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李云昭的三国出使任务终于成功了一国,他带着暹罗国王的降表南下直到北大年,然后乘船回到了京城。

    朱由校接到降表后笑道:“先生,这应该是最好的情况吧。”

    徐光启皱眉道:“老臣不懂军队里的事,不过在老臣想来,最好的是三国都愿意成为藩属。”

    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不是朕嗜杀,而是有些事朕不想留给子孙后代去做。我曾经听说有一个朝廷,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后,便说留给后代去做吧,后代应该比我们有智慧多了。这种说法我是极其反对的,做一件事,不仅仅是靠智慧就行了的,事情的时机非常重要。这三个国家,都是我大明六宣慰使司的故地,我们现在对付他们,是名正言顺的。而如果拖下去,反而会使他们与大明更加离心,说不定会疯狂与大明作对,东吁人在万历十年进攻云南便是一例。”

第545章 东吁第一战() 
徐光启摇头道:“老臣自然知道陛下所作是正确的,对我大明,对我华夏是最好的。只是老臣希望他们都归顺了,那就可以不死那么多人了。”

    卢象升道:“首辅放心,参谋部制定的宣慰行动重点便在于宣慰,而不是屠杀。除非是顽抗到底的,我们尽量还是以说服为主,能够不杀人就不要杀人,太多的鲜血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孙承宗道:“这只是你们应该明白的道理,但千万不可让士兵或者基层将领有这种想法,狮子博兔亦要用全力,战场之上留一点手,只怕会遭到反噬。”

    卢象升拱手道:“谨受教。大的方向只能让统帅掌握,军队本来就是杀戮之器,我们不会给他们灌输怜悯敌人的思想。”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好吧。现在暹罗归顺,那么我们可以从两边同时进攻南掌和东吁。南方军区从海路到南越国,联合南越军队攻击南掌,西南军区直接进攻东吁,远洋舰队将东南军区的士兵运到暹罗,从南往北攻击两国。”

    卢象升问道:“陛下,那柬埔寨怎么办?”柬埔寨在宋朝被称为真腊,元朝时称为甘勃智,明朝时称为甘武者,万历年后称为柬埔寨。这个国家一直处于强邻的威胁之下,不管是暹罗还是安南都曾经攻打过柬埔寨,暹罗还曾攻破柬埔寨都城吴哥,逼得它迁都到金边。不过明朝时的柬埔寨还包括后世的越南南方地区,算得上一个大国,对,很弱的大国。

    朱由校看了看徐光启,一句“顺便占领了吧”没有说出口,他想到了后世恶魔般的红色高棉,便说道:“再派人去柬埔寨,让他递降表吧,我们保护它。”

    徐光启赞道:“陛下圣心仁厚,实为我大明之福,也是众藩国之福。”

    朱由校泰然接下这句恭维,笑道:“此四国定,就只剩下爪哇国了,五年之内平定卧榻之旁,就可以放心酣睡了。”

    孙传庭道:“让四国安定可能需要三年,然后便可以对付荷兰人了。”

    孙承宗斥道:“你觉得荷兰人会看着我们一步步地吞并各地吗?随时做好准备,监视荷兰人的动向,防止他们狗急跳墙。”

    朱由校道:“这个倒也是要防备,不过如果他们先动手,我们就有充足的理由对付他们了,到时收加爪哇就顺理成章了。”

    刚刚回国的李云昭又被派去出使柬埔寨,他因为出使三国,已经被升为吏部侍郎,这个侍郎并不是左右侍郎,所以是正四品,比之郎中的正五品,升了两级。当时要出使三国时,官员们大都不愿意去,所以朱由校要酬其功,便给予重赏,进一步让大家明白,干实事的人就会受到重用。

    李云昭的柬埔寨之行进行得非常顺利,柬埔寨首都朗维克经济发达繁荣,与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此时它还是有大量临海领土的国家,现在越南南部是柬埔寨领土),但一边是南越,一边是暹罗的柬埔寨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安全感。所以大明皇帝承诺的保护让柬埔寨国王极为高兴,立即表示愿意永远作为大明的藩属国。

