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钦见皇帝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稍微放心了些。而杨光皋则是根本没有担心过广西狼兵的问题,因为他家里本来就有十来个家人,原来便是广西狼兵,在十年前做为客军来京师时,因慕王化,被先帝赐给了长公主府,他正好将他们带上,一来慰他们的思乡之情,二来可以帮他收狼兵之心。

    至于满桂,皇帝已经帮他想了办法,西北主要打交道的是蒙古人,皇帝已经封海兰珠为明珠长公主,并让她随满桂前往西北,虽然海兰珠是科尔沁人,科尔沁人的地盘在兴安岭附近,但大家都是蒙古人,多多少少有些香火情,蒙古人对满桂这个蒙古女婿总会另眼相待。

    第二个便是原来卫所的裁撤问题。北方军区与西北军区的卫所已经在魏忠贤和孙传庭联手操作之下裁撤了大半,但西南和南方军区的卫所几乎没有动过,这便是朱由校也没有办法,只能从东厂和绵衣卫中抽调人手,加入到这两个军区中,一起来进行裁撤和重建工作。

    第一个动身的是曹文诏,他带领一个近卫军旅搭乘北海舰队的船只从海路到达奴尔干城。而同时研究院地理科的学生则乘船从辽河而上,他们将要考察辽河与松花江的水域情况,要找到一种更好的运输方法,使得内地与奴尔干城不必通过北海就能连通。

    周同金对于明军的来到非常高兴。随行的太监宣读圣旨,皇帝正式策封周同金为奴尔干都指挥使,荫其长子为锦衣卫百户,许其入京城就学(这是周同金自己坚持的)。奴尔干都司府可以组建一万人以下的部队,负责奴尔干都司的防卫安全。

    皇帝下旨在奴尔干都司实行十税一的税率,其中所收取赋税一半由奴尔干都司府支配,一半由东方军区运送到京城。

    这样的税率在大明内地算是高的了,不过在周同金的六千精骑的威慑下,收税工作倒是很顺利。至于东方军区运送到京城的赋税,则由皇帝直接拔给东方军区以作军资,当然,这是不够的,但总算是聊胜于无吧。

    曹文诏的东方军区将军府则暂时设立于奴尔干城,并且准备将原有的卫所一一恢复。他带来的兵力太少,野战军还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来到,所以周同金自告奋勇地将自己手下的达斡尔军队借给他。

    宣德九年之前大明在奴尔干的统治并不是直接统治,仅是在重要地点设军事据点及发展交通路线,实质上仍由各族自行统治,而除少数官员之外,大多数官军人员由当地民族人民担任。这次朱由校也是打的这个主意,所以曹文诏一番封官许愿之后,各地的各族卫所一个个地被恢复了。而在每个卫所中,曹文诏只是放了一个旗起着监督作用而已。

    在明军拿出精美的银币和美丽的丝绸后,各族头人迅速地为明军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在明军随行的工匠的指挥下,曹文诏在距黑龙江出海口一百多里的东岸建立了一座新城:镇东城。这座城与奴尔干城遥相呼应,将会是东方军区的驻所。

    同时在原来的屯河卫,也建立起了一座新的抚东城,抚东城离镇东城约八百里,正好位于各卫所的中心。这里将会是东方军区野战军的驻所。

    五个月后,由张宗灵带领的东方军区野战军抵达了抚东城。他们不是从黑龙江口逆流而上的,而是按照地理科学生的指导,先由辽河逆流而上,然后走过大约一百里不到的陆路,再在混同江(松花江)上船顺流而入黑龙江,再到达抚东城,这大大缩短了从内地到达奴尔干城的距离,不论是对东方军区的粮饷供应还是内地与奴尔干城的商业来往,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果然,这条道路的开通,很快就被魏忠贤利用了起来,几条商船载着肥皂,蜡烛,铁锅,香烟,烈酒,棉布,羊毛织成的厚袍子,厚毯子来到了黑龙江流域。

    魏忠贤命令在镇东城,抚东城,奴尔干城设立了三个大的农业合作社,物品标价都是内地的三倍,但所有的物品,包括在内地几乎没有人会买的羊毛制品,在这里一上架便被一扫而空。三个大掌柜又是高兴又是焦急,连忙派人传信要求派更多的船,运更多的货来。而且还要派更多的人,因为这里的皮制品便宜得无法想象,转手到京城,至少是十倍以上的利。

    魏忠贤接到奴尔干的要求后,急忙去找皇帝商量。朱由校道:“什么,你想造一条运河连通辽河和混同江?这个有些难吧?”

    魏忠贤道:“圣上,只有用水运才能最大幅度地减少成本,如果水运不成,那就可以在这两地之间修一条铁路,不然用马车运输,太过费钱了。”

    朱由校沉吟半晌道:“京山铁路刚刚试运两个月,按照他们送来的利润率来算的话,需要十年才能收回成本,铁路确实比水运成本大,但朕也不知道能不能修成运河,这个要问研究院的学生才行。”

第432章 沟通松辽() 
研究院地理科前往辽东的学生是由徐弘祖带队的,朱由校看到他时笑道:“都是老熟人了呀,在地理科可还过得好吧。”

    徐弘祖笑道:“陛下,学生在这地理科中见遍了天下风光,还能够为朝廷尽力,实在是再好不过。”

    朱由校笑道:“那就好。振之呀,你是字振之吧?”

    徐弘祖连忙道:“陛下为尊,请随意称呼学生即可,如何能当得陛下用字来称呼呢?”

    朱由校摆摆手道:“振之呀,厂公有一个想法,看能不能在辽河和混同江之间造一运河,这样可以沟通两江,利于航运。你是亲自勘探过的,觉得这个想法有可行性吗?”

