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涟沉吟半晌不语,其他官员见有门,立即跟着叫道:“钦差大人,本人也愿意捐出家产,请钦差大人成全。”

    杨涟道:“本钦差只能保证现在不斩下你们的头,国法要治你是没有办法的。”

    左参政道:“这个是自然,本人愿意受国法处置。”

    杨涟道:“那好,那就由许佥事带你们去录口供,然后将家产捐来吧。”

    等他们跟着许显纯出去后,布政使笑道:“看钦差大人在扬州行事风格,我以为今天又是一片血雨腥风,想不到钦差大人最后竟然轻轻放下。”

    杨涟苦笑道:“玉泽兄,你看这贪官,能杀得完吗?涟愚昧,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总是知道光靠杀是不起作用的。这个我回京师后会禀明皇上,寻求一个抑治贪腐的根本方法。现在先让他们为灾民救济做点好事吧。”

    布政使刘金润正色道:“文孺兄能这样想,实在让弟甚为欣慰呀。现在皇上大幅提高官吏俸禄,他们还要如此,那就真的不能怪别人了。他们的家产,最多可以帮他们延续几日性命而已,皇上一定会大清吏治的。”

    杨涟点头说道:“是呀,吏治不清,国如何宁。杨涟不才,愿为此事竭尽全力,虽九死而未悔。”

    既然扬州救灾款项出现了贪污情况,那其它各地显然也不可能全无问题。杨涟在刘金润的帮助下,又清查出了多名侵吞救灾款的蛀虫,也照着前法,捐出家产,即可暂时留下项上人头。如果不愿意舍财的,则直接斩首示众,然后抄没家产。

    经过这么一查,至少赈灾过程中,各级官吏不敢明目张胆地上下其手了。但想就此让官吏再无贪污之事,杨涟也知道不可能,只能让刘思雨和许显纯加大督查力度,刘静文在一旁协助且监督东厂和锦衣卫,尽量减少贪污事件的发生。

    至于如何让贪污少或者不发生,杨涟自问能力不够,只希望皇帝能够想出一个办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贪污问题。他现在也对皇帝有些盲目的信任,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能,但皇帝应该能,虽然皇帝其实并未成年。

第225章 初到东江() 
现在很多大臣对皇帝都有盲目的信任,特别是皇帝成为六科教授后,大臣们才发现皇帝竟然知道很多奇怪而自己根本不懂的知识。许多人都觉得皇帝一定是上天降下来拯救大明的,所以朱由校现在的威信,比他的爸爸和爷爷都要高得多。

    而现在的朱由校正在云台和阁臣及近卫军将领进行商议。因为毛文龙送来消息,建奴于辽南无法突破,准备转向朝鲜抢劫。

    天启三年,因为大量的辽民逃亡,使得后金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来种地,导致作物产量极低。如果不抢劫,很有可能没有办法熬过这个冬天。

    大家都有些头痛,主要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前去援助朝鲜。明军其实人数极其庞大,但大家现在都对卫所兵没有什么信心,或者说,除了对近卫军以外的其它军队都没有什么信心。

    而近卫军独立旅还在日本,第一师在辽南也无法前去,第三师要守京师,而第二师倒是可以抽出来,但第二师才从日本回来,而觉华岛在冬季会结冰与大陆连为一体,那必须要留一部分守卫才行。

    于是朝鲜就只能由毛文龙的东江镇与第二师的部分官兵来救援。

    黄克缵说道:“陛下,近卫军的模式要迅速推广到全国,将卫所兵全部替换,前次近卫军教官于登莱和迁安已经训练了共三万人,只是还没有进行火铳训练,臣以为可以将他们拉到京师进行最后的训练和编队,这样第三师就可以前往朝鲜了。”

    黄克缵一直对近卫军的战力很是赞赏,所以要求在全国都推行近卫军制度,用来换下各地的卫所兵。先期在登莱和迁安练了三万多人,已经训练了长枪刺杀半年时间,确实可以迁到京师成军了。

