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23章 蒸汽轮船() 
朱由校笑笑道:“不要太过赞扬朕,不然朕会骄傲的。好了,蒸汽机朕也就只能提出一些不大成熟的意见,你们先照着做吧,特别是在船上的应用,朕想了一下,其实如果用蒸汽船的话,比火车可能会花费更少,而且我们河流众多,应该会很方便。”

    孙元化苦着脸道:“现在蒸汽机车速度已经可以了,只是铁轨太少,而在上次新招收了一批人来修铁路后,钢铁产量竟然跟不上了,我们现在正在派人到处勘探,看哪些地方有铁矿呢。”

    朱由校回忆了一下高中地理,中国几个铁矿都在辽东,现在没有办法开采,除了迁安铁石,好象在湖北大冶有个铁矿很不错呀,因为是露天的,开采容易。

    他试着问道:“有个大冶你知道吗?”

    孙元化回道:“知道呀,长江以南,那里的铜矿不错,但铁矿好象产量不大。”

    朱由校松了口气,如果不叫这个名字就不大好解释了。他胸有成竹地露出神棍似的微笑道:“这里有大量的铁矿,而且埋藏浅,易开采,在这里造一个铁厂,厂臣你派人去办。另外,迁安那里的铁矿可以加大开采量,里面的铁矿多的是,用铁轨来开矿,就是把铁轨铺进坑洞里,外面用钢绳拉着小车运矿石出来,孙卿你们负责制造,这样就不会担心铁矿少了。等两年,解决了建奴之后,会有更多的铁矿的。”

    孙元化拍拍脑袋道:“我真蠢,竟然没有想到把火车用在开矿上,陛下,没有您的一句话,臣只怕十年都想不到呀。”

    朱由校完全免疫了孙元化的马屁,说道:“你不要顾左右而言它,蒸汽船研制遇到问题了吗?”

    孙元化苦着脸说道:“陛下,您所说的螺旋桨我们试过了,比明轮要好得多,只是速度还是太慢。”

    朱由校问道:“速度有多少?”

    孙元化羞愧地说道:“一小时不到十里路。”

    朱由校怒道:“具体点,你为什么不说一小时不到一百里。”

    孙元化道:“一小时八里多。仅仅只有火车的六分之一。”

    朱由校道:“快带朕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河边,用来测试的是一条长约三十尺的木船,帆已经下了下来,光秃秃的很是难看。

    孙元化对船边的一个研究院学生说道:“升火,开船,测速度。”

    等了很长时间,蒸汽船终于开始了航行。大家在岸上跟着蒸汽船走,孙元化一边看着怀表,一边看着岸边的标记。半小时后,他对朱由校沮丧地说道:“陛下,还是只有一小时九里。”

    朱由校哈哈大笑道:“孙卿,你给了朕一个惊喜。一小时九里的速度已经很不错了,不要拿它和蒸汽机车来比。”

    孙元化迷茫地说道:“陛下,这样的速度太慢了,没有实用性呀,所以臣一直不敢报告给陛下。”

    朱由校摇摇头道:“你打旗号让他们靠岸。”

    等到蒸汽船靠岸后,朱由校对研究院的那个学生问道:“煤的消耗大吗?”

    那学生答道:“陛下,空船的话,煤舱里的一百石煤可以连续用上二十个小时,当然,连用这么长时间蒸汽机只怕不行。”

    朱由校在心里算了一下,一个小时要五石煤,这应该不算多,而且船的形状还有改良的余地,当然,因为是顺水行船,所以速度应该不到九里,但算是八里的话也并不是不能接受。

    他问道:“水的流速是多少?”

    孙元化知道皇帝看破了他这次是顺水行船,硬着头皮答道:“一小时一里。”

    朱由校问那个学生:“你叫什么名字,这上面的蒸汽机是你负责的吗?”

    那学生答道:“陛下,学生朱之瑜,这艘船上的蒸汽机是学生负责操纵的,孙师让学生暂任此船船长。”

    朱由校笑道:“原来是本家呀,那好,你们重新造一艘船,最好用钢铁来造,用尖头不要用平头,这样可以减少水的阻力,然后你把这艘船上的蒸汽机转到新船上,再试验船速,应该可以有一定的增加。如果速度达到十里每小时,那就可以开始量产了。”

    孙元化还是不大明白,十里的速度和火车根本不能相比。这时朱由校问他道:“孙卿,蒸汽船的速度比火车要低得多,一个小时只有十里,但是一天就可以达到二百四十里,十天就是两千四百里,这样的速度确实比不上火车,可是他不要铁轨呀,他的消耗少呀,他能拉的东西多呀。你想南方的水果粮食只要十来天就可以从海上直抵京师,这样我们还担心什么漕粮运输的问题呢?何况我们还有大量的内河和运河,如果从蜀中运东西的话,你说是火车方便还是蒸汽船方便?”

