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回到明朝,才知道东林党并不是如教科书中所写那样为国为民,袁崇焕也不是如金庸所说是大英雄,皇帝也不能任性胡为。朱啸启穿越成了天启皇帝,他能改变明朝的命运吗?让我们一起来期待……本书不是爽文不是爽文不是爽文,只想探讨下明朝亡国的原因,以及挽救明朝的方法,一家之言,求同好共议。如果想看大杀四方的可以绕道,如果想看一蹴而就的请移步他书,谢谢各位。想看诛九族夷三族,杀尽东林,屠尽满族找代入感的不用翻开这本书,很遗憾本书中都没有!另外坚持中国特殊论的也不用看这书。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师夷长技。
 136335

第1章 引子(主角是历史小白,所以会以为东林党和圆嘟嘟是好人,然后被打脸)() 
2017年8月12日星期六,朱啸启吃过晚饭,就准备去玩会游戏。刚刚打开电脑,门呯的一声被推开了,九岁的妹妹朱骤琴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他床上,说道:“哥,你又准备玩游戏是吧?”

    “不是不是,我不是要帮你查资料吗,怎么会玩游戏呢?”做为一个资深妹控,朱啸启立即义正词严地说道:“明后两天大哥好不容易休息,说带我们去神农架玩,我当然要帮你好好查资料呀,景点呀什么的不用说了,重点是吃的东西,一定让老妹玩得高兴,吃得开心。”

    “这还差不多。”朱骤琴傲娇地说:“我就知道哥哥对我最好了。那你好好查资料哟,不要让我抓到你资料没查完就玩游戏。”说完威胁地伸出小拳头握紧,向他比划了一下,就向门口走去。

    “尊敬的公主殿下,你的愿望就是命令!”朱啸启向他行了一个电视里看到的骑士礼,逗得她格格娇笑。

    朱啸启有一个大哥,叫朱啸天,是个警察,不是亲大哥,是父母从小收养的,但比亲大哥还要亲,他正好明后两天有空,就想带弟弟妹妹去神农架去玩,所以妹妹就交给他一个艰巨的任务,查找神农架的资料,以便到时做兼职导游,特意叮嘱要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要查到,不准漏掉一个。

    于是,朱啸启暂时抛开游戏,开始查阅神农架的资料,大概半个小时就查得差不多了,然后编辑成一个文本,发到手机里。这时,qq头像开始闪动,打开一看,又是那个叫什么平行时空管理局一号的家伙。

    这家伙加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知怎么的,竟然对他一个高中生很有兴趣,经常问他一些问题,特别是历史问题,可怜的朱啸启,是个典型的历史小白,仅有的历史知识不过是课本上的一点点,何况还学得不怎么好。不过他可不认为自己是小白,经常和平行时空管理局一号吵得一塌糊涂,这不,又开始了。

    “小猪呀,你觉得如果崇祯皇帝不杀袁崇焕的话明朝会不会就能继续存在呀?”听声音这家伙年龄应该也不会很大。

    这个问题朱啸启可是很懂的,自己在暑假里正好看了碧血剑,里面可专门有介绍袁崇焕,于是回道:“那当然,如果崇祯不杀他的话,满清就不会入关,明朝也就不会灭亡。”

    “哦,你这样认为呀,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你说,如果换一个人当这个皇帝,会不会改变明朝的结局呢?”很奇怪,这次平行时空管理局一号竟然没有和他吵。

    “那当然呀,如果换我当这个皇帝,只要不杀袁崇焕,重用东林党,明朝就一定不会灭亡。”

    “是呀是呀。”今天平行时空管理局一号彻底转了性子:“那你想不想当这个崇祯皇帝呢?”

    朱啸启至少知道这个崇祯皇帝当政的时候大明好象不大行了,所以刚想说出我想的时候反应过来了:“这个,我想当崇祯以前的那个皇帝,这样不就有时间可以挽救明朝了吗?”

