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岛中粮食产量低,勉强够岛上居民食用,不过这里有很不错的柑橘,酸甜的味道和饱满的果肉,常常有人将它们运到朝鲜去出售。而捕鱼虽然危险,但收获不错,也销往朝鲜那边。

    陈衷纪命令朝鲜原来的官员依旧各司其职,只是收税后缴纳的对象变成了海盗,而这时郑一官的水军也已经在离济州牧衙门仅五里多的港口停泊,这个港口比他们上岸的港口条件要好得多,两人决定就以这个港口作为水军驻地,而济州牧那里则驻扎一千人,两地可以互相呼应。

    而海盗们将消息传到日本后,颜思齐命令海盗先在济州岛各处进行勘测,主要是可用的土地面积,渔场的容纳人数,柑橘的产量及可栽种的面积,因为朝廷已经决定将今年的流放地点改为济州岛。

第189章 朝鲜政变() 
朱由校决定把流放之地改为济州岛,是想要快速增加济州岛的汉人数量,所以将南北直隶及山东山西河南浙江等地监狱中除了死刑犯以外的人都列入到流放充军的行列,不过说明流放之地为台湾岛。

    这样有些人就不愿意了,因为一点点小罪,本来只需要枷号一个月就行了,结果要去流放,落谁身上都不愿意呀。

    但是狱中的官员明确告诉他们,所谓的流放充军实际上并不是去做军户,而依然是民户,而且可以带妻儿一起去,每户分地一百亩,免费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三年免税。

    这哪是流放,这分明是给你分田地。于是犯人们绝大多数都非常欢迎这种惩罚,于是很快就有近三千人愿意接受流放,其中大多数人都带有家属,总人数达七千。

    而这些流放罪犯及家属则被集中到天津,登莱,扬州等三地,由朝廷的船统一运送到台湾。

    上船后不久,郑一官的海盗船出现,发了几发空炮后,官船就招降了。然后郑一官就将官船上的官员和水手集中在一条船上,放其离开,其它船由海盗控制,驶往济州岛。

    上船之后,郑一官就宣布:“各位,我们是海盗,不要惊慌,我也是汉人,不会伤害大家的。大家都是在大明犯法被流放的人,现在我们找到了一个地方,但是缺少人来开垦,所以就将大家抢了过来。”

    众犯人大都平静了下来,海盗和朝廷其实差别并不大,反正到哪里,都是吃饭穿衣,交皇粮而已。

    郑一官又说道:“我们问了押送的官员,朝廷答应给你们的待遇在我们这里都是一样的,一户一百亩地,如果想要更多,只要你能开垦也是可以的。提供农具耕牛种子,三年不用纳粮,但是三年内不得回大明,三年后如果想回大明的我们可以免费送你们回来。”

    众人皆振奋,竟然比朝廷的条件更好,只要自己勤劳,吃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于是有胆子大的问道:“我们走的时候可以带走我们的积蓄吗?”

    郑一官大笑道:“当然可以,每个人都可以带不超过一百斤的行李,你们在三年内的劳作积蓄全是你们的。”心里则在想,在这个岛上,难道你三年后准备带一百斤稻米或者柑橘回去吗?

    双方达成了协议后就简单了,济州岛地方极大,这点人撒下去根本就没任何问题。不过郑一官还是低估了中国人的吃苦耐劳,虽然自然条件不是很好,但这批移民还是很快就将济州岛变成了一个出产丰富的美丽海岛,十年后,岛上已经有了十万人,其中中国人占了九成,而且大多数移民靠着出售柑橘,稻米,鱼类都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济州岛离朝鲜不过两百里,所以海盗占领济州岛后,朝鲜人很快就接到了消息。只是这时候朝鲜发生了一件大事,一时顾不上济州岛这种小事。

    天启三年三月,朝鲜发生了宫廷政变。西人党的李贵、李适、金自点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党势力的协助下,召集军队在绫阳君的别墅内会合,打入庆云宫,发动宫廷政变。三月十三日晨,绫阳君李倧即位于庆云宫之别堂。是为李朝仁祖。

    绫阳君李倧是前任朝鲜国王光海君的侄子,他的这种行为被明朝视为谋逆。负责节制朝鲜的登莱巡抚袁可立第一个就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看得废立之事,二百年来所未有者,一朝传闻,岂不骇异。”

    而这时朝鲜必须先要得到明朝政府的承认,所以派出使团前往登州拜见登莱巡抚袁可立,祈求他代为转奏辨明原委。袁可立从全局和实际出发退而求其次,“请正词质责之,以济师助剿为券,与廷议合。”

    而朱由校接到袁可立的报告后就召集了阁臣和六部议此事。众大臣一致声讨李倧,就连对光海君极其不满的徐光启也认为李倧此事做得太过。

    光海君当年继位时,五次被明朝拒绝封为朝鲜王,而最后是朝鲜礼部用银子贿赂才得以成封。而光海君在位时,对于明朝和后金采取两边不得罪的策略,对大明王朝提出的援助要求是能拖则拖,这让大明朝廷对其极为不满,而朝鲜国内众臣也对其不看好,所以最后仁祖反正才会发生。

    朱由校等大臣们发泄完对朝鲜的怒火后,才开口道:“如何处理这事,请诸卿来说一下吧。”

    韩爌首先说道:“陛下,臣觉得应该如袁巡抚所言,征讨朝鲜,迎光海君复位。”

    朱由校看了这货一眼,心里说不出的腻歪,韩爌自从上次东林三尚书致仕之后,少有发言。而今日竟然将袁可立的激愤之语拿来用在正式的奏对上,其心不问可知。

    叶向高道:“出兵征讨,绝无可能。如今建奴未灭,如逼得朝鲜倒向建奴,则更难剿灭了。”