    孙元化大悟道:“陛下,臣只是想到了速度的问题,却没有考虑到其它方面,惭愧惭愧。”

    朱由校道:“这很正常,你这样子朕很欣赏,想多了的人就不能专于一事,你安心做你的发明,这种事情最适合于你。”

    孙元化道:“陛下,臣常常觉得,兵器局的事太多,臣只想专心发明,不如由别人来管兵器局好了。”

    朱由校摇头道:“不行,不能由外行来管理内行,还是由懂行的人来管理才好,最多给你配几个助手,帮你分担一下就行了。你们三个,每人都带两个学生做助手,这样就可以减少你们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带出新人,以后接你们的班,不过这人选可要仔细考查一下,不要把一些正事不搞,只想当官的人选进来。”

    孙元化道:“这个臣倒是心里有数,不过陛下,研究院的学生都是因为喜欢发明创造才来兵器局实习的,在他们看来,格物致知比当官发财有意思得多。”

    朱由校笑道:“呵呵,你不要把人看得太好,他们之所以现在觉得当官发财没有什么意思,那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力和财富的滋味。”

第324章 减租遇到了新问题() 
天启四年,秋八月望,京师卢龙、迁安、玉田等地大风雨,冻死人民甚众。正在京师主持减租事宜的杨涟立即被皇帝任命为救灾使,前往赈灾。

    杨涟粗粗地考查了一下,发现冻死的主要是卢龙,玉田等地的农民,而迁安一共只有十三个老人被冻死,而另两县冻死的达七百多人。他非常疑惑地询问迁安县令。

    迁安县令还是建迁安新区时的那个县令刘中正,他这两年考绩都是优,吏部便欲将他上迁,不料他却极力反对,认为迁安已经由下县升为上县,自己已经相当于升职了,想还在这里干上三年,把事情做圆满了再走。吏部对于考绩优良的官吏一向比较宽容,便从了他的意思。

    刘中正得意地对杨涟说道:“钦差大人,我们迁安一共冻死十三个老人,您也知道,老人到底是不是冻死,其实是不大好说的,也许是寿元到了呢?其他人一个都没有出现冻坏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饮食好呀,大家现在都有钱了,鸡蛋也舍得吃了,偶尔还砍上几斤肉,吃得好身体自然好。二是农业合作社收了农户的鸡鸭鹅毛,制成了一种叫作羽绒服的棉衣,防寒效果比棉衣还要好。这么两个方面,就是我们比卢龙他们那边好的原因。”

    杨涟不相信竟然有比棉衣都保暖的衣物,刘中正让人拿来一件羽绒服道:“钦差大人请看,这是小儿的羽绒服,合作社说什么生产能力不足,所以先都是做的小儿羽绒服,我们县小儿穿的可比大人更暖和。”

    杨涟仔细地端详着这羽绒服,摸了摸里面,过了一会儿拿出手来道:“确实不错,平日里无用的禽毛竟然可以有如此之用,真是了不起呀。”

    刘中正向西方一拱手道:“听说是皇上提出来的方法,此物普及后,天下无寒也。皇上真不愧为圣人呀。”

    杨涟又问道:“你们县灾后需要放粮救济吗?”

    刘中正立即换上一幅悲凄的样子道:“当然需要放粮呀,这么大的风雨,连人都冻死了,那庄稼更是不用说,今年的欠收已经成了定局,至于能收到一成还是两成,那可真不好说。”

    杨涟斥道:“你少胡说八道,本钦差在田地里看过,收成当然会受损,但收个六七成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你们一般家中都有存粮,我先告诉你,到时你如果多发了救济粮,我一样会参你。按实际受灾情况发放,造好名册,一粒也要有账可查。如果有不需要发放的你发放了,到时乌纱掉了可不要怨我,锦衣卫的人可是来了很多哟。”

    刘中正见被杨涟看破,只好收起悲色道:“钦差大人请放心,虽然我爱民如子,但绝对不会多发救济粮的。”

    杨涟叹了一口气道:“其实也是没有办法,你们虽然遭了灾,但本来你们的底子比其它县要强,卢龙,玉田他们一下子冻死那么多人,后面收成只会比你们更差,说不定还要从这边调粮食过去。要是所有的地方都和你们一样,这一点点风雨又何至于闹成这么大的事呢。”

    杨涟到卢龙县时,看到的景象与迁安不可同日而语。他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山行村,近三成的家里都在办丧事,悲伤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随行的卢龙县令说道:“山行村一共冻死了三十人,主要是老人,还有两个小孩子。”

    杨涟问道:“这里的风雨很大吗?”

    卢龙县令道:“也不会比其它地方更大,主要是这里的村民家比较穷,御寒的衣物准备不足,村民身体弱的就容易冻死。还有一家生火取暖,结果把屋子点燃了,烧死了两个人。”

    杨涟道:“衣物不足我倒是能明白,可是这里靠山而居,至少柴草是不缺的,为什么不多打柴了烧来取暖呢?”

    卢龙县令道:“平日里村民事忙,连小孩子也要帮助家里进行农事,打柴本来就不多,只要够平日里做饭就行了,一时来了风雨,打柴也来不及,打来的湿柴也是不能用的,所以”

    杨涟叹了口气,他在迁安新区看到家家都有一个大柴房,里面堆满了秸杆和木柴,都是那里的农民在农闲时上山采的,迁安新区每家的田地比这山行村的要多,但是他们两到三户人家就共用一头牛,而山行村整个村就三头牛,还都是唯一的地主家的,也难怪他们连砍柴的时候都没有。

    不过,杨涟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冬天里大家是没有事干的,也没有人去多打柴,仅够平日烧饭用就行,也说明他们平日没有考虑到突然天寒的可能,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他们平日里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规划,得过且过,而这一切的原因就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减租的问题。在北方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四成地租,但现在遭了灾,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再行减租,这样一来地租就有可能减少到三成甚至不到三成,这下地主们早就积累的怨气一下子全爆发了。

    本来地主收取四成地租,按平日里说,已经很不错了,交了赋税后,一亩地也还能剩下三四斗。但是有个辽饷呀,一亩地九厘银,自万历四十六年后一直在收。而到了天启朝,不但在收,而且规定不许欠。九厘银其实不过是九个铜币,但因为收取年限较短,就让地主们很不高兴了,因为这钱也是由地主出的。虽然不多,但地主们总觉得这个钱应该也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