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风庭便跟着念道:“我以父祖的名誉发誓:我所说的都是事实或者事实的全部。如违誓言,愿接受法律的处罚和道德的谴责。发誓人:张风庭。”陈启听到他的誓言后,双腿发软,再也支撑不住地倒在了地上。

    助理法官看了他一眼,转头问道:“张风庭,今日你与陈启见过面了吗?”

    张风庭道:“见过。”

    助理法官问道:“什么时候见面,所为何事?”

    张风庭道:“就在一个时辰前,陈启找到我,给我还了上次欠我的钱,并约我明天再去赌档勾当。”

    助理法官问道:“他还给你多少钱?他欠你的是什么钱?”

    张风庭道:“还了三元,是这一个月来欠的赌债。他说还有三元,明天可以再赌个痛快。”

    助理法官又问道:“他可说这钱从何而来吗?”

    张风庭道:“那倒是没有,小的也没有问。”

    助理法官道:“很好,你先在一边等候。陈启,你可还有什么话说吗?”

    陈启道:“这钱是刘老师自己愿意给我的,因为我家小六学习成绩好,所以给我的奖励。”

    助理法官问道:“你说的刘老师,是指小岗学堂的山长刘明理先生吗?”

    陈启茫然了一会反应过来道:“是的。”

    助理法官问道:“刘山长,你给陈启钱是因为要奖励其长子陈六生读书成绩好吗?”

    刘明理上前道:“法官大人,是陈启用陈六生的学习情况威胁我,我才不得不给他钱的。”

    助理法官问道:“他如何用自己儿子的学习情况来威胁你呢?”

    刘明理道:“陈六生成绩很好,是我们学堂最有可能升到县中级学堂的学生。陈启威胁我说,如果不给他钱,他就会让陈六生故意考得不好,使得他不能进入中级学堂里去学习。”

    助理法官又问道:“陈启,刘山长所说可是事实?”

    陈启低声回道:“是的。”

    助理法官道:“陈启敲诈勒索一案,事实清楚,当事人无异议。按大明律的规定,本法庭判处陈启一年劳役,立即执行。而被勒索的六元钱,由张风庭先退还三元给陈启,然后由陈启一并归还,退庭。”

    张风庭立即把三个银币拿出来给了陈启,陈启依依不舍地从口袋中拿出另外三个银币,然后一起还给了刘明理。刘明理笑道:“你放心,这钱我会交给你娘子,也许在你走后,他们靠着朝廷发的钱粮,应该可以过得更舒服些吧。”

    陈启低着头没有作声,自然有法警将他带走。助理法官也离开了后,朱由校笑道:“倒也还象回事。”

    魏忠贤道:“这是当今圣上亲自制定的审讯办法,当然是最好的。”

    朱由校笑笑没有作声,然后对刘明理说道:“以后要注意,象陈启这样的人,和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不会听,有事就找法院。对了,你在这里从教了多少时间了?”

    刘明理回道:“督学大人,小可已经在这里任教四年时间了。”

    朱由校道:“那你说说,这里如此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刘明理犹豫一下道:“督学大人,小可只是任教,并不是吏员学堂出来的,这治理当地的事情,不是小可的本份。”

    朱由校笑道:“师范学堂比吏员学堂要求更严格,录取分数更高,没道理你个师范生竟然会完全不懂民政呀。”

    刘明理笑道:“术业有专攻,小可便姑妄言之,督学大人也就姑妄听之,不要取笑小可。”

    朱由校点点头,刘明理道:“这凤阳周边都穷,原因在小可看来,主要有两点。一点是朝廷的政策有些问题,发下来钱粮后,养了一群懒汉,而且这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时间,所以这里的人不用干什么活就能养活自己,那又会有多少人会努力呢?”

    见朱由校没有反应,刘明理继续说道:“第二点便是交通问题,凤阳多山,道路难行,即便这里有些出产,却也无法可以运出,这不仅是凤阳的问题,全国各地都有这个问题。现在朝廷正在大修铁路,确实可以起到联络各地的作用,但象凤阳这样的地方,小路没有修好,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看来刘山长也是想过一些问题的。凤阳的补贴问题确实有很大问题,不过这些事情要让内阁和尚书们去操心。只是这修路之事,现在朝廷修筑铁路和大型的公路都力有未逮,这些小路只怕一时也不会列入日程中。”

    刘明理道:“督学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小可是这样想的,朝廷集中精力修筑铁路和大型公路,各地的小路可否让当地人自行修建呢?”

    朱由校摇摇头道:“自行修建,那水泥厂便供应不了这么多地方呀,这事如何解决呢?”

    刘明理笑道:“小可在京城时看到了大型公路,宽达十步到十五步,上面用水泥打得平平整整,这也许是考虑到日后很长时间的交通情况,小可不敢乱说。但现在各地的小路并不需要修那么宽,也不需要铺上水泥,只要有个两步宽,然后铺上碎石甚至黄土,便可以通过驴车牛车什么的,又何必要铺上水泥呢?”

第600章 锤子和钉子() 
朱由校想了一想,两步宽便是两辆车子相向而行,也应该可以了。这时魏忠贤插话道:“有些地方确实已经在开始修筑这样的小路,但这一般都是大家族牵头,大家响应才行的。在凤阳这地方,大家都懒得要死,会愿意去修路吗?”

    朱由校插话道:“有地方在自行修路吗?我怎么不知道?”

