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次列将蒙古军队排成密集阵形,然后一起冲了上去。这使得明军面对的蒙古骑士多了起来,如果仅靠子弹的攻击密度是不够的。周遇吉皱了皱眉头道:“现在才是真正检验我们的时候了,发信号,进行白刃战。”

    激烈的鼓声响起,第一排方阵的近卫军放弃了用子弹攻击,开始将刺刀举起来,刺刀斜指前方。六排刺刀形成一片枪林,等着冲上来的蒙古骑兵。

    古次列吼叫着冲了过来,六排刺刀在他看来不值一晒,刺刀终究不比长枪,没有后部的支撑点,在骑兵的冲击下很快就会散乱。

    事实也是如此,蒙古骑兵的冲击很快就将刺刀撞得东倒西歪,然而明军并没有乱掉,鼓声再次响起,第二排方阵的近卫军也端着刺刀向前,与第一方阵的明军合在一起。

    后面的方阵还在继续射击,因为蒙古人骑在马上,所以倒不担心会有误伤。而前面的近卫军只能用手中的刺刀来直面蒙古人的长刀。

    古次列看着大部队已经冲进了明军的阵列,心里冷笑着对着前方的明军砍过去。却见一把刺刀对着他的手腕刺来,另一把刺刀对着他的腰间捅过来,还有一把刺刀对着马头刺来。他大惊之下,便将手回缩,射开第一把刺刀,将第二把刺刀荡开,却无法挡住第三把刺刀。马受伤长嘶一声,前蹄跳起,古次列坐不稳,向右边偏了过去。

    一把刺刀似乎早就等在这里,狠狠地插向他的腰侧,古次列大叫一声,刀回转砍在火铳杆上,却让刺刀在自己的腰侧拉了一条长长的口子。那个明军虎口大震,火铳几乎脱手而出,他咬咬牙,将火铳抽了出来,一蓬血射出洒了一些在他的脸上,他顾不上擦眼睛,又是一刀狠狠地插向前去,然后才用衣袖将眼睛随便拂了一下。

    这一刀插在古列次的腰侧伤口附近,古次列又大叫一声,提刀砍向近卫军的头部。那个近卫军根本不看劈来的马刀,狠狠地将火铳转动了一下,引来古列次更大的惨叫声。这时旁边一支火铳伸了过来,将古列次的马刀格开,然后向上顺势插进了他的胸部。

    古列次发出凄惨的嚎叫,剧烈的疼痛让他的马刀坠落在地,他抓住那杆插入胸中的火铳,一使劲抽了出来,带出一蓬污血。他将火铳住前递去,铳柄正中那个近卫军的胸部,将他打倒在地。

    他倒提着火铳又砸向旁边的近卫军士兵,但火铳挥到中途时却慢了下来,他慢慢从马上栽倒了下来。那个倒在地上的士兵跳了起来,一把抢过火铳,插在了他的脖子上。

    虽然指挥古次列一与明军照面便被杀死,但在两军接触处却是蒙古人占据了人数优势。鼓声再次响起,第三方阵的近卫军放弃了射击,也端着刺刀冲了上来。

    近卫军平日严酷的刺杀训练终于发挥了作用,明晃晃的刺刀对蒙古人的马匹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即使骑士命令它们直接向前,但常常却是还没有冲到刺刀前马就会停住或者向旁边跑,这至少使得蒙古骑兵的冲击力大为减少。

    而蒙古骑兵比近卫军要高得多,这样后面的近卫军可以用火铳射击,蒙古后军的弓箭只能抛射,近卫军唯一防御力最强的头盔对付蒙古人的弓箭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蒙古骑兵不仅要对付近在眼前的刺刀,还要对付明军的子弹。不时有正在厮杀的蒙古骑士被一颗子弹击中,含恨倒下马来。

    虽说如此,但蒙古骑兵的冲击力,蒙古军的人数以及马刀相对于火铳刺刀的更强杀伤力,使得两方的战斗处于一种不相上下的态势。周遇吉看了看手表,已经快有两个小时了,为什么蒙古人的后队还没有乱呢?