    “崇祯以前的皇帝叫天启皇帝,是崇祯的哥哥,他万历四十八年登基,当了七年皇帝,崇祯当了十七年皇帝,然后大明就灭亡了,这些你当然知道哟。”

    其实朱啸启并不知道,不过他当然不会示弱,仔细看了一遍,说道:“这样基本的东西我当然知道了。”

    “你真的想当天启皇帝,改变历史的进程,成为人人仰慕的大英雄吗?”

    “当然,你不觉得猪尾巴很难看吗?”

    这时,电脑屏幕上出现一行字:“编号9527同意进行实验。”

    什么意思?朱啸启一头雾水,这时电脑里响起一个声音:“这是你自己同意的哟,朱啸启,你要知道,要找到你这样连明朝灭在谁手里都不知道的小白其实并不容易,一路好走哟,万历四十七年欢迎你。”顿时朱啸启只觉得天旋地转,自己被电脑吸了进去,最后的念头是妹妹明天一定会骂我的。

    天,阴沉沉的,高大的城墙上一个人也没有,城门大开,上面熏黑的扬州两字隐约可见。一群面目狰狞,脑后拖着一条短短的金钱鼠尾的大汉冲进城门。城外一个衣饰华丽的奴酋叫嚣着:“十日不封刀。”很快,刀砍入肉的声音,头颅掉在街道的石板上的声音,撕裂衣服的声音,尖叫声,骂声,哭声混着建奴嚣张的笑声传扬开来

    “啊”的一声尖叫,满头大汗的朱啸启从床上弹起。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哥儿,莫怕莫怕,奶娘在这里。”一个三十来岁的宫装丽人从门外跑进来,左手抱起他的头,右手轻拍他的背。“莫怕莫怕,獏会吃了哥儿的噩梦的,哥儿不要怕。”

    朱啸启的头被她的胸压得喘不过气来,用手轻轻推着她的手说:“奶娘,我好些了”。丽人放开他,疾步走到外间,端着一个茶盅进来,“这是太医所开的定神饮子,哥儿用些吧。”“好的,先放在这里吧,现在什么时辰了。”“子时三刻了,哥儿先用了饮子吧”

    朱啸启端起茶盅,喝了一口,有些苦,想放下来,看见丽人脸上担心的样子,只好一咬牙,大口大口地喝完。丽人面现喜色,上前左手接过茶盅,右手伸到他面前,把一颗冰糖放入他口中。朱啸启见她衣服齐整,说道“奶娘又没有睡呀。”奶娘拿出一条汗巾,擦着他头上的汗水,“哥儿近些时日总是做噩梦,我担心哥儿醒了看不到人害怕,就在外间榻上靠着歇息着呢。”“我没事了,母亲去了,我心里悲伤,慢慢就会好的。你先去睡吧,这样天天守着,人会受不了的,你叫春桃她们守着也是一样的。”“春桃她们我不放心,哥儿你放心睡吧,我就在外面呢。莫怕了,没事的。”说罢端着东西出去了。

    朱啸启又躺了下来,叹了口气。几天前,他穿越到了明朝万历四十七年,他现在的这个身体叫朱由校,是现在皇帝的长孙。他的生母王才人死去后他非常悲伤,痛哭三天竟然晕死过去,然后朱啸启的灵魂正好进入了他的身体。而且竟然有了朱啸启的记忆。十七岁的灵魂,十四岁的身体,有点别扭的感觉,但至少是没死是吧。他庆幸地想,可是哥哥呢,那个带着自己长大的哥哥,那个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哥哥,还有可爱的狡黠的妹妹,还有亲爱的爸爸妈妈,都在这个世界见不到了吧。在那个世界里自己的死去会让他们悲伤成什么样子呢。想到这里,心里又是一阵阵的痛。只能默默地祝福,你们一定要幸福地生活哟,我的亲人们。在思念与心痛的交汇中,朱啸启慢慢地睡着了。

