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旧布新,革故鼎新几乎是每个皇帝的登极诏中都会有的一句话。只是一直以来都是皇帝说说而已,大臣听听罢了,现在朱由校要来真的了,大家就觉得如果如此,那就会国将不国。这让朱由校极其恼火。

    好在阁臣都支持皇帝的举措,其实大家都觉得六部每一部管辖范围过大,尚书职权太过,而且容易出现部内扯皮现象,将六部分拆,有利于突出阁臣位置。所以阁臣与皇帝一拍即合,都同意分拆工部。

    杨涟一跃而为尚书,左光斗也成为右侍郎,让很多东林人喜不自胜,觉得皇帝还是离不开东林人。然而杨涟却在此时宣布,以后各位臣僚拜访,只要不以同道自居,涟欢迎之至,但如果以党派同道相访,则敬谢不敏。

    这话的意思是明显了,东林人如果想以同道之名而来联络感情,那还是免了罢。这其实是退出东林党的意思,这让东林党人很是无奈,便有人讽刺杨涟忘恩负义。

    这让杨涟更加不屑,于周报上登了一则声明:东林乃大家交流学术之所,并非是朋党相助之地。若王洽这样的无君无父之徒,涟实羞于曾经与其为伍。杨涟之官职,乃自己习经书,过科举,办实事,圣君明见万里,乃赐之以为国尽力也,不知涟忘本在何处?从今以后,以党派之名,以同志之称者,皆杨涟之所恶,大家都相忘于江湖最佳。

    这则声明报社是收了他钱的,只是没有广告那么贵。王承恩发现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特意在周报上做广告:本报承接刊登声明,价格若干,规矩如何。一时有人登声明征友,有人登声明割席断义,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陈所闻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资历本来远弱于左光斗。但他对农学很有兴趣,自己十六岁的儿子就在研究院农事科。他在工部原来是负责屯部这一块的,农部重点显然要放在农事上,而水利方面朱由校有意以后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水利部。所以朱由校将他升为农部左侍郎,而擅长水利的左光斗只好屈居右侍郎。

    可是左光斗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资历高,而任工部郎中后做事也认真负责,最后却在陈所闻以下(品阶一样,左高于右),便以为是为东林出身所累。他一咬牙,便欲效杨涟登出声明,反出东林。结果被他弟弟左光明劝住了。

    左光明道:“杨涟因李三才之事和东林人生分,特别是与王洽两兄弟一直不和,早有反出东林之意,此时刊登声明,顺理成章。而三哥此前一直与东林人牵扯不清,便是与杨涟也有过不同意见。此时效杨涟而行,则天下人会以为三哥是想阿谀皇上,只怕会得不偿失。不如平日里与东林断绝,不再与他们掺合,慢慢地就淡了断了,皇上自然也会看在眼里。”

    左光斗对他作一揖道:“多谢八弟提醒,为兄太过于在意,反而没有八弟看得分明。”

    左光明回了一礼道:“三哥,我们农事科实习期尽,愚弟在三哥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来的时候教授说过,实习后如果要行水利之事,便要一人负责一条江河的治理,到时弟便是三哥麾下之将了,到时还要多多指教,有错便要指出,不要顾及愚弟的面皮。”

    左光斗笑道:“这个放心,有功不会埋没你的,有错也不会给你遮掩,对了,陈左侍郎的公子也在你们农事科,和你不是一级的吗?他好象没有在实习之列呀。”

    左光明道:“陈公子年纪尚小,教授不放心他到地方来实习,而是让他和几个年纪小的同窗去整理徐教授,哦,就是徐阁部的农书,说这本书非常重要,是以后农部的指导性书籍。”

    左光斗道:“徐阁部在万历三十五年丁忧时,便开始试着种各种作物,而万历四十一年时,又在天津垦殖五年,写了许多与农事有关的文章,他认为以前的农书语焉不详,早就想要写一部包罗所有的农书,只是自皇上登基后,便一直受重用,辗转于户部吏部及内阁,自然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写书了。如今既然有农事科的学生帮助,只怕很快就能成书,到时为兄就可以拜读大作了。”