    薛伯陵在早上七点钟准时出发,西北第二师在投降的蒙古人带领下,向东边而去。因为要麻痹蒙古人,所以第二师离鄂尔多斯万户驻地有八十多里地。薛伯陵要求在一个半小时内赶到,蒙古首领阿拉汉说道:“薛将军,如果这样,我们到达时就不会有攻击力了,所以最好是分两段,中间休息一会,这样一个时辰可以赶到,马力不会有太多损耗,人也不会太累,一到达就可以开始攻击。”

    参谋本部制定的计划是要求他们在十点以前发动进攻,薛伯陵道:“如果一个半小时赶到,然后再休息半个小时后进攻,会不会更好一些?”

    阿拉汉道:“休息半个小时是没有用的,那会使人更累,只能直接进攻才有效。”

    薛伯陵道:“那就按台吉所说,台吉在前面带路,今日战后,一定会为台吉请功。”

    等阿拉汉走后,随行的锦衣卫军官道:“看来阿拉汉是真心投降的呀。”

    薛伯陵笑道:“休息的方法我们近卫军早就已经进行过实验,而阿拉汉在平常的战斗中应该也有体会,这次他能够直言,可以确定其投降是诚心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人,蒙古人太多,占的地方也太大,仅仅靠我们是难以占据的,所以一定要先震慑其胆,杀掉顽抗的,而象阿拉汉这样的人,我们要好好笼络才是。”

第470章 收复河套(十一)() 
九点一刻,周遇吉通过望远镜终于看到了蒙古军后部的烟尘,他大喜道:”擂鼓,全军出击。“

    急促的鼓声响起,正在和蒙古骑兵苦战的近卫军勇气陡增,最后排的近卫军士兵开始上马,准备展开对溃败的蒙古军队的追击。

    孛儿只斤额磷臣看到近卫军突然加强了攻势,心里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他的护卫喊道:”济农,明军从后面杀过来了。“

    孛儿只斤额磷臣转头看去,一支蒙古骑兵正在营地后面烧杀,一队队的明军端着火铳正在慢慢地逼过来。他绝望地叹了口气,昨天自己已经把周围六十里地都侦查了一遍,确认只有南面有明军部队,所以才会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战斗中去,没想到现在竟然会有一队明军杀了过来,这些明军是从哪里来的呢?

    他是个杀伐果断的人,看到另一路明军杀来,知道已经没有办法。当今之计,还是先保住性命再说,他对护卫说道:”鸣金收兵,我们去瓦察尔图察汉城,去问一下大汗,为什么没有人来救援我们鄂尔多斯万户。“

    护卫惊道:”如果此时撤军,只怕损失会非常大。“

    孛儿只斤额磷臣摇摇头道:”如果不撤军,损失会更大,能跑多少是多少吧。“

    蒙古人听到撤退的信号后,本来杀得旗鼓相当的两军形势立转。蒙古人本来看到敌军有援军来到已经有些慌乱,这时听到要撤退,自然是争先恐后。

    其实两军厮杀并没有多大伤亡,而蒙古人撤退后的追击战则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近卫军后排的已经骑上了马,无论人马都是养精蓄锐的,所以追赶厮杀了两个多小时的蒙古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近卫军跟在蒙古人后面,时不时地用火铳攻击掉队的蒙古人,有些蒙古人本来已经极为疲惫,马力也消耗得厉害,只好跪地投降。近卫军根本不理他们,只是继续向前追击。

    张荩臣死死盯住前面的孛儿只斤额磷臣,如果能够在这里俘虏他,那收复河套这件事便成功了一大半。因为收复河套表面上的敌人是鄂尔多斯部落,其实真正的敌人是所有蒙古部落。如果让孛儿只斤额磷臣逃到林丹汗那里,林丹汗说不定就会迫于压力和大明来一场大战,这不是大明想要看到的。

    孛儿只斤额磷臣的部下不断地分出来,想要阻挠后面的追兵,近卫军也分出相应的人手来应付,而且将自己的马匹交给其他人。张荩臣自己则始终带着最精锐的护卫跟着孛儿只斤额磷臣。

