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有内藤兴盛在这里,两派双方还会保持一点克制的,现在内藤兴盛走了,家督大内义隆又老是弄一些诸如联姻之类的调解手段。不但起不到调解作用,反而火上浇油,于是两派的冲突是越来越过火了。

    就在不久前,陶隆房竟然与内藤兴隆联合弄个针对相良武任的刺杀行动,但是却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被一向小心谨慎的相良武任提前知道了。于是他留下了一封信给大内义隆,大言生命得不到保障,tmd的这份差事我撂挑子不干了,然后就躲到了筑前的麻生家那里,死活也不愿意回周防去了。大内义隆知道事情的始末后。狠狠地骂了陶隆房等人一顿,然后赶紧派人前往筑前国劝说相良武任返回大内馆。

    大内家发生的这些事情自然是被罗氏家的细作一一传回了学府城中的政良那里的。

    “还是发生了吗?”在看完情报阁提供的情报以后。政良先是松了一口气。实际上按照历史,上述的这些事情应该在去年就发生了的。所以当政良在去年一直都没有收到大内家发生了这些事情的时候,他曾经一度以为因为自己的出现,而令到大内家的历史发展出现了偏差了,一些事件因此而不会在发生了。现在这些事件终于还是发生了,这令政良绷紧的心情终于舒缓了下来。

    再来看看大内家这段时间的家中变故,在政良看来,一切的根源都是还在大内义隆身上,可能将来很多人在翻看大内家这一段时间的历史的时候都会以为是大内义隆过于昏庸而导致了这些事件的发生了。但在正政良看来,这些事件实际上却是大内义隆刻意制造出来的。

    是的,在天文十一年的那次出云远征惨败中,这场仗败得很惨。大内义隆和陶隆房捡了条命逃回周防长门,途中义隆还把自己的养嗣子大内晴持的命给丢了。灰头土脸回到山口的大内义隆,因为遭逢军事失败和痛失继承人的双重打击,精神都有点开始崩溃了,自此对军事政务感到厌倦,在接下来好几年里,日日沉醉在繁华的山口文化中不知自拔,索性便把政治事务交给了家内文治派的头子相良武任处理。而同时,他也是在借机削弱家中一些家臣的权利。

    要说大内义隆为何如此做,就要从大内家的议事制来说起了。自从应仁之乱以后,倭国各地的大名纷纷向战国大名(简单地理解,就是喜欢搞扩张吞并的大名)转变,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各家转变的程度都不一样的。像北条家以及日后的织田家,则是目前转化得最快的,他们通过检地等手段将领地力量集中起来,家督也拥有几乎朝纲独断的大权;而像甲斐武田家、安艺毛利家这一类的大名则是稍为转变得慢了点的,他们通过所谓“两山体系”、“两川体系”而将领地力量集中起来,家督也有极大的独断权利,但依然会受到家臣豪族的一定影响;至于西国的大内家、越前的韩仓家、近江的浅井家则是采取更为落后的重臣合议制。

    而三者当中,向战国大名转化的速度又有快慢之分,其中近江的浅井家最慢,越前的韩仓家居中,西国的大内家最好。为何如此断定,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近江的浅井家自是不需要多说,历史中在决定是否为了维护韩仓家的同盟而鸡蛋碰石头般地撕破与织田家的盟约的时候,作为家督而且心中也不太愿意撕毁与织田家盟约的浅井长政最终还是屈服在了重臣合议制的决议下,与织田信长对磕起来。这样的制度下,在家中。作为家督却是要完全服从重臣合议制的决定。

    而越前的韩仓家。历史中第八代家督朝仓氏景的同母亲弟弟(也就是属于嫡系的亲属)在看相扑戏时。因为嫡系的关系而坐在了更好的看戏位置从而引起了出生呢更早但又因为是庶子而坐在不好位置看戏的朝仓景总的妒忌。然后被朝仓景总杀了。但是作为家督的朝仓氏景这个时候竟然却无法去追究朝仓景总罪责,因为在同族重臣合议制度中,他的三个族叔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于是故意唱反调了,在四人投票表决时,只占一票的朝仓氏景不得不放弃了处决朝仓景总这个杀人凶手的决定,甚至后来还不得不起用了这杀亲弟弟的仇人作为家臣。

    像韩仓家的这种同族重臣合议制度,就比浅井家要好一点。起码权利都集中到家族族人的手上了,而不像浅井家一样,由不同的家族组成了一个同盟议会,而家督只是被推出来的没啥权利的盟主。至少在韩仓家中,家督的权利虽然受到了限制,但也一点的权利。只有重大事情以及涉及族内事情的时候才需要通过同族重臣合议来表决。

    最后的大内家,此时同样也是实行类似于重臣合议这样的“评定众”会议制。大内家“评定众”组成,又涉及以三驾马车为主力,分别是陶家、内藤家和杉家。陶家本身就是大内氏同族,世袭周防守护代职位;内藤家呢。家督世代都是大内重臣,其中内藤兴盛把持了半个世纪的长门守护代职位;杉家。则替大内负责北九州的攻防。这三家并称“大内三家老”,地位极其尊荣,对外各自负责指挥一个方面军,对内一直担任评定众——要是有什么大事,家督说了可不一定算,得这三家一致赞同才行。

    所以,在西国表面风光无比的大内家,实行的也是旧的重臣合议制,距离战国大名权力的一元化还差一点。当年出云远征,其实大内义隆内心也未必赞同,主要还是因为像陶隆房这样的重臣点头了,就半鼓动半挟持地把大内义隆给架上马车了。远征失败后,大内义隆对这样的“民主生活”感到厌倦和不满,自己又不好直接出面削弱这些家老的大权,便扔出了“文治派”这张牌。