    而徐光启则是担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情报的准确性。他不怀疑后金会攻击朝鲜,但觉得后金还有可能攻击觉华岛甚至山海关。

    叶向高则认为,确实后金可能会分兵出击,一路攻朝鲜,一路攻觉华岛。但他认为攻击山海关的可能性太小,要预防后金从蒙古借道攻击长城其它地段。

    所以最后朱由校做了一个总结:一是让第三师前往东江,配合毛文龙对付侵略朝鲜的后金军,而京师的防务由登莱和迁安的新军负责。

    二是第二师不动,继续留守觉华岛,并根据情势出击,与第一师配合,攻击海州甚至辽沈,以牵制后金军。

    三是命令王在晋与王象乾联系蒙古人,及时探查后金军动向,并加强长城沿线的防守。

    而从登莱和迁安来的新兵,暂时需要一个统领,徐光启推荐的是副将孙祖寿,方从哲推荐的是总兵马世龙,叶向高推荐的是兵部郎中鹿善继。最后朱由校以马世龙需在山海关镇守为由,任命鹿善继和孙祖寿两人为近卫军京师留守和总兵,暂时代管近卫军京师新军。

    鹿善继和孙祖寿的任命,让东林党人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两人都是偏向东林的。皇帝看来并不是专门针对东林党,皇帝看的是这个人是不是有才能,是不是听话。要说这两点,东林人可不会居于人后。

    近卫军第三师全员前住东江,最喜欢的人自然是鲁钦,最不爽的人自然是毛文龙。毛文龙知道凭自己的兵力,偷袭一下后金军当然没有问题,有坚城据守也许勉强可以和后金一战,但如果是野战的话,只怕还不是后金的对手。

    如果朝廷给他增兵,他当然会很高兴,但现在近卫军到达东江,那谁听谁的呢?让鲁钦听他的,可能性太小,但如果让毛文龙听鲁钦的,毛文龙当然会不爽了。不但是他不爽,他手下的将领也很不爽。

    陈继盛仗着与陈奇瑜是本家,在阵奇瑜面前说道:“监军,近卫军来东江,难道要我们听他们的吗?”

    陈奇瑜笑道:“东江开镇后,毛总兵便是东江之长,近卫军制度与我们不同,我们以后应该也会变成那样,现在朝廷是不可能让近卫军指挥东江镇的。”

    陈继盛喜道:“那近卫军会听我们东江镇的?”

    陈奇瑜摇摇头道:“那也不会,我估计是两军组成联合指挥机构,领头的应该是京里来的。”

    陈继盛这才心里平和了一些,只要不是第三师指挥东江镇,那他心里就没有什么不爽了。但是,陈奇瑜猜错了。

    鲁钦带着第三师来到东江,同时圣旨来了,命令第三师和东江镇联合组成朝鲜作战部,由陈奇瑜负总责,任作战部长,毛文龙和鲁钦任副部长。这下东江镇的人都欢欣鼓舞,因为说起来陈奇瑜是他们的监军,现在等于是东江镇领导近卫军了。

    陈奇瑜也有些惊奇,他本以为京里会派人来当头,不想却是自己来作这事,一时感到责任重大,却也觉得圣恩浩荡,唯有打好这一仗,以报君王。

    东江兵看到近卫军后,只能慨叹人与人是不能比的。近卫军穿的是棉衣棉裤,皮帽子,皮耳套,皮手套,皮靴子,甚至脸上都有一个棉口罩。

    看着自己身上的破烂棉衣,一个个冻得发抖,而别人暖和得要脱衣,你说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而在训练中看到近卫军的盔甲后,这种想法更加强烈了。第三师的部分盔甲是清一色的板甲,里面装有棉衬,全身上下,就没有一个地方是露在外面的,就连面部都有一个面罩,打下来后,眼睛那里就是两条缝隙,既不影响视野,又让箭支子弹没办法伤到人。