    魏忠贤笑道:“老仆也是听别人说的,在北直隶和河南的有些地方,有些家族协商,集合了各家族的力量,将他们的庄子和朝廷的大路联系了起来,这是些小事,所以官人没有听说也是有的。”

    刘明理笑道:“是呀,便是滁州,也有人集合了各族,从山中修一条小路出来,两步多宽,一般都是用的碎石铺路,险峻之处便是用的条石砌成。按照人头收的银钱,让开明务实的人管理,上次假期小可还特意去看过,确实很不错呢。”

    朱由校道:“竟然有这样的事,那可是一件大好事呀。朝廷专门修大路,小路便由民间自己筹款来修,这样也公平合理,谁用谁出钱。”

    刘明理道:“只是这事少了官府牵头,有时便有一些争执。如果让官府来组织的话,只怕效果会好得多。”

    朱由校摇摇头道:“不是这样,如果官府组织,则修筑所用银钱会更多,而最后所得的路质量会更差,到时又要揪出一大堆贪官来。官府最多只能提倡,直接组织的事还是算了吧。”

    刘明理不明白督学大人为什么对官府有这么大的成见,他不明白,朱由校受后世影响,深刻地明白官府插手的事,自然会提高成本,降低质量,反不如让民众自己去做,虽然有争执,那也没有什么问题,不是有法院吗?法院就是解决争执的地方。

    朱由校拱手道:“谢谢刘山长的款待,本督学还有事,便先走一步了。”

    刘明理恭敬地送朱由校等人出了学堂,心里很是疑惑。这督学有木牌在手,应该不是假冒。一个督学带着老仆倒还好理解,但是带着一个带刀的幕离女子就让人不大明白了。

    朱由校出了学堂,对魏忠贤道:“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告诉我。”

    魏忠贤低头道:“圣上,东厂办的每日摘要,在呈给圣上之前,奴婢每次都让人先读一遍的,兴许是奴婢记岔了吧。”

    朱由校笑道:“厂臣呀,你现在也来这一套了,明明是朕没有注意这事。这是好事,不过还是要有指导,不然质量不好,或者是重复建设就不好了。对了,皇家建筑队在这事上面可以发挥作用,由他们派几个人去指导一下,应该会有很大的好处。回去给王承恩说一声,在报纸上给皇家建筑队打个广告,这样一来,说不定就是出去几个人,便可以带回一队人来呢。”

    魏忠贤道:“圣上的意思是让皇家建筑队去指导修路,然后让这些人自己组织当地的人,形成一个个小的建筑队,可以在附近承包修路的活计是吗?”

    朱由校道:“是呀,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而且这些人成为了熟练的建筑工以后,朝廷的公路也可以分包给他们去完成,既提高了修路的速度,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还可以减少从印度等地找的劳力,我可是听说,印度劳力有些地方闹得不大象话呀。”

    魏忠贤道:“确实,有些印度人习惯奇怪,而且因为我们对印度人太和气了一些,便觉得可以在我们面前摆脸子,提一些稀奇古怪的要求,前次说要咖喱,我们从那边运了许多过来,倒也罢了。后来他们竟然提出要逛青楼,天个爷,你个印度人可真敢想,哪个青楼女子会接待他们,所以奴婢指示说,打一顿就好了。结果打了一顿后,果然再也没有人敢调皮了。要奴婢说呀,圣上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仁慈了,连这些化外之民都叮嘱我们好好待他们,可是他们终究是蛮夷,根本不能领会圣上的恩宠。”

    朱由校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不就是想说我对他们好,他们根本不领情,而你打了一顿后他们老实了,所以以后还是要用打的办法才行,是这个意思吧。”

    魏忠贤道:“奴婢不敢说圣上的办法不好,只是这些蛮夷,根本就不懂规矩,说得不好听些,便象那禽兽一样的,对了,用读书人的话来说,就是畏威而不怀德,对了,就是这句,是孙阁部和我说的,他还说,杀两个自然就好了,如果不行,那就杀十个。”

    朱由校笑道:“也真是奇怪,你们两个关系怎么那么好?一个进士,一个识得个几百字,竟然有很多相同的看法,也真是异数。”

    魏忠贤道:“因为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对圣上忠心耿耿,奴婢不用说,孙阁部可说过,他就是圣上的狗,圣上让他咬谁他就咬谁,便是他的族侄也没问题。”

    朱由校大笑道:“他的族侄?哦,说的是孙承宗呀。两家离得远得很呢,一个保定,一个代州,不过听说辈份倒是一样算的。也真是可笑,每次族侄一个瞪眼,族叔便吓得不敢开声,终究差了三十岁呀,叔叔也只能是个假叔叔罢了。”

    魏忠贤和段英听朱由校说得有趣,也都笑了起来。朱由校说道:“我之所以不想你们遇事就打打杀杀的,主要是因为我听过一句话。如果锤子用得顺手了,以后看到谁都象钉子。这句话我也忘记是听谁说的了,但是觉得很有道理。习惯了用蛮力来解决问题的,遇事后总想着用蛮力用杀戮来解决问题,这样是不行的。总有一天会遇到用蛮力解决不了的问题,而那时已经不知道用脑子来思考了,这样会坏事的。”

    魏忠贤道:“奴婢明白了。”

    朱由校道:“你没有明白,我最怕的是对待外人我们一直用着蛮力,等到有一天国内遇到事后,也会首先考虑用蛮力,同族相戮的事,我不想再看到。”

    魏忠贤心下奇怪,不明白什么时候大明朝同族相戮了,只是他不敢问,而是答道:“奴婢谨记圣上教诲。”

第601章 修桥() 
三人回到凤阳,第二天仪仗便往南京而去,到达南京后,进行例行的祭祀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