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债券交易市场,很多人取得了建造许可证,还有很多人扩大了自己在河套的土地面积。大明周报公布了现在已经有临河地区可以进行移民垦荒了,于是大量的移民从内地源源不断地向着草原进发。

    户部与农业部联合组成了一个河套移民开发局,专门负责收债券划土地。移民开发局已经委托京师大学堂对临河进行了规划,先将道路,水渠,军营,衙门,税务,巡捕以及商业用地划了出来,然后将道路隔成的大块地区分给各个债券持有人。

    这些地块经过了精确的计算,每一块地都是五十亩,周围都被水渠和道路隔开。登记在册后,不管你是建房还是种地,都将按照农税的标准来收税。由税务局出具契纸后,这些地在以后买卖时,都将按照地契上的数目来计算,非常方便。

    而买地超过一块的,也不能将两块地之间的道路变成自家的,道路必须是公用的。而且侵占水渠和道路的将会受到极重的惩罚,等以后用水泥将道路和水渠硬化后,应该会更加容易管理。

    河套地区的适宜放牧的地方,依旧是蒙古牧民的草场。不过农业部要求蒙古人不再进行移动放牧,而是将草场分给各个部落。最早投靠明军的拉速里所在的乌拉特部落分到了一片肥美的牧场,他的父亲也树该庆幸不已,觉得自己儿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便是投降了明军。

    因为察哈尔靠近西边的两个鄂托克因为惧怕明军,已经向东迁移,所以所有投降明军的部落都得到了自己的草场,而内地的商人早就带着大批的货物来到了河套地区,开始与蒙古牧民做起了生意。

    仅仅临河一地,便已经将卖出去的河套债券收回了绝大部分,所以河套还有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杨涟认为可以从南方招募移民来此开垦,被朱由校拒绝了。

    他说道:“临河人的土地都是拿钱买来的,现在如果让移民以极少的代价甚至白得这些土地,便是对他们最大的不公正,以后如果发行债券,谁还会愿意购买。继续发行河套债券,河套之地,只能通过用钱才能买来土地,朕要这里迅速发展起来,移民速度太慢,只要让那些富人发现有利可图,他们来移民比朝廷来移民效率要高得多。反正都是减少内地的人口,谁移民不都是一样的。”

第479章 大明路桥与水运() 
三月初,在汉武行动开始时,从西安到榆林和从榆林到鄂尔多斯的公路同时开始修建,到四月初时,明军已经打下了鄂尔多斯,而从榆林修来的公路正好修到了原来的边界。这时何腾蛟带领一个近卫军新兵师来到了这里,开始协助修路。

    这是从原来在辽西守卫山海关的士兵中抽调出来,在拱极城进行了重新训练后,被编成新的四个师。何腾蛟在京师卫所改革时被选入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被任命为师长。他除了带一个师来修路以外,还带了五千多后金人。这批后金人先是在农业部的指导下进行开垦和平田运动,然后又在公路和铁路修建中进行劳动改造。绝大部分表现良好的后金人已经被释放,但这些被释放的后金人中有很大一部分表示不愿意回到赫图阿拉的深山老林中当猎人,就在大明农场或者修路什么的也没有问题。

    岳托对这种情况也是无可奈何,不过他在山木线的修建过程中也发现,大明朝廷并没有专门针对女真人,最多不过是有些大明人看女真人不顺眼,有时会稍微刁难一下,岳托心里也能够理解,比起努尔哈赤动辄屠村屠城的行为,大明人确实要强得多。所以他也相信这些要进入辽东农场的人不会受到虐待,便带着一部分人回到了赫图阿拉。

    而大部分不愿意回赫图阿拉的后金人便正式加入了大明,他们知道修路的大明人是有工钱的,所以成为大明人后,他们将家属安顿在朝廷划给他们的土地上,然后提前支取了几个月的工钱,便进入了g3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工地。g3修得差不多了,他们又来到了西榆公路和榆鄂公路打工。

    大明之所以放心让他们进入陕西,是因为要加入大明的条件是很严苛的。首先必须改变姓氏,必须用汉族的单姓,象佟佳氏便姓佟,瓜尔佳氏便姓关,马佳氏便姓马其次便必须剪去辫子。能够做到这两点,而且在劳动改造过程中表现良好,便可以加入大明。

    加入大明的后金人有一万余人,加上他们的家属共有四万人,大明将他们分散在辽东的各个农场中,正好农场差人,不过这些人本来对农活就不擅长,又贪图修路时的高收入,所以大多都是将家属放在农场,干一些不大需要技术的活计,而自己则跑出来挣钱。

    现在修路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吃香的工作,最早的时候熟练工开的工钱是每天三百文,后来铁路部和公路委员会进行了调整,技术工一天三百文,熟练工是一天两百文,非熟练工一天一百文。这样下来,熟练工一个月都有事干的话,就可以得到十二元,扣除一元的伙食和住宿费用,可以得到十一元,而非熟练工只要过了三个月的实习期都会成为熟练工。这样算起来,一年可以得到一百多元,合原来的银子是六十多两,这可比种田挣得要多得多。

    虽然朝廷规定,刚刚加入大明的归化民族五年只能得到大明人工资的八成,但这对于后金人来说已经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更不用说每天都能吃饱,而且每三天还能吃一顿肉。当年举兵反叛的时候,便是部落里的牛录额真想要敞开了吃白面可都是做不到的。

    g3高等级公路是从北京到西安,途经保定,石门,邯郸,郑州,洛阳,虽然距离长,路况复杂,但在炸药的帮助下,公路委员会组织得力,最后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建成了这条高等级公路。中间的小河便架设桥梁,但黄河就没有办法架桥了,只能用渡船来交通两岸。

