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8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左右,孩童为八万人左右;壹岐国的青壮为八千人左右,孩童为四千人左右。

    既然筑前国、丰前国、丰后国、壹岐岛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才从当初的战后中恢复到战前境况并且开始增长起人口起来,那么这三、四年里才陆续被罗氏家所占据的西国与南九州地区则是处于补充人口的阶段了。

    其中,于1556年才陆续被罗氏家所占据的周防国、长门国、安艺国、对马岛这些地区,它们的领地内总人口分别是十三万人、八万人、十二万人、两万人左右。而它们的青壮与孩童的情况分别是,周防国的青壮为三万人左右。孩童为五万人左右;长门国地区的青壮为二万人左右,孩童为三万人左右;安艺国地区的青壮为四万人左右,孩童为五万人左右;对马岛则是有一万人左右的青壮以及一千人左右的孩童。

    与西国地区的周防国、长门国、安艺国等地相似,于去年(1559年)被罗氏家所占据的南九州地区,其中萨摩国的人口为十五万人左右,包含青壮三万余人,孩童六万余人;大隅国人口为十万人左右,包含青壮四万余人,孩童三万余人;日向国人口为十一万人左右,包含青壮四万余人,孩童二万余人。

    此外,备后国与伊豫国两地罗氏家所占据的这部分领地,由于实行着罗氏家的军屯法度,所以这两地并没有一般的罗氏家领民(前来投靠的战国其他地区的流民,也只是会在这些地区稍作停留后,就会在罗氏家内政阁人员的安排下,被分批运往罗氏家的其余地区中去定居),当地的田地都是由驻守在当地的临时农兵所耕作的。所以这两地并没有人口(当地驻守的常备、预备役常备以及临时农兵,他们的人头数量都是计算在其各自家中所属的罗氏家领地当中的)。

    当然,这里还需要重要指出的是,在罗氏家各地的人口中也已经是包含了合共近四十三万人的明国移民人口的了。

    这些明国移民人口的具体分布是,肥前国十万人左右,筑后国六万人左右,肥后国十万人左右,筑前国三万人左右,丰后国五万人左右,丰前国二万人左右,长门国一万余人,周防国一万余人,安艺国一万余人,萨摩国二万余人,日向国与大隅国各一万余人,合共四十三万余人。

    而这四十三万余人的明国移民也并非全部都是来自明国的,实际在近二十年里,罗氏家也只是经过王海、王直、尤剑侠、佐墨阳等明国走私商人的船队,获得了不到十三万余人的明国移民罢了。至于剩余的三十余万的明国移民,实际上他们是前面十三万余人的明国移民的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的后代。严格地说,他们也算不得是明国移民了,而是罗氏家领地中土生土长的领民了。

    无论是明国移民也好,还是当地土生土长的领民也好,他们都是罗氏家的领民,享受着同样的待遇,而罗氏家目前的领地版图已经遍布在肥前国、筑后国、肥后国、筑前国、丰后国、丰前国、周防国、长门国、安艺国、备后国、伊豫国、萨摩国、大隅国、日向国合共十四个国境,总收入为四百万石,总人口为二百四十万人左右,其中青壮有一百一四万人左右,孩童则是七十万人左右。

    以如此强大的根基,的确是为罗氏家上洛大业提供了厚实的根基了,而东乡平次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故意禀报南九州的收入以及人口情况,自然就是间接勾起政良对罗氏家领地根基的回想,从而间接劝谏政良,罗氏家是到了上洛的时候了。

    (小说《战国之鹰》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1039章 上洛大业()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战国之鹰》更多支持!九州肥前国学府城城外的行军大道上。永禄三年八月的烈日之下,有明海的海风卷起滚滚尘埃,人马俱是一身尘土。

    “驾!驾!”

    左边是学府城的护城河,右边是一座小院子。在烈日的照射下,一切都没精打采,河堤上的绿叶也变了颜色。行军大道上,骑着四岁鹿鬃马疯狂奔驰的,乃今年已是十一岁的罗氏政良的三子、肥前国松浦家的继承者松浦元王丸左卫门少尉隆信。

    今日他突然得知自己的长兄罗氏唐王丸大宰大弍辉良刚刚于前日从南九州返回学府城了,于是他就急急忙忙地从肥前国松浦郡野高山的牧场中赶回来了。

    “驾!驾!”

    松浦隆信扬起鞭子,抽打战马,在烈日下的行军大道上狂奔。他全身都已湿透。若是往常,他会跑到有明海海边,让海风吹干汗水。但今日,他却是非常兴奋、焦急,他希望尽快见到他已经近一年没有见过的长兄了。

    要知道,自从去年南九州的岛津家向罗氏家臣服,而南九州从此纳入罗氏家的版图之后,先是他的二兄罗氏宋王丸左兵卫大尉信良跟随那个神秘的远征之队离开了,紧接着,他的长兄,罗氏家的家督继承者罗氏辉良也按照父亲政良的命令。前往南九州坐镇了。于是一向作为罗氏辉良与罗氏信良尾巴的松浦隆信就变得孤单起来了。

    虽然他还有着五岁的四弟吉之丸、十一岁的姐姐春姬,但这两人都是众位母亲的宝贝,老是被“责骂”调皮的他自然是无法接近他们的。最终。他就只剩下了众兄弟姐妹的大姐大美姬了。

    而姐姐美姬也根本没时间顾及他,毕竟她与浓姬姐姐、圆久比丘尼姐姐、相良千代菊姐姐、立花訚千代姐姐、高桥见姐姐、一条喜多姐姐等人正在全力训练她们那个红色女姬番队呢。最近也是实在是太过厌烦于众位师范所教导的政务与商务等知识了,于是他干脆就找了个借口跑到这些姐姐所在的野高山牧场那里游玩一番了。结果就是他离开这几天,长兄罗氏辉良就回来了,于是他就立即向还在训练当中的众位姐姐们告别后,骑着马就快速往学府城赶回来了。

