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从不偏帮华人,而是按法律来,按道理来。二是吕宋的议会制度让吕宋人有一种自己当家作主的感觉,法律都是议会制定的,是自己选出来的议员制定的,便等同于是自己制定的,那当然要遵守法律呀。三是大明派来了大量的教师来指导吕宋的小孩子学习汉字,而认识字对于吕宋来说那简直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福份,现在大明竟然免费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这是多么大的恩赐呀。四是大明在吕宋推广种植水稻,教会他们省力高效的耕种方法,而在吕宋的橡胶园又招收了大量的吕宋人作工,大明商人带来了大量的物品,收购他们产出的水稻,使得吕宋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几点使得吕宋人对大明的认同感迅速提高,而吕宋的华人和当地人相处得极为融洽。

    但杨景辰在来金洲之前,皇帝陛下专门派人来给他说明,不要把吕宋的制度照搬到金洲,两地的情况是有区别的。可以先试着在少部分地区实行,根据具体的情况再看行不行,不行就千万不要强制实行。只要对当地人是真心地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地人最终会认同大明的。

    杨景辰当然明白一套制度不可能可以用在任何地方,比如皇帝陛下就说过现在不能在大明实行吕宋的那一套。他要先调查当地的基本情况,然后才能决定如何治理好金洲。

    而张千方在旧港留下一支船队后,便回到柔佛,准备清扫皇帝所说的马来半岛。此时的马来半岛上有许多小势力,除了柔佛,还有暹罗,东吁,北大年,霹雳等国。

    明军首先攻击的是霹雳,霹雳本来与柔佛是兄弟之国,在九十多年前由马六甲苏丹王朝分裂而来,所以在柔佛苏丹去了一封信后,霹雳便表示,愿意归顺大明,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而北大年处于近海平原,名义上是暹罗的藩属国,但一有机会便行叛乱。张千方认为暹罗也是大明的藩属国,那么北大年当然也是大明的藩属国,便向当地的苏丹写了一封信,要求北大年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不再需要向暹罗纳贡。

    这封信由柔佛人送出,很快北大年便来了一队使者。使者的组成很奇怪,分别是一个北大年人,一个暹罗人,一个华人,一个荷兰人和一个英国人。

    张千方首先接待了北大年人和暹罗人,北大年人才是北大年王派出的正使,其它人则是代表自己身后的一些势力来的。北大年正使首先表示,北大年非常愿意成为大明的藩属国,纳贡称臣,但大明必须保护自己不被暹罗人攻击。暹罗人则提出,暹罗已经不纳贡大明久矣,不愿意大明侵占北大年,否则会以武力攻打北大年。

    张千方笑道:“很好,我代表大明皇帝陛下宣布,自这时开始,北大年正式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任何对北大年的攻击都会被被视为对大明的挑衅,大明将会给予还击。”

    那个暹罗人面色苍白地说道:“你们竟然敢与泰人作对,我们国内可是有千艘战船,百万大军。你们会后悔做出这个错误的决定的。”

    张千方笑道:“请回去告诉你们的王,大明等着你们的攻击,如果总是等不来,我们会去攻击你们,直到你们投降为止,不送。”

    看着暹罗人被赶了出去,那个北大年人更加恭敬。北大年被暹罗压迫了几百年了,现在终于出现了一个不怕暹罗的大明,自然知道抱上了粗腿,再也不用忍受这挥之不去的噩梦了。

    张千方将那个华人召了进来,华人一进来便跪在地上道:“海外游子李存根拜见大人。”

    张千方扶起他道:“国内现在除非是在祭孔祭祖和大朝会时,一般都不再兴跪拜礼了。平民见官,只需要鞠躬即可。”

    李存根满脸惊异地道:“大明竟然取消了见官跪拜了吗?罪民漂流在外,竟不知国内有如此之变。”

    张千方笑道:“皇帝陛下有旨,所有海外之明人,华人,皆不再被视为罪人。为了糊口而远走海外,不但没有罪,而且还有功,因为你们将我华夏文明传播四方。所以现在你如果回大陆,官员不会再找你麻烦的。”

    李存根泪流满面道:“当年家中无隔夜之粮,小人的祖父便咬牙出海,先在吕宋,后来又来到北大年,几十年里,他一直没有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却不敢回家。三年前他说,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呀,一定不要混了李家的血脉,有机会要回家乡去代他看一看呀,皇上呀,你真是圣明呀!”说罢跪地边叩头边大哭起来。

    张千方红着眼圈也不阻拦,等了一会儿李存根站起来道:“请大人见谅,小民失礼了。小民来此,是代表在北大年的两万汉人来的,他们希望大明能够在北大年驻军,保护我们汉民呀。”

    张千方撇了一眼北大年正使道:“难道北大年人欺负你们?”

    北大年正使连忙摇头道:“没有,我们一直都很喜欢境内的华人的。”

    李存根道:“那倒是没有。是暹罗人,他们收我们华人的税比其他人要重得多,华人勤劳,但所得却很少,大家的日子过得苦呀。”

    张千方问道:“难道你们交的税比外面那两个红毛鬼还要多吗?”

    李存根道:“那些红毛鬼有厉害的火器,所以暹罗人不敢逼他们多交税,只知道压迫我们华人,我们交的税是红毛鬼的三倍多。”

第542章 北大年请降() 
张千方怒道:“竟然有这种事?”

