实花费太大,如果有机械可以帮忙就好了。茅尚书,你们铁路局派一些人,专门在那里勘探一下,下次陈厚甫他们回京时就带他们去,看看在那里修铁路行不行。”

第619章 大洋洲() 
茅元仪听说只是一百多里地的铁路,心里大定。铁道部虽然人力不足,但到时只要派上十来个人,就能够将行程勘探好了,倒也没有多大的负担。至于修铁路时,美洲那边人力充足,倒没有什么问题,便满口答应下来。

    王征接着说道:“用铁路将现在占领的各地连接在一起,在北方我们是这样做的,在美洲同样可以这样做。只有修成了铁路,我们各地的领地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即使有敌人攻击,也容易调配兵力,运送物资。”

    朱由校笑道:“是呀,如果能够修建铁路将美洲与大明本土联络起来,那就更好了,不过白令海峡的情况现在还没有探明白,不知道能不能修铁路。这个现在倒还不急,我们的领地大都在沿海,用海运联系很方便,等占领的地方多了,和海岸的距离远了,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众人自然都称是。朱由校对卢象升道:“对了,我们对新几内亚岛了解多少?”

    卢象升看了看地图道:“陛下,此地最早是葡萄牙人发现的,现在葡萄牙人并没有正式占领此地,只是偶尔在此地补充淡水等物资。如果陛下有意,我军可以占领此地。”

    朱由校道:“这里是要占领,但朕的意思是它的南边的一个大岛,我们也要占领。”

    卢象升道:“二十多年前,有荷兰人曾经登陆过一个大岛,被他们任命为新荷兰,陛下所说的可是这里?”

    朱由校有些困惑,因为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他还一直以为是英国人最早发现它的,想不到却是荷兰人。

    他想了想道:“不管是谁发现的,我们都要占领此地。也不要太多兵力,但要带些移民一同过去,在那里找到适宜的地方修建码头,先把大明的日月旗插在那里再说,先把那里叫做新明州吧。”

    孙承宗道:“陛下,此地有何出产?占了以后有用吗?”

    朱由校笑道:“没有地方是没有用的,关键是看你怎么用。这样说吧,当我大明是冬天时,这个地方是夏天,而且一年四季,都不见落雪呢,这样的地方就算是去避寒,也是个好地方呀。”

    孙承宗满脸不信道:“这如何可能?陛下的意思是从大明冬天出发,到的时候是夏天了吗?”

    卢象升笑道:“孙阁老,我们在美洲的基地,洪武城是夏天时,在北方的万历城便是冬天。虽然我不明白是什么道理,但确实如此。所以大明是冬天时,这里是夏天倒是有可能。”

    朱由校道:“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太阳直射的区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才有四季。我们在地球的北边,新明州在地球的南边,太阳直射在南边时,北边斜射,所以我们冷的时候那边热,是相反的。现在中级学堂中正在准备开办地理课,这些都是会学习的,所以以后你们家的小孩子可能都会知道了。”

    卢象升道:“新明州并不在航线上,如果只是为了避寒,其实吕宋也有相同的效果,也是四季无雪,一直都比较热。陛下想占此地,应该还有其它原因。”

    朱由校道:“这个岛极大,比我们大明的地方不会小多少。而且此地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特别是铁矿不但多,而且品质极好,先占下来反正又不用费多少功夫,日后自然会有好处。”

    卢象升问道:“此地的土人如何处理呢?”

    朱由校道:“只要汉人占了多数,土人的存在便不会造成威胁。他们可以做许多事的,开拓一个地方,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的。先招募他们干活吧,干得好的,可以让他们归化,如果和我们为敌,那就消灭掉吧。”

    卢象升心里大定,他就怕皇帝顾忌名声,想要用怀柔政策。那时候军队束手束脚就有些麻烦了。既然皇帝心里明白,那就没问题了。

    总参谋部调派了郑咤前往新明州,郑咤从吕宋一直向南行,先到达了新几内亚,这里已经被皇帝命名为新南岛。船队在葡萄牙人曾经登陆的一个港口进行休整,并留下一部分人在这里修筑码头,这里原来是有土人的,所以并没有移民安排在这里。

    船队休整后,便继续向南,几天以后终于看到了陆地,郑咤率领一队士兵先去查看情况。一共是两百个人,每人一支火铳和一柄短刀,带了能够供应五天的干粮就上了岸。

    从登陆点向内走了不到五里路,一群脸色黑黑的人挡在了面前。郑咤让人在前面呼喝,那些人却一动不动。郑咤看了看他们的武器,不过是一些木棍,木棍的顶端绑着些尖锐的石头,还有些人手中拿着一些奇怪的三叶形的东西,不知道是作什么用的。

    双方语言完全不通,所以无法交流。郑咤有些恼火,便准备一起杀掉再说。这时一个士兵道:“大人,他们好象在说哑语哟。”

    郑咤看去,只见那些黑人正在用手势比划着什么,他说道:“就是哑语,我们也不会说呀。”

    那个士兵道:“小的家里有个哥哥不会说话,所以我倒是跟着他学了一些哑语,不如让我来仔细看看他们说的是些什么吧。”

    郑咤杀心不重,并不想无缘无故就杀人,如果能够和他们沟通当然是最好的。那个士兵上前一点,用手做了几个手势,对面的黑人也回了几个手势,然后士兵又做,黑人又回,彼此之间倒是显得很热闹。

    郑咤问道:“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