    朱由校已经命令研究院试验用钢铁和水泥制造大桥,皇家施工队现在已经改名为大明皇家路桥局,在研究院的指导下,于永定河上建成了大明第一座钢铁水泥桥。桥长两百四十五步,将北京城和嘉福寺(即潭柘寺)联系了起来。

    研究院在建造这座桥的过程中获益良多,准备继续在各地建桥,不断地积累经验,最后要能建成超过一千步的桥梁,这样就可以在黄河和长江上架桥了。

    京师大学堂研究院在辽东鞍山,山西平型关,山西五台山岚县,河北邯郸,湖广黄冈,江西吉安,陕西略阳,四川攀枝花勘探到了大型铁矿,而兵器局紧接着就在这几个地方开办了大型铁厂。

    兵器局在京师以外开办钢铁厂采用的是新办法,兵器局负责出技术,而且提供技术更新,占了三成的股份。其它的七成由各地的商人通过协商以后再占股,但单独一家占股不得超过三成。

    这样所有的管理都不再用兵器局操心,而兵器局负责收购其中质量较好的生铁和全部的钢,其它的铁则由钢铁厂自售。这种模式是朱由校提出来的,他一直认为前世的一句话是很正确的:财产不能公有,权力不能私有。而前世管理方面乱成一团狗屎的国企也让他明白,除了极少数必须由国家掌握的资源以外,其它方面其实完全可以放在民间让它们茁壮成长。

    当然,钢铁涉及到武器制造,所以监管还是必须的,由户部,兵部,铁路部,东厂,锦衣卫及税务署联合成立了一个钢铁管理局,专门管理钢铁厂产出的钢铁的税务,销售,使用等方面。以保证钢铁不会流入到朝廷不想看到它流入的地方。

    方以智和朱之瑜造出了速度可以达到一小时二十四里的蒸汽船,当然是在使用了螺旋浆以后。方以智认为,现在只能在加强蒸汽机的动力效率方面进行努力,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太大的速度提升的。他不想再在船只研究上面耗时间,所以朱之瑜成了水力运输局的局长。他对朱由校说道:“皇上,二十四里的船速是在不装载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学生只想专门研究轮船,希望能够研制出装载后也能达到三十里四十里的轮船,还想研究出陛下所说的万料十万料的轮船。”

第480章 殷地安(一)() 
远洋舰队按照葡萄牙人提供的海图,再加上从西班牙人身上抢来的海图,顺利地避过了海上的风雨暗礁,顺便还打劫了西班牙人两条船,不过在抢了他们的银块和部分食物后又放了他们。终于在七个月后看到了大陆。

    虽然在旅途中,船队也曾经在一些小岛边停泊以补充淡水和新鲜的蔬菜,顺便猎捕一些动物打打牙祭。虽然船队已经带了足够的食物,食物中也加入了足够的胡萝卜,带了大量的桔子,带了大量的黄豆绿豆用来发豆芽。虽然专门有船用拖网每天都捕食一些鱼类来补充营养,而且还有吴有性的学生担任船医。整个船队还是有十一个人得病死去,主要是随行的学生和文职官员。

    看到陆地,大家都极为兴奋,张千方选择了一个开阔的海滩准备登陆。三条大福船是没有办法靠岸的,只能停在离岸约两里的地方。赶缯船和双篷船稍微强一些,能够在离岸三百步的地方停泊。虽然不大如意,但一时也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停泊码头,只能先上岸了再说。

    耿仲明是第一批上岸的军官,他带领士兵先登上沙滩,然后侦查了附近的地形,便向船上发出了安全,可以登陆的旗语。

    第二批上岸的是周延儒带领的文职官员和学生。周延儒他们踏上岸后,走路都有些东倒西歪,便问耿仲明是怎么回事。耿仲明笑道:“都是一样的,船上坐久了,一上岸地不摇晃了就走不稳了,很快就能好的。”

    这时一个方向的士兵用哨声吹响了警报。耿仲明连忙让士兵保护好这些文官和学生,自已跑过去看,只见几个骑士正在慢慢地靠近。

    这些骑士并不是象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那样的红毛,他们也是黑眼睛黑头发,穿着皮衣和布衣,头上插着羽毛,疑惑地打量着近卫军。

    耿仲明见他们样子奇怪,便命令士兵拿火铳瞄准他们。这时周延儒喘着粗气跟了上来,连忙道:“他们和我们一样,不要杀他们。”

    耿仲明道:“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有弓箭和刀,我们必须保护大人们的安全。”

    周延儒道:“他们下了马了,应该是没有恶意,让他们过来,先问过再说吧。”

    那几个骑士下了马,看着周延儒的样子,相互交流了几句话,不过明人都听不懂。周延儒上前道:“本官是大明四品员外郎,看你们的样子,与我汉人有些相似,可是前朝弃民?”

    那几个骑士看着周延儒的官服,一个人问道:“期灵?”周延儒是四品官,官服补子上绣有麒麟纹样,他心思转得极快,不确定地问道:“你们认识麒麟?”

    那几个骑士交换了眼色,一起道:“期灵,期灵。”先前开口的那个骑士又问道:“殷地安?”

    周延儒回道:“殷地安。”用的是肯定语气。那几个骑士顿时跪在地上开始叩头,却不是对着明人,似乎是对着天上叩头,一边叩头一边叫着:“殷地安,殷地安”

    周延儒这时想起了一个事情,在来之前皇帝召见他们时,专门和他说起在美洲有当年的殷商遗民之事。皇帝只说听闻有此事,可能是殷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