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5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要“盗”取?

    在缺少猛兽的当地,熊与野猪就是最凶猛地大动物了。从明国传播而来的老虎狮子毕竟都是别人描述的东西,只有见得着摸得到的才是猛兽啊。而在当地,野猪则是最为常见的猛兽了。

    不要将野猪跟我们常见的家猪混为一谈啊。别说这个时代,就是在前世,政良也经常听到有关野猪“啃”人的报道。而在这个时代,作为野外之王的野猪就更加生猛了。领民们甚至会将击杀野猪的武士称为“打猪英雄”,几乎等同于中国的“打虎英雄”了。

    还别说,这个时代,还真有不少名将在年少时因为击杀过野猪而出名了。比如政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了。当初在刚刚成为领主时,他就带着一群领民跑到森林将一窝野猪给端了。政良也正是借着击杀野猪的威名而迅速在领民当中建立起不可置疑的威信的。直至今日,当领地的侦番在罗氏家领地内外宣传政良的时候,这“杀猪英雄”的名号还是跑不掉的。

    现在这些领民为了收集粪肥,竟然跑进森林里找寻野猪的巢穴,然后盗取巢穴的野猪粪便。这真可谓胆大至极了。真的有种摸老虎屁股的感觉。

    最后一种办法则是有点令村头以及内政阁头痛了。在领地内部,那里的粪肥最多?这还用说吗?自然就是别人家的粪窖了。所以村子中经常会出现领民家中粪肥被盗的情况(被觉得不可思议。即便是八十年代的中国的农村里。买卖粪肥、盗取粪肥的事情也是很常见的)。

    每当这个时候。作为主管民事、农事的村头或町头就是最头疼的时候了,有的时候这样的事情甚至会闹到当地的内政阁当中(目前罗氏家的内政阁只延伸到郡当中,还没细化到町子甚至村子当中)。

    虽然领民们为了收集粪肥闹出了不少的事情,但是无论怎么说,在缺少化学肥料的这个时代,这些粪肥的确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在田地里视察了一番之后,政良转而走进了村子当中。

    虽然罗氏家领地内部一直大力推广水泥以及砖瓦的使用,但上面的这些东西主要都是有钱的豪族以及罗氏家的家臣武士才能享受得起的东西(这是政良故意消耗他们的财富的一种方式。免得他们财富多了,反而产生更多的**)。在一般的农村里,大部分的屋舍仍然都是草泥房。

    所谓草泥房,就是先在选好的地面上建立几根木柱围出房屋的范围,再以这几根木柱为基础堆积土基,建筑草泥板墙,最后在屋顶盖点茅草了事。绝大部分的领民住处都是这样的草泥房,仅有的一点木板用来做推拉门的,窗户则是用树枝削出来的木棍拼接凑合。富裕一点的领民则会住在木板房里。

    所谓的木板房,其室内结构跟草泥房差不多。不过房屋要大一些,地面上铺设的木板要多上几块。有些条件好点的领民家中,会铺上几块榻榻米草垫。

    但无论是草泥屋还是木板屋,它们的屋顶上都有相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在屋顶上防止许多粗木棍以及石头。

    为何如此呢?

    原来这样的结构的房子实在太不牢固了,尤其是屋顶。一旦刮台风,这些屋顶很可能就被台风刮走,所以才在屋顶上面压上这么多东西。但政良又不禁想到,要是地震的时候,这些领民应该怎么办呢?这样的屋子应该很容易倒塌的吧。不过,现在看来,这样的屋子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即便倒塌了,也造不成太大的伤亡啊,不像日后某国的豆腐渣工程一大把,一震就死一大堆人。最为可笑的是,还在那刻意地宣扬那些救人的故事却故意忽略当初那些豆腐渣工程是如何出现的。舍己救人的实际是必须宣扬的,但一些罪魁祸首也不能放过啊。

    总的来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罗氏家为领地领民带来了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有了稳定的生活环境;有了只需向大名交一次税赋的田地耕作;吃得饱了穿得暖了;子女可以抚养健康长大了;领民的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了;子女可以免费学习文化知识了;生活有盼头、有希望了。而下一步,政良则是希望能够让领民们改善一下居住环境,至少能够有一大部分人可以住得上木板房吧。

    走进村子后,政良随意地挑选了一间院子就走了进去。这处院子的格局有点像明国的四合院,一间居住的正房以及两间做堆房用的耳房,三间房中间是小小的空场,房子与院子用简单的树枝篱笆围了起来。这些篱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防贼,而是为了围住院子中的自家养的鸡。

    这些鸡都是以野高山下那个八幡大菩萨神社后院的农业试验庄园中的山鸡为祖宗,逐渐繁衍出来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当初那里的那个小小的山鸡笼已经发展为一个巨大的鸡棚,里面已经有数百只山鸡。而这些山鸡孵化出更多的小鸡后,内政阁就会等到这些小鸡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运往领地的各处贩卖给当地的民众。所以此时肥前国几乎大部分的领民家中都会养上几只从小就经过驯化的家鸡。这种情况也逐渐开始往筑后国、肥后国扩展起来了。

    就政良所知道的,在其他大名的领地中,一般的领民是根本没有鸡的,一些豪族的家里倒是可能有两只生蛋的鸡。还有一只作为领地闹钟使用的公鸡。所以仅凭养鸡这一点,就尅看出罗氏家领地内领民的生活情况了。

