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长小心躬身道:“山长,如果就叫做夜间培训学堂,您觉得如何?”他不敢称呼皇上,于是就按照在京师大学堂的规矩称朱由校为山长。

    朱由校想了一下道:“这名字也行,下次再说吧,你们先挂什么名字都可以。对了,上次师范学堂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各学堂注意选拔一些数学方面有天赋的学生,你们收到了吗?”

    山长回道:“回禀山长,学堂收到了,通知说,还有自然格物器械方面有兴趣的也要注意,这些学生会先集中到府城里进行考试,合格的将会送到京城再考,考取了的直接选入研究院,没有考取的会进入吏员学堂或者师范学堂。”

    朱由校道:“考取研究院的学生,推荐的学堂和教师会给予奖励,这一条在通知里说了吧。”

    山长道:“是的,一个学生奖励学堂一百块钱,推荐教师也是一百块钱。”

    朱由校算了一下道:“那你们选一个学生,推荐的人就有一百多块钱了,这个办法你们觉得如何?”

    山长小心地说道:“我们觉得,教学如此斯文之事,却用金钱来衡量,会不会有些”

    朱由校大笑道:“你的意思是有辱斯文吧。没有钱,你哪里有饭吃?我们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但没有钱那是绝对不行的。世界上大多数的东西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而我的目标就是让大家都习惯用金钱来衡量。你认真作事,那当然要有奖励,这样才是正确的。”

    其实山长他们私下里都对通知里的奖励很感兴趣,大家都尽心地发掘自己班级里的聪明学生,当然大家不仅仅是为了那奖励的一百块钱,更看重的是奖励本身,是教出了优秀学生的喜悦。

    朱由校又说道:“以后我们要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类似于官员的考成法,你教学生的人数,学生合格的人数,发掘有特长学生的人数,这些都会成为考成标准。你们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大家都是初级学堂老师,而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考评,达到标准的就可以晋升为中级学堂教师,甚至可以成为高级学堂教师。你们的薪酬也会与你们的教师等级挂钩。简单一句话,奖勤罚懒,按能力拿酬劳。希望诸君努力。”

    山长和教师们一起躬身道:“请山长放心,我们一定尽心尽力,为三代之治的实现而努力。”

    自从朱由校给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们划了一个三代之治的大饼后,很多学生有了一个狂热的梦想:大明一定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实行甚至超越三代之治,我们一定要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而迁安新村的教师们体会更深,在他们看来,现在的迁安新村的幸福程度应该能够媲美三代之时了,所以觉得让整个大明都变成迁安新村一样,是完全有可能的。

    朱由校点点头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教育,如果每个农民都知道如何提高作物产量,一亩地就算多收十斤,放到全国,那可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量,可以解决很多的人粮食问题。如果每个人都懂得礼义廉耻,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犯法,那么多人去做一些我们明显认为不妥当的事,大明就会成为一个君子之国。”

    “所以,朝廷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现在学生学费全免,教师的待遇也非常优厚。但世上人太多,难免会有一些人做出一些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事,因而朝廷准备出台一部法律,就叫教育法。”

第263章 向五鬼宣战() 
山长小声问道:“不知这教育法是制定哪些方面的规定,是管理教师的吗?”

    朱由校摇摇头道:“不仅仅是管理教师的,而是对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对家长,有义务送适龄的孩童上学,对学堂,有规范教学常规的要求,对教师,有教学育人的要求,对各级官府,有助学帮学的义务,对地方缙绅,有监督教学的权利和义务,这只是初步设想,最后都要一条条讨论,协商,最后才能制定出来,这是一个大工程,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山长说道:“山长圣心独断,自然是极好的。”

    朱由校笑道:“这下拍得不好。古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思广益才是正路。不但要有官员的参与,也要有社会缙绅和普通民众的参与,到时还要你们这些在下面亲自执教的教师参与,这样每个方面的问题就都能想到,才能制定出符合我们教育的真实情况的规定。”

    山长跪倒在地:“陛下圣明,大明中兴万万年。”这时候也不管微服私访什么的了,反正也没有外人在。

    其他教师也一起跪下:“陛下圣明,大明中兴万万年。”

    朱由校哈哈大笑:“大明中兴是一定的,万万年行不行就不知道了。”

    山长道:“陛下清醒地认识到大明的固痈,定然会有对付之策,实乃大明之福。微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朱由校点头道:“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朕一个人是看不到的,东厂锦衣卫为朕耳目,当然可以报告一些情况,但他们身未在其中,有些问题的认识就没有你们深刻,所以你们要将平日体会到的情况甚至建议及时报上去,这样朕才能将事情看得清清楚楚。”

    山长问道:“陛下,如果微臣等有情况报告,要走什么途径呢?通政司是不可能的,东厂我们也接触不到。”

    朱由校笑道:“这个问题提得好,朕告诉你,最好的渠道就是报社,你们给报社写稿,只要是时政评论之类的,都会汇集到王都监处,王都监会报告给朕的。”

    山长道:“谢过陛下圣恩,臣等一定为大明中兴,提供一已之力。”

    朱由校勉励几句后,几人出了学堂,在路上,朱由校对魏忠贤道:“厂臣呀,东厂只怕要改组一下,吸收一些各个行业的人,不为监督,只为提供真实情况,以便与朝廷大臣的报告相互印证,算了,重新开一个机构吧,挂在东厂之下,名字简单,就叫经济统计局,专门负责各行业情况的统计。”

    魏忠贤道:“圣上,东厂权力已经很大,不如另外让人来管吧。我看王都监的报社监督正好和这个差不多,不如由他来管理。”

    朱由校笑道:“不错呀,知道分寸。那这个经济统计局就由王承恩来管,不过你们东厂一定要协助他,因为他们是没有武力的。”

    王承恩上前道:“奴婢谢过圣上信任,奴婢觉得,还是挂在东厂之下,这样事权统一,也许会更好些。”

    朱由校道:“厂臣不想管这事也行,反正你也是东厂的人,挂就挂吧,但你要知道,挂的只是名目,为了借用东厂的人力物力,但财权必须分开,用了东厂的人力物力也要账目清楚,不能搞得分不清彼此。”

    王承恩道:“招收人手是从内官中招收呢还是从别的途径来招?”