    徐弘祖道:“陛下,当日研究院接到兵部委托,便是要找一条水路看能不能从辽东外海通往黑龙江。学生们在辽河中段勘探时,问了当地居民,知道与混同江只隔不到一百里,便已经有同学动过这样的心思。后来兵部派兵船将两条江都走了一遍后,也询问过能否沟通两江之事。学生们便于这两地之间考察,发现如果沟通了两江,对于辽东农业渔业林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学生们仔细地探查后发现,此事确实可行,但因为两地之间有连绵小山相隔,当地人称之为长岭子,如果要从长岭子中挖出一条河道来,则需要的劳力极多,恐非短期可成。我们报告给兵部后,兵部也就没有再说过什么了。”

    朱由校问道:“是因为山中石头的原因吗?”

    徐弘祖点头道:“陛下圣明,如果仅仅是挖土,那倒是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但这山中石头,实在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奏效的。”

    朱由校道:“以你的眼光看来,如果这小山全是土壤,那么一万人大概要挖多长时间?”

    徐弘祖想了想道:“学生在研究院中学过土方计算,如果一万人来挖土的话,至少要三十年,这还没有考虑冬季土壤无法挖掘的问题。”

    魏忠贤满脸遗憾地说道:“陛下,修铁路应该只要两年不到的时间,看来只有修铁路了。”

    朱由校先让徐弘祖出去,然后摇摇头道:“不是的,如果我们修铁路,除非在当地建立钢铁厂,否则是不可能两年修好的,而建钢铁厂花的时间会更多。京山铁路之所以能够修得这么快,是因为我们有两个钢铁厂在铁路沿线,你不能按照京山铁路的时间来估算的,所以朕估计,要修这条铁路至少也要五年时间。”

    魏忠贤道:“圣上,那怎么办?”

    朱由校道:“其实用马车运货其实也不错的,之所以费用高,与两个方面有关,一个是路不平,一个是车辆性能差。车辆性能问题可以让研究院的学生先研究着,朕想起了轴承好象可以用在这上面,而路的问题就更简单了,修路呀,从这两地修一条宽大的水泥路,这样就解决问题了呀。”

    魏忠贤道:“圣上,马车费用高呀。”

    朱由校笑道:“十倍的标价,其中马车费用能占多少?而且冬天可以用雪橇,这东西可比马车费用低多了,我们改良了马车,修了水泥路,也可以大大降低运输费用。不要贪心不足,便是用马车运输,除去一切用度,至少可以获利十倍,这样的生意可不容易遇到哟。”

    魏忠贤一想也笑道:“圣上,是奴婢太贪心了,只是一想到可以赚更多钱,奴婢就动了心思,只要我们钱多了,用钱都可以压死那些南蛮子。”

    朱由校道:“我不喜欢听到这个词。”

    魏忠贤连忙跪倒道:“圣上,奴婢一时气愤,惹怒圣上,请圣上降罪。”

    朱由校道:“我不喜欢你动不动就跪着。”

    魏忠贤大窘,起来也不是,继续跪着也不是。朱由校道:“起来吧。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动不动就奴婢前奴婢后的,也不要动不动就跪下。有事就说事,错了认错,对了有赏,有必要跪吗?”

    魏忠贤道:“圣上对奴婢深恩,奴婢无以为报,便只能在言语行动上更加恭敬。”

    朱由校叹了口气道:“恭敬是在心里,我知道你心里对朕也是恭敬的,但这跪礼,还是少一些的好。我们这么多年的君臣,要那么多的虚礼干什么。”

    魏忠贤小声嘀咕着:“圣上,我们首先是主仆。”

    朱由校道:“你看,你还学会顶嘴了。朕一登基便规定汉人不得为奴,你这是专门和朕顶着干呀。以后和朕相处时可以随便点。”

    魏忠贤道:“陛下,君前不可以随便。”

    朱由校摇头道:“说不过你。不过你以后要注意,不要随意以地域来否定一个或者一群人,特别是不要用侮辱性的词。我们先修水泥路,同时让农部的水利专家去考察如何修建运河,让兵器局开始制造用于开山的炸药,让研究院和兵器局一起改良马车。如果用了炸药,五年之内应该可以将运河修好,反正我们有大量的免费劳工。”

    魏忠贤眉开眼笑:“那些吕宋人真是好用,听说大员的西班牙人也不错,不如拉到辽东去让他们修水泥大道修运河去。”

    朱由校笑道:“西班牙人开始要赎回被俘的兵将了,还是先留在大员吧。要找劳工很简单的,朝鲜多的是吃不饱饭的人,只要给点安家粮食,自然会有很多人涌来。”

    魏忠贤道:“圣上上次不是说要减慢朝鲜人归化的速度吗?”

    朱由校气道:“归化是归化,劳工是劳工,你这个都搞不明白吗?让他们来修路,修的好的给他们归化的名额,这样让他们知道,要成为大明子民也是不容易的,而且我们也不要那些身体差的,通过修路不就直接筛选出来了吗?”

    魏忠贤不敢还嘴,行礼后就出去安排运货和修路的事了。朱由校看天色还早,便命令摆驾兵器局。他上次和孙元化等人说过轴承的事,想看他们研究得怎么样了。

第433章 皇家科学基金会() 
兵器局里一片忙碌景象,朱由校只带了几个随从从侧门而入,找到孙元化时,他正在和方以智争吵。原来方以智在造纸作坊里改进了造纸流程后,又被朱由校派到了兵器局。方以智在兵器局后,被分到朱之瑜研究蒸汽船的那一组里。在试过两次蒸汽船后,他便向孙元化提要求,想要自己重新开组,专门试验蒸汽船。

    孙元化自然无不允许,因为这是兵器局里的传统,只要你有新想法,便给你机会去试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