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面有些东西根本没有办法做出来,勉强做出来有些相似但还是不能用。”

    张惟贤想起孙元化曾经劝过自己,有些东西确实要用到兵器局里的设备才行。自己当时以为不过是托词,看来确实是如此。他说道:“再从兵器局买五台印刷机,先把书坊的事解决了再说。”

    说完他就回家穿上了朝服,进宫求见皇帝。结果通政司的小吏说,皇帝并不在宫中,而是在兵器局里。

    他又赶往兵器局,天气已经渐渐热了,他身上出了些汗,很是不爽,心里又恨恨地咒骂了几句。

    进到兵器局内,自然有人将他带到皇帝的实验室外。皇帝正在与方以智讨论铅字的问题。方以智认为用铅活字就很好了,而朱由校则认为直接先用铜活字或者铁活字作为模板,然后再打出铅字,这样效果会好得多。

    其实他们已经实验过用铜活字打出铅字,确实效果比较好,但是花费也太大了。方以智觉得这样会大大提高印刷成本,而提升的清晰度却有限,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朱由校却不这样想,他甚至想到要试着用钢板当模板来印刷,因为以后要发行纸币的话,远远超过一般印刷品的清晰,就是最好的防伪标志。

    不过发行纸币那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至少二十年内应该是不太可能实行的。所以朱由校最后总结道:“小方呀,你还是专门研究铅活字,朕重新找人研究打出铅字的方式。”

    方以智道:“陛下,学生可以同时研究两种方法,反正差不了多少,而且两相印证,说不定还会有促进作用。”

    朱由校道:“这样也行,不过你要搞明白一个问题,朕所要的这种方法,不在于印刷速度,不在于方便性,唯一的要求就是清晰,精致,别人无法仿制。”

    方以智转动眼睛问道:“陛下,莫非您想要重印宝钞?”

    朱由校愣了一下,大笑道:“小方呀,你可真是个鬼灵精呀,你觉得如何?”

    方以智笑道:“陛下,学生年纪尚小,不过听大人曾经说过,宝钞后面贬值得厉害,其实已经算是没有什么用了。不过如果陛下重印宝钞的话,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朱由校好奇地问道:“你小小年纪,难道竟然懂民生经济?”

    方以智回道:“陛下,学生不懂民生经济。”

    朱由校道:“那你怎么知道朕重印宝钞一定会成功呢?”

    方以智笑道:“陛下天纵聪明,算无遗策,如果想要重印宝钞,那显然是已经确定会成功时才会实行。”

    朱由校很是受用,年轻入世未深者的肯定比老油条官员的奉承更让人高兴。他笑道:“这个现在是绝对不可能恢复的,等以后再说吧。但技术方面先准备好,那总是好的。”

    这时太监来报,英国公求见。朱由校让方以智他们先出去,说道:“让他进来吧。”

    张惟贤一进来就跪在地上道:“陛下,臣一时糊涂,竟然触犯了陛下新颁的律条,内心惶恐不已,今日特来请罪。”

    朱由校笑道:“在往日说来,张卿家本来就没有错。不过朕刚刚颁布了专利法,卿家却明知故犯,这让朕很是难做呀。如果处罚你吧,卿家世代忠良,国之柱石,朕又如何忍心呢。”

第316章 专利第一案(二)() 
张惟贤大喜过望,正要开口谢恩,朱由校又开口道:“可是不罚你吧,那朕的圣旨又会有谁听呢?”

    刚刚漫起的狂喜如同被浇了一盆冰水,消失得无影无踪。张惟贤明白,皇帝还是要惩罚自己,以便给天下人做个样子。他心中恼恨,却不得不说道:“陛下,本来就是老臣的错,请陛下重重责罚,以儆效尤。”

    朱由校点点头道:“按律令,违反专利法最高可以流放。国公一直忠心体国,朕就网开一面,听说英国公府在保定府有三千顷地,是吗?”

    张惟贤不敢否认:“臣下在保定府有三千顷地,愿意献给陛下。”这话说出来,心里在滴血。

    朱由校摇了摇头:“朕并不想要卿家的地,只是保定府的那三千顷地朝廷想要按照市价收回来,然后分卖给当地农家,这是一件有利于百姓的好事,朕相信张卿家不会拒绝吧。”

    张惟贤连忙说道:“此事利国利民,臣下自然是愿意的。”

    朱由校道:“朕就知道英国公心系朝廷,不过你要放心,朕以后会补偿你的。”

    张惟贤道:“陛下,臣的一切都是陛下所赐,臣不需要陛下补偿。”

    朱由校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先要委屈英国公,罚款和收地之事都会有报纸上登出,其它的事以后再说吧。”

    张惟贤又叩头谢恩后退出。出了兵器局大门上了马车后,他恨恨地一拍座椅,心里一口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他吩咐随从道:“让人去见北直隶巡查使,绝好时间,我亲自出京城和他见一面。”

    几天后的周报上,刊登了第一宗专利案的整个过程。英国公府如何购买有专利权的机器,然后如何仿制,朝廷如何将罚款交还一部分给专利持有者,都写得清清楚楚,宛如一篇话本。让读者看得津津有味。

    而在这篇报道的下面,又有英国公府感念朝廷减租的诚意,有意襄助,将其位于保定府的三千顷地无偿捐献给朝廷,以便分给无地贫民耕种。朝廷不忍要英国公府做出如此大的牺牲,用市价购买了英国公府的土地,将之发卖给保定府的无地少地贫民。

