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道:“要装上弹簧,即使只是拉货,弹簧也可以减少车子对车轮的冲击力,提高使用寿命。何况我们以后也要造客车的。”

第285章 孙传庭归来() 
魏忠贤说道:“陛下,坐这车噪音太大,车厢就是个木头柜子开了两个门,如果做客车的话,只怕要好好装饰才行。”

    朱由校道:“声音的事一时只怕顾不上,最多只能把车厢造得密闭一些罢了,现在重点是速度和安全性。不要急,慢慢来。对了,王承恩,在报纸上将火车好好介绍一下,说明原理,不要让大家以为是什么怪物,铁路沿线也要注意,不能让人将枕木什么的破坏掉了。黄兵部,从拱极城里抽调一部分士兵,组成铁路巡捕,专门负责铁路的安全事宜。”

    黄克缵道:“陛下,铁路巡捕的事倒是很容易,因为现在铁路并不长,需要的人不是很多,只是卫所军换防的事,到底从哪里开始?”

    改变卫所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近卫军人数不够多,所以只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换防。而从哪里开始换防,一直以来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从榆林等镇开始换防,一种是从宣府等镇开始换防。

    两种方案各有支持的人群。象方从哲和叶向高认为先从宣府镇换防,因为蒙古人现在的威胁不大。而徐光启和黄克缵则认为要从榆林镇开始换防,这样可以将大明最大的非近卫军体系军队拉到陕西,最大限度地将辽西将门的权力削弱。

    双方各有道理,搞得朱由校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他问道:“孙阁老回信了吗?”

    黄克缵道:“王经略回信说应该先从榆林镇换防,而孙阁老正在回来的路上,不知道收没收到信。”

    孙承宗在福建近两年,已经基本上稳定了福建的局势,荷兰人,葡萄牙人都很安静,所以朱由校召他回中枢,福建现在由南居益暂时负责。

    朱由校叹了口气道:“先等孙阁老回来或者回信后再说吧。让孙祖寿他们认真操练,等着换防。陕西的秦军也要进行近卫军式的训练,到时就地替换卫所。”

    黄克缵道:“陛下,臣想去福建去看看。”

    朱由校笑道:“怎么了,从来没看到过海?”

    黄克缵道:“臣确实没有看到过海,不过臣想去福建,是想和外国人打打交道,顺便看下如果从海上进攻安南等地是否可行。”

    朱由校奇道:“怎么突然想起打安南了?”

    黄克缵心想,您不是一直想打安南吗?上次要安南交出禄州不就是要留个尾巴随时有个进攻的借口吗?现在南边安定下来了,随时可以进攻安南,这样的机会,自己可不想错过。

    黄克缵道:“安南一直对大明不恭,上次还有进攻大明之举,臣担心他们会再次侵入,所以想先防患于未然。”

    朱由校想了想道:“你可以去福建,但先要保证台湾和南边海上的安宁,荷兰人和葡萄牙人都服服帖帖了,再随时可以攻下安南和占城,朕要一直到麻六甲海峡,都是我大明的领土。”

    黄克缵自是大喜,他是典型的主战派,恨不得整个天下都成为大明的领土。现在皇帝同意他去福建,而且说要将整个南边都占下来,自然是正合他意。

    朱由校又问道:“你去南边,那兵部交给谁?”

    黄克缵道:“两位孙阁老都知兵,凭陛下圣裁。”

    朱由校点了点头,对茅元仪说道:“你们按照刚才说的将机车改动一下,改好后朕要亲自试一试,希望不会象今天一样震动得厉害。另外,武器的事也不能放下,研究院的学生表现如何?”

    茅元仪回道:“毕师主要负责武器的研制,还是请陛下问他吧。”

    朱由校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不错。对了,听说你纳了两个名妓为妾,都是绝色?”

    茅元仪心里格登一声,皇帝怎么突然问起这事了?难道对杨宛和王微有意?这可如何是好?

    他心中的龌龊念头还没转完,朱由校又道:“既然纳了别人为妾,可要好好对待。别人也是家生父母养的活生生的人,可不能当成物件一般对待。”

    茅元仪这才知道自己想的有差,连忙回道:“臣谨遵圣谕,一定会好好对待家中的侍妾的。”

    朱由校不过是想起茅元仪的妾侍是名妓,而且是很有才名的,所以想到女子学堂的教师问题:“朕欲在京城内开一所女子学堂,不知茅卿可愿意让他们来学堂任教。”

    茅元仪心里有些踌躇,担心杨宛她们会受到歧视,但皇帝专门询问此事,如果不答应的话显然不好。

    朱由校看他不大情愿的样子,开口道:“要不茅卿回去后与她们商量一下,如果确实不愿意,朕也不强求。”

    这时女子虽然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出去做女教师的倒确实非常少,不然朱由校也不会把算盘打到杨宛她们身上。

    他这么一说,茅元仪只好回道:“臣愿意让她们来学堂教书。”

    朱由校摇了摇头道:“不是这样的。这事必须你情我愿才行,你要问她们自己,如果她们愿意,再在师范学堂的女子班培训一段时间,就可以成为正式的女教师了。她们不愿意的话,你千万不能强迫她们。”

    茅元仪一时不大明白皇帝的意思,不过也只能称诺而退。

    这时有人来报,孙传庭已经到达通州,正在外面请求朝见皇上。朱由校大喜道:“快点让他来。”

    孙传庭一进来,就跪倒在地道:“臣多年未曾见天颜,每日思念圣上教诲,今日终于可以重归京城,可以每日面见天颜,聆听圣上玉音,实乃人生之大幸也。”

