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千方道:”微臣的功劳,都是皇上给的。皇上之圣明,臣早已深知。臣这些年来只知道一句话,那就是皇上说怎么做臣就一丝不苟地执行,所以臣这些年来无往而不利,实在是皇上无住而不利呀。“

    朱由校笑道:”这次回来后,先到泉州休息一段时间,你们的奏折朕已经看过了,既然美洲有这么好的局势,那么我们当然不能放弃这块地方。只是这次去美洲的应该是陆军了,你们远洋舰队前往马六甲,将此咽喉之地掌握到我们手中,顺便将香料产地控制在我们手上,西班牙人在亚洲的势力就会被完全驱除出去了。“

    张千方道:”臣不用休息,可以立即启程。“

    朱由校笑道:”不要急,我们君臣所做之事,可以称得上是亘古未有,无章法可循,一定要慢慢来。慢一点就可以更好地处理出现的问题。这次远洋舰队除了占领马六甲海峡外,还要将葡萄牙人送给我们的果阿也完成实际占领。这个地方很远,过了马六甲还有很远的航程。“

    张千方道:”微臣看过海图,要占领马六甲海峡,我们便需要打败亚齐国,柔佛和北大年,同时葡萄牙人并没有将马六甲海峡送与我们,我们便要应付多国混战才行。“

    朱由校道:”是呀,我们要同时打多个国家,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大明最多的便是人。朕已经下令在南方福建,广东等地大规模地征兵。这两地的人生活的地方与南洋差不多,打过去后便可以全家移民到南洋,这样一来他们有了战斗的动力,二来也可以牢牢地将这些地方控制在我们手中。“

    这时孙传庭说道:”陛下,其实臣倒是觉得以夷制夷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卢象升道:”以夷制夷确实有效,起码在前期很好用。只是恐怕会养虎贻患,所以臣觉得,平定一地后,要么大规模移民,要么进行汉化教育,这样才能使这些地方真正成为大明之地。藩属国什么的都没有什么效,当时有用,后面就不大起作用了。“

    朱由校点点头道:”马六甲海峡必须控制在我们手中。以前当地的王国不是承认是大明藩属吗?那就以此为借口,即使是和葡萄牙人开战也在所不惜。现在葡萄牙人要争取从西班牙脱离,一时应该顾不了这些地方,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孙传庭道:”只要葡萄牙人不从中作梗,以我们大明的军队,可以轻松地扫平南洋各地。现在吕宋局势已经平定,当地人均以当大明人为荣。兵器局在吕宋已经开了分局,以后针对南洋各国的武力行动都会以吕宋为基地,这对我们的补给体系有极大的好处。“

    朱由校有些得意地笑道:”朕也没有想到,吕宋人竟然会如此上道,杨景辰的奏折中说,等到二十年后,绝大多数的吕宋语言都会在吕宋消失,大家都会说汉话,用汉字,成为我大明最坚实的拥护者,看来在吕宋实行的政治制度还是很有效呀。“

    卢象升笑道:”我们真心对他们,他们当然会回报以真心。吕宋人都觉得吕宋是所有人的吕宋,并不仅仅是大明汉人的吕宋,自然会拥护大明在吕宋的统治。只是这套制度要在大明实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呀。“

    朱由校叹了口气道:”吕宋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所以改变很容易,我大明要象吕宋一样,至少需要五十年。我们不要急,慢慢来吧。报纸上一直在为财产保护法造势,我们先做到这一点,再就容易一些了。“

    张千方问道:”陛下,臣刚回来时看来报纸,里面说大明人的财产应该受到保护,可是我们不是一直在保护大明人的财产吗?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朱由校道:”我们不是有一句话,叫做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吗?偷盗抢劫财物当然会被惩罚,但官府想要你破产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修改大明律时虽然对于抄家,财产充公之类的情况有过严格的规定,但朕想用更加森严的法律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道理让所有的人都明白。说白了,这条法律是为了要限制官府的权力,所以先要进行舆论宣传,到时宣布法律便可以水到渠成。“

第485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中)() 
张千方还是不大明白,限制了官府的权力,不也就是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吗?皇帝为什么要颁布这样的法律来自缚双手呢?

    卢象升道:”陛下圣明。国人都知道是为自己而战,自然会奋勇争先,知道自己的财产受到朝廷的保护,自然会拥护朝廷,拥护陛下。“

    朱由校笑道:”以后朕就不能随便抄家了,也不能够随意征用臣民的财物了。但天下子民,也不用时时担心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财富会被侵吞。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朕舍弃这一点点小利,却使得国人心中安定,更加愿意努力地积累财富,使得民富国更富,所以最后还是朕赚了。“

    三人一起跪下来道:”圣明无过于陛下,臣等为天下贺,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朱由校摆摆手道:”起来吧,朕知道这条法律的意义,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法律,也许会出乎你们意料之外,但不要惊讶,朕是要每个大明人,都会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国度而自豪,而骄傲。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世界的王。“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对皇帝所说的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世界的王这句话没有置评。这话很犯忌讳,皇帝可以说,臣子却不能够随便评论。

    第二天,皇帝下旨,封张千方为镇远候,镇远总督,镇远候这个称号很好理解,但镇远总督就让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了。颜思齐为东海北海总督,郑芝龙为南海总督,总还有个区域,但这个镇远总督就有些不大明白了。

