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邀请罗氏家出兵相助是不可能了,尼子晴久苏随即又想到了安艺地区的一向宗。于是他立即派人赶往摄津国的石山御坊城求见本愿寺证如,向其提出了下令安艺地区的一向宗协助尼子家进攻毛利家的请求。但却是遭到了本愿寺证如的拒绝。自此之后,尼子晴久就记恨上了一向宗,并且在不久后在自家领地内开始打压一向宗,由此造成了不少的混乱。

    得不到一向宗的帮助,尼子家只好自行出阵了。而面对尼子家的入侵,毛利元就也拐着拐杖亲自出阵迎击。双方在安艺国边境连续激战了数月,直至去年年末才消停下来。虽然尼子家大军此次出阵并没有向安艺国领地内推进了多远,但是却将毛利家的军势打得躲在了城砦中龟缩了起来。尼子家上下的士气顿时大增。而毛利元就这一边也终于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对付尼子家,就必须先将尼子家中最为精锐的新宫党解决掉,此时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计谋了。

    从这些情报上来看。倭国各地的豪强大名都在按照历史的轨轮在不断前进。而罗氏家这一边也自然是不能落后的。在罗氏家已经基本将长门国等新占据领地控制下来后,政良当即下达了“拆城令”。下令筑前国、丰前国、长门国各地除了在边境地带以外城砦外,其余的所有城砦都要拆除。

    这个命令自然是对这些新占据地区当地的豪族产生了不少的影响的,毕竟豪族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躲在自己建造的城砦中生活,现在突然将他们的围墙拆了,他们自然是感觉到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于是以丰前的城井家、筑前的秋月家、麻生家为首,一部分家臣联合向政良请命取消这个拆城令。

    对于这些人的请命,政良自然是没有理会的,他只是让东乡平次与山本勘助出面接见了这些人。一见面,东乡平次就直接责骂起这些豪族道:

    “本家法度明确规定,除家督居城以及各番队驻地以外,除非是因军功而被家督亲自批准,其余任何家臣不得拥有自己的城砦。难道诸位是打算让本家家督自行违反本家的法度吗?还是各位以为你们的军功足以令主公批准你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城砦了?”

    “还是说,你们自认为你们对本家的贡献甚至比我们这些人都要巨大了?难道,你们心中有着据城谋叛的想法?”

    面对东乡平次一句接着一句的责问,尤其是最后一句有关谋叛的质问,顿时令到城井家、秋月家等家臣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于是纷纷极力辩解起来,直到最后他们从小仓城出来后,他们才意识到,方才他们都忙着为自己的辩解了,反而将向政良请命的事情忘记了。

    醒悟过来的众人当即面面相觑起来。难道现在回去再次求见家督大人?但从方才的情形来看,是断然没有结果的了,他们家中经过数代人不断修筑而城的城砦看来是定然要被拆除了。

    直接反抗吧?可是现在自家的军势都已经被解散了,甚至连家臣都被罗氏家以这样那样的借口给分封到了基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联系得上的地区定居去了。而领地中的领民,不管是新迁徙而来的新领民还是旧有的原领民,都被罗氏家的诱人法度所吸引了,已经牢牢跟随在那些被罗氏家内政阁任命的各地村头、町头的周围,成为了罗氏家的忠实拥护者。要是反抗的起来,他们突然发现,最后也只能带着几个族人反抗了。

    当然,他们也并非是一无所获。至少在加入罗氏家后。他们的领地的收入将会提升不少。这些人当中也是有不少熟悉农耕的人才的。在看到罗氏家内政阁在他们领地上推广的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农耕工具以及农耕措施后。都知道这将会令他们的领地收入增加不少。有了更多的收入,他们就可以加入到目前罗氏家内部正大行推广的商贸上去了。

    实际上他们还不知道的是,按照罗氏家的用人制度。由于此次请命时件的发生,至少在未来十年以来,除了为了安抚他们而由情报阁与军事阁联合审议,并且给政良亲自审批通过的其家族族人以外,他们家族的其余所有族人即便是再有才华,都将得不到进入罗氏家官方机构的机会了。这主要是为了让这些依然还没有融入罗氏家体系的豪族们无法在罗氏家的机构中暗中形成一股潜伏着的不稳定势力。所谓防患于未然。这些规定是必须要出台的。

    就在罗氏家领地内密锣紧鼓地通过组织领民参加徭役以及出动奴隶番队等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拆城运动之时,终于从今年的特殊天气灾害中恢复过来的丰前国东南部的杉家等豪族又蠢蠢欲动起来了。

    得知这一消息的政良却是冷笑不已,前段时间因为救灾以及攻略长门国而暂时让你们这些家伙喘一喘气,现在你们倒是自行送上门来了。于是政良也当即向丰前国甚至丰后国各地边境的番队下达了动员令,随时准备向这些地区出击。

    当然,虽然双方都希望对对方出阵,但是都有着一个默契。那就是都准备等到天文二十二年()的春耕结束后再行开战。只是就在这个时候,历史记载中,天文年间最大的一场旱灾来临了,史称“天文大旱”。