    这赤裸裸的马屁让旁边的黄克缵都有些听不下去了,心想孙阁臣听说是个铮铮铁骨的好汉子,心狠手辣,杀伐决断,想不到竟然是这样一个毫无节操,奉承皇上的人。

    他却是有些冤枉孙传庭了。孙传庭二十多岁就被皇帝委以重任,年方三十二岁(虚岁)就已经成了内阁阁员,他对皇帝的感激之情,确实是真真切切的。

第286章 茅元仪的妾室() 
而孙传庭在陕西时,遇到什么自己不好处理的事,常常会写信向皇帝讨教,而皇帝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一般都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所以他对皇帝敬佩不已。刚才所说的话是内心的真实反映。

    朱由校通过大明劫知道孙传庭善于练兵,镇压民变不遗余力。而在陕西的这段时间才发现,孙传庭不但知兵,民政方面也是一把好手。陕西竟然能够不用开中法就解决了粮食问题,甚至还有大量的红薯粉丝之类的物品可以输出到各地,使得陕西的经济情况大为改善,而陕西作为大明末年火药桶的危险已经不复存在。他是明白明末农民起义的厉害的,所以在他看来,孙传庭的功劳就是比起辽东的近卫军,南边的孙承宗等人都毫不逊色。

    朱由校上前扶起他道:“孙卿请起,陕西安定,实在是不世之功,朕心甚慰。”

    黄克缵心想,皇帝也太过了吧。一省之地安定,竟然称为不世之功。看这君臣相得的样子。这孙阁老只怕不到四十就会成为首辅。

    其他的官员也看得不大舒服了,这君臣二人好象自成一个圈子,把其他人都排斥在外了。

    孙传庭也觉察到了这一点,起来后对着方从哲施礼道:“传庭于陕西三年,得首辅大人和各位大臣帮助良多,在此一并致谢了。”

    方从哲满面笑容道:“主要是陛下指导有方,孙巡抚行事谨慎,方法得当。内阁不过是奉陛下旨意协助而已,当不得谢字。”

    孙传庭做了一个罗圈揖道:“传庭一人,浑身是铁能打得几两钉。上承皇恩,下托百姓,还有各们同僚帮衬,方才有点小小成绩。得皇上如此褒扬,实在让传庭汗颜。惭愧惭愧!”

    朱由校大笑道:“好了好了,谦虚也谦虚了,赞扬也赞扬了。此间事已经差不多了,要不我们一起坐火车回京城吧。”

    因为来时已经由徐光启和魏忠贤坐过了一次,群臣见火车安全性倒还不错,也有些心痒,于是茅元仪拖来三个车厢,大家一起坐火车回京城。

    这次回来时因为皇帝在车上,所以速度就慢了一些,相应的震动也就没有那么厉害。

    下车后,朱由校直接对孙传庭说道:“你以兵部尚书衔入阁,但兵部的事也由你来管,黄本兵要去福建,孙阁老回来后会去山海关。你先把卫所替换的事搞出一个方案来,九边之中,辽东已经打乱,卫所不存,但其它如宣府﹑大同﹑蓟州、山西四镇,应该全部替换为近卫军。至于宁夏﹑甘肃﹑榆林﹑固原四镇则作为第二批替换的地方。你和黄本兵交接一下,明天就正式上任了。”

    孙传庭自和黄克缵去交接不提。而茅元仪送走了皇帝和大臣后,又和孙元化及毕懋康商量了一下给火车装弹簧的问题,再一起去看毕懋康的开花弹实验,一直忙到向晚时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

    他的妻子在老家照顾父母,现在京城里就只有杨宛和王微两位侍妾。杨宛已经准备好酒饭正等着他,王微帮他卸下披风,将官服换成常服,三人便开始用餐。

    吃饭时是照例不能说话的,吃完后,茅元仪将二人带到厅堂里道:“今日皇上问到了两位娘子,想请娘子去师范学堂里学习,然后去女子学堂里当先生,不知道娘子觉得如何啊?”

    杨宛面皮微红道:“为何竟然连皇上也知道妾身嫁与郞君了?凭什么让我们去当女先生?”

    茅元仪也困惑道:“今上的性子我倒是知道的,宫里连皇后一共只有三人。按说皇上是不会知道这种事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杨宛这才面色稍霁道:“此事全凭夫君安排,夫君所说,妾身等无有不听。”

    王微也说道:“夫君是妾身的天,我一切唯夫君和姐姐为主。”

    茅元仪摇摇头道:“本来我迫于无奈,已经答应让你们俩人去教书了,皇上却说要我回来与两位娘子商量,全凭娘子自愿,这倒是让我搞不懂皇上的意思了。”

    杨宛眼睛一亮:“夫君,皇上说要我们自愿,夫君帮我们答应了都不行吗?”

    茅元仪点了点头道:“是呀,这点是我最奇怪的,夫为妻纲,为什么我答应了都不行,偏偏要问你们自己的意见呢?”

    杨宛道:“那夫君心里觉得,妾身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茅元仪笑道:“本来吧,我是不愿意你们去的。但听皇上说了后,我倒是觉得,应该去。”

    王微笑问道:“夫君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茅元仪道:“皇上先问我是不是纳了两个小妾,都是绝色。我这心里就想歪了。然后皇上说要你们去当女先生,我就想为什么要我的侍妾去抛头露面呢,心里就有些抵触。但皇上说一定要你们自己同意时,我就觉得皇上和一般人只怕有些不同,他要你们去当女先生,应该是知道你们的才名,而不是其它原因。”

    “而两位宝贝自从跟着我以后,我不知道怎么竟然得皇上青眼,进了兵器局,可以一展所长,而和同事相处也甚是相得。这样一来,就和我的宝贝聚少离多。而你们在家里寂寥,如果能够做一些你们喜欢的事,我相信应该会好一些。你们书画双绝,应该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