    这样的板甲灵活性也不错,一分钟可以装两次多弹药。不过在板甲阵中,有一队人连普通的盔甲都没有穿,他们的火铳比别的兵士的火铳要长一些,看他们上弹会发现连子弹也和别人不同。这就是当做狙击手用的长弹兵。

    是的,长形子弹可以用在线膛火铳中,这样的子弹速度快,射程远,而且还打得准。这次第三师有五百人专门是来测试线膛火铳的,回去后兵器局要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兵器改进的。

第226章 建奴要攻觉华岛() 
不说士兵们眼馋,东江镇的将领们更是眼红不已。上次拿到了一批燧发火铳,在实战中发现比原来的火绳枪强得多,不仅仅是射速的问题,质量也着实不错,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一例炸膛,而且零件的换修实在是太过方便,不象以前火绳枪坏了就是坏了,现在燧发火铳零件坏了,换一个就接着可以用了。

    铁鳞甲也很不错,比建奴的皮甲要强得多。东江镇上次换了部分将士的装备后,战损大量减少,收获增加,使得东江将领更盼望以后能得到更多的燧发火铳和铁鳞甲,想不到现在近卫军竟然已经又升级装备了。

    陈奇瑜看到东江将领的样子,笑笑道:“大家不要急,这次第三师也带了一些武器盔甲来送给东江,他们现在的板甲和线膛火铳是用来测试的,等到以后定装后,我们东江也能有的。”

    鲁钦也接着说道:“线膛火铳只有五百支,板甲也只有两千副,这都是测试品,兵器局现在钢铁极其充足,只要测试后改进定型完毕,就能在短时间内装备到全国各地军队。而且皇上说过,东江镇和山海关都是优先供应的军队。”

    毛文龙当然知道所谓的优先供应是指在近卫军装备完毕之后,但这也已经让他很满意了,毕竟近卫军战功显赫,前身又是京营,先装备是正常的。自己的东江能在近卫军之后列装,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他笑笑道:“我们不能光想着武器锐利,盔甲坚固,要知道,其实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你给一个小孩一把刀,一个大汉赤手空拳也能轻易地对付他。所以先还是把兵练好,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武器的威力。”

    鲁钦赞道:“毛总兵这话实在是至理名言呀。皇上也说过,人是第一重要的,武器当然也重要,但人更重要。”

    陈奇瑜说道:“好了,先看看建奴的情况吧。”有军官将沙盘摆出,毛文龙拿起杆子道:“按照锦衣卫的情报,出动的建奴应该是正南旗莽古尔泰,镶蓝旗阿敏,这两旗也是离朝鲜最近的。两旗共有六十五个牛录,如果他们全军前来,算上余丁,一个牛录可得两百人,那么总兵力可以达到一万三千甲兵。再加上汉军等,最多能出两万人。”

    “再看地盘,现在我军占领的地方有九连城,义州,阴山堡,长奠等处,如果建奴攻朝鲜,这几个地方首先会受到攻击。”

    陈奇瑜点了点头道:“东江除了水兵,现在有一万精兵,分成五个地方守,确实有些忙不过来,鲁师长你觉得如何?”

    鲁钦站起来拍着胸脯道:“分我们三个城,每城留三百东江兵,好帮助我们维持秩序。至于守城的事,就交给我们吧。”

    陈奇瑜道:“那也不用,两个城吧,九连城和阴山堡交给近卫军,每城留五百东江兵。这两处离建奴近,建奴首攻,必在此处。守住前面四地,皮岛稳如泰山,所以皮岛倒是不用太多兵力。”

    鲁钦道:“那好,遇吉你守九连城,我去阴山堡。”

    周遇吉道:“还是我去阴山堡吧。”

    阴山堡在前,九连城在后。鲁钦道:“我这一晌没有松松筋骨了,还是我在前面会会建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