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卫兵点头,带着伤疤来到营寨外,陈厚甫先已经说好,所以很快兵士们就将美酒,小刀,弓箭这些东西搬了出来,堆在营寨门口。

    伤疤几个面面相觑,看来明军确实是来给他们送礼物的,卫兵道:“要不要我们帮你们送去,这么多你们搬不了呀。”

    伤疤心里做了一番剧烈的思想斗争,终究抵住了心里的欲望,艰难地说道:“不用,我们先拿一些去给我大哥看,看大哥如何说。”

    于是伤疤几个人将每样东西都拿了几个,又回到了郑咤遇到他们的地方。他将东西放下道:“大哥,他们真的送了很多东西给我们。”

    那大汉对陈厚甫伸出大拇指道:“你确实没有骗我,但是我不相信你们专门就是为了给我们送礼物来的。你有什么话现在可以好好说了。”

    陈厚甫这时已经是坐在地上了,他站起来作了一个揖道:“我们在这里看了一下,你们似乎只对山林感兴趣,这河边肥沃的土地完全荒置在这里,这很可惜,因为我们需要的正好是平地。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要在这平地进行耕作,你们应该不会反对吧。”

    大汉心想,自己只适合在高山上生活,平地对他们的族群来说根本没有用,如果这些人是友好的,那倒是可以让他们在平地上生活。当然,他这么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明军人数太多,要知道,他们的部落一共只有五百多人。

    心里既然已经想好,大汉也不再啰嗦,于是伸出手来,将脸上的颜料揩了一点,然后涂在陈厚甫的脸上。陈厚甫在这过程中一动不动,任他所为。

    大汉涂完后对陈厚甫道:“我,小叶部的梭标,愿意和你结成兄弟。”

    陈厚甫大喜:“我,明人陈厚甫,愿意和梭标哥结成兄弟,我们愿意和小叶部和平相处,永不互相侵犯。”

    梭标点了点头:“希望陈厚甫兄弟记住自己的话,永不侵犯。”

    陈厚甫以为还要什么结拜仪式,不料却只是说了就算,于是梭标带着他们三人一起下山来到了营寨前。陈厚甫吩咐道:“杀猪宰羊,款待我们小叶部的兄弟们。”

    梭标先让人给明军的哨兵解了吹箭的毒,然后就开始大碗地饮用明人带来的酒,土人们好象不是很适应这种酒,很快就横七竖八地倒在了桌旁。

    先回来的卫兵对陈厚甫道:“将军,不如我们将他们一起做了,这样就可以免掉很多麻烦。”

    陈厚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目光不要太短浅,他们山上还有大量的人,而且山上不止他们一个部落,我们要拿小叶部来展示我们的友善,而不是要用来立威,能够不打仗不死人,总是好的。”

    梭标他们一直到半夜才醒过来,梭标看着守在旁边的陈厚甫道:“你这个兄弟确实不错,以后有什么事,只要报我梭标的名字就行了。”

    陈厚甫笑道:“多谢梭标大哥,我希望能够和小叶部结为盟友,以后我们可以互通有无,成为亲密的一家人。”

    梭标连连点头,然后带着部下,拿着礼物回到了山上,几天后,他派了两个手下拿着一面小叶部的旗子来到明军驻地,以作为结盟的标志,陈厚甫将他们军中的一面仪旗送回,这样两方就成了正式的结盟关系。

    淡水这边的明军进展顺利,城堡以较快地速度在完善。而郑咤则在鸡笼那里遇到了另一群原住民。

    郑咤在鸡笼下船时,发现在平原上已经有了稀疏的房屋,当然,说是房屋不如说是窝棚,破破烂烂的样子。郑咤带着十几个水兵端着火铳逼近这些窝棚。

    当他们的船驶来时,这里的原住民早就已经看到了,所以郑咤走到窝棚前时,已经有很多人拿着锄头铁叉什么的严阵以待了。

    郑咤见这形势不由笑了,他止住了水兵,解下武器。举着手一个人来到原住民前面道:“各位同胞你们好。”

    对于他的问候,原住民根本不予理睬,郑咤也不在意,笑道:“我们没有恶意,请你们派一个头领出来和我们说话好吗?”

    这时对面一个粗豪大汉走上前道:“这里是我们的地方,请你们离开。”

    郑咤笑了,这口气也太大了,他说道:“请放心,只要是你们开垦的地方,我们都不会占据,我们只会在你们没有用的地方来开垦荒地。”

    大汉怒道:“这里所有的地都是我们的,没有什么地方是我们没有用的,你们快走吧,不然小心我将你们都杀死哟。”

第184章 台湾() 
郑咤再好的脾气也有些不爽了,他沉下脸来就想要发火,想了一下还是忍住了,依旧和颜悦色地说道:“我看你们人数不多,应该用不了这么大的地方,可不可以把你们没有开垦的土地让我们开垦呢?”

    大汉回道:“我们现在人少,但我们人会不断地增加呀,如果一百年后我们的后代人数多了,地却被你们占了,你让我们怎么办?”

    郑咤忍不住笑了:“那按你所说,这个大岛我们都不能来了,因为也许一千年后你们的后代要用到所有的地方,兄弟,账不是这么算的。”

    大汉说道:“我们先来,那地方就是我们的,这个没有什么算不算账的问题,如果你们不服,那我们就来战一场吧。”

    郑咤点了点头:“好吧,你说怎么战?”

    大汉道:“你们选五个人,我一个人,我赢了,你们就退回去。”

    郑咤问道:“那我们赢了呢?”