    左光明道:“徐阁部一直受皇上重用,现在还是阁臣兼任天官,如此重职,有明一朝实在罕见。听说是因为在陛下潜邸时便与其熟识,所以才会有如此际遇。”

    左光斗看了他一眼道:“光明,当今皇上不是一位以亲近与否来决定重用程度的皇帝。兄弟这两年寻思,陛下有一喜一恶,喜者,擅长于做事,做实事的人,恶者,空谈而又拉帮结派也。为兄以前便是争国本,争三案,且以东林为重,便是犯了皇上大忌,所以便被赶出朝堂。然为兄又精于水利,做得实事,便被皇上委以北方水利之事。”

第392章 论功行赏() 
左光明道:“愚弟目光短浅,请三哥指点。”

    左光斗笑道:“我们出来做官,不象那些穷措大出身的,只想要捞几个钱。家里已经有足够花用之费,只是想要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皇上所谓的理想。自然是想官做得大,为国为民所做的事就能更多。圣意不可随意揣测,但前人之事,便可以为鉴。”

    “同样是结党空谈,为何为兄在此治河,杨涟成为农部尚书,而孙慎行王纪赵南星却只能回家养老,便是因为我们能够做实事。徐阁部既不掺合国本之争,人又持身得正,做事又用心,这正合了皇上的喜恶,自然会得重用。愚兄今生能治理水利,心愿已足,光明记住今日为兄之言,日后方有进步的余地。”

    左光明揖道:“谢过三哥提点,愚弟会谨记的。”

    近卫军第二师在赵率教的带领下,从山海关出发,前住觉华岛。而驻觉华岛的第六师周遇吉部则从陆路出发,来到赫图阿拉,接替了第一师和第五师。

    第五师前往清河驻扎,这和原来的辽东以辽阳沈阳为中心点不同,清河与蒙古人离得很近,即使是以步兵的机动力,也可以在三天内攻击到蒙古科尔沁部落的总帐。科尔沁大惊,便派人来问满桂,满桂道:“奉我皇之命,防止建州女真复起,故而驻扎在此。”

    建州的军队已经解散,大多数建州女真男子要么在内地平整土地,要么在赫图阿拉那里开荒,这话要多愚蠢的蒙古人才会相信。科尔沁无法,只好向林丹汗求助,林丹汗便让人去诘问孙承宗。

    孙承宗说道:“大汗一直担心东边蒙古各部阳奉阴违,现在我大明在清河驻军,便是要助大汗稳定左翼蒙古,科尔沁提出异议那是正理,为什么大汗也觉得这是坏事呢?”

    林丹汗一想是呀,左翼蒙古一向与建州亲厚,现在建州已灭,正是将左翼蒙古收拢的大好时机,如果有大明的威胁在外,不是更能让左翼蒙古对察哈尔归心吗?于是他便派人去安慰科尔沁,言明大明驻军是防止有些蒙古人跑去原建州地面,只要蒙古人不越界,那便不用担心明军会挑起战争。

    而赵率教在觉华岛放下了两个营的兵力后,全军出动前住广宁。他选择了镇夷堡为第二师的驻地,也是接近蒙古人的区域,因为有科尔沁求告的先例,所以这里的蒙古人也不再去向林丹汗告状,只是将营帐后撤,与明军保持距离。

    卢象升的第一师回到了山海关,将军队安置好后,卢象升又等了半个月,等满桂也到了后,两人便一起回京城。皇帝命令大开东门,自己率大臣于城门外五里处迎接。

    卢象升满桂带着亲卫在离城五十里时,便有两骑掣旗而来,在马上唱喏道:“大明皇帝陛下亲迎灭国勇士,特命锦衣卫前来引路。”