    文治派大多是大内义隆的侧近人,没什么盘根错节的关系,政治背景也单纯,比如相良武任就是从九州相良家跑来的外来户,让这些人当恶人,搞变法是最合适不过的。要是大内义隆这一次能够趁机对那些老臣削权成功,那么大内家就有机会赶上像武田家这样的家中管理制度了。

    可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内义隆处理得实在很不好啊。他搞改革,颇有点能撒出去却收不回来的味道。一方面,相良武任搞得风风火火,先是排挤武断派出权力中枢,到后来直接开始没收武断派的田产(比如此前相良家霸占陶家领地的事情);另外一面,以陶隆房、内藤兴隆为首的武断派,恨不得杀相良武任而后快,整日是磨刀霍霍。就在这两派闹红眼时,本来是义隆最好的出面机会,他只要把两派喊来,脸一沉,“都闹什么闹,给我各打五十大板!”来个蚌鹤相争渔翁得利,乘机加强家督的威权,这才叫帝王学嘛。大内义隆可好,让相良武任出去得罪人时,拍着人家的背说:“大胆去办,实在不济还有我呢。”等到陶隆房他们把政良的岳父相良武任逼得走投无路时,他倒赖在连歌会那儿,连个态都不表。

    直到闹到最后是乌烟瘴气,相良武任哭着喊着:“这份工我不打了!”然后逃到筑前,这个时候才出面来调停一下。可是他调停的水平又不高啊。就像之前的相良家霸占陶家领地事件,大内义隆竟然想出了个联姻的和解办法。大哥啊,人家都已经上刺刀准备搏杀了,你反而跑来说“不要打啊,不要打,不如大家来做个亲家如何?”于是搏杀双方的杀气不但没有降低,甚至还陡然升高数百个百分点。

    陶隆房他们呢,也渐渐对义隆拖泥带水以及赏罚不分明的暧昧态度越来越激愤。加上大内义隆天天办晚会,时不时又来个狩猎会什么的,领国内赋税极重(七公三民),是民怨沸腾上下离心——矛盾的箭头正悄然朝大内义隆身上靠拢。

    在政良看来,大内义隆现在已经有点玩火**了。

    (感谢“血天使黄星”领取了本书的大神之光;感谢“c。y。t、spring晨曦、没想好用什么名字”的月票;感谢“绿米亚”的打赏。连续四十日的每日万字更新,最近更加是每日一万二千字以上的更新,请大家多多支持啊!求订阅,求领取大神之光,求打赏。)(未完待续。。)

    。。。

第759章 调略筑前() 
大内家的内乱,却是罗氏家进军筑前国东部地区的良机。况且罗氏家休整了一年多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了,也是时候松动一下筋骨了。

    于是,天文二十年(一五五一),三月末,政良在学府城召集了一部分家臣召开针对大内家内乱迹象的评定会议。

    会议在学府城山里茶亭那里的一处小议事堂中进行。政良一身甲胄,十分正式的武将装扮,坐在房间正中的叠席(即榻榻米)上,两名小姓百武贤兼、山中幸盛侍立在他身后,一人手捧着他的太刀,一人手捧着他的头兜。政良现在真的是一副即将上阵的打扮了,一些进入议事堂后见到政良如此打扮的家臣心中稍为一思量就已经暗自断定本家很快就又有仗可打了。

    很快,得到命令赶回来的家臣们也基本到齐了。位于政良的右手侧的是角隈石宗、赤羽信之介、木下昌直、吉田重政、阿骨打、大石智久、矶野员昌、高坂昌信、安德尔、村上隆重、村上武吉等军事阁的家臣,而左手一侧是东乡平次、有马晴纯、加藤段藏、本多俊正、明峰秀正等人。

    而引人注目的是,此次还多了一位美丽的明国女子,那位据称是罗氏家唯一一艘巨大战船的船主的李华梅,她今天也列席会议了。似乎是专门前来作为李华梅的翻译的,长公主美姬竟然也一身戎装地坐在李华梅的旁边。而主公的嫡子以及次子也同样乖巧地坐在美姬的旁边,显然也是来旁听的了。作为会议室中比较特殊的几个人,瞬间就成为了会议室当中一道显眼的风景线。

    作为新近被提拔起来。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会议的吉冈长增一边偷偷观察着到场的罗氏家众家臣。一边暗自思量起来。今天到场的所有家臣。他们所在的工作驻地几乎都与大内家、大友家领地相邻接的军事阁、内政阁以及水军方面的家臣,再看看主公政良刻意一身戎装的打扮,他基本上就已经猜测出罗氏家即将向大内家或者大友家出阵了。

    “噔、噔、噔……”

    就在吉冈长增思索之际,一阵颇有韵律的行走声惊醒了吉冈长增。不用思考都知道传出这把声音的是本家独眼军师山本勘助了。只见山本勘助左眼包着漆黑色的眼罩,而右腿又跛了,手底只能靠着肋差刀鞘,一步一步挨上会议的地方。刀鞘叩地一声声闷响,山本勘助一瘸一拐地走上来。参见过主公政良。

    “好了,会议开始了,勘助,你先将你手中的情报说给众人听听。”

    “是的。”随后山本勘助就详细地将这一段时间内大内家发生的事件通报给了在座的众人听到。

    听完山本堪助的禀报,政良当即问道:“诸位,针对于此,各位有何高见?”

    “主公,既然大内家此时如此不稳定,何不集中军势,一举拿下丰后国海部郡那里的佐伯家?”这个时候有人首先出言道。吉冈长增闻声望去。只见出言的这个家臣此时面色肃然,一副不苟言笑。生人勿近的模样,而两道粗眉毛下,目中透出迫人的目光,令人第一个感觉是此人性情刚勇粗豪。此人正是刚刚被调配到第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