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与以前的武将完全不同的武官。”

    “很多学员也许会发现,在讲武堂的门外,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让很多人感到莫名其妙,不贪生怕死朕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大家都不是想要为国效力,从而升官发财吗?”

    “那为什么要挂这么一幅对联呢?因为朕以为,军队应该是国家,人民的保护者,我要求你们,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护国保民的事业,今天在这里开这个讲武堂,唯一的希望,就是创造出一支新式的军队,来保护中国,保护中华民族,将中国的疆域扩大到我们能看到的地方,将中国的文化推广到我们能到达的地方!”

    “所以这副对联是朕对你们的希望,朕希望你们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有力的保护者,用你们手中的剑,为我们的国家,民族取得生存的空间,为我们的文化传播保驾护航。”

第308章 一个国家,一个领袖() 
“每个人都会畏惧死亡,我相信这应该是正常人都有的一种情绪。但是在战场上,我们不能因为畏惧死亡而不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贪生怕死了。正因为我们畏惧死亡,所以我们才热爱生命,而如果用我们的生命可以换来民族的振兴,换来更多的中国人不再面临死亡,那么,我们应该会坦然面对这样的死亡。先贤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为民而死,可称之为重于泰山。”

    “在这所新时代的军官学校讲武堂里,我们将学习步兵的典、范、令和战术、兵器、地形、交通等,掌握从单兵训练到指挥队、旗、司局作战的主要军事科目。而且还要学习我们为民族而战,新式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中国及世界政治经济现状等等书籍。不要以为你只是当个队长,旗长,或者营长,就只要带着他们冲在前面就行了,那远远不够。我们以后要在远离本土的地方作战,那里的形势远比辽东要复杂得多,不掌握足够的知识,到时你连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都不知道,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你们是讲武堂的第一期,以后的讲武堂出来的军官,都比你们要低一级或者几级。大家在军队中遇到,首先打招呼,我是讲武堂三期的,你立刻可以叫道,我是讲武堂一期的,那别人就应该立正,敬礼,学长好。那是多么有面子的事呀。”

    众人听皇帝说得有意思,先有的那一丝紧张不翼而飞,一起笑了起来。

    朱由校也笑笑道:“不过这也有一宗不好。如果你作战怯懦,或者是不听号令犯了错,别人说起来就是另一番口吻了,你看他,还是讲武堂一期的呢,可真是丢了讲武堂的脸,这话可就不好听了。”

    “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新的军法,新军法也是你们必须学习的内容。我们将会组建专门的军事法庭,审理违反军法条例的行为。一件事,平民做了没有问题,而军人做了就有问题,那是因为,我们与平民相比,更多了一份责任,一份荣誉。”

    孙传庭带头开始鼓掌,学员们也学着一起鼓掌,掌声越来越大,很快响彻整个礼堂,惊得礼堂外树上的鸟儿四散飞开。

    朱由校笑道将手向下压,掌声慢慢平息了下来。他说道:“朕相信,朕的军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永远可以依赖的守护者,诸君努力!”

    这次不用孙传庭带头,学员们自发地开始鼓掌,朱由校笑笑,然后敬了一个军礼,掌声陡然停歇,学员们一起举手敬礼。朱由校收回手,挥了一挥,向后台走去。

    孙传庭等皇帝走入后台后,再走到台前道:“大家好!我是兵部尚书孙传庭,也是讲武堂的副山长。刚才皇帝陛下给大家做了开学演讲,将你们的荣誉,责任,要求都交待清楚了。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国家,一个领袖。”

    “领袖一词,最早出自晋书,指为人表率。而后引申到现在,就是指领导者。我要强调的就是,大明军队只有一个领袖,那就是我们的皇帝陛下,皇帝陛下要我们前进,那么不管是刀山还是火海,是水深还是火热,我们都应该要义无反顾地向前冲。”

    “我们只有一个领袖,永远都只有一个,忠于国家,忠于民族,首先要忠于皇帝陛下,因为皇帝陛下就代表着国家,就领导着国家,因为皇帝陛下就是天下汉族的族长,就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导师。”

    “虽然我们的皇帝陛下年纪并不是很大,但各位都是眼睛明亮的人,可以看到,自从皇帝陛下登基以后,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对建奴的战争,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萨尔浒的惨败再也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倭寇曾经为害我海疆一百多年,而我们现在已经占领了倭寇的发源地,使得日本人也只能臣服在我们的刺刀之下;南方的红毛只能规规矩矩地和我们做生意,并且不敢少了一分税银;这些是如何做到的?是因为有了强大的近卫军。而整个近卫军,就是在皇帝陛下的指导下建立的,从军制到武器,从规章到操典,都有皇帝陛下的努力和关注,可以说,近卫军的缔造者就是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

    “而我们身边的生活大家都应该深有体会,我们的粮食够吃了,我们饭桌上的菜肴增加了种类,我们耕田的牛马数量多了,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水泥路就是比黄土路要好,风吹来时,再也看不到尘土飞扬了,玻璃窗户就是比窗纸好,又透光又见影,而且风吹不炮,指戳不乱。而这一切,都是由皇帝陛下带人研究出来的,制造出来的。我大明,我中华出了这样一位皇帝,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幸运。我们一定要惟皇帝陛下之命为从,绝不怀疑,绝无保留。这一点,比你们将要学习的战术呀,武技呀都重要得多,或者说,这一点,是这一切的前提。”