    正所谓大涝之后必有大旱。古人的确是不欺人的。去年的连续暴雨与台风天气后,于是在进入天文二十二年以来。老天就连一粒雨滴都没有下过。到了五月份后,干旱天气进一步加剧,天空中太阳猛烈,气温急剧上升。高温的天气下,各地的溪流河川的水位急剧下降,甚至直接干枯了。更让人头痛的是,一些山区由于高温而自燃起来了。由于倭国山林众多,一旦一处地方燃烧起来,在这样高温的天气下的助长下,瞬间形成了一大片的山林大火。土地干旱开裂,河流断流干枯,山林漫天大火,一时间到处都是一片世界末日的景象。

    这一次的灾情,已经不是像去年一样仅仅局限在某些倭国区域了,而是席卷全国。甚至从王海的口中得知,明国也发生了相同的灾情,因此在这一段时间里,被迁徙往罗氏家领地的明国移民也大幅度增加了,于是政良趁机将这些明国领民分散安置到了肥后国、丰后国、筑前国以及丰前国这些此前明国移民不多的地区。

    这样的灾害情况,一直从天文二十二年年初持续到了八月份。倭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所幸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此前罗氏家在肥前国、肥后国、筑后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利体系,所以这三处地区受到的影响几乎是最少的,当地的春耕以及这段时间的农耕都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而稍为晚一点成为罗氏家领地的筑前国西部地区与丰国国中部地区,由于水利设施也修建得不少,虽然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但是也令到当地受到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起码是保住了当地的春耕,预计秋收也是得到了保障了。

    相对的,受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这一段时间刚刚被罗氏家占据的筑前国东部五郡、丰前国中北部五郡以及长门国丰浦郡这些地区了。由于被罗氏家统治的时间较短,这一段时间里,罗氏家内政阁的主要工作是在当地登记人口、检地、迁徙安置领民、委任从罗氏学府毕业或者从罗氏家常备退役的人员到当地任职、组织有偿徭役或者安排奴隶番队拆除各地城砦等工作。至于开垦田地、修筑行军大道,以及最为重要的修缮水利这些工作还没有开展。

    于是仅仅凭借当地的旧有的水利设施,当地的春耕以及这段时间的农耕自然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了。准确地来说,这些地区的领民只能听天由命,靠天吃饭了。政良在这段时间在当地的巡视期间,发现基本上只有靠近河流小溪的一些田地得以继续耕种,至于地势稍高的一些田地,是被彻底荒废了。

    当然,所谓有害就会有利,这一次的大旱,对于罗氏家而言,也并非全是坏事的。(未完待续。。)

    。。。

第789章 出击契机() 
正所谓有失必有得。这一次的旱灾,却是导致了此前并没有推广起来的水车这一种工具,在罗氏家领地内的大范围使用。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水车这种工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耕作当中的应用了,实际上在肥前国的一些领地中,它已经成为了磨坊的动力工具了。而在罗氏家的诸如水泥工坊这样的工坊中,水车也成为了动力来源。

    但是即便如此,水车的应用却的一直未能在罗氏家领地上推广起来。实际上,由于购置费用不菲的原因,此前水车这种工具也只是被肥前国各地广泛应用在了耕作当中罢了(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初在肥前国推广时,基本上是罗氏家免费增送给当地的)。看到肥前国对水车应用的极大效果后,与肥前国相邻的筑后国、肥后国当地的领民也从罗氏家内政阁中购置了一部分进行试用。但是却也并未在当地被广泛应用起来。至于筑前国、丰后国、丰前国、长门国这些地区,就更加是得不推广了。

    即便是罗氏家用“贷款”的方式,允许当地的领民先将水车拿回当地安装使用,然后在数年内逐一偿还这一笔债务。但是依然收效甚微。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涉及到每一处使用水车的地区的领民,他们各自的利益分配问题。毕竟水车买回来,在投入使用以后,其供水面积自然是有限的,这样就导致了其灌溉受益面积也受到了限制。那么这个时候,自然是田地越靠近水车的领民受益就越大了。

    于是。这个情况就引发出两个问题了。一是水车买回来以后到底应该安装在那里。当地的领民自然都认为是安装在靠近自己田地附近是最适合的了。于是必然就会有争执了。二是在开始筹钱买水车时,到底谁该出多少钱又会是一个引发争执的问题。各地的村子、町子基本上都是因为这样的问题而耽搁了起来,遇到了这样的情况,除非是政良这样的内政达人亲自出马,否则一般的村头、町头也会束手无策的。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麻烦,那干脆让领民独立购买就是了。

    的确是有这种情况,那就是作为当地的领主自掏腰包免费为当地领民购买水车。尤其是那些在罗氏家任职的家臣领主。在了解到这些水车对领地收入增加的作用后,都会掏钱买上一些。但这毕竟是小部分地区罢了,将这些水车散布到罗氏家目前的领地版图上,几乎就是九牛一毛,起到的整体作用实在是渺小之极。

    至于一般的领民,在现阶段大部分的家庭是不足以支付得起一个座水车的费用的。即便是有一小部分领民家庭已经有这个财力了,但在小农思想当道的这个时代,他们宁愿用多余的钱去多买一些粮食回家储备起来,也不会去买这个起来不能当粮食吃的水车的。即便你跑到他跟前,告诉他水车对他们今后田地的收成有很大的增加作用。他们也不会听你的。

    或许又会有人说,既然如此。那干脆无偿提供水车或者降价提供水车好了。

    这也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很危险的。首先是领地财政健康的问题。若是罗氏家还是一个小小的豪族,掌管着一块小小的领地,实现无偿以及降价策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相当于只是在一处极大的领地内上的一小块地方上实施试点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