    明眼人很容易就看出,英国公府仅仅因为仿制了三台机器,不但交了三万块钱的罚款,而且还被迫交出了保定府的三千顷地。而因为别人的仿制,印刷机的专利持有者就收到了专利局交给他们的一万五千块钱。

    这下天下人都明白了,朝廷所说的这个专利法是确实要来真的,这天下能比英国公府更厉害的就只有皇室了。原来观望的人有许多立即蜂涌入京,只想尽快将自己的独立秘技申请专利,然后转变成实实在在的钱财。

    专利局一时人满为患,特别是有些人去申请专利时,发现自己以为的独门秘技竟然已经由别人先申请了。这条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后,让一些还在衿持以为反正是自己的,终究跑不掉的人也慌了神。

    专利局人手不够,只好向皇帝申请调派人手。朱由校将国文院的学生都派到了专利局,让他们去进行专利登记。而专利登记规定必须用清晰明白的白话,让国文院的学生倒一时不大适应,但慢慢地倒是觉得白话比文言在表达方面更加严谨,更加详实。

    发生在天启五年的专利登记事件,被认为是大明之所以会出现科技大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不大好的习惯,那就是留一手,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这种习惯的具体体现。而现在有了专利法,那一些拥有别家没有的技术,器物的人恨不得让天下人都学会自己掌握的技术,制造自己的器物,因为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专利费。

    而且这也使得人们对以前嗤之以鼻的奇技淫巧趋之若鹜,叶向高也是见机,趁着这大好形势,开始在报纸上发文要求重新定义奇技淫巧这个词,认为奇技淫巧原来是指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而实际上一件物品,一门技艺被制造或者创造出来,总会有它的用处,就是用来欣赏也是好的,所以他认为,以后奇技淫巧这个词的意思应该改变,可以用来表示出奇的技艺,极端的精巧,但不能再加上无用或者使人沉迷之类的意思。

    这种观点很快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当然也有人认为应该改为奇技异巧,没有了这个淫字,这样应该会更好一些。这两种观点倒是没有统一,有的用奇技淫巧,有的用奇技异巧,但是两个字的意思倒都变得差不多了。

    这次的专利登记,使得朱由校发现,原来明朝的科技水平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落后。象火爆法采矿技术竟然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与蒸汽机相关的比如飞轮,齿轮都早就有人开始制造了。

    而竟然有人开始制造铁壳船,虽然笨重而难以操纵,但这种想法已经非常不错了。

    朱由校发现,除了祖传技艺外,自己有所发明的,一般都是家有余财的。不过也很容易想明白,饭都吃不饱,如何去进行发明创造。只有衣食足后,才会有时间,有精力去进行思考,才会有新的知识产生。

    这更进一步坚定了朱由校想要减租和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动力,只要大明人都能够不再为衣食之事而终日忙碌,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产生。

    而要实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政治方面,在经济方面,在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很多的困难要克服,还有很多的势力需要进行说服和安抚,使得社会不至于出现大的动荡。

    虽然大多数专利在朱由校看来,其实并不是科技进步的方向,但这件事是重点在于对大家发明创造的肯定,朱由校知道就凭自己的书面知识是很难让大明的科技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的,最多只能起到一个指引方向的作用。但如果大明有很多人都参与进来,不断地完善理论,那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

第317章 带路党引起的思考() 
科技进步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所以朱由校对专利局局长王徵说道:“仔细搜集整理专利,做好分类工作,要让人可以来此处进行检索。不过现阶段最可能来检索专利的只能是朝廷的各个部门。你自己是个懂行的,哪个专利可能哪个部门会用到,你心里是有数的。要积极地牵线搭桥,这是对两方都有利的事。”

    王徵是天启二年进士,授直隶广平府推官。天启四年,他继母去世,按律应该丁忧三年,结果皇帝改变了丁忧规定。他的父亲见儿子五十二岁才中进士,如果丁忧三年后就已经五十七岁了,于是要求他只守孝一月。

    他与孙元化关系极好,对西方科学很有兴趣,并且早已信教。朱由校向皇帝请求把他调入到兵器局,朱由校答应了,正好要组建专利局,于是调他当了专利局局长。

    王徵答应道:“陛下,检索之事已经在进行。臣觉得有些专利可以用于兵器局的,都会让专利持有者和孙宾客进行协商,现在已经有两种专利和兵器局商洽成功了。”

    朱由校有些好奇,问道:“这两项专利是干什么的,是不是与蒸汽机有关?”

    王徵笑道:“陛下,不是蒸汽机的,是火铳的。听说是可以连发的火铳。”

    朱由校想起了以前看过的迅雷铳,那种火铳确实可以连发,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燧发火铳造出来后,兵器局就停止了对迅雷铳的研究。

    朱由校认为,在雷汞造出来之前,连发枪终究不可能真的强过单发的燧发枪,所以他现在只想造出雷汞,可惜,他知道雷汞的化学式,却完全不知道如何造出它来。

    他才几天没有去兵器局,兵器局竟然开始研究连发火铳了,可见孙元化还是很负责任的。

    第二天,他来到兵器局,才知道兵器局要的专利是一种火铳的转向装置,原型还是迅雷铳,只不过一枪击发后,可以利用火药燃烧的能量将下一根铳管直接推动到待发射的位置,而最前面的铳管还是只有一支。他看了一会叫道:“这不就是转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