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挥挥手道:“能有什么非议?既然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奉祀官,那当然对其本身的才德都要有要求,至于是否嫡长,那其实并不重要的。因为他们能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靠的是血脉,嫡长与庶出并无血脉上的差别。”

    叶向高和方从哲交换了一下眼神,方从哲摇了摇头。他又看向徐光启毕自严孙传庭,却见三人都摇了摇头。他心中大定,便说道:“陛下,这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华延续几千年,本朝更是有成法规定。如果此次孔家继承办法一改,只怕会让大家心里不安。”

    朱由校奇道:“有什么心里不安的,不过一个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而已。”

    众臣均低头不语,朱由校看了看恍然道:“朕明白了,你们是担心皇统问题吧。”

第397章 嫡长子继承制() 
众臣继续不说话。皇统问题,虽然是皇家家事,但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公事,大事。特别是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其激烈残酷,现在都让很多人有心有余悸。阁臣们在万历朝时便已经为官,亲身经历过,明白国本之争对国力的消耗,自然不想天启朝又再来这么一次国本之争。

    朱由校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遇到阁臣一起反对的事了。现在连孙传庭也不作声,说明大家都对这个嫡长子继承制非常在意,自己想通过孔家奉祀官的挑选,来让大家习惯以后的皇位继承法摒弃嫡长子继承制,只怕很是有些难度。

    他想了想,先一个个解决看行不行。于是他问道:“先生您也觉得此事不妥吗?”

    徐光启拱手道:“陛下,嫡长子继承制是有律法规定的。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现在陛下欲在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继承法上改动,那么民间的继承怎么办呢?还有皇位的传承也会让天下人犹疑,请陛下深思。”

    朱由校道:“可是大明令户令后面还有规定: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由此可见,财产是可以均分的,并无有嫡庶之别。”

    徐光启道:“陛下,确实如此。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王位、爵位、官位、宗祧不可分割,财产却是可以分割的。这样可以避免兄弟相争权位,却又让后代均有可以生活的财产。”

    朱由校又问道:“当年因为立嫡不立长,所以有了商纣王。而唐太宗并非长子,结果有了贞观之治。便是成祖,虽然为嫡亦非为长,而有永乐之治。这样看来,嫡长子继承制的结果并不是很好呀,为什么不能稍微修改一下呢?”

    众臣脸上变色,纣王太宗说说当然没有问题,但成祖就不是臣子敢议论的了。而且众臣心知,说成祖是嫡子都尚存疑,只是大家不敢说而已。

    徐光启面色难看,却又不得不答:“陛下,嫡长子继承制确实是有些问题,但是找不出更好的办法之前,它就是最好的制度。陛下现在直接废弃,却又没有相应的办法代替,臣觉得不妥。”

    朱由校相信徐光启应该是最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的大臣,也是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和老师。既然他都觉得现在废弃嫡长子继承制不可行,那只怕真的难以成功。

    他笑了笑道:“既然众爱卿都反对,现在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代替,那关于嫡长子继承制的事就先放下吧。不过孔家之事,朕倒是觉得有个代替的办法。一代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仙去后,朝廷召集孔家下一代弟子,不论嫡庶,考查其品行,考察其学识,于其中择优确立新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众臣觉得这样倒也不错,只要这个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不是世袭官,那么用考查挑选的办法就不损嫡长子继承制。大家也不会想到其它方面去,于是众臣自然是“皇上圣明”,将此事定了下来。

    朱由校道:“当年太祖赐孔家地两千顷,而现在孔家田地已经达到两万顷,这增加的田地来源可是合理合法,没有强夺田产之事?朕不相信,所以朕要派锦衣卫和经济调查局去查明此事,厂臣,告诉吴孟明,这事办好了,上次捅的漏子就算了,可还有一个蒙古小娘在宫中的。”

    朱由校发动的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攻击完败,他有些沮丧,不过他也明白,传承了几千年的宗法制度,他想在不改朝换代的前提下改变,本来就是一件极其难以成功的事。而且现在孔家奉祀官的选取方式,也至少在这铁桶一样的制度中稍稍撬开了一点点铁皮,只要慢慢地不停地撬,最后还是能成功的。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吴孟明收到魏忠贤传来的圣谕后,摩拳擦掌,带着锦衣卫和经济调查局的人来到了曲阜。他要在这一战中表现出色,让皇帝知道,他吴孟明除了会拍马屁,其实也是有真实才干的。

    来到曲阜后,他才知道情况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恶劣。曲阜县其实改名叫孔县才能名符其实,这个县从县令到衙役,通通都是姓孔的,曲阜绝大多数的田地都是孔府的,而且孔府的田产还延续到邻近的泗水县。

    曲阜所有的佃农都是为孔府种地的,看他们的装束,基本上都是衣衫破烂,可以知道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吴孟明拒绝了曲阜县令要求他先去孔府拜见的要求,也拒绝了衙役的跟随,将锦衣卫分开,一个一个地询问那些佃户,看他们的田地是如何失去的,孔府所收的地租是多少,平日可有其它的不法事。

    而经济调查局则开始调查孔府具体的田亩数,每块田地的来源,租种的佃户数量及缴纳租税的情况,五天后两方再一起汇总初步情况。

    也许是孔府平日里对佃户太过苛刻,所以锦衣卫一问,佃户们就滔滔不绝地将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第一次汇总时,虽然总田亩数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已经知道孔府为了占有曲阜的田地,所用的办法是无所不用其极,要么诱赌最后强迫卖地,要么断水使人颗粒无收,要么诬人清白,通过打官司使其破产再买其田地各种手法不一而足,这个过程中,现在已知的近十年内就至少逼死了五人。