    而大明在收到柬埔寨国王的降表后,也立即命郑芝龙的南海舰队在一个叫做芽庄的地方建立了大明南海舰队的一个分基地,以保护柬埔寨的安全。

    天启十一年二月,鲁钦首先对东吁国发动了进攻。龙在田的部下分散到白杆兵和近卫军中,以教会他们在东吁的森林环境中生存。马祥麟带领三千白杆兵和三千近卫军为前锋,直接攻击东吁北部的孟萨城。

    孟萨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依山而建,易守难攻。东吁人看着城下的明人,觉得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攻进城来,便在城头辱骂着明军,叫嚣着:“你们爬上来呀,你们用箭来射我们呀。”

    城墙很高,东吁人用弓箭就可以控制城前的大片地方,而明军的弓箭基本上没有办法射上去。马祥麟拿出他的铁弓,一箭射去,正中一个把屁股露向明军的东吁兵,又接着拉弓,连接射中两个东吁人,其中一个竟然掉下城来。

    东吁人大惊,连忙藏在城墙后,马祥麟身后走出十多的白杆兵,拿着弓箭向上射去,箭却没有及上城墙便落了下来。

    东吁人这才放心,知道只有这一个怪物可以射到城墙上来。马祥麟拍马走向后面,东吁人又探出头来,开始大骂。

    近卫军排成队列,走到东吁人弓箭能射到的线前面,第二排的士兵把火铳架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指挥官一声“开火”,烟雾很快被风吹散,而城墙上的东吁兵倒下一片。

    东吁人被这能喷火的铁管子吓住了,一起躲在了城墙后面,再也不敢探头。而这时马祥麟手一挥,一队白杆兵向着城墙跑去,后面紧跟着拿着火铳的近卫兵。

    因为没有护城河,白杆兵直接跑到了城墙下。因为有大明朝的庞大的财力支援,秦良玉手下的白杆兵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五千人,这次马祥麟带来的都是其中的精锐。

    最前面的白杆兵跳起来将手中的一根尖锐的铁条插入城墙的缝隙,然后用白杆枪前面的钩子搭在上面,后面一人便攀着向上,又将一根铁条插入上方。这样依次向上,很快就插到了靠近城头的地方。

    东吁人听到动静,便有人探出头来看情况,几声火铳声响起,伴随着几声惨叫,其余的人再也不敢将头伸出。然而这时白杆兵已经将铁条插好,一个个白杆兵用枪勾着铁条,迅速地爬上了城头。

    东吁人看到突然出现在城头的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白杆兵一通乱杀,很快在城头开辟出了一块相对安全的地带。源源不断的白杆兵从城墙上跳入城头,将东吁人杀得东倒西歪,一队白杆兵从城头向城门处杀去,将城门打开。

第546章 再下莱林() 
孟萨城门打开后,战事已经不再有悬念。随着白杆兵和近卫军进城,大量的东吁人跪倒在地投降。马祥麟让人将东吁俘虏中的军官挑出来,开始拷问下一个城市莱林的情况。

    孟萨的军官稍一动刑就立即开口,听说莱林只有七百士兵守卫后,马祥麟急不可耐,带着一千白杆兵和一千近卫兵迅速赶往莱林。

    莱林距孟萨一百多里,等马祥麟赶到莱林时,天色已经快要黑了。马祥麟先让部队在离城两里的树林里休息进食,一个时辰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他们小心地慢慢向城墙摸过去。

    莱林城并不大,城墙也只有一丈高,白杆兵搭好人梯,马祥麟很快就爬上了城头。几个东吁士兵正在城头上赌博,一个个大呼小叫的,根本没有注意死神的来到。

    马祥麟等着白杆兵爬上来二十多人后,便慢慢地向着围着火把的东吁人摸了过去,一直摸到东吁人身后约三步时,才有一个东吁士兵叫道:“啊,你们”已经被马祥麟一枪捅在咽喉上。