    圣旨还命令张千方暂时驻扎在泉州,但只是一个空总督府而已,军队一个人也没有。便有人认为张千方应该是做了什么事,导致圣眷不再。

    十天后,皇帝下旨在全国宣布了大明私有财产保护法,这条法律规定,大明人的私有财产受到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占。除了触犯法律以外,官府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到大明子民的财产权。而且大明子民的私有住宅,在没有得到主人允许时,其他人不得进入。如果有人不经允许进入私有住宅,主人会首先给予警告,警告后还不退出的,主人有权将其当场击杀。

    大明周报整篇登载了法律全文,而且在编者按里专门写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位奉公守法的大明子民,你不用担心官府以任何方式侵夺你的财产。举个例子来说,你有一座小房子,可能会很破旧了,风吹了进了,雨飘了进来,你没有办法。但是官府在你没有提出请求时是不能进入这座房子的,即使他是为了帮你加盖瓦片,那也是不行的。或者我们尊敬的皇帝陛下想要进入这个房子,也要先得到主人的邀请。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风能进,雨能进,皇帝不能进。

    这部法律的颁布倒是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一直以来私有财产本来就是受到保护的,现在只不过是以专门法律的形式予以强调。但是报纸的编者按引起了轩然大波。大量的读者来信都谴责编者按的撰写者对皇帝陛下缺少尊敬,认为皇帝应该可以随意进入他想进入的地方,不存在需要主人的邀请的问题。

    这种皇帝例外论其实是这个时代的常识,因为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朱由校想要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却又不能否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因为这样真的会让朝廷的合法性都会受到质疑。所以他在下期的报纸上以啸启先生的名义写了一篇读者来信,认为对风能进,雨能进,皇帝不能进应该这样理解:皇帝将物品赐予臣民后,这物品便是臣民私人所有,而皇帝当然不会侵占子民私人所有的物品,这是一个皇帝应有的自觉。

    当然,如果臣民爱戴皇帝,愿意恭迎皇帝进入自己的房子,甚至以此为荣,那显然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皇帝的荣誉。但以后如果有皇帝做了一些事,让臣民不满,臣民拒绝邀请皇帝进入自己的房子。而身为皇帝,当然不可能因此事而治罪于臣民,因为这本来就不是罪。相反皇帝就应该要思量,为什么自己会被拒绝?自己是不是做得还不够好?

    这样的解释并没有让那些反对者满意,他们在报纸上和一些支持啸启先生说法的人长期开始了争论。朱由校不再管这事,法律可以制定然后颁布,而想改变人的思想中的一些想法,显然是一件长期的事。

    而据东厂,经济调查局的调查统计,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确实让大多数人都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只要自己不犯法,那自己的财产就是稳如泰山,可以传之后世子孙,这样的事,又会有谁不满意呢?

    只是在朝廷中,大多数官员都不大理解报纸里面的编者按,而且大多数高级官员都知道啸启先生是谁,对于皇帝在报纸上的表述也不大理解,这是表示皇帝在缩减自己的权力?而在这同时,皇帝更是在缩减官府的权力。

    朱由校当然知道官员们不会乖乖地按照这部法律去行事的。他特意交待了大理寺,对于所有与这部法律有关的案件判决情况都要及时上报。而东厂锦衣卫和廉政公署更是到处查探在这部法律颁布后的实施情况,只要一有违反的情况,便交由锦衣卫提起公诉。

    不久以后便发生了一起案件:卢龙县一位屠夫在自己家中杀死了一位男子。他声称该男子擅自闯入自己家中,自己已经警告他退出,但他不予理会,无奈之下便只好杀了他。

    锦衣卫立即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被杀男子是屠夫的债主,当日是屠夫邀请他商量还债事宜的,屠夫不想还债,又听说了新颁布的法律,便起了歹意,将他杀死在家中。

    本来这事情是不会露馅的,因为被杀男子妻儿均回了老家省亲,屠夫半夜悄悄与他商定第二天晚上在自己家商量,本来以为无人知晓,不想被杀男子的邻居晚上起夜时听到了两人的谈话,这才让案件水落石出。

第486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下)() 
这起案件被登载在报纸后,对于这条法律出现了一些争论。争论的两方都觉得自己找到了证据。反对者认为,有人便会利用法律的漏洞,想要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支持的人则认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作恶者终将受到惩罚。一件案子,并不能说明这部法律有问题,而且随着朝廷的宣传增加,大家会更加了解这部法律,特别是这个案子,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知道了人在做,天在看的道理,自然会震慑霄小。

    朱由校倒是觉得这个案件与私有财产保护法的正确性完全无关,找到法律的漏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几百年后也许会越来越多,看看美国那么多律师就知道了。关键是这个屠夫找错了漏洞,所以最后落得个身死的下场那是可以预期的。

    而不久后又出现了一个案子,安阳县令的儿子外出游玩时看上了一个卖茶的女子,也许是前世孽障,他一见到她就再也挪不开眼睛,回家以后就要家里给他下聘礼要娶她为正妻。安阳县令自然不会理会儿子的无理要求,县令公子也是铁了心,家中不准便每日去茶寮,只为见她一面。

    县令大怒,便让人当着儿子的面将茶寮拆掉,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