    李存根点头道:“大明当年威震海外,藩属国众多,大家都高看华人一眼。但自从大明从南洋退出后,一直没有宣威海外,而且私自出海还被视为罪民,所以华人的日子便越来越难过。我们海外游子是没有根的,没有大明为我们撑腰,别人又如何会在乎呢。华人勤劳,而受到的盘剥也更重。”

    张千方道:“难怪皇上要我们出海时说,我们就是海外华人的后台,原来这些民族人如此可恶。你放心,今时不同往日,我们远洋舰队便是你们的保护者,华人在北大年应该享受最低的税负,我会给北大年人说的。”

    李存根道:“张将军,其实我们也不需要最低,只要公平,大家一样的税负也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华人最低,反而会让其他人有意见的,这样会使得华人受到歧视。”

    张千方想了想赞道:“不错,你的想法很正确,那就把华人和北大年人的税负定为一样吧。”

    李存根称谢退出后,张千方又将英国人叫了进来。英国人先说了一通,舌人说道:“我们希望大明的将军在进攻北大年时,不要损害了我们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我们愿意配合贵方的行动。”

    张千方道:“北大年本来是大明的藩属国,我们不会进攻它,我们只是收回我们的宗主权。你们国家的商人只要按规矩经商,按规定交税,我们是不会损害你们的利益的。”

    英国人听舌人说后又说了一通:“非常感谢大明将军的承诺,我们东印度公司希望能够与大明成为好朋友。”

    张千方点了点头,便叫进了最后一个荷兰人。荷兰人一进来便大叫大嚷,张千方也不理他。等他说完后,舌人说道:“我们荷兰人在世界各地的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你们不能进攻北大年,因为北大年有荷兰人的利益。”

    张千方道:“来人,赶出去,荷兰人不准在北大年开办商铺。”

    卫兵出来,将荷兰人架起便往外面走去,那个荷兰人一边挣扎一边叫道:“我们荷兰的舰队会教训你们,让你们再也不也和荷兰人作对。”

    张千方笑道:“我们和荷兰人早就打过交道了,输的好象是荷兰人,你有礼我便以礼待之,你无礼我就要比你更无礼。圣人所言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便是这个道理呀。”

    他的副官笑道:“如果不是现在先要对付当地人,我们早就把荷兰人的地方占过来了,这些荷兰人真是不知死活。”

    张千方道:“知会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就说因为在北大年的荷兰人无礼,所以不允许荷兰人在北大年经商。如果他们想要战,那就先把他们打趴下也是一样的。”

    荷兰人并没有反抗,巴达维亚的荷兰总督派使者带了礼物给张千方道歉,并提出可否撤换得罪了大明将军的商人,而允许其它荷兰商人在北大年经商。

    张千方收下了礼物,然后对使者说道:“回复你们的总督,既然说了不准荷兰人在北大年经商,那就不可能更改,其它地方可以,北大年绝对不行,只要我在北大年发现一个荷兰人,那就直接杀掉。”

    使者心里骂着这个残暴的将军,却没有办法,只好回去报信。总督听了后说道:“撤出北大年的所有荷兰人,由当地的代理人在北大年帮助我们经商。现在明军势大,我会向国内汇报,等待国内的决定。”

    张千方带着舰队直接驶入北大年,北大年人非常热情地欢迎明军的到来,象是欢迎救星一样。张千方有些不解,便问李存根道:“似乎他们很喜欢明军,没有道理呀,我们可是来行使宗藩权的。”

    李存根笑道:“张将军,这很正常,北大年人最恨暹罗人,暹罗人贪得无厌,只要能够摆脱暹罗人,北大年人投靠谁都会愿意。”

    张千方笑道:“我们大明不会疯狂地盘剥藩国,就象新州,刚从倭国到大明时,也有些倭人很害怕明人。后来发现我们明人比他们的大名们要讲道理得多,税负也轻得多,现在新州人都很以自己是大明人而自豪呢。皇上本来还担心他们会反叛,结果这么多年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一次叛乱,反而附近的倭国倒是有许多人逃来新州,甚至还有倭人逃到大农州,只为了吃到一口饱饭,过一些不再被残酷压迫的日子。”

    李存根道:“北大年以及向北去的各个小国,也是苦于暹罗的压迫,只要大人舰队驶去,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大明的藩属。”

    张千方笑道:“不怕和你说,那就是我们的任务,整个半岛,都要在大明的管辖之下,包括这一个大海湾,皇上已经把名字都起好了,便叫做大汉湾。”

    北大年国王将张千方迎接进入城内,恭敬地将图表和名册奉上道:“北大年希望能够内附大明,请将军恩准。”

    张千方将他扶了起来道:“大王,您的要求我们会上奏皇帝陛下,只有陛下才能作主。陛下放心,有我大明军队在,暹罗人是不可能侵略北大年的。”

    北大年国王道:“小王当然知道暹罗不敢对抗大明,但大明军队如果走了,小王担心他们又来呀。”

    张千方道:“那不如国王划一块地方来,明军在此处建立一个基地,专门驻扎一支军队,用以保护北大年免受暹罗人的侵犯。”

    北大年国王大喜道:“如果真的如此,那就太好了。北大年愿意供给所需费用。”

    张千方道:“这件事我可以作主,不过事后还要上奏给朝廷,皇上一直关心各地的大明侨民,如果我们以保护侨民为由,皇帝陛下一定会允许的。”

    北大年国王便派出使者前住京城,带上土地图表及人口名册,还加上国王印玺,让北大年人华人帮忙写了一封情真意实的降表。而张千方也写上在北大年请建军事基地的奏章,一并由使者带入京城。

第543章 云南备战() 
在海外修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