    大汉狂笑道:“你们不会赢的。”

    郑咤也笑了,既然他这样说,那再说也是白的,打赢了他自然就怂了。

    他退回去,选了四个士兵,自己也拿起一支火铳,五个一起向前进到到大汉十步之前。郑咤说道:“先说好呀,我们站在这里就可以打到你了,你现在可以选择退回去。”

    大汉脸上露出微笑,手一挥,一只大如牛犊的不知是大狗还是大狼扑了过来。郑咤将火铳对准它,扣动扳机,只听到撞击的声音却没有响。这时大狗(狼)已经扑到他的前面,他再次扣动扳机,还是没有响。他亡魂大冒,这时旁边的士兵的火铳响了,四颗铅弹同时打在这畜生身上,这畜生倒在地上,呜咽了两声,眼看就要没气了。

    大汉这才知道明军没有说假话,这种能冒火的棍子确实不用挨着就能伤人。一时他很是尴尬,上前吧,五根能冒火的棍子绝对能把他打得全身开花,自己的身体不会比狗硬多少。退吧,大话已经放出去了,这么多的族人看着呢。

    这时大汉后面一个老汉走上前来,一巴掌打在大汉的头上骂道:“还不退下。”然后满脸堆笑地对郑咤说道:“小儿不知天高地厚,不识将军威武,请将军恕罪。”

    郑咤见终于出来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人,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当然可以杀掉大汉,但一来他觉得杀本族人不好(小琉球都是福建沿海人,只不过来的时间较早所以会与汉人有些区别),二来他不想受到无穷无尽的骚扰,能够通过协商来解决彼此的分歧是最好的。

    他也笑着回道:“老丈言重了,我们想在这里用一下你们暂时用不了的地方,不知可否。”

    老汉连连点头:“当然可以,我们族里人口不多,用不了那么多地方,请将军自便。”

    郑咤也投桃报李:“我们带了一些耕种的农具,后面还会带来耕牛和新的种子,到时会匀一些给老丈的部族,希望老丈不会推辞。”

    老汉连连感谢:“谢谢将军了,祖先曾言,我们也是来自海的那一边,既然我们言语相近,想来应该是一族之人,以后还要多多亲近才是。”

    郑咤问询了老汉,才知道他们叫秋平部,老汉是族长叫秋海,那个大汉是他儿子秋风。秋平部一共是三百多人,以耕种为生,不过他们的耕作技术比较老旧,效率较低。

    郑咤先划定了筑城的地点,然后在筑城点外开始修建临时房屋。秋海见到了他们的建筑技术,于是向郑咤请求帮他们修建房屋,并愿意用秋平部的人力来换取。郑咤和他们商定好,明军出一个人指导他们修房子,秋平部用两个青壮劳力帮他们筑城。

    不久以后,陈厚甫派人由梭标的手下带着从陆路找了过来,郑咤这才发现,其实两地如果走陆路根本就不是很远,陈厚甫的手下说,两地相距最多不超过六十里路,且中间并无太高的山地。

    郑咤派自己的副手跟着陈厚甫的人再走了一次,经过简单的测量,两地筑城的距离是五十四里路。陈厚甫与水军副统领商量后,抽调了五百人开始修建两地的简易路,并决定沿着路的两边开辟移民点。

    而陈士瑛在大员的建城过程也很顺利,大员是琉球南部的一个海岸沙洲,陈士瑛在潮水涨不到的地方开始建城,那些荷兰士兵倒是非常服从,因为他们知道反抗是没有用的,而好好干活就会得到好一些的待遇。

    三个月内,三地的城堡都已经建好,孙承宗早就把筑城的事报告给了朱由校,朱由校将小琉球改名为台湾府,大员的城堡命名为台南,淡水的城堡命名为台北,鸡笼的城堡命名为基隆。

    设立台湾巡抚一职,任命刑科给事中解学龙为台湾巡抚。又设立福台总督一职,管理福建与台湾两地。孙承宗为第一任福台总督。

    解学龙也是东林党人,现在由两位东林党人管理福建和新建的台湾府,处理与荷兰等西洋诸国的关系,使得朝臣们有些看不懂了。

    其实很简单,就象魏忠贤有一次在和官应震等人说的:“圣上可不管你是什么党,只要你尽心办事,那就行了,如果你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专门恶心圣上,象以前的国本之争呀,前朝的三案呀,那就对不起了,你的位子就让出来给办实事的人吧。”

    这话当然是朱由校让魏忠贤说的,因为自己严重打击东林党后,三党以为皇帝吹响了向东林党进攻的冲锋号,有些人就开始蠢蠢欲动,竟然想尝试找叶向高甚至是孙承宗的麻烦,这是朱由校不能容忍的,所以他让魏忠贤来警告一下他们。

    这番话可谓是立竿见影,将三党刚刚兴起的劲头打落了下去,原来皇帝并不是想打落东林党,那想靠些什么来进行党争显然是不可能得逞的了。

    而魏忠贤的话中所透露出来的另一层意思也让有心人动了心思,皇帝既然喜欢办实事的人,那就来办实事呀,办实事谁不会呀,只是以前大家都在搞党争,顾不上干实事而已,现在党争没有搞头了,那就办会事吧。

第185章 颜思齐的野望() 
天启三年正月才过,马士英就来到了泉州,随着他一起来的是锦衣卫的吴孟明,吴孟明在宣府查抄时立下大功,被升为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因为其人细致严谨,所以这次朱由校让他跟着来处理一些马士英不便出面的事。

    马士英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先是任南京户部主事。天启年间,迁为户部郎中,很得徐光启看重。当然,徐光启看重他是因为觉得这个人处事灵活,不是读死书的人,有些复杂的事派他去都能办得妥妥当当,且能不得罪任何一方,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

    来泉州之前,朱由校将他们两人召进宫中,将此行事宜的各种情况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基本的应对方案,并由锦衣卫专门负责打造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