第2章 朱徐初会() 
这些天以来,朱由校(为免得读者误会,朱啸启以后都改成朱由校)已经了解了自己的基本情况。朱由校的母亲去世后,他的皇帝爷爷把他托付给他父亲的选侍李氏抚养。父亲有两个李选侍,也不知道怎么分的,一个叫东李一个叫西李。抚养他的是西李。西李对他倒是不错,有什么要求都答应,只是她的精力主要都放在他的太子父亲身上,所以实际上管他的还是他的奶娘客氏。

    这几天他都呆在东宫,东宫并不是很大,叫做慈庆宫。他已经熟悉了东宫的基本结构,现在的目标是出东宫去看看。这天他对客氏说想出去走走,客氏不放心,就让西李房中的太监李进忠带了两个小太监和宫女春桃跟着。

    李进忠四十多岁,身材魁梧,没有太监惯有的阴柔样子。一见朱由校他就弯腰泣道:“太孙殿下孝心感天动地,足以告慰才人在天之灵。才人下世当有莫大福报。进忠受才人大恩,日后当为太孙殿下尽忠。”朱由校痛哭三天而晕,这些天又做噩梦,大家都以为他是伤心母丧。这个李进忠原名魏四,是成年后才进宫的,是朱由校的母亲王才人房中的太监,炒得一手好菜,加上做事精干,很得王才人信任。王才人知道他改姓进宫后,许他可以复了原姓,不过现在他还是叫李进忠,一直是王才人的心腹太监。王才人死后,他随着朱由校成了西李选侍的太监。前些天一直在外忙着王才人死后的事,这才看到朱由校,泪就流了下来。

    朱由校也有些感动,说道“李伴伴,你有心了。”心里想着,初到此地,一个人总是要有自己的心腹之人才行呀。这个李进忠深受母亲信任,且对母亲和自己都忠心耿耿,心性看来是不错的。应该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暂时可以信任的人了。

    朱由校带着四个人,向东宫宫门而去。一个五十多岁的官员正好走过来,看到朱由校,避在路边行礼道:“见过太孙殿下。”朱由校看向李进忠,李进忠道:“东宫少詹事徐光启大人。”朱由校拱手道:“徐大人好。”仔细打量,只见其人气宇轩昂,一绺胡子长得极好,只怕与关羽有得一拼。只是眉眼之间颇有忧愁之意。

    “不知徐大人到东宫所为何事呀。”突然一激灵,这人名字好熟。上一世他对明朝了解不多,但徐光启这个人倒是读书时学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写了一本好象和农业有关的书。于是立刻接口道:“不知孤可能帮上什么忙呀。”这个人既然在中学课本里出现过,那应该很厉害,拉拢是第一位的。却没有想到,自己只是个十多岁的少年,自己的太子父亲都是要权没权,要宠没宠。徐光启如何会找他帮忙呢。

    果然,徐光启再施礼道:“不敢当太孙殿下礼。下官在通州练兵,今日回京来拜见太子,然后到兵部公干。谢过太孙殿下了。”朱由校这时候已经想明白了,立刻改变策略道:“徐大人精于农事,有一事请教,徐大人可知道玉米红薯和马铃薯吗?”

    徐光启眼睛一亮:“玉米,是不是玉蜀黍?”朱由校也不知道,就把玉米的样子简单地说了一下,徐光启点头:“听殿下所言,应该就是玉蜀黍了。红薯倒是知道的,只是这马铃薯又是何物呀。”

    朱由校道:“地上面长得和红薯差不多,但地下部分比红薯要小一些,是圆形的,所以叫马铃薯。”

    徐光启恍然大悟:“殿下所说应该是土芋,这个下官见过。不知殿下说这三物所为何事呀?”

    “想求徐大人一件事,孤居于深宫,锦衣玉食而不知农桑之苦。心常愧之。听闻此三物皆能在冷旱之境而生,且亩产较稻麦要多。曾听老者言说,如今天时比以前更是干冷,寻常谷物收成大减甚而绝收。如能以此三物而代稻麦,岂不是能让天下黎民免去饥馑之苦吗?如徐大人能取得此三物之种,孤愿于皇庄中试种,厘清栽种之法,识其水土之辩,以备日后推广各地之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