    吴孟明大为兴奋,才五天就查出这么多东西,看来这孔府还有大量的东西可以挖。他派人将附近的锦衣卫人手都招来曲阜,准备将这个案子做成铁案。

    这时,曲阜县令带着孔府大管家孔正气前来求见。吴孟明想了一下,便让人带他们进来。

    孔正气进来拱了拱手道:“衍圣公说锦衣卫在曲阜操劳,特意让在下来见指挥使,犒劳一下各位。”说罢从衣袖中拿出一份礼单,递了过来。

第398章 孔府低头() 
吴孟明拿起礼单看了一下,才发现根本不是礼单,上面直接写着银币两万五千元,心里想孔府可是下了大本钱了。

    他不由笑笑道:“本指挥使代兄弟们谢过孔府的关心,衍圣公的心意本使会禀告皇上的。”

    孔正气面色大变,自己名义是说是犒劳锦衣卫的,而这礼单其实是给锦衣卫的封口费,现在吴孟明收了钱,却说要禀告皇帝,这就让人看不懂了。

    你如果要禀告皇帝,那就应该不收钱呀,你现在收了钱却又要禀告皇帝,这让孔正气完全搞不明白他打的什么主意。却见吴孟明将礼单递给旁边的锦衣卫道:“拿去登记好,这里面可是有一成归锦衣卫的。两千五百元,每个人分得到快一百元呢,这运气真是好。”

    听到这里,孔正气明白钱是交了,结果不但是没有让锦衣卫罢手,反而多了一条行贿的罪名。但他银币都抬来了,现在想抬回去是不可能的,只好拱拱手道:“吴指挥使,可否借一步说话?”

    吴孟明笑道:“孔管家请。”

    两人来到屋角,孔正气低声道:“这是专门给锦衣卫的犒赏,指挥使两万,下面五千。家主只希望到时候锦衣卫能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孔家感激不尽,必有后报。”

    吴孟明拱手道:“孔管家,这事只怕不行,我们有规定,遇到行贿的情况必须报告上去,我们有一成的抽成。如果不报,经济调查局会找我们麻烦的。”

    孔正气道:“我们家主也有礼单送给经济调查局,大家都收了,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吴孟明笑道:“孔管家,只怕你还不大懂锦衣卫和经济调查局里面的规矩,凡有收受贿赂的,只要你自首并供出他人,便可以免去你的处罚,而且所收贿赂皇上会赏赐于你,但其他人都会被追责,罚款所收贿赂的十倍,并按一百元一年来计算刑期。而且如果你有一天告我们收受贿赂,那么你的行贿罪也不会成立,而且行贿的金钱全部都返还给你,最后再奖赏你同样多的钱财。你觉得在这样的规矩之下,我们还敢收你的钱而不报吗?”

    孔正气绝望地看着吴孟明道:“指挥使,我们是真心地犒劳各位锦衣卫的,并没有想着行贿。”

    吴孟明笑道:“没有关系的,我们报上去是犒劳还是行贿对我们是一样的,都是一成。但是如果孔管家愿意配合我们,那么如何说还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孔正气心气又活了,低声道:“那么我们家主愿意再送指挥使两万元,还请指挥使怜惜。”

    吴孟明笑道:“孔管家,我说的配合不是要你再送钱给我,我就是想要也不敢要呀。我的意思是只要孔府配合我们的调查,你回去最好是告诉你们家主,这件案子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证据,想什么事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了。但如果是衍圣公自己把手下的违法乱纪之徒揪了出来,那绝对比我们查出来要好得多吧,在皇上面前也好交待。我是看在你们的犒劳份上才说这番话的,到底如何做那要看衍圣公的了。”

    孔正气思索半晌,作了一个揖道:“谢谢指挥使指点,小的这就回去向家主汇报。”

    孔正气回到衍圣公府,将整个过程完完本本地报告给了孔胤植。孔胤植深思了一会道:“你怎么看?”

    孔正气道:“吴孟明不敢收钱,这个属下倒是能够明白,皇上这两年整治贪污受贿之事甚是厉害,田尔耕之事在前,他当然不敢。只是属下觉得,从吴孟明的口气来看,皇上并没有要将孔府连根拔起的意思。”

    孔胤植骂道:“这个还用你说,新纪年刚刚宣布实行,难道他会选在这个时候对我动手?现在就是不知道要如何做,才能让他满意,而又让我们损失最小。”

    孔正气道:“公爷,既然皇上不可能对我们下手,那么我们就任他查,最后皇上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孔胤植大骂道:“你是个猪吗?他现在不敢把我怎么样,可是等几年以后再动手不是更麻烦。这次是他给我的机会,我再不抓住,到时就只能任由他宰割了。吴孟明说了要如何配合吗?”

    孔正气道:“他说要把下面的违法乱纪之徒都揪出来。”

    孔胤植叹了口气道:“底下有些人,搞事也确实太过。本来说好是十两银子一亩好地,他偏偏只给人家五六两,剩下的就自己落下了。这些事我不是不知道,但也没有怪他们,我吃肉他们也要喝汤是吧。可是搞出人命来总不是我吩咐的吧,这些人都给我抓起来,送到锦衣卫那边去。让人去找杨涟,就说孔府愿意支持朝廷推行的耕者有其田,请他来孔府,我们卖地给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