    朱由校想了想道:“内官中可以招一部分,会写会算的,外面也要招一部分,除了会写会算的,还要招一些善于打探消息的,特别注意在官府中秘密招收一批人,这样才能知道地方官上报的情况是不是有水分,做的一些事是不是有猫腻。”

    王承恩道:“那这个经济统计局应该没有逮捕和审讯权吧,这一块是不是由东厂来办?”

    朱由校道:“不由东厂来办,这事光明正大的,直接报三法司,让刑部抓人,大理寺主审,督查院监督。厂臣你也别不高兴,东厂本来就不是光明正大的,你们是朕的,三法司是朝廷的,这是有区别的。”

    魏忠贤赶紧回道:“圣上,奴婢怎么会不高兴呢,东厂是圣上的狗,圣上让奴婢咬谁就咬谁呢。”

    客氏不高兴地道:“怎么说话呢,好好的人不做偏要做狗,哥儿可是把你当人的哟。”

    魏忠贤道:“奉圣夫人说得是,不过奴婢愿意当圣上的狗,因为狗有利牙,可以咬人。”

    朱由校道:“大家都是一家人,朕从来没有把内官当成奴婢,你总是要自轻自贱,真拿你没办法。”

    魏忠贤道:“圣上仁慈,但奴婢也应当谨守本份,不敢逾越半分。”

    朱由校摆摆手,表示此事打住。他想了想道:“王承恩,这次回去后在报纸上要有大动作,你先做好思想准备,我们要打一场大仗了。”

    王承恩道:“圣上,我们又要打哪里?报纸上要如何宣传才行。”

    朱由校道:“这次打的是几个最凶恶的敌人,这几个敌人让我们华夏儿女受了这么多年的苦,也许三百多年以后还会继续受苦。想到这里,朕心里很不好受呀。但这些敌人太凶恶,千百年来,多少聪慧明理的英雄,也没有战胜过他们,朕这心里没有底呀。”

    魏忠贤和王承恩面面相觑,魏忠贤小声问道:“圣上,您说的是北方的蒙古吗?”

    王承恩比他读书多点,知道蒙古并不是千年前就有的,而且明明太祖皇帝已经把蒙元打到北方去了,蒙古这些年也比较安静,所以他也小声问道:“圣上是说要彻底消灭北方的游牧民族吗?”

    朱由校笑道:“蒙古人或者建奴,都已经不能威胁到大明了。不出三年,建奴就只能请降或者被灭掉。蒙古人的骑兵在近卫军的武器面前根本就是个渣。”

    “所以朕说的敌人是存在于我们大明的一些问题:贫穷,愚昧,贪污,宗教,积弱,这五个问题朕称之为五鬼,朕宣布,要向这五鬼宣战!”

第264章 中国有必伸之理() 
晦明不干了,他说道:“陛下,这贫穷愚昧,积弱贪污都是坏的,所以可以称之为鬼,但宗教并不都是坏的呀,总不能灭佛吧。”

    朱由校笑道:“大师不用急,朕当然不会灭佛,朕所说的宗教是指一些引诱领信徒为害的邪教,或者是强迫别人信教的邪教。至于佛教,朕会清理那些假和尚,严格度牒管理制度,并且改革庙产庙田管理办法,佛教还是有一定的用处的。”

    晦明听皇帝说佛教还是有一定的用处的,虽然心里有些不痛快,但只要皇帝不灭佛,那就没什么问题,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

    朱由校心里则想着要如何消灭这五鬼。想发布一个圣旨,然后就解决掉所有问题,那是朱由校穿越以前的想法,现在他当然知道没那么简单。而这五鬼,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不付出大量的精力,不经过长期的时间,想要战胜他们消灭他们,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五鬼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消灭的就是贫穷了。而朱由校现在还只想到农业合作社和工业化两条路子。农业合作社倒是不难,但工业化问题就大了,凭朱由校的高中知识,内燃机和电动机他都知道原理呀,但他造不出来呀,退一步说,他会造也不行呀,因为没有他所需要的金属呀,电力呀,汽油呀。

    所以工业化是个各行业同时进步的过程,超前的原理确实有指导作用,很重要,但也就仅限于很重要,要一步步慢慢来,先把蒸汽机弄出来,然后小型化,然后造内燃机,这样才有可能。想到这里,朱由校突然对外出巡查失去了兴趣。应该了解的都已经了解了,现在只想要快些回京城,看着自己撒下的种子一颗颗发芽,自己还可以帮这些幼芽松松土,施施肥,捉捉虫,让它们忙长成参天大树。

    他对魏忠贤道:“厂臣,朕想快些回京,你按最快的路线走。”

    魏忠贤惊讶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