    不过这里有一个情况却是让政良哭笑不得的。虽然罗氏家领地领民们都能够养上一两只山鸡了。但由于受到以往寺庙神社的涂毒,现在很多一般领民都不愿意吃肉的。所以即便身体虚弱,家中又有几只鸡,他们也不会主动杀鸡来煲汤吃用的(这里也有可能是领民们将这些鸡看成是非常重要的财物了,不舍得吃用)。

    随意推开一间房间(应该是正房),政良发现里面的地板是泥地板来的。房间中摆设着一个木柜、一个水缸、一个粮缸、几个残破陶罐,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家具了。

    而在房间的正中央则是有一个方形的坑,坑的周围用木板围住,这应该就是火塘了。

    这个火塘可是一户普通领民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设施了。火塘平时用来煮饭,晚上用来照明,冬天还要用来取暖,全家晚上的生活都是围绕着火塘进行,连睡觉都是在火塘周围的木板上(免得睡在地上落下风湿)。

    别以为晚上可以不用火塘照明而用油灯。不要说昂贵之极甚至一般领民一辈子也未必能见得到一次的火油灯了,就连一半的菜子油灯,对于一般的领民来说都是奢侈品。所以说,政良用火油来攻击敌阵或者烧毁敌人城门,烧的就是钱啊。

    此时得知了政良等人的身份后,院子的两个主人都有点害怕地跪在了地上。政良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两人,男的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女的年纪更小,估计不到十八岁。看起来,这是一对新婚的夫妻啊。

    “咦!”当再次看了看这一对夫妻之时,政良不由得惊讶起来。

    “你是明国人?”(未完待续。。)

    。。。

第699章 有备无患() 
小院子的四周的篱笆上,此时已经爬满了长满了绿叶的蔓藤,几只无知的小鸟正在一间屋子的屋顶上欢快地追逐着。

    一个民族的文化渲染之下,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气质、外表,甚至言行举止。政良曾经去过明国的宁波府等地方,对那里的民众神态举止等都有着深刻的印象。面前的这一位年轻人正是给了政良这么一种熟悉的感觉,所以政良才会询问这个年轻人是否是明国人。

    而答案也合乎了政良的预料,此人的确是明国移民。这让政良感到相当的惊讶。一个明国人娶了一个当地民众的女子,而且还定居在了当地人的村中当中。这是传说中的入赘吗?

    “大人,在本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大坪村的村子,那里是明国人的村子。”似乎看出了政良疑惑,一直负责为政良带路的那人小声地对政良禀报道。

    “哦?这里附近竟然有明国人的聚居点?”政良闻言后也再一次惊讶起来。这也难怪在这里会出现明国人了。

    “小人感谢大人当初的救命之恩。”就在政良惊讶之时,那个方才一直有点担惊受怕的年轻却是突然跪在了政良的面前。

    “你?这是?”年轻人的突然举动,令在场所有的人都疑惑起来了。

    “大人难道忘记了吗?八年前,正是大人在一处茶摊外对家父、家母以及在下两兄妹施以援手,甚至后来还将我等带到这里来定居,才让我等免于在流浪中饿死啊!”说到这里。年轻人已经热泪盈眶了。

    “是你?”被年轻人这么一提。政良倒是记忆起来了。八、九年前。他那个时候前往明国寻找商路,那一次正是赶往宁波府的途中,然后在茶摊上休息之时正好看到了一男一女两夫妻带着两个孩子步履蹒跚地走来,于是一时好心之下给了他们的一些食物,后来更加是安排王海将他们从远在大海彼岸的大明送到了这里来定居,却是没有想到,今天在这里与他们相遇了。看这情形,这个年轻人正是当初的小男孩。

    不过在感到缘分就是神奇之时。政良也不由得疑惑起来,今天政良可是专门经过了易容才出来的,而且经过了这么多年,政良的相貌早就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了,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如何辨认出他来的?于是政良不由得问道:

    “你是如何认出我来的?”

    “大人,小人是看到你手背上的伤疤辨认出大人来的。当初小人已经饥饿至极,手脚也几乎无力了,正是大人亲手将一小块干饼送到小人的手上的,那个时候小人就彻底记住了大人手上的疤痕了。”年轻人赶紧解析道。

    “原来是如此。”政良挽起了右手的衣袖,那里的手背到手掌之间的确是有着一道伤疤。这道伤疤是当初政良带着领民与野高山上的山贼激斗的时候留下的。由于伤口较深,伤疤直至今日也还没有彻底消去。

    既然疑虑消去。政良自然是要趁机询问一下这些明国移民的生活情况了,于是继续问道:

    “你父母以及妹妹可好?”

    “托大人的福,在下父母还健在,父亲现在也是一个小村子的村头了。妹妹也正跟父母住在一起。在此还要再次感谢大人对家兄的搭救之恩。”年轻人脸上带着欢喜神彩地回禀道。

    “哦?”年轻人此言一出,政良却是感觉有点意外了。当初在山下遇到他们之时,政良可是清楚地记得,那一对夫妇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的。

    “正是大人将我等这些流民收拢起来,才让我等能够与在被当地官府追捕时走散的家兄重新相逢。”年轻人感激地说道。

    政良闻言后也顿时明白了。当初在前往宁波府的路上眼见如此之多的流民,当地官府不但不管,甚至还派人驱赶这些流民,所以政良临时委托明国商人王海将这些流民聚拢起来,然后安排到当初占据的那个山寨当中,等凑足人数后再分批送往罗氏家的领地来,估计这一家人正是在山寨当中相逢的了。

    “父母以及我兄妹三人时常挂念大人的大恩,为了感谢大人的大恩,甚至在家中的大堂中供奉起了大人的神像,为大人祈福。”年轻人继续诉说着。年轻人这一家这样的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