    松浦隆信骑着马进入学府城后,依次穿过了学府城的四道城、三道城的城门。直至来到了三道城,兄长罗氏辉良的住宅是位于三道城当中的(虽然政良的住宅是在本道城当中。但按照政良定下的家规,在罗氏家男丁元服以后,就需要搬离父母单独居住,所以此时的罗氏辉良与罗氏信良的住宅都不是在本道城中。而是在二道城当中的)。

    当松浦隆信骑着马来到长兄罗氏辉良的住宅大院门前之时,正好遇到了正准备出门的罗氏辉良

    “兄长!”看到是罗氏辉良后,松浦隆信当即高兴地大叫一声,同时猛地勒住缰绳,脚蹬离开了马腹,但实际上松浦隆信的骑马技能还是很一般的,所以猛然的动作下,他有点掉下马的危险了。

    “小心!”看到松浦隆信差点摔落在地,辉良连忙跑了过来。“三弟,你总是莽莽撞撞的,要是被马踩到了怎么办?”辉良还留着额发。脸色苍白,但长相俊美,英气勃勃,很像其母亲,罗氏家的主母菊姬。此时的辉良双眉竖起,一手扶住松浦隆信。同时也被连番扶助三弟松浦隆信的动作弄得满头大汗了。

    “呵呵!”松浦隆信一面在兄长辉良的帮助下慢慢下马,一面傻笑着。“兄长,你终于回来了!”

    “嗯!”辉良这时也呼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后,随即又拍了拍眼前的四岁鹿鬃马的马背道,“这匹马不错!”

    这匹四岁的鹿鬃马的确很不错,若是换了一般的战马,此前的松浦隆信早就从马背上掉下来了,幸亏这匹鹿鬃马及时主动做了动作调整,才令松浦隆信逃过一劫。如此灵性的战马自然是好马了。

    “不。还有更好的。”原本辉良也只时称赞一下这匹鹿鬃马,结果却令到刚刚落地站稳地松浦隆信脸色一夸。

    “哦?”辉良见到这样的情形当即感到奇怪了。

    “兄长,您有所不知。”见到勾起了辉良的兴趣,松浦隆信当即诉苦道,“父亲的坐骑百里黑此前生下了一匹全身漆黑的小马驹,非常的漂亮,但却被姐姐给抢去了,说是成为了她以后的座骑了。”

    “呵呵,既然如此,你就算喜欢那匹小马驹也没有办法了。”对于从小就跟他一起长大的弟弟,辉良一听之下,那里还不知道这个弟弟是企图利用他将那匹小马驹从姐姐美姬手中抢夺过来。只是,即便他现在正式开始在家中做事了,但他依然还是有点惧怕这个连父亲也敢随意撒娇的美姬姐姐的,所以一听到是有关美姬姐姐的事情,他当然赶紧脱开关系了。更何况,此时就算他真的原意介入此事,也是没有时间了。

    “兄长,那匹小马驹真的很漂亮、很聪明的,要不你跟我一起到野高山的牧场瞧一瞧吧。”眼见诡计不成,松浦隆信当即说道。

    “呵呵,好了,兄长正要出门了,你就不要跟姐姐抢夺了,否则惹怒了美姬姐姐,谁也救不了你。”面对松浦隆信的请求,辉良却是笑着说道。

    “什么,出门?去那里?带上我吧。”松浦隆信一听辉良正要出门,于是赶紧说道。

    “嗯,是父亲的命令。要出一趟远门。”辉良继续说道。

    此前还在七月的时候,辉良原本还在南九州地区处理当地的事务的,然后突然就接收到了父亲政良派人送来的命令。令其返回学府城。于是他立即将手中事务转交给了前来代替他的吉冈长增后,就匆忙返回肥前国的学府城了。

    回到学府城与父亲政良见面后,他才知道这一次父亲将他召唤回来的原因,那就是代表罗氏家出使京都,与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秘密见面。

    根据外公东乡平次事后找他详谈之时所描述的,在七月的时候,幕府将军派遣了一位名为明智光秀的家臣带着一封书信来到了本家。该书信中正是幕府将军郑重恳切地邀请本家上洛的内容。于是在与众家臣详细商议一番。并且对诸如西国地区与南九州地区的建设、对弟弟罗氏信良在远江国的支援等家中事务进行了妥善安排后,最终罗氏家上下就达成了应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邀请。尽快上洛的一致目标。

    当然,既然准备上洛,除了自身要做好妥善准备之余,也要进一步与作为邀请者的幕府将军进行相互配合的协商的。对于这一次协商,一般情况下,自然是父亲政良亲自前往京都与足利义辉会面为好了,但此时家中也有不少事务离不开父亲的决断,于是在经过众家臣一番商议之后,众人一致向父亲政良推举了辉良自己代替父亲政良前往京都。

    作为罗氏家的继承人,而且在这些年当中,也的确得到了不少的锻炼,从而得到了家中不少家臣的认可。所以以他的身份以及自身的能力与功绩,的确是最为合适的出使人选了。

    今天,在与父亲政良再次商议一番。确定好所有细节后,他就离开了,而在离开父亲处理事务所在的学府城天守阁之时,他还看到了在天守阁门口,刚刚在同一天同时抵达学府城的骏河国今川家与美浓国齐藤家两家的两位使者。对于这两家使者大老远地跑来九州,辉良的确感到很奇怪。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