    方从哲道:“其实如果不从道义上来说,只论对我朝的态度来说,光海君其实是不大友好的,各位都知道这一点,如今征讨当然不可能,那就只能严词诃责,然后加以安抚,这样既可以收朝鲜之心,也可以使朝鲜不至于再阳奉阴违。”

    让这样的老夫子说出“不从道义上来说”这句话,可以看出朱由校灌输给他们的国家利益观念已经起了一定的作用了,这让朱由校感到很是欣慰呀。

    徐光启道:“其实这件事可以和济州岛的事联系起来。我们不是一直担心直接要济州岛不大好吗?那么我们要求李倧不得伤害光海君和他的儿子,将光海君等人流放到济州岛,由我们来看管,以保证光海君的安全。”

    朱由校现在有些怀疑,徐光启真的是后世课本上所说的大科学家吗?看他这计谋,将光海君保护起来,如果有一天李倧不听话了,明朝随时可以将光海君送回朝鲜,这光海君就是悬在李倧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呀。

第190章 进攻前的准备() 
一个科学家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既让朝鲜不敢乱动,又名正言顺地占了济州岛,只能让朱由校感叹,聪明人不管在哪方面都能做到极致呀。

    这个提议让其它人都交口称赞(当然,姚思仁是不会出声的),大家又将此计补充了一番,然后就派人将此决议以内阁的名义写了一封信给袁可立,让他先和朝鲜人交涉此事。

    袁可立接信后,心中其实是不大同意的,但没办法,只好照办。而这时朝鲜使团还被他拒绝在庙岛的水城门外,袁可立让人传他们进来。

    朝鲜使团升自东阶再拜,向袁可立呈申文,也就是递交国书。袁可立问道:“你国旧王在否?”

    使者答道:”在矣。“

    ”其有子否?“

    答曰:“有一子。”

    问曰:”在哪里?“

    答曰:”在同一处。“

    问曰:“闻旧王三月十三日已死云,是乎?”

    答曰:”无此理。“

    问曰:“十三日动兵云是耶,抑旧君自退耶?”

    答曰:“其失德,详在申文中,老爷见之则可以详悉矣。一国大小臣民,不谋而同,推戴新君。昭敬王妃令权署国事,天命人归,从容正位,岂有动兵之事乎?”

    问曰:“你国定乎?”

    答曰:“反正之日,市不易肆,朝野晏然,有何不定之事乎?且总镇毛驻扎敝邦,如有可疑之端,则岂有掩护小邦,欺瞒朝廷之理哉!”

    袁可立这才面色稍雯,于是提出条件:“旧国王不可加害之,然恐有人欲立功而害者,则不利于你国。故天子有旨,将旧国王及其子放诸济州岛,由明军看守可也。”

    使者大喜,这就表示大明朝廷已经认可了这次王位更替事实,于是道:”谢天朝大恩,然有事要禀军门,济州已被海盗窃居,我军羸弱,乞朝廷发兵夺之。以为监禁之所。“

    对于朝鲜来说,一区区小岛,特产也不丰富,如果能换来大明朝廷对新君的承认,怎么看都是划得来的。

    袁可立将会使者情况写了一封奏折,在奏折中老人对朝中大臣的作法颇有微词,觉得是大臣们诱导皇帝,订下了这个不大符合道义的计策,却不知道是皇帝改变了大臣们的思维方式。

    朱由校接到奏折后,没有立刻出兵,一直等到朝鲜王送来请求出兵的申文后,才命令满桂带领独立旅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前往泉州。

    独立旅到了泉州后,换乘张千方的海船,并四艘福船来到济州岛。海盗一看到明军的旗号,立刻扬帆而去,未交一兵,济州岛已经易手。

    满桂上岛后,原朝鲜官员带着手下前来拜见,大声哭诉自己奋力抵抗却无力回天的悲苦,并请上国大人入衙门休息,满桂不想和他们啰嗦,派手下的军需官去安抚他们,自己要勘查整个岛的地形,做好长驻的准备。

    而原来被海盗掳来的犯人们,则被近卫军士兵告知,一切照旧,三年内不得离岛,但现在这座岛已经是大明的了,可以永远居住下去。

    军需官会见朝鲜官员时,宣布了朝鲜王室的决定,此岛由明军管理,专门为了监禁前王光海君一家,如果愿意回朝鲜的,可以自行离去,不愿意回朝鲜的,可以依旧在这里担任官职,士兵则可以转为民户,并能接家人上岛成为永驻居民。

    大多数朝鲜官员和士兵都留了下来,济州岛变成了大明登莱巡抚下属的一个直隶州,就叫济州,马士英暂时任知州,原有两县废除,整个岛暂时实行军队管制。

    张千方的船不断地将粮食,弹药等物资运到济州,而满桂则带领士兵进行岛屿作战的训练,因为这里岛多,所以倒是一个合适的进攻日本前的练兵之所。

    而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正好可以让不习水性的士兵们熟悉一下,虽然不至于能熟习水性,至少先适应下海上天气的变化无常,对海水的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万一战斗中落水至少知道如何自救或者等待救援。

    济州岛共有四个港口,在每个港口明军都修建了炮台,架上了兵器局研制的守城炮。这种炮就是传说中的三十斤炮,因为有炮台到海面的落差,所以最大攻击距离可以达到两里,守住了这四个港口,整个岛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安然无恙了。

    而朱由校听闻此地的柑橘质量很好以后,命令在这个岛上只要是不适合于开垦为田地的地方,都要尽可能地种上柑橘。不过岛上人数终究太少,所以还有大片的荒地等着人来开垦,更不用说山地了。

    而等炮台修筑好以后,济州就只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