    一路行来,不断有锦衣卫骑兵前来,等到城门外的凯旋亭时,已经有六对十二员锦衣卫在前面开路了。

    卢象升满桂在离亭两里处下马,行到亭前,便在皇帝仪仗前跪下。大声叫道:“启禀大明皇帝陛下,建奴已灭。”

    朱由校疾步而出,扶起卢象升道:“啸天兄请起,辛苦了。”又扶起满桂道:“谦益将军请起,辛苦了。”

    两人同声道:“为陛下效命,为大明尽忠,是为臣本份,不敢当辛苦二字。”

    朱由校大笑道:“五载辛劳,终平定叛逆,各位卿家出力甚多,如今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王体乾拿着圣旨出列道:“卢象升听旨。”

    卢象升连忙跪着,只听王体乾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启二年探花卢象升,剿灭建奴,功勋卓著,封为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宜兴候,钦此。”

    奉天翊运推诚是爵位中的第三等,前面是明朝开国时的一等开国辅运推诚,以及后来朱棣靖难时的二等奉天靖难推诚。没有赐以铁券,便是流爵,不能世袭罔替,但已经是现在所能封的候爵中的最高等了。

    卢象升谢恩毕,王体乾又拿出一封圣旨道:“满桂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卫军第五师师长满桂,远征倭国,扫灭建奴,功勋卓著,封为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府峄伯,钦此。”

    宜兴是卢象升的家乡县治,府峄是满桂的原籍县治。这种封法与明朝原有的封法不符,但朱由校决定以后的封法都按此进行,皇帝最大,自然众臣也不会在这方面和皇帝作对。

    明朝的爵位都是超品,也就是说,便是一品大员,见到满桂这个三等伯爵,那也是要先行礼的。明朝已经很多年没有封过异姓爵位了,只有原来的世袭罔替的公候伯爵。现在皇帝开始封爵,这对文官是一个信号,一个皇帝将要重视武将的信号。

    文官们是不大高兴的,但是没有办法。不管是平定白莲教乱还是扫平西南,到现在的剿灭建奴,都必须要武将出力。不过卢象升的封爵倒是文官们喜闻乐见的,因为卢象升从本质上讲是文官。

    除了卢象升和满桂外,其它的近卫军各部主官也被封爵。其中鲁钦被封为长清候,赵率教被封为靖虏伯,周遇吉被封为睢宁伯,曹文诏被封为大同伯。至于杨氏兄弟,他们本是皇亲,已经有爵位,就不再封。

    而非近卫军的将领也有两个被封爵的,沈有容被封为靖海候,秦良玉被封为忠贞伯。沈有容被封,是为酬当年朝鲜战争之功,而秦良玉的封爵,则是因为其平定西南之功。

    沈有容已经年老,这不能世袭的爵位更象是一种荣誉。而秦良玉的封爵,就意义重大得多了。她是女子,又是夷族(她是汉人,但其夫为土司,被视为夷人),那些明朝官员有些看不起她,现在被封为超品的伯爵,可让她大为扬眉吐气。虽然她并不想在同僚面前耀武扬威,但自己的功劳能被承认,别人不再以白眼看自己,总是一件好事。

第393章 毛文龙的决定() 
朝鲜使者知道当年是李琛恐怕毛文龙将祸水引入朝鲜,才让他进入海岛,毛文龙便选择了皮岛(椵岛)。后来大量辽民渡海投奔,皮岛渐渐负担不起。

    当然,朝鲜对毛文龙也进行了支持,朝鲜政府对平安道和黄海道的居民征收的毛米,便是用来支援东江的。毛文龙则认为,自己是来保护朝鲜的,这样的支持力度根本没办法使东江养活自己和辽民,毛文龙便占了铁山以南的一部分耕地,开始屯垦,以提供军粮。

    李王听了使者的报告后,只好向大明朝廷申诉。朱由校大怒,便命人来到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