    白杆兵一起动手,很快将这几个东吁士兵杀死,整个过程中连呼救的声音都没有办法发出。马祥麟让后面的人继续爬墙,自己带着白杆兵下了城墙摸到了城门边。

    城门洞里依然是一团围在一起赌博的士兵,白杆兵一拥而上,将这些人一起杀死,然后打开了城门。马祥麟因为想要将东吁人惊出来好一起收拾,所以没有再选择小心谨慎的手段,于是城门洞里发出凄厉的惨叫声,惊醒了城里的东吁兵。

    早就等在城门口的近卫军排着队小跑着进来,爬城墙的白杆兵也放弃了攀爬,从城门口涌了进来。近卫军迅速在城门洞前一百步的地方排好队伍,蹲下来将火铳对准前方,还有一部分冲上城头,和白杆兵一起消灭城墙上的东吁人。

    东吁人叫嚣着冲了上来,他们打着火把,正是绝佳的靶子。火铳声响起后,东吁人很快就被吓住了,便往后逃去。

    夜战攻击方太过吃亏,所以马祥麟也不着急,让人先把城门边的一大片房屋搜罗了一番,将里面来不及逃的东吁人赶了出来,然后在外围设立了一圈岗哨,便让士兵开始休息。

    第二天早上,明军不客气地将房屋里的食物煮来吃掉,才不紧不慢地开始全城搜索。本来马祥麟以为东吁兵应该已经逃走,想不到他们竟然聚焦在南方口准备负隅顽抗。他立即让一队近卫军出城在南门外等着,然后开始攻击东吁兵。

    东吁人的弓箭根本不能对明军形成有效的杀伤,而东吁人想要近身战根本不可能实现。于是这场战斗便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结果东吁人也发现没有什么搞头,却也没有出城逃走,便跪地投降了。

    马祥麟很是奇怪,便问莱林城的守官道:“你们为什么不逃跑呢?”

    那守官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道:“逃跑?我不逃跑只是自己死,如果我逃跑了我全家都要死,你说我为什么不逃跑。”

    马祥麟道:“东吁军法如此严厉吗?难怪这些年来打得暹罗和南掌狼狈不堪。”

    那守官道:“严厉个屁,我们如果逃跑了确实是全家抄斩,可是如果你家里是首都的大家族,你跑了谁都不敢管你,所谓的军法严厉只是相对于我们来说的。”

    马祥麟笑道:“听你似乎有些怨气,如果我要你投靠大明,日后给你一场大大的宝贵,不知你可否愿意。”

    那守官叩头道:“小人吴拉速愿意效忠将军,效忠大明。”

    马祥麟笑道:“你不怕满门抄斩了吗?”

    吴拉速道:“小人家中父母双亡,即便逃跑也没地方可去,所以便没有逃跑。今日将军愿意收留小的,小的自然愿意效忠。”

    马祥麟点了点头道:“很好,你挑选愿意跟随你的部下,在周围给我们征收粮食,此事做得好,我可以任命你为莱林城守。”

    吴拉速道:“请大人放心,小的一定为大明尽心尽力。不过国君本来准备再次攻打大明,所以莱林城和东枝城中都有大量的粮食储备,至少可以供五万人吃一个月。”

    马祥麟没想到竟然有这样好事,便让吴拉速带着军需官清理粮食数目。军需官回来时大喜道:“将军,粮食足够我们全部吃两个月,不用从国内运粮食来了。”

    马祥麟撇了撇嘴,这次来之前鲁钦便告诉他,一定要就粮于敌,国内本来就没准备运粮过来,士兵每人带着五天的干粮罢了。而军需官并不知道,还以为后面的大部队会有粮食运过来。

    他笑道:“吴拉速,你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