    两边的人数都是越来越少,但张荩臣所带的马匹并没有减少太多,虽然蒙古人的骑术比近卫军会强那么一点点,但马力却是有限,终于在天色近晚时,孛儿只斤额磷臣的坐骑悲鸣一声倒在地上。

    他的护卫连忙将他从马上扶起,便要架到另外一匹看起来稍微强一些的马上。孛儿只斤额磷臣摇了摇手道:”算了吧,到察哈尔还有那么远,我们是不可能逃走的。“

    他的心腹道:”济农一个人带几匹马走吧,我们在这里抵挡明军。“

    孛儿只斤额磷臣叹了口气道:”分兵阻挠其实根本没用,他们人本来就多,而且他们是擅长步战的,这样我们的马会越来越少,他们的马却不会变少,骑马的人却会变少,这样的马力如何是我们可以跑赢的?既然如此,逃走已经没有了意义,还是投降吧。“

    这时张荩臣已经距他们不远了,看蒙古人似乎不想再逃,明军便迅速将他们围了起来。孛儿只斤额磷臣看也不看明军的火铳,对着张荩臣道:”看来我似乎对你们还有些作用,如果你们答应我的条件,我也可以和你们合作。“

    张荩臣笑道:”我们本来就是来和济农合作的,请济农上马,我们会护送济农回到部落里的。至于条件,请济农去和我们周将军说吧。“

    周遇吉看到张荩臣带着孛儿只斤额磷臣回来了,心里松了一大口气。和鄂尔多斯的交涉有没有孛儿只斤额磷臣都没有多大问题,但如果让他逃走了,那明军就很被动了。

    孛儿只斤额磷臣被押到周遇吉面前,张荩臣说道:”这便是我们的周将军,你有什么条件可以说了。“

    孛儿只斤额磷臣道:”首先要保证我的家人和财物安全,其次将我的部队还给我,我可以保证不再侵入长城以内。第三是我可以允许汉人在这里适合农耕的地方进行开垦,但其收入的一半必须交给我。“

    薛伯陵看着他的样子,象看着一个白痴。王佐民则笑笑没有说话。周遇吉想了一会道:”如果你按我们说的做,我们可以保证你和你的家人的生命安全。至于财产嘛,也不是不能还给你一部分,但是部队你就不用想了。“

    孛儿只斤额磷臣怒道:”你们竟然敢袭击鄂尔多斯部,阿拉坦汗的部落,黄金家族后裔的部落。我看在你们皇帝的面子才不与你们计较,你们竟然得寸进尺。大汗知道了这件事,我蒙古四十万控弦之士,必然会将你们中原之地变成我们的牧场。不管你们要我干什么,我都不会答应的。“

    周遇吉笑道:”听济农的口气,似乎这一仗竟然是济农打胜了。我家皇帝让你们让出河套这块我们的祖宗之地,你们的林丹汗亲自说要我们自取的。现在我们来自取了,你觉得你们的大汗会为此与大明开战吗?你觉得如果开战,你们会赢吗?“

    王佐民道:”当年我太祖皇帝驱逐尔等时,尔等可不止四十万控弦之士。“

    周遇吉道:”我们要求济农发表声明,愿意脱离蒙古人,成为大明的一部分。如果可以,我们皇帝陛下愿意封济农为顺义侯,永镇河套之地。“

    当年的阿拉坦汗是孛儿只斤额磷臣的四世祖,被明朝封为顺义王,现在明朝愿意封他为顺义侯,已经算得上是很不错了。

第471章 收复河套(十二)() 
孛儿只斤额磷臣道:”想要封我为侯,你们皇帝下封旨意即可,何必搞成这个样子呢?原来你想让我脱离蒙古。你觉得我这个黄金家族的后裔,会脱离蒙古吗?想都不用想。“

    周遇吉笑道:”没有关系,济农先想着吧。我想济农的家人中,总会有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人的。到那个时候,济农就可以去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