    “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在战斗时,你会想到皇帝陛下为我们发明了远远强于敌人的武器,让我们不用牺牲大量的兄弟就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在生活中,你会想到皇帝陛下指导农民,产出更多的粮食,造出更多的物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我们会发现,我们有一个战无不胜的统帅,我们就是战无不胜的近卫军。”

    学员中有人猛地站了起来,将拳头高举叫道:“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孙传庭大喜,在这人的带动下,更多的学员也站了起来,一起跟着他大叫:“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后台听到这震耳欲聋的万岁声,魏忠贤酸溜溜地说道:“这孙传庭,搞得好象比奴婢还要忠心。”

第309章 《水浒传》() 
朱由校大笑道:“朕知道你和他关系好,不用在这里假装嫉妒。不过,他本来就应该要忠心。”

    魏忠贤立即说道:“三十多岁的年纪,圣上将他选拔入内阁,统管全国兵马,他当然应该忠心。就象奴婢,得圣上如此信任,如果竟然敢有任何不够忠心之处,那一定会受全天下人唾骂。”

    朱由校又笑道:“朕也知道厂臣忠心,你不用表,朕心里也明白的。走吧,我们去兵器局,朕要专心搞实验去了。”

    随后的日子里,朱由校真的就开始埋头进行实验了。而新的课本正在由叶向高组织人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章节都交由朱由校审定后再定案。准备在天启五年春季用于全国的新式学堂。

    而针对寡妇再嫁和贞洁牌坊的争论还在进行着,看这架势,在天启五年之前,支持再嫁派只怕还是不能占据上风,不过王承恩汇报后,朱由校毫不以为意,先让他们吵着,新的观点显然不可能那么容易就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反正圣旨已经颁布下去了,寡妇再嫁如果受到阻挠,可以自己鸣鼓喊冤(这种可能性太小),也可以由锦衣卫巡查人员直接告到当地官府,将阻挠者抓去一顿板子打下,几十块钱一罚,自然也就乖乖地听话了。

    至于贞洁牌坊的发放问题,那就更简单,所有的贞洁牌坊发放,必须由通政司审定,锦衣卫查实,那就断绝了地方官员串通作案的机会。

    而近卫军新兵轮战的工作也在有条有理地进行,后金现在已经龟缩到了辽沈的小块区域内,不断地派使者来向大明求和,甚至愿意重新称臣,退回边墙以外,只希望朝廷能够先给予米粮,以供搬迁。

    内阁来请示皇帝,朱由校笑道:“告诉他们,同样的错误大明不会再犯,除非奴酋自缚,解散军队,交出武器,让近卫军接管辽沈。否则都给朕打回去。”

    努尔哈赤又如何会愿意自缚来朝,更不可能解散军队和交出武器。见骗粮食的方法不起作用,更加加重了对汉民的压迫,使得更多的汉民通过锦衣卫的帮助逃往了辽南。

    至于黄克缵,才刚刚来到南海。他将经略府建在台湾岛的大员,先熟悉南边水军的情况,准备进行海军的改制。

    而孙承宗已经前往宣府镇,就任综理宣大山西陕西军务总督。

    由徐光启主理的修订历书之事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审定阶段,应该可以在天启五年前完成。

    朱由校的来到,确实让兵器局的各项研究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不是因为他懂,其实对有些东西的了解,他现在已经远远比不上专门研究的学生或者工匠了。但架不住他前世学的东西先进呀,他虽然不精通某一项,但他知道事物的发展方向呀,所以偶尔提个建议,那是一提一个准。兵器局从孙元化三人到普通工匠,都对皇帝陛下佩服得五体投地。兵器局已经有传言说,皇帝是天上智多星下凡,无所不知,无事不晓。

    是的,这时候水浒传早已成书,而且流传得比较广,智多星吴用的名字许多人都听说书先生讲过。虽然皇帝当然应该是天上星宿下凡,但现在的皇帝陛下如此的聪明,只有用智多星下凡才能解释。

    朱由校听到汇报后,倒是不大在意,不过水浒传已经成书两百多年的事他倒是才知道。前世他是看过水浒传的,里面的英雄好汉的行径看得他热血贲张,恨不得大声叫好才行。直到朱啸天和他谈了一次话后,他才对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有了一些别的看法。

    当时朱啸天是这样对他说的:“对水浒里的人物,你要辩证地看,比如宋江题反诗里说,他年若得抱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他要报仇,就要搞大屠杀,老百姓和他有仇吗?凭什么要血染浔阳江口。”

    “为了赚秦明上山,宋江设计冒充秦明把青州城外数百家百姓全数杀死,房屋放火烧毁栽赃陷害给秦明,秦明的老婆孩子都被官府杀害,不得以只有归顺。这是英雄应该做的事吗?这些事哪一条称得上好汉所为?”

    当时朱啸启反问道:“宋江确实不怎么样,但象武松,李逵,鲁智深这些人不都是好汉吗?”

    朱啸天笑道:“你仔细看一看,他们可有滥杀无辜的情况?武松杀的张都监全家都该死吗?李逵劫法场时杀死的百姓都该死吗?鲁智深如果没有滥杀无辜,圆寂时留下的偈语做何解?有一句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宋江伪善而且阴险毒辣,手段卑劣,这样的人下面会